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沿海地下水漏斗区修复回灌补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783425发布日期:2023-10-21 17:35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沿海地下水漏斗区修复回灌补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地下水漏斗区修复,特别是一种沿海地下水漏斗区修复回灌补水装置。


背景技术:

1、区域地下水降落漏斗也称区域地下水漏斗,是由于集中开采地下水,导致集中开采区的地下水位下降,从而使周边地下水流场发生改变,周边的地下水向集中开区流动,形成区域性漏斗状凹面。在沿海地区,地下水漏斗危害尤为严重。

2、如授权公告号为cn217188221u的一种地下水超采修复与调蓄系统,通过设有的固定框、锁止机构、第一过滤网、筒形过滤网、活动框和定位框,过滤效果好的同时可便于对过滤的杂物进行清理,省时省力效率高。通过设有的限位机构,限位板设置在储水管内部,不会被土壤阻挡进而影响转动。但该装置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人工对第一过滤网进行清理,虽然能够便捷的将滤网取出进行清理,但需频繁的对滤网进行清理,也比较浪费人力,尤其是在杂物较多的沿海地区。为此,提出一种沿海地下水漏斗区修复回灌补水装置,作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至少解决所述技术缺陷之一。

2、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沿海地下水漏斗区修复回灌补水装置,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问题,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

3、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沿海地下水漏斗区修复回灌补水装置,包括补水管,所述补水管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进水盒,所述进水盒的顶部设置有过滤格栅,所述过滤格栅上套接有清理环,所述清理环下部转动连接有拉杆,所述补水管中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外侧套接有弹簧,所述伸缩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挡水板,所述补水管中设置有筒状滤网,所述补水管的外壁上开设有渗水孔,所述补水管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扇形集水盒和树根型给水管,所述筒状滤网的底部设置有泄水板,所述泄水板的一端设置有扭簧,所述补水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挡土板。

4、由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进水盒通过锥形管与补水管固定连接且该锥形管采用上窄下宽的结构形式。

5、由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补水管的底部设置有稳固片,所述清理环有两个。

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补水管在使用时埋设于沿海地下水漏斗区的地下,对外部补充水源进行收集,并对其进行储存。其底端的稳固片对其侧面进行支撑,使其更加稳固。其上部所设置的进水盒配合其上过滤格栅可以对进水过滤,避免进水中较大的粒径的杂质进入补水管,造成补水管堵塞影响正常使用。清理环可以在拉杆的拉动下沿过滤格栅移动,以对过滤格栅进行清理,避免杂质堵塞过滤格栅。拉杆用以连接过清理环和挡水板,使挡水板能够带动清理环移动。

7、由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拉杆的底端通过转轴与挡水板转动连接,所述伸缩杆通过支板与补水管固定连接。

8、由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补水管内部的支板和挡水板固定连接。

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水板能够对进水盒进行封堵,使其进水在进水盒中进行积蓄。挡水板能够在进水盒中移动,并通过拉杆带动清理环移动。弹簧对挡水板进行支撑,并使挡水板有一定的移动空间,伸缩杆对弹簧进行限制,防止弹簧发生水平方向的位移。在使用该装置为地下水漏斗区进行补水工作时,外部进水通过过滤格栅被过滤后进入进水盒,并在挡水板的封堵下在进水盒中积蓄,随着进水的增加,弹簧逐渐被压缩,挡水板逐渐下移,随着挡水板的下移,挡水板通过拉杆拉动清理环对过滤格栅进行清理,避免杂物将过滤格栅封堵。挡水板继续下移进入锥形管,进水从挡水板的两侧流入补水管,随后从补水管侧壁的渗水孔渗出对地下水漏斗区进行补水。

10、由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扇形集水盒和树根型给水管均有若干个,所述泄水板通过转轴与补水管转动连接。

11、由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筒状滤网与泄水板之间设置有限位环,所述挡土板倾斜向下设置。

