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室底板地下水降排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369051发布日期:2023-12-14 08:06阅读:28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下室底板地下水降排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建筑施工,具体为一种地下室底板地下水降排水系统。


背景技术:

1、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城市使用地的增长,地下室作为室内地面低于室外地坪高度的建筑空间,可节省地面空间来储备物品及停放车辆等,由此地下室的使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由于地下室所处位置特殊,地下空间的标高也较低,地下室底板容易被地下水顶穿造成破坏从而渗水,加之地下室排水困难,导致地下室容易出现受潮、积水、底板开裂等问题。因此在施工建造时,对地下室地板的防水要求也越来越高,地下室防水工作做不好将严重影响到地下室的正常使用,而且地下室的返修费用较高。

2、在常规的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地下室排水一般会采用人工开关污水泵直接排水,这种排水方法会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在排水的过程中需要有人进行监控管理,排水效果也不太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地下室排水效果不好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特提供一种地下室底板地下水降排水系统。

2、为此,本实验新型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地下室底板地下水降排水系统,包括

4、素土层,素土层顶部向上依次设置有浇筑层以及底板;

5、排水机构,包括渗透管、集水管、出水管、边渠、检查井以及盖板,浇筑层上间隔设有多组明沟,浇筑层在明沟一侧设有边渠,边渠延伸至素土层且与明沟连通,明沟靠近边渠一侧的底部设有集水孔且集水孔延伸至素土层,渗透管插设在集水孔内且渗透管顶端与明沟底部齐平,集水管设置在素土层内且集水管与渗透管连通,检查井位于地下室外部,检查井顶部设有盖板,检查井内设有储水腔,储水腔的两侧分别设有进水口以及出水口,进水口与集水管的一端连通,出水口与出水管的一端连通,边渠的一端与储水腔连通。

6、优选的,所述素土层内设有固化层,渗透管的底端以及集水管均位于固化层内,边渠位于固化层上,通过设置固化层对渗透管和集水管进行稳固限位,避免产生位移影响排水。

7、优选的,所述浇筑层包括由下到上依次设置的卵石砂浆层、混凝土层以及找平层,保证地下室地面的稳定性和防水性。

8、优选的,所述明沟靠近边渠一侧的底面高度低于明沟远离边渠一侧的底面,通过倾斜设置的明沟便于使明沟排水时使水流自动向边渠一侧流动。

9、优选的,所述检查井的储水腔底部设有填充层,填充层设有倾斜设置的导流槽,导流槽两端各自与进水口和出水口连通,进水口高度大于出水口高度,通过填充层上倾斜设置的导流槽避免集水管内的水流产生倒流,提高排水效果。

10、优选的,所述盖板顶部设有凹槽,凹槽内壁固定设置有吊环,便于工作人员对盖板进行移动,从而对检查井进行维护检查。

11、优选的,所述底板间隔设有多组排水孔,多组排水孔的纵投影位于明沟的纵投影内,通过设置排水孔提高地下室内积水的排出效率。

12、优选的,所述检查井的底部设置有混凝土垫层,混凝土垫层高度为65~75mm,保证检查井的稳定性,避免产生沉降。

13、优选的,所述明沟沿长度方向间隔设有多组变形缝,变形缝的宽度为15~25mm,通过设置变形缝避免明沟因热胀冷缩产生裂缝从而影响排水,变形缝内填充有嵌缝膏,相邻两组变形缝之间的距离为15~25m,通过嵌缝膏避免伸缩缝影响排水。

14、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其优点在于:

15、本实用新型设置有素土层,素土层顶部向上依次设置有浇筑层以及底板,浇筑层上设有明沟,浇筑层在明沟一侧设有边渠,明沟靠近边渠一侧的底部设有集水孔且集水孔延伸至素土层,渗透管插设在集水孔内且渗透管顶端与明沟底部齐平,集水管设置在素土层内且集水管与渗透管连通,检查井位于地下室外部,检查井与集水管和出水管的一端连通,通过设置的明沟、渗透管、集水管和检查井实现对地下室内和地下室底部土壤的积水的收集和排出,提高了排水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地下室底板地下水降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室底板地下水降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素土层内设有固化层,渗透管的底端以及集水管均位于固化层内,边渠位于固化层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室底板地下水降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浇筑层包括由下到上依次设置的卵石砂浆层、混凝土层以及找平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室底板地下水降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明沟靠近边渠一侧的底面高度低于明沟远离边渠一侧的底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室底板地下水降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查井的储水腔底部设有填充层,填充层设有倾斜设置的导流槽,导流槽两端各自与进水口和出水口连通,进水口高度大于出水口高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室底板地下水降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顶部设有凹槽,凹槽内壁固定设置有吊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室底板地下水降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间隔设有多组排水孔,多组排水孔的纵投影位于明沟的纵投影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室底板地下水降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查井的底部设置有混凝土垫层,混凝土垫层高度为65~75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室底板地下水降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明沟沿长度方向间隔设有多组变形缝,变形缝的宽度为15~25mm,变形缝内填充有嵌缝膏,相邻两组变形缝之间的距离为15~25m。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地下室底板地下水降排水系统,包括素土层,素土层顶部向上依次设置有浇筑层以及底板,浇筑层上设有明沟,浇筑层在明沟一侧设有边渠,明沟靠近边渠一侧的底部设有集水孔且集水孔延伸至素土层,渗透管插设在集水孔内且渗透管顶端与明沟底部齐平,集水管设置在素土层内且集水管与渗透管连通,检查井位于地下室外部,检查井与集水管和出水管的一端连通,通过设置的明沟、渗透管、集水管和检查井实现对地下室内和地下室底部土壤的积水的收集和排出,提高了排水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李杰,吴华洋,彭育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天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07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