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公路下拉槽排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87598发布日期:2023-12-07 01:33阅读:46来源:国知局

本技术涉及一种公路下拉槽排水装置,属于道路工程。


背景技术:

1、在市政道路中,由于受地形限制,很多路段较长路口较窄,导致直行车辆和转弯车辆较多时容易出现交通拥堵,尤其是在早晚高峰期、周末及节假日车流大,车道远远超过饱和量,导致交通拥堵。为了改善交通,通常在原有的公路向下挖筑下拉槽,实现直行车辆和转弯车辆分流,极大改善交通拥堵状况。

2、由于下拉槽相对原有的公路为下沉式结构,容易积水,故其排水系统尤为关键。目前,大多下拉槽最低位置两侧设置与排水沟连接的排水口,排水口上设置隔离栅格板。此结构与原公路的排水结构相似,排水效果较差,在遇到大雨、特大暴雨时,原公路上的来不及排走的积水会汇入下拉槽内,导致拉槽内积水较多,严重时会填满整个下拉槽,导致交通瘫痪。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公路下拉槽排水装置,可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一种公路下拉槽排水装置,包括设置在公路下拉槽侧墙内的预埋式排水管,排水管底端进水口延伸至下拉槽内最低位置,上端排水口与设置在公路路侧的收集装置相连接;在排水管上设有电动抽水泵组件。

4、在前述下拉槽两侧设置便于行人通行的台阶,下拉槽内最低位置的台阶两侧或路面边缘设置带有隔离栅格板的排水口,排水口通过排水沟与收集装置连接;而所述排水管的进水口设置在台阶上方。

5、在前述排水管底端进水口外包裹有过滤结构。

6、前述过滤结构为过滤网箱、隔离栅格结构或柔性过滤布。

7、前述收集装置为设置在路侧内的收集池,收集池顶部设有渗水绿植层。

8、在前述收集池上部设有溢流口,溢流口通过溢流管与附近河道或低洼处相连。

9、前述渗水绿植层从下至上依次包括钢骨架层、反滤土工布层、透水砂石层及种植土层,在种植土层上种植有绿植。

10、前述电动抽水泵组件包括抽水泵及与之电路连接的电控箱,所述电控箱设置在下拉槽侧墙顶部的台阶上,所述电控箱内设有控制抽水泵启停的控制器及用于抽水泵供电的蓄电池。

11、前述蓄电池与市政供电系统相连接,或者在电控箱顶部设置太阳能板,所述蓄电池与太阳能板相连。

12、前述电动抽水泵组件包括抽水泵及与之电路连接的液位传感器,所述液位传感器包括设置在排水管进水口旁边的液位探头,液位探头通过液位继电器与抽水泵相连。

13、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公路下拉槽排水装置,包括设置在公路下拉槽侧墙内的预埋式排水管,排水管底端进水口延伸至下拉槽内最低位置,上端排水口与设置在公路路侧的收集装置相连接;在排水管上设有电动抽水泵组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投入成本低廉,通过在公路下拉槽侧墙内预埋能实现泵送排水的排水管,结合下拉槽现有的排水口,实现两级排水,具体地,在下拉槽积水较少时,可通过现有的排水口实现初级排水;而当遇到暴雨或特定暴雨时,下拉槽积水较多,可通过电动抽水泵组件将积水及时抽走,避免下拉槽严重积水影响交通通行,排水效果更好,操作便捷性高。并且可通过收集装置收集下拉槽内汇集的雨水,回收雨水可用于市政浇花、消防等作业,提高了雨水利用率,节能环保,具有良好的经济实用性。

14、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实用新型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



技术特征:

1.一种公路下拉槽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公路下拉槽(1)侧墙内的预埋式排水管(2),排水管(2)底端进水口延伸至下拉槽(1)内最低位置,上端排水口与设置在公路路侧的收集装置(3)相连接;在排水管(2)上设有电动抽水泵组件(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路下拉槽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下拉槽(1)两侧设置便于行人通行的台阶(101),下拉槽(1)内最低位置的台阶两侧或路面边缘设置带有隔离栅格板的排水口(5),排水口(5)通过排水沟与收集装置(3)连接;而所述排水管(2)的进水口设置在台阶(101)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公路下拉槽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排水管(2)底端进水口外包裹有过滤结构(20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公路下拉槽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结构(201)为过滤网箱、隔离栅格结构或柔性过滤布。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公路下拉槽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装置(3)为设置在路侧内的收集池(301),收集池(301)顶部设有渗水绿植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公路下拉槽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收集池(301)上部设有溢流口(302),溢流口(302)通过溢流管与附近河道或低洼处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公路下拉槽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渗水绿植层从下至上依次包括钢骨架层(303)、反滤土工布层(304)、透水砂石层(305)及种植土层(306),在种植土层上种植有绿植(307)。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公路下拉槽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抽水泵组件(4)包括抽水泵(401)及与之电路连接的电控箱(402),所述电控箱(402)设置在下拉槽(1)侧墙顶部的台阶上,所述电控箱(402)内设有控制抽水泵启停的控制器及用于抽水泵供电的蓄电池。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公路下拉槽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电池与市政供电系统相连接,或者在电控箱顶部设置太阳能板,所述蓄电池与太阳能板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公路下拉槽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抽水泵组件(4)包括抽水泵(401)及与之电路连接的液位传感器,所述液位传感器包括设置在排水管进水口旁边的液位探头(403),液位探头(403)通过液位继电器(404)与抽水泵(401)相连。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公路下拉槽排水装置,包括设置在公路下拉槽侧墙内的预埋式排水管,排水管底端进水口延伸至下拉槽内最低位置,上端排水口与设置在公路路侧的收集装置相连接;在排水管上设有电动抽水泵组件。本技术结构简单,投入成本低廉,当遇到暴雨或特定暴雨时,下拉槽积水较多,可通过电动抽水泵组件将积水及时抽走,避免下拉槽严重积水影响交通通行,排水效果更好,操作便捷性高;并且可通过收集装置收集下拉槽内汇集的雨水,回收雨水可用于市政浇花、消防等作业,提高了雨水利用率,节能环保,具有良好的经济实用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宝林,陈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16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