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泥石流的排导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92998发布日期:2023-09-27 17:10阅读:33来源:国知局
一种泥石流的排导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泥石流排导,具体涉及一种泥石流的排导结构。


背景技术:

1、地质灾害防治是指对不良地质现象进行评估,通过有效的地质工程技术手段,改变这些地质灾害产生的过程,以达到防止或减轻灾害发生的目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际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的方针,按照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全面规划、综合治理的原则进行,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下,超强厄尔尼诺对气象的影响越来越明显,超常的山洪和泥石流时有爆发,造成较严重的生命和财产损失,我国西部山区的水电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常常有泥石流沟威胁下方建筑物的安全,需采用排导等措施进行治理,从事该行业的研究人员在设计研究中发现以下改进点:

2、山洪泥石流一般都是顺流而下冲毁公路和房屋;现有的山洪泥石流在爆发时难以得到及时的缓解,导致山洪泥石流冲毁公路和房屋,不利于更加及时的对山洪泥石流进行排导操作,降低了人们使用的便利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解决山洪泥石流一般都是顺流而下冲毁公路和房屋;现有的山洪泥石流在爆发时难以得到及时的缓解,导致山洪泥石流冲毁公路和房屋,不利于更加及时的对山洪泥石流进行排导操作,降低了人们使用的便利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泥石流的排导结构。

2、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泥石流的排导结构,包括排导结构主体,所述排导结构主体包括排导板,所述排导板呈斜面设置,所述排导板上方开设有多个存放槽,每个所述存放槽两侧均开设有滑道,还包括排导机构,所述排导机构包括多个排导架,每个所述排导架均设置于所述排导板两侧,且每个所述排导架后方均固定安装有移动滑块,每个所述排导架均通过后方所述移动滑块与所述排导板两侧滑道形成滑动连接,同侧所述排导架下方均设置有引流槽,每个所述引流槽均固定安装于所述排导板两侧,每个所述引流槽前侧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杆,同侧两个所述支撑杆之间均固定安装有拦污板,每个所述拦污板中部均开设有多个透水孔。

4、进一步地,所述排导板前侧固定安装有引流仓,所述引流仓后方开设有多个拦污孔,所述引流仓两侧呈斜面设置。

5、进一步地,还包括拦污机构,所述拦污机构包括钢拦污栅,所述钢拦污栅设置于所述排导板前侧,所述钢拦污栅底部固定安装有底杆,所述底杆两侧开设有螺纹孔,两侧螺纹孔内部均插设有连接螺杆,两侧所述连接螺杆后方均设置有连接杆,每个所述连接螺杆从后方依次贯穿同侧所述连接杆和所述底杆末端连接有螺母。

6、进一步地,所述排导板前侧固定安装有两个螺纹底座,两侧所述连接杆内部均设置有螺纹,所述钢拦污栅通过两侧所述连接杆与所述排导板两侧形成螺纹连接。

7、进一步地,两侧所述引流槽均低于所述排导板。

8、进一步地,每个所述排导架上方均呈斜面设置。

9、进一步地,所述排导板上方开设有多组引流孔,每组所述引流孔均设置于所述存放槽两侧。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1、1、本实用新型将排导结构主体安装于容易发生泥石流的山体坡面,当发生泥石流时,泥石流通过排导板流下,通过排导板上方的存放槽对泥石流进行分散,泥石流通过排导板流下后,通过前侧的钢拦污栅对较大的泥块进行阻隔,防止泥块落下对道路或房屋造成损害,防止大量泥石流积涌而下,同时堆积在存放槽中的泥浆通过两侧的排导架流入两侧的引流槽中,从而分散泥石流留下的冲击力,然后两侧的引流槽中的泥流通过前侧的拦污板对泥石进行阻拦,排导机构和拦污机构的设置便于对山洪泥石流进行缓解和分流,防止泥石流冲击力较大冲毁公路和房屋,更加实用。

