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市政道路雨水导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75390发布日期:2023-12-06 21:04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市政道路雨水导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市政建设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市政道路雨水导流装置。


背景技术:

1、随着社会的发展,汽车越来越多,道路越来越宽。道路排水工程是市政道路修建中极为重要的一环,特别是在一些多雨山区地带,雨量多,排水若不及时,很容易堵塞道路,从而导致内涝现象。

2、市政道路为了雨水能够更好的排放,通常会设置管道和导流井,但是实际使用的过程中,由于雨天地面上的杂物和尘土会沿着导流井进入管道内,使得管道内部堆积大量的杂物以及淤泥,造成堵塞现象,从而造成路面出现积水,影响了行人以及车辆的正常通行,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市政道路雨水导流装置,具有提高排水效率的优点。

2、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市政道路雨水导流装置,包括:

3、管道,水平布设于地面下;

4、竖井,竖直设置且连通所述管道;

5、安装管,竖直设置于所述竖井内,所述安装管的上端侧壁设置有外缘,所述竖井内壁设置有抵触所述外缘的内缘,所述外缘上设置有插接所述内缘的定位块;

6、过滤斗,设置于所述安装管内;

7、沥水网袋,设置于所述安装管下端。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雨水进入到竖井内时,率先经过过滤斗,此时将会对杂质进行初步过滤,随后雨水进入到沥水网袋内,此时泥沙以及淤泥将会被沥水网袋截留,使得相对清澈的雨水进入管道内,防止管道内有杂物或淤泥堆积,避免造成堵塞现象,使路面的雨水进行排放,实现雨水的疏导和导流,避免影响行人以及车辆的正常通行。

9、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沥水网袋套设于所述安装管的下端,所述沥水网袋上设置有一对收紧绳,所述安装管的侧壁设置有供所述收紧绳挂住的挂杆。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安装沥水网袋时,将沥水网袋套设于安装管下方,然后拉紧收紧绳,将收紧绳挂在挂杆上,实现沥水网袋的快速安装。并且当清理沥水网袋内的淤泥时,可以将收紧绳直接收紧,实现淤泥的密闭运输,防止造成二次污染。

11、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挂杆的端部竖直贯穿设置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上套设有位于所述挂杆下方且对所述限位杆施加向上作用力的拉簧。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安装收紧绳时,拉动限位杆向下运动,使收紧绳挂在挂杆上。随后松开限位杆,此时在拉簧的作用下,使限位杆向上运动,并对收紧绳进行阻挡,防止收紧绳脱离,增大沥水网袋的稳定性。

13、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过滤斗包括上层滤网和下层滤网,所述下层滤网的孔洞小于所述上层滤网的孔洞。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两级过滤,增大对雨水的过滤效果,保证管道内雨水的清澈度,防止管道内有杂物或淤泥堆积,保证排水效果。

15、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安装管内设置有上卡环和下卡环,所述下卡环的内径小于所述上卡环的内径,所述上层滤网和所述下层滤网上分别设置有用于抵触所述上卡环和所述下卡环的凸环。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卡接的方式实现上层滤网和下层滤网的安装固定,增大上层滤网和下层滤网工作时的稳定性。

17、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上层滤网和所述下层滤网上设置有提环。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提环使得上层滤网和下层滤网的提拉过程更加方便,同时在运输时,还可以对上层滤网和下层滤网进行叠摞放置,并且叠摞放置过程中,由于有提环的限位,使得相邻的上层滤网和下层滤网之间有空隙,方便对上层滤网和下层滤网的杂质进行运输。

19、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安装管的上端设置有一对拉环。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拉环,使整个安装管的安装和拆卸过程更加轻松方便。

21、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2、1.通过设置过滤斗以及沥水网袋的配合,对杂质以及淤泥进行充分过滤,防止管道内有杂物或淤泥堆积,避免造成堵塞现象,使路面的雨水进行排放,实现雨水的疏导和导流,避免影响行人以及车辆的正常通行;

23、2.通过设置便捷拆装的沥水网袋,实现沥水网袋的快速安装,同时能够实现淤泥的密闭运输,防止造成二次污染;

24、3.通过设置两级过滤,增大对雨水的过滤效果,保证管道内雨水的清澈度,防止管道内有杂物或淤泥堆积,保证排水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市政道路雨水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雨水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沥水网袋(5)套设于所述安装管(3)的下端,所述沥水网袋(5)上设置有一对收紧绳(51),所述安装管(3)的侧壁设置有供所述收紧绳(51)挂住的挂杆(3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雨水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挂杆(36)的端部竖直贯穿设置有限位杆(37),所述限位杆(37)上套设有位于所述挂杆(36)下方且对所述限位杆(37)施加向上作用力的拉簧(3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雨水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斗(4)包括上层滤网(41)和下层滤网(42),所述下层滤网(42)的孔洞小于所述上层滤网(41)的孔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雨水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管(3)内设置有上卡环(34)和下卡环(35),所述下卡环(35)的内径小于所述上卡环(34)的内径,所述上层滤网(41)和所述下层滤网(42)上分别设置有用于抵触所述上卡环(34)和所述下卡环(35)的凸环(4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雨水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滤网(41)和所述下层滤网(42)上设置有提环(4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雨水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管(3)的上端设置有一对拉环(33)。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市政道路雨水导流装置,包括:管道,水平布设于地面下;竖井,竖直设置且连通所述管道;安装管,竖直设置于所述竖井内,所述安装管的上端侧壁设置有外缘,所述竖井内壁设置有抵触所述外缘的内缘,所述外缘上设置有插接所述内缘的定位块;过滤斗,设置于所述安装管内;沥水网袋,设置于所述安装管下端。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通过设置过滤斗以及沥水网袋的配合,对杂质以及淤泥进行充分过滤,防止管道内有杂物或淤泥堆积,避免造成堵塞现象,使路面的雨水进行排放,实现雨水的疏导和导流,避免影响行人以及车辆的正常通行。

技术研发人员:赵立民,李婷,陈震,王权,李少奇,徐刚,聂启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市常青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18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