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心桩基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20603发布日期:2023-11-17 14:08阅读:30来源:国知局
一种空心桩基础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空心桩,尤其涉及一种空心桩基础。


背景技术:

1、桩基础作为一种地基处理手段对于加固地基具有良好的效果,当施工的地质条件不佳、地基承载力较小时,通常采用将空心桩打入地下,将上面建筑物的重量通过管桩传到下层承载力更高的土层上,以此来加固地基,提升地基对上部建筑物的支撑,空心桩通常呈管道状,一般都是预先制作好,再运往施工处进行使用,在打桩的过程中,根据不同的需要将选择不同长度的空心桩,这就需要将预制好的空心桩进行连接以得到合适长度的单元桩体。

2、例如公开号为cn210263027u的中国专利,本实用新型涉及空心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心桩基础,包括竖直插设在地面中的两端开口的外护筒,外护筒中开设有桩孔,桩孔的深度大于外护筒的长度,桩孔中设置有上端开口、下端封口的内筒,内筒的长度大于外护筒的长度;所述内筒的外侧壁与外护筒的内壁及桩孔的侧壁之间、内筒的底部与桩孔的底部之间均形成间隙,间隙中设置有浆料。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用料少,承载力大。

3、现有的空心桩基础在使用时空心桩直接埋入地基,由于空心桩的外壁较为光滑,空心桩和地基的连接稳定性较低,导致空心桩容易出现晃动,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空心桩基础。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空心桩基础,达到提高空心桩和地基的连接的稳定性的效果。

2、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心桩基础,包括地基,所述地基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外筒,所述外筒内壁贯穿有空心桩基座,所述空心桩基座的内壁贯穿有与外筒外壁相嵌合的定位柱,所述定位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贴合板,所述贴合板的外壁位于空心桩基座的内部设置有砂浆,所述外筒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基座。

3、基于上述结构,工作人员将地基进行打孔,然后,将外筒和空心桩基座放入地基中,接着,往空心桩基座中注入砂浆,当砂浆注入空心桩基座中,砂浆通过贴合板带动连接板向空心桩基座的内壁相贴合,连接板运动带动定位柱与外筒相嵌合,实现外筒和空心桩基座紧密贴合。

4、优选的,所述空心桩基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筒,所述第一连接筒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与第一连接筒内壁相嵌合的第一连接柱,所述连接块的外壁侧壁固定连接有连接钢板,所述连接钢板与第一连接柱的连接部位设置有第一紧固螺栓,所述连接块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柱,所述第二连接柱的外壁设置有第二连接筒,所述第二连接柱与连接钢板的连接部位设置有第二紧固螺栓,所述第二连接筒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空心桩主体,通过第一连接柱将连接块和第一连接筒相连接,通过第一紧固螺栓将连接钢板和第一连接柱相连接,实现对空心桩基座和连接块的紧密连接操作,接着,通过第二连接柱将连接块和第二连接筒相连接,通过第二紧固螺栓将连接钢板和第二连接柱相连接,实现对空心桩主体和连接块的紧密连接操作,避免空心桩基座和空心桩主体在拉力较大时发生断裂。

5、优选的,所述定位柱设置有五组,五组所述定位柱沿连接板的外壁等距分布,有利于增加外筒和空心桩基座之间的连接的稳定性。

6、优选的,所述连接板设置有三组,三组所述连接板的位置关系关于空心桩基座呈等角度圆周分布,实现对五组定位柱同步运动的控制操作。

7、优选的,所述外筒通过定位柱与空心桩基座之间构成固定结构,有利于外筒通过定位柱与空心桩基座固定连接。

8、优选的,所述贴合板的外形呈倾斜状,实现连接板运动的控制操作。

9、优选的,所述连接块通过连接钢板和第一连接柱与第一连接筒之间构成固定结构,提高空心桩基座与连接块连接的稳定性。

10、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筒通过连接钢板和第二连接柱与连接块之间构成固定结构,提高空心桩主体与连接块连接的稳定性。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1.该空心桩基础通过设置定位柱,工作人员将地基进行打孔,然后,将外筒和空心桩基座放入地基中,接着,往空心桩基座中注入砂浆,当砂浆注入空心桩基座中,砂浆通过贴合板带动连接板向空心桩基座的内壁相贴合,连接板运动带动定位柱与外筒相嵌合,实现外筒和空心桩基座紧密贴合,提高空心桩基座连接的稳定性,提高空心桩基座连接的稳定性。

13、2.该空心桩基础通过设置连接块,通过第一连接柱将连接块和第一连接筒相连接,通过第一紧固螺栓将连接钢板和第一连接柱相连接,实现对空心桩基座和连接块的紧密连接操作,接着,通过第二连接柱将连接块和第二连接筒相连接,通过第二紧固螺栓将连接钢板和第二连接柱相连接,实现对空心桩主体和连接块的紧密连接操作,避免空心桩基座和空心桩主体在拉力较大时发生断裂。



技术特征:

1.一种空心桩基础,包括地基(1),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基(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外筒(2),所述外筒(2)内壁贯穿有空心桩基座(3),所述空心桩基座(3)的内壁贯穿有与外筒(2)外壁相嵌合的定位柱(4),所述定位柱(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5),所述连接板(5)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贴合板(6),所述贴合板(6)的外壁位于空心桩基座(3)的内部设置有砂浆(7),所述外筒(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基座(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心桩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桩基座(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筒(9),所述第一连接筒(9)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0),所述连接块(10)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与第一连接筒(9)内壁相嵌合的第一连接柱(11),所述连接块(10)的外壁侧壁固定连接有连接钢板(12),所述连接钢板(12)与第一连接柱(11)的连接部位设置有第一紧固螺栓(13),所述连接块(10)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柱(14),所述第二连接柱(14)的外壁设置有第二连接筒(15),所述第二连接柱(14)与连接钢板(12)的连接部位设置有第二紧固螺栓(16),所述第二连接筒(15)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空心桩主体(1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心桩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4)设置有五组,五组所述定位柱(4)沿连接板(5)的外壁等距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心桩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5)设置有三组,三组所述连接板(5)的位置关系关于空心桩基座(3)呈等角度圆周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心桩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2)通过定位柱(4)与空心桩基座(3)之间构成固定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心桩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板(6)的外形呈倾斜状。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心桩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10)通过连接钢板(12)和第一连接柱(11)与第一连接筒(9)之间构成固定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心桩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筒(15)通过连接钢板(12)和第二连接柱(14)与连接块(10)之间构成固定结构。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空心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心桩基础,包括地基,所述地基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外筒,所述外筒内壁贯穿有空心桩基座,所述空心桩基座的内壁贯穿有与外筒外壁相嵌合的定位柱,所述定位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贴合板,所述贴合板的外壁位于空心桩基座的内部设置有砂浆,所述外筒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基座,通过设置定位柱,工作人员将地基进行打孔,然后,将外筒和空心桩基座放入地基中,接着,往空心桩基座中注入砂浆,当砂浆注入空心桩基座中,砂浆通过贴合板带动连接板向空心桩基座的内壁相贴合,连接板运动带动定位柱与外筒相嵌合,实现外筒和空心桩基座紧密贴合,提高空心桩基座连接的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岳霞,邢占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威建岩土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13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