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扇形集水盒和树根型给水管对土中水源进行收集,并传递给补水管,扇形集水盒和树根型给水管的进水口均设置滤网,对进水进行过滤。可以有效地防止地下水快速流失,有利于对地下水漏斗区进行修复。泄水板对补水管底端进行封堵,并在补水管内部水量较大时打开泄水。扭簧设置在泄水板的转轴处,一端与泄水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补水管固定连接。补水管中水量较小时,水压力小于扭簧的弹力,泄水板将补水管封堵。当补水管中水量较大时,水压力大于扭簧弹力,泄水板打开泄水。挡土板能够对补水管底部的土壤进行阻挡,防止大量土壤进入补水管将泄水板堵住。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

14、1、该沿海地下水漏斗区修复回灌补水装置,通过设置进水盒、过滤格栅、清理环、拉杆、挡水板以及伸缩杆和弹簧,在使用该装置为地下水漏斗区进行补水工作时,外部进水通过过滤格栅被过滤后进入进水盒,并在挡水板的封堵下在进水盒中积蓄,随着进水的增加,弹簧逐渐被压缩,挡水板逐渐下移,随着挡水板的下移,挡水板通过拉杆拉动清理环对过滤格栅进行清理,避免杂物将过滤格栅封堵。挡水板继续下移进入锥形管,进水从挡水板的两侧流入补水管,随后从补水管侧壁的渗水孔渗出对地下水漏斗区进行补水。能够自动在进行补水工作时对过滤格栅进行清理,无需单独进行人工清理,节省人力和时间,非常实用。

15、2、该沿海地下水漏斗区修复回灌补水装置,通过在补水管的底端的两侧设置稳固片,并在补水管底部的内侧设置倾斜向下的挡土板,在将补水管埋入地下水漏斗区时,稳固片对补水管的侧面进行支撑,土壤压在稳固片上也使补水管更加稳固。挡土板能够对补水管底部的土壤进行阻挡,防止大量土壤进入补水管将泄水板堵住。

16、本实用新型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沿海地下水漏斗区修复回灌补水装置,包括补水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水管(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进水盒(2),所述进水盒(2)的顶部设置有过滤格栅(3),所述过滤格栅(3)上套接有清理环(4),所述清理环(4)下部转动连接有拉杆(5),所述补水管(1)中固定连接有伸缩杆(7),所述伸缩杆(7)的外侧套接有弹簧(8),所述伸缩杆(7)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挡水板(6),所述补水管(1)中设置有筒状滤网(9),所述补水管(1)的外壁上开设有渗水孔(10),所述补水管(1)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扇形集水盒(11)和树根型给水管(12),所述筒状滤网(9)的底部设置有泄水板(13),所述泄水板(13)的一端设置有扭簧(14),所述补水管(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挡土板(1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沿海地下水漏斗区修复回灌补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盒(2)通过锥形管与补水管(1)固定连接且该锥形管采用上窄下宽的结构形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沿海地下水漏斗区修复回灌补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水管(1)的底部设置有稳固片,所述清理环(4)有两个。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沿海地下水漏斗区修复回灌补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5)的底端通过转轴与挡水板(6)转动连接,所述伸缩杆(7)通过支板与补水管(1)固定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沿海地下水漏斗区修复回灌补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8)的两端分别与补水管(1)内部的支板和挡水板(6)固定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沿海地下水漏斗区修复回灌补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形集水盒(11)和树根型给水管(12)均有若干个,所述泄水板(13)通过转轴与补水管(1)转动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沿海地下水漏斗区修复回灌补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状滤网(9)与泄水板(13)之间设置有限位环,所述挡土板(15)倾斜向下设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沿海地下水漏斗区修复回灌补水装置。包括补水管,所述补水管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进水盒,所述进水盒的顶部设置有过滤格栅,所述过滤格栅上套接有清理环,所述清理环下部转动连接有拉杆,所述补水管中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外侧套接有弹簧,所述伸缩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挡水板,所述补水管中设置有筒状滤网,所述补水管的外壁上开设有渗水孔,所述补水管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扇形集水盒和树根型给水管,所述筒状滤网的底部设置有泄水板,所述泄水板的一端设置有扭簧,所述补水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挡土板。本技术的优点在于:能够自动在进行补水工作时对过滤格栅进行清理,节省人力和时间,非常实用。

技术研发人员:赵长明,赵克新,李少英,李增斌,张继文,周琨,贾东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北宏禹水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25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