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边坡膜面混凝土支模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783282发布日期:2023-10-21 17:32阅读:34来源:国知局
一种边坡膜面混凝土支模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边坡施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边坡膜面混凝土支模架。


背景技术:

1、混凝土施工中,支模是混凝土施工常用的一种支撑施工方法,在高大边坡通常采用脚手架做为支撑系统,但该支撑系统对于有防渗要求或坡面铺设膜面的边坡,会导致其坡面混凝土摩擦系数变小。该方法中的受支撑体系需依靠边坡锚杆等方式与脚手架连接,以此来承载脚手架支撑水平压力及浇筑混凝土时产生的张力,而锚杆锚固在边坡土体或岩石内,与脚手架连接需要穿过膜面,破坏防渗面或膜面,达不到防渗的效果,因此,对防渗面或膜面有保护要求的高大边坡施工,容易破坏防渗面或膜面,如采用整体式模架,施工速度慢,造价较高。

2、上述现有技术存在容易破坏防渗面或膜面,施工速度慢,造价较高的缺陷。因此,为了解决该缺陷,有必要提供一种无需依靠边坡承载支撑、能较少工序等待时间、拆卸安装方便快速和能降低施工费用的高大边坡膜面混凝土支模架。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边坡膜面混凝土支模架,包括沿边坡膜面横向中心线依次设置的混凝土浇筑模板、立柱钢,所述边坡膜面的一端设有固定段,所述边坡膜面的另一端设有与固定段方向相反的支撑段,所述支撑段上设有与立柱钢连接的支撑结构,所述立柱钢上设有与固定段连接的固定架,所述支撑段上连接有支撑立柱钢端部的第一预埋件。

2、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段包括沿自身横向中心线依次设置的第一平稳部、斜撑部、第二平稳部,所述第一平稳部靠近混凝土浇筑模板;

3、所述第一平稳部的水平线低于斜撑部的水平线,所述第一预埋件设置于第一平稳部上;

4、所述斜撑部的水平线低于第二平稳部的水平线。

5、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沿立柱钢竖向中心线依次设置的支撑钢、固定钢;

6、所述立柱钢沿自身竖向中心线依次设有第三支撑槽钢、第一支撑槽钢,所述支撑钢的一端连接在第三支撑槽钢上,所述支撑钢的另一端与第二平稳部连接,所述固定钢的一端连接在第一支撑槽钢上,所述固定钢的另一端与斜撑部相抵。

7、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平稳部上设有与支撑钢端部连接的第四预埋件,所述第四预埋件上设有与支撑钢端部接触的稳定角钢挡板。

8、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段上设有与固定架端部连接的第三预埋件。

9、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架包括设置在立柱钢上的延伸钢、设在延伸钢上的固定斜钢,所述固定斜钢与第三预埋件连接。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三预埋件上设有与固定斜钢端部接触的固定角钢挡板。

11、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段包括沿自身竖向中心线依次设置的第一土层膜面、固定混凝土,所述第三预埋件设置于固定混凝土上,所述固定混凝土与混凝土浇筑模板的端部连接,所述第一土层膜面的端部与边坡膜面的端部连接。

12、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段包括沿自身竖向中心线依次设置的第二土层膜面、支撑混凝土,所述第四预埋件设置于支撑混凝土上,所述支撑混凝土与混凝土浇筑模板远离固定混凝土的一端连接,所述边坡膜面远离第一土层膜面的一端与第二土层膜面连接。

13、进一步地,所述立柱钢、固定钢、延伸钢、固定斜钢、支撑钢均为h型钢。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5、1)本实用新型无需破坏防渗面或膜面就能实现高边坡混凝土浇筑模板的支撑,并以此承载脚手架支撑水平压力及浇筑混凝土时产生的张力,同时实现防渗效果。

16、2)本实用新型拆卸安装方便,能在边坡施工中重复使用,材料浪费小,安全控制较好,工序较少,时间占用较少。

17、3)本实用新型能较好控制混凝土浇筑高度,减少混凝土离析带来的质量影响。

18、4)本实用新型提高了施工效率,降低了施工费用,缩短了工期。

19、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技术特征:

1.一种边坡膜面混凝土支模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沿边坡膜面(4)横向中心线依次设置的混凝土浇筑模板(43)、立柱钢(5),所述边坡膜面(4)的一端设有固定段(1),所述边坡膜面(4)的另一端设有与固定段(1)方向相反的支撑段(6),所述支撑段(6)上设有与立柱钢(5)连接的支撑结构,所述立柱钢(5)上设有与固定段(1)连接的固定架(3),所述支撑段(6)上连接有支撑立柱钢(5)端部的第一预埋件(6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边坡膜面混凝土支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段(6)包括沿自身横向中心线依次设置的第一平稳部(61)、斜撑部(62)、第二平稳部(63),所述第一平稳部(61)靠近混凝土浇筑模板(4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边坡膜面混凝土支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沿立柱钢(5)竖向中心线依次设置的支撑钢(52)、固定钢(5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边坡膜面混凝土支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平稳部(63)上设有与支撑钢(52)端部连接的第四预埋件(632),所述第四预埋件(632)上设有与支撑钢(52)端部接触的稳定角钢挡板(632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边坡膜面混凝土支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段(1)上设有与固定架(3)端部连接的第三预埋件(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边坡膜面混凝土支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3)包括设置在立柱钢(5)上的延伸钢(31)、设在延伸钢(31)上的固定斜钢(32),所述固定斜钢(32)与第三预埋件(2)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边坡膜面混凝土支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预埋件(2)上设有与固定斜钢(32)端部接触的固定角钢挡板(32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边坡膜面混凝土支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段(1)包括沿自身竖向中心线依次设置的第一土层膜面(11)、固定混凝土(12),所述第三预埋件(2)设置于固定混凝土(12)上,所述固定混凝土(12)与混凝土浇筑模板(43)的端部连接,所述第一土层膜面(11)的端部与边坡膜面(4)的端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边坡膜面混凝土支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段(6)包括沿自身竖向中心线依次设置的第二土层膜面(64)、支撑混凝土(65),所述第四预埋件(632)设置于支撑混凝土(65)上,所述支撑混凝土(65)与混凝土浇筑模板(43)远离固定混凝土(12)的一端连接,所述边坡膜面(4)远离第一土层膜面(11)的一端与第二土层膜面(64)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3~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边坡膜面混凝土支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钢(5)、固定钢(56)、延伸钢(31)、固定斜钢(32)、支撑钢(52)均为h型钢。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边坡膜面混凝土支模架,包括沿边坡膜面横向中心线依次设置的混凝土浇筑模板、立柱钢,所述边坡膜面的一端设有固定段,所述边坡膜面的另一端设有与固定段方向相反的支撑段,所述支撑段上设有与立柱钢连接的支撑结构,所述立柱钢上设有与固定段连接的固定架,所述支撑段上连接有支撑立柱钢端部的第一预埋件。本技术无需破坏防渗面或膜面就能实现高边坡混凝土浇筑模板的支撑,并以此承载脚手架支撑水平压力及浇筑混凝土时产生的张力,同时实现防渗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向世东,王康平,刘波,李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攀钢集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23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