12、2、本实用新型引流仓的设置便于对从排导板上流下的泥流进行引流,便于减轻泥流带来冲击,从而减轻泥流流下的冲击力,拦污机构的设置便于将大型的泥石进行阻隔,防止大型泥石滑落造成山体滑坡,更加实用,钢拦污栅通过两侧连接杆与排导板两侧形成螺纹连接,便于钢拦污栅的拆卸与安装,同时便于钢拦污栅的更换与维修,便于钢拦污栅的下次使用,使用更加灵活。

13、3、本实用新型两侧引流槽均低于排导板,从而便于排导板上的泥石泥浆流入引流槽,同时便于引流槽对泥石进行存放分散,防止造成堆积导致滑坡,每个排导架上方均呈斜面设置,便于排导板上存放槽内部的泥石,泥浆等落入排导架,便于对存放槽内部你泥石泥浆进行引流,更加实用,引流孔的设置便于泥石流中的水流进行引流,防止水流聚集从而导致发生滑坡,减轻泥石流流下的冲击力。



技术特征:

1.一种泥石流的排导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排导结构主体(1),所述排导结构主体(1)包括排导板(101),所述排导板(101)呈斜面设置,所述排导板(101)上方开设有多个存放槽(102),每个所述存放槽(102)两侧均开设有滑道,还包括排导机构(2),所述排导机构(2)包括多个排导架(201),每个所述排导架(201)均设置于所述排导板(101)两侧,且每个所述排导架(201)后方均固定安装有移动滑块(202),每个所述排导架(201)均通过后方所述移动滑块(202)与所述排导板(101)两侧滑道形成滑动连接,同侧所述排导架(201)下方均设置有引流槽(203),每个所述引流槽(203)均固定安装于所述排导板(101)两侧,每个所述引流槽(203)前侧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杆(204),同侧两个所述支撑杆(204)之间均固定安装有拦污板(205),每个所述拦污板(205)中部均开设有多个透水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泥石流的排导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导板(101)前侧固定安装有引流仓(103),所述引流仓(103)后方开设有多个拦污孔,所述引流仓(103)两侧呈斜面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泥石流的排导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拦污机构(3),所述拦污机构(3)包括钢拦污栅(301),所述钢拦污栅(301)设置于所述排导板(101)前侧,所述钢拦污栅(301)底部固定安装有底杆(302),所述底杆(302)两侧开设有螺纹孔,两侧螺纹孔内部均插设有连接螺杆(303),两侧所述连接螺杆(303)后方均设置有连接杆(304),每个所述连接螺杆(303)从后方依次贯穿同侧所述连接杆(304)和所述底杆(302)末端连接有螺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泥石流的排导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导板(101)前侧固定安装有两个螺纹底座,两侧所述连接杆(304)内部均设置有螺纹,所述钢拦污栅(301)通过两侧所述连接杆(304)与所述排导板(101)两侧形成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泥石流的排导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侧所述引流槽(203)均低于所述排导板(10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泥石流的排导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排导架(201)上方均呈斜面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泥石流的排导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导板(101)上方开设有多组引流孔(104),每组所述引流孔(104)均设置于所述存放槽(102)两侧。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泥石流的排导结构,涉及泥石流排导技术领域,本技术包括排导结构主体,还包括排导机构,将排导结构主体安装于容易发生泥石流的山体坡面,泥石流通过排导板流下,通过排导板上方的存放槽对泥石流进行分散,泥石流通过排导板流下后,通过前侧的钢拦污栅对较大的泥块进行阻隔,防止泥块落下对道路或房屋造成损害,防止大量泥石流积涌而下,同时堆积在存放槽中的泥浆通过两侧的排导架流入两侧的引流槽中,从而分散泥石流留下的冲击力,然后两侧的引流槽中的泥流通过前侧的拦污板对泥石进行阻拦,排导机构和拦污机构的设置便于对山洪泥石流进行缓解和分流,防止泥石流冲击力较大冲毁公路和房屋。

技术研发人员:王勇,赵耀璐,曹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冶武勘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04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