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河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79917发布日期:2023-12-06 22:46阅读:3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态河道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生态河道,属于河道治理。


背景技术:

1、目前的生态河道大多由人工建造而成。对于人工河道来说,通常会对人工河道的河底以及护坡部分进行混凝土进行硬化处理,这样能够保证河道的结构强度以及抗洪能力,但是这样会导致河道中优质的水无法渗入地下,导致河道附近的土壤缺水影响绿植生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生态河道,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人工河道会使河道中优质的水无法渗入地下,导致河道附近的土壤缺水影响绿植生长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生态河道,包括泥土层、河道层、补水通道、滑动板、封挡板、滑动块和滑动槽,河道层铺设在泥土层上,河道层底部与泥土层之间形成补水腔,补水通道设置在河道层底壁与侧壁的连接处,补水通道将河道层内外侧贯穿并与补水腔连通,滑动槽设置在河道层内侧的侧壁,滑动槽沿河道层侧壁的斜度方向延伸,滑动块设置在滑动槽内,滑动块沿滑动槽的延伸方向滑动,滑动板滑动贴合在河道层内侧的侧壁上,滑动板与滑动块固定连接,封挡板固定在滑动板朝向河道层底部的一端,封挡板远离滑动板的一端能够延伸至补水通道内将补水通道封闭。

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河道层由混凝土浇筑而成,位于河道层内侧的水无法渗透至泥土层内,此时当泥土层缺水时,通过使滑动板沿河道层内侧壁向上滑动时,封挡板从补水通道内拔出,此时河道层内侧的水涌入补水通道内并进入补水腔内,将补水腔充满后水流停止涌入,此时将滑动板反向滑动使封挡板插入补水通道内将补水通道封闭,从而避免河道层内水进一步流入补水腔内,此时补水腔内的水可缓慢渗入泥土层内部,达到了补充泥土层水分的作用。

4、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补水通道朝向河道层内壁的开口处包围固定设置有挡泥板,挡泥板沿垂直与河道层底壁的方向延伸。

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挡泥板竖直方向延伸,此时挡泥板能够在补水通道开启后阻挡河道层内侧底壁堆积的淤泥进入补水通道内,保证了河道层底部生态不被破坏的同时也能够保证补水通道不被淤泥堵塞。

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封挡板上固定设置有密封板,密封板平行河道层底壁设置,密封板能够将挡泥板开口封闭。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密封板将挡泥板开口封闭时,避免水进入挡泥板内侧,与封挡板将补水通道封闭共同作用,进一步提高了对补水通道的密封效果,从而最大程度避免补水通道封闭时河道层内的水渗漏至补水腔内。

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密封板的外侧壁环绕固定有弹性层。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性层能够避免密封板与挡泥板内壁直接接触,降低了挡泥板和密封板的磨损,同时还能够填充密封板运动至挡泥板内后连接处的缝隙,提高了密封效果。

1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挡泥板外侧环绕固定设置有阻拦网,阻拦网设置有竖直朝上的开口,阻拦网靠近开口的一端开设有若干排水孔,阻拦网开口处的内侧壁能够与密封板外侧壁抵接密封。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阻拦网上设置若干排水孔能够使水流通过排水孔同时将体积较大的异物阻拦,避免异物进入挡泥板内侧堵塞补水通道,保证了补水通道的正常使用。

1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滑动板远离河道层底壁的一端固定有把手。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把手为滑动滑动板提供了发力点,提高滑动滑动板的便捷度。

14、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滑动板上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螺纹杆。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河道层内水量过多,在水压作用在密封板上时使滑动板不易运动,通过在螺纹孔上安装螺纹杆,并在螺纹杆上缠绕绳索,并将绳索与外部驱动设备连接,此时通过绳索能够将滑动板强行拉动,确保了滑动板能够滑动带动封挡板运动使补水通道开启。

1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河道层远离底壁的两端部设置有绿植层和导流槽。绿植层与河道层固定连接,导流槽位于绿植层靠近河道层底壁的一侧,导流槽底壁开设有与补水腔连通的主导水孔。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绿植层上种植绿植,当对绿植层进行浇灌时,部分水溢流至导流槽内,通过主导水孔导入补水腔内,进而传递至河道层底部下方的泥土层内,达到了对泥土层的补水作用。

