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快换支架结构的装载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342397发布日期:2023-12-13 22:28阅读:26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快换支架结构的装载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装载车,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快换支架结构的装载机。


背景技术:

1、装载机是一种广泛用于公路、铁路、建筑、水电、港口、矿山等建设工程的土石方施工机械,它主要用于铲装土壤、砂石、石灰、煤炭等散状物料,也可对矿石、硬土等作轻度铲挖作业,换装不同的辅助工作装置还可进行推土、起重和其他物料如木材的装卸作业。

2、在公告号为cn218757658u的中国实用新型中,公开了一种电动装载机快换装置,支架主体包括两块相对的侧板,侧板底部通过固定板连接,在侧板顶部设置支撑套,支撑套下方设置连接孔,转动件穿过相对的支撑套连接两块侧板,转动件在支撑套内转动,将快换件设置在固定板,快换件连接固定件,固定件穿过连接孔连接电动装载机动臂,转动件连接电动装载机的拉杆,机具设有连接板,连接板设有上部挂接部和下部支撑孔,支撑套与上部挂接部配合,调整动臂和拉杆使固定件与连接板的下部支撑孔对齐,快换件动作使固定件插入所述下部支撑孔,实现电动装载机机具快换作业。

3、目前市面上的装载机在生产时大多安装了快换结构,便于操作人员快速更换不同作业使用的机具,保证操作人员安全的同时提高了更换机具的效率,但目前市面上的装载机配套使用的机具,大多固定在快换组件上,导致机具在生产时需要联通快换组件一同制造,无疑增加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快换支架结构的装载机,旨在解决现有的装载机在生产时大多安装了快换结构,便于操作人员快速更换不同作业使用的机具,保证操作人员安全的同时提高了更换机具的效率,但目前市面上的装载机配套使用的机具,大多固定在快换组件上,导致机具在生产时需要联通快换组件一同制造,无疑增加了生产成本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具有快换支架结构的装载机,包括快换组件、支架主体和装载车,所述装载车固定连接在快换组件的前侧,所述快换组件卡接在支架主体的内部;

3、所述支架主体包括铲斗、固定板、限位柱和调节板,所述固定板栓接在铲斗的前侧,所述限位柱固定连接在固定板的内部,所述调节板栓接在铲斗的前侧并与限位柱固定连接。

4、为了达到配合快换组件固定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快换支架结构的装载机优选的,所述固定板数量为四个,且两个为一组分布在铲斗的前侧,所述固定板内部的底部开设有连接孔。

5、为了达到便于快换组件连接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快换支架结构的装载机优选的,所述调节板的数量为两个,且均匀分布在限位柱的表面,所述调节板内部的前侧开设有调节孔。

6、为了达到调整铲斗角度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快换支架结构的装载机优选的,所述快换组件包括卡接伸缩柱、液压杆和连接柱,所述卡接伸缩柱固定连接在装载车的后侧,所述液压杆固定连接在装载车的后侧,所述连接柱固定连接在装载车的后侧。

7、为了达到便于连接调节板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快换支架结构的装载机优选的,所述液压杆的后侧固定连接有第一伸缩装置,所述第一伸缩装置卡接在调节孔的内部。

8、为了达到与限位柱配合固定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快换支架结构的装载机优选的,所述卡接伸缩柱内部的后侧开设有与限位柱配合使用的卡接槽,所述卡接槽卡接在限位柱的表面。

9、为了达到快速连接固定板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快换支架结构的装载机优选的,所述连接柱的后侧固定连接有第二伸缩装置,所述第二伸缩装置卡接在连接孔的内部。

10、为了达到便于维护铲斗降低制造成本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快换支架结构的装载机优选的,所述铲斗的前侧固定连接有配合块,所述配合块栓接在支架主体的内部。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该具有快换支架结构的装载机,首先通过快换组件实现与支架主体配合,达到减少更换时间的目的,然后通过支架主体连接各种机具,从而减轻机具生产时的成本,最后通过装载车固定快换组件的位置,避免快换组件随意活动,通过铲斗避免固定板随意活动,然后通过限位柱限制快换组件的工作位置,然后通过调节板与快换组件配合,从而调节铲斗的角度,最后通过铲斗完成指定作业。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快换支架结构的装载机,包括快换组件(1)、支架主体(2)和装载车(3),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载车(3)固定连接在快换组件(1)的前侧,所述快换组件(1)卡接在支架主体(2)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快换支架结构的装载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202)数量为四个,且两个为一组分布在铲斗(201)的前侧,所述固定板(202)内部的底部开设有连接孔(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快换支架结构的装载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板(204)的数量为两个,且均匀分布在限位柱(203)的表面,所述调节板(204)内部的前侧开设有调节孔(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快换支架结构的装载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快换组件(1)包括卡接伸缩柱(101)、液压杆(102)和连接柱(103),所述卡接伸缩柱(101)固定连接在装载车(3)的后侧,所述液压杆(102)固定连接在装载车(3)的后侧,所述连接柱(103)固定连接在装载车(3)的后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快换支架结构的装载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杆(102)的后侧固定连接有第一伸缩装置(6),所述第一伸缩装置(6)卡接在调节孔(5)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快换支架结构的装载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伸缩柱(101)内部的后侧开设有与限位柱(203)配合使用的卡接槽(7),所述卡接槽(7)卡接在限位柱(203)的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快换支架结构的装载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103)的后侧固定连接有第二伸缩装置(8),所述第二伸缩装置(8)卡接在连接孔(4)的内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快换支架结构的装载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铲斗(201)的前侧固定连接有配合块(9),所述配合块(9)栓接在支架主体(2)的内部。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快换支架结构的装载机,属于装载车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快换组件、支架主体和装载车,装载车固定连接在快换组件的前侧,快换组件卡接在支架主体的内部,支架主体包括铲斗、固定板、限位柱和调节板,固定板栓接在铲斗的前侧,首先通过快换组件实现与支架主体配合,达到减少更换时间的目的,然后通过支架主体连接各种机具,从而减轻机具生产时的成本,最后通过装载车固定快换组件的位置,避免快换组件随意活动,通过铲斗避免固定板随意活动,然后通过限位柱限制快换组件的工作位置,然后通过调节板与快换组件配合,从而调节铲斗的角度,最后通过铲斗完成指定作业。

技术研发人员:胡东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烟台煜创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23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