水利堤防工程防渗加固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159532发布日期:2023-08-18 10:22阅读:32来源:国知局
水利堤防工程防渗加固结构的制作方法

一种水利堤防工程防渗加固结构,用于水利堤防工程防渗,属于防渗加固结构。


背景技术:

1、对堤防工程的堤基进行防渗处理是有效改善防洪堤防渗效果的主要工程措施,通过确定堤基的持力层研究其渗透破坏的原理,施以垂直防渗施工、再辅以抗渗混凝土面板,达到防洪堤的防渗目的。垂直防渗是常规的防渗施工。

2、现有技术中,考虑到防洪时,水位会升高,cn202120820396.x公开了一种基于防洪堤坝的加固结构,涉及防洪堤坝技术领域,包括堤坝本体,所述堤坝本体上安装有预警机构和提升机构,所述预警机构包括机箱、连通管和土壤湿度传感器。本实用新型设置有预警机构,通过打开土壤湿度检测仪本体的开关,通过多个土壤湿度传感器实时监测堤坝本体的内部,并通过plc上的无线传输模块和数据处理模块将数据信息及时发送到接收端,根据实时数据,当遇到洪水渗漏的情况可以第一时间发出预警,检测数据较为准确,维护较为简单,通过引水槽将水引入漂浮腔中,漂浮块在水位上升时带动滑动挡板上升,形成临时防水栏,为后期应对方针赢得时间,安全性较高,结构简单,无需人力操作。虽然能形成临时防水栏,但实践中却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3、1.无法使临时防水栏形成加固防水栏;

4、2.由于水中含有泥沙,而水是通过引水槽进入空腔,水进入空腔后,泥沙不易从引水槽中排水,而堆积在漂浮块、空腔和弹簧上(使漂浮块过重,浮力小于漂浮块,空腔底部沉积泥沙,内部的弹簧无法压缩等),从而易造成临时防水栏无法形成或无法复位等。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利堤防工程防渗加固结构,解决现有技术无法使临时防水栏形成加固防水栏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水利堤防工程防渗加固结构,包括设置在防渗墙上的加固体,设置在加固体上,与加固体上下滑动相配合、用于初步加固和二次加固进行防渗漏的防渗漏结构。

4、进一步,所述加固体包括凹型防渗漏墙,设置在邻水一侧的一组垂直限位件,设置在垂直限位件的相对侧上、且两端封闭的t型槽。

5、进一步,所述防渗漏结构包括与凹型防渗漏墙和t型槽滑动相配合的浮力板,以及设置在凹型防渗漏墙内、对浮力板进行加固的二次加固结构。

6、进一步,所述二次加固结构包括液压升降机构,设置在液压升降机构上的加固板;

7、浮力板包括与t型槽滑动相配合的倒t型浮力板,与凹型防渗漏墙滑动相配合的滑动浮力板,以及连接倒t型浮力板和滑动浮力板顶端的连接浮力板。

8、所述滑动浮力板上设置有底面开口的卡槽,加固板与卡槽相配合。

9、进一步,所述倒t型浮力板包括横板和竖板,与竖板相连侧、横板为倾斜面,且与竖板相连接处为高端。

10、进一步,所述加固体与防渗墙为一体结构,或加固体与防渗墙活动相固定。

11、进一步,所述加固体与防渗墙活动相固定时,邻水相对侧设置有支撑加固体的支撑件。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3、一、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防渗墙上设置加固体,并在加固体上设置防渗漏结构,并通过防渗漏结构实现初步加固和二次加固,以减少初步加固后,人力的投入及效率低的问题;

14、二、本实用新型中的加固体包括凹型防渗漏墙,并在邻水一侧设置带t型槽的垂直限位件,目的是在凹型防渗漏墙和垂直限位件中设置防渗漏结构,以临时和再次加固形成加高的防渗漏结构;

15、三、本实用新型中的防渗漏结构通过水位上升带动浮力板上升,浮力板上升后,浮力板即实现了初步加高加固,而通过二次加固结构对浮力板进行支撑固定,即可进一步实现浮力板的二次加固;

16、四、本实用新型中的二次加固结构通过液压升降机构和加固板构成,通过液压升降机构伸缩,使加固板与滑动浮力板上的卡槽相配合来实现二次加固或不加固;

17、五、本实用新型将t型浮力板的横板设置为倾斜面,目的是便于与垂直限位件相配合,使横板受水冲击,泥沙易被冲走,以减少泥沙的积累量;

18、六、本实用新型设置支撑件的目的是便于加固体牢固置于防渗墙之上,以防止连接件受腐蚀后出现移位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水利堤防工程防渗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防渗墙(1)上的加固体(2),设置在加固体(2)上,与加固体(2)上下滑动相配合、用于初步加固和二次加固进行防渗漏的防渗漏结构(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堤防工程防渗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体(2)包括凹型防渗漏墙(4),设置在邻水一侧的一组垂直限位件(5),设置在垂直限位件(5)的相对侧上、且两端封闭的t型槽(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利堤防工程防渗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渗漏结构(3)包括与凹型防渗漏墙(4)和t型槽(6)滑动相配合的浮力板(7),以及设置在凹型防渗漏墙(4)内、对浮力板(7)进行加固的二次加固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利堤防工程防渗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加固结构包括液压升降机构(8),设置在液压升降机构(8)上的加固板(9);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利堤防工程防渗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倒t型浮力板(10)包括横板(14)和竖板(15),与竖板(15)相连侧、横板(14)为倾斜面,且与竖板(15)相连接处为高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水利堤防工程防渗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体(2)与防渗墙(1)为一体结构,或加固体(2)与防渗墙(1)活动相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水利堤防工程防渗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体(2)与防渗墙(1)活动相固定时,邻水相对侧设置有支撑加固体(2)的支撑件(16)。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利堤防工程防渗加固结构,属于防渗加固结构技术领域,解决现有技术无法使临时防水栏形成加固防水栏的问题。本技术包括设置在防渗墙上的加固体,设置在加固体上,与加固体上下滑动相配合、用于初步加固和二次加固进行防渗漏的防渗漏结构。本技术用于水利堤防工程防渗。

技术研发人员:温昌勇,张赵晶行,冯芮,张春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电建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27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