1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滑动板靠近导流槽的一端连通设置有辅助导水孔,辅助导水孔的另一端延伸至泥土层内。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补水腔内满水时,部分水流入主导水孔内,当主导水孔内的水溢流至辅助导水孔处时,水流直接导入河道层侧向的泥土层内,从而保证了河道层侧向泥土层的补水。

2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使滑动板沿河道层内侧壁向上滑动时,封挡板从补水通道内拔出,此时河道层内侧的水涌入补水通道内并进入补水腔内,将补水腔充满后水流停止涌入,此时将滑动板反向滑动使封挡板插入补水通道内将补水通道封闭,从而避免河道层内水进一步流入补水腔内,此时补水腔内的水可缓慢渗入泥土层内部,达到了补充泥土层水分的作用。



技术特征:

1.一种生态河道,包括泥土层(10),其特征在于:包括河道层(11)、补水通道(15)、滑动板(20)、封挡板(21)、滑动块(24)和滑动槽(25),河道层(11)铺设在泥土层(10)上,河道层(11)底部与泥土层(10)之间形成补水腔(13),补水通道(15)设置在河道层(11)底壁与侧壁的连接处,补水通道(15)将河道层(11)内外侧贯穿并与补水腔(13)连通,滑动槽(25)设置在河道层(11)内侧的侧壁,滑动槽(25)沿河道层(11)侧壁的斜度方向延伸,滑动块(24)设置在滑动槽(25)内,滑动块(24)沿滑动槽(25)的延伸方向滑动,滑动板(20)滑动贴合在河道层(11)内侧的侧壁上,滑动板(20)与滑动块(24)固定连接,封挡板(21)固定在滑动板(20)朝向河道层(11)底部的一端,封挡板(21)远离滑动板(20)的一端能够延伸至补水通道(15)内将补水通道(15)封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河道,其特征在于:补水通道(15)朝向河道层(11)内壁的开口处包围固定设置有挡泥板(40),挡泥板(40)沿垂直与河道层(11)底壁的方向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河道,其特征在于:封挡板(21)上固定设置有密封板(22),密封板(22)平行河道层(11)底壁设置,密封板(22)能够将挡泥板(40)开口封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生态河道,其特征在于:密封板(22)的外侧壁环绕固定有弹性层(23)。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生态河道,其特征在于:挡泥板(40)外侧环绕固定设置有阻拦网(41),阻拦网(41)设置有竖直朝上的开口,阻拦网(41)靠近开口的一端开设有若干排水孔(42),阻拦网(41)开口处的内侧壁能够与密封板(22)外侧壁抵接密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河道,其特征在于:滑动板(20)远离河道层(11)底壁的一端固定有把手(3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河道,其特征在于:滑动板(20)上开设有螺纹孔(30),螺纹孔(30)内螺纹连接有螺纹杆(3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河道,其特征在于:河道层(11)远离底壁的两端部设置有绿植层(12)和导流槽(14),绿植层(12)与河道层(11)固定连接,导流槽(14)位于绿植层(12)靠近河道层(11)底壁的一侧,导流槽(14)底壁开设有与补水腔(13)连通的主导水孔(5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生态河道,其特征在于:滑动板(20)靠近导流槽(14)的一端连通设置有辅助导水孔(51),辅助导水孔(51)的另一端延伸至泥土层(10)内。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生态河道,属于河道治理技术领域。包括泥土层、河道层、补水通道、滑动板、封挡板、滑动块和滑动槽,河道层铺设在泥土层上,河道层底部与泥土层之间形成补水腔,补水通道设置在河道层底壁与侧壁的连接处,补水通道将河道层内外侧贯穿并与补水腔连通。本技术通过使滑动板沿河道层内侧壁向上滑动时,封挡板从补水通道内拔出,此时河道层内侧的水涌入补水通道内并进入补水腔内,将补水腔充满后水流停止涌入,此时将滑动板反向滑动使封挡板插入补水通道内将补水通道封闭,从而避免河道层内水进一步流入补水腔内,此时补水腔内的水可缓慢渗入泥土层内部,达到了补充泥土层水分的作用。

技术研发人员:叶丽丽,蒋塘波,吴志娟,傅珍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广山建设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15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