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室后浇带预留通道施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21619发布日期:2023-12-29 19:03阅读:31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下室后浇带预留通道施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地下室,具体为一种地下室后浇带预留通道施工装置。


背景技术:

1、后浇带通常有收缩后浇带和沉降后浇带等,收缩后浇带混凝土的浇筑应在其两侧混凝土浇筑至少2个月以后进行,沉降后浇带的混凝土浇筑一般应在主体砌体完成一个月后,并向设计单位提供沉降观测数据后由设计单位确定。后浇带模板为独立支拆的体系,由于地下室材料转运、地下室垃圾清理及地下室穿插施工等拆除后浇带支撑模板,导致后浇带采用二次拆模与回顶,同时由于操作工人技术不一,造成模板错缝以致混凝土构件成型效果差,沉降不均产生裂缝,而且违反建设工程相关规范和设计要求,经检索发现现有公开技术中公开号为:cn217325489u,一种地下室后浇带预留通道施工装置,包括支撑板、通道预留框体、支撑机构和定位连接机构,支撑板上开设有方形口,通道预留框体通过第一插杆可拆卸安装于支撑板的上表面,方形口位于通道预留框体内侧,支撑机构有两个,前后对称设置在支撑板的下方,其上端与支撑板插接。定位连接机构有两个且左右对称设置,两个支撑机构通过定位连接机构可拆卸固定相连。本实用新型通过通道预留框体的设置可以留出通道,从而便于地下室其它分部工程施工,通道预留框体与支撑板可拆卸相连,使得后浇带预留通道施工装置筑后成型预留通道,解决了后浇带在不拆除支撑装置的情况下,地下室其它分部的工程施工不受影响。

2、综上所述:上述案例中整体结构虽然方便拆卸拼装,但是整体结构无法整体收纳搬运的情况,这样导致员工搬运过程中不仅需要来回搬运的情况还容易导致员工搬运放置后容易导致零部件丢失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地下室后浇带预留通道施工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通过的上述案例中整体结构虽然方便拆卸拼装,但是整体结构无法整体收纳搬运的情况,这样导致员工搬运过程中不仅需要来回搬运的情况还容易导致员工搬运放置后容易导致零部件丢失的情况。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地下室后浇带预留通道施工装置,包括有作为基础的收纳支撑结构,所述收纳支撑结构上设有预留通道结构;

3、所述收纳支撑结构包括内部呈中空结构的框板,且框板上贯穿开设有方便与预留通道结构配套连接设置的配套槽,同时配套槽内部开设有方便与预留通道结构零部件连接限位的卡孔,依次框板之间通过铰链活动设置。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框板从而起到开设和安装设置效果。

5、优选的,所述框板内部设有螺纹连接设置的螺纹座,且螺纹座同样通过框板内部设有对零部件卡合限位的卡座,同时框板表面设有活动调节设置的卡杆,依次卡杆通过携带的卡槽与卡柱连接设置。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卡杆从而起到卡合限位效果。

7、优选的,所述螺纹座通过螺纹杆与螺纹筒螺纹连接,且螺纹筒一侧同样通过螺纹座与双向螺纹杆螺纹设置。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螺纹杆从而起到螺纹连接支撑效果。

9、优选的,所述预留通道结构包括底部设有配套杆的通道预留板,且通道预留板之间通过铰链活动设置,同时通道预留板通过配套杆卡合设置于框板上。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配套杆从而起到限位配套连接效果。

11、优选的,所述双向螺纹杆设置有4根,且双向螺纹杆连接形状呈“口”字结构设置。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双向螺纹杆从而起到双向螺纹连接设置效果。

13、优选的,所述通道预留板设置有4块,且通道预留板整体呈等板结构设置。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通道预留板从而起到受力活动调节效果。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地下室后浇带预留通道施工装置,

16、(1)本案例通过设置的:收纳支撑结构,从而解决上述案例中整体结构虽然方便拆卸拼装,但是整体结构无法整体收纳搬运的情况,这样导致员工搬运过程中不仅需要来回搬运的情况还容易导致员工搬运放置后容易导致零部件丢失的情况,当后期收纳支撑结构和预留通道结构需要拆卸时,此时操作者手动握住预留通道结构使预留通道结构与卡孔受力分离接着操作者手动调节螺纹杆受力运动与螺纹座受力分离,当螺纹杆与螺纹座受力分离时,操作者手动将框板与混凝土的底面受力分离,此时操作者手动将螺纹筒和双向螺纹杆均通过卡座放置于框板内部,当上述零部件放置后操作者手动拨动卡杆与卡柱受力分离,此时操作者同样手动将预留通道结构放置于框板内部关闭框板再次通过另一卡杆与卡柱卡合连接时对整体闭合的框板起到卡合关闭效果,利用设置的收纳支撑结构不仅避免上述的情况还有效的起到调节支撑效果;

17、(2)通过设置的:预留通道结构,同样避免上述的情况,当框板与预先浇筑好的混凝土的底面接触时,操作者手动握住通道预留板受力相对拉扯此时通道预留板呈矩形状态,同时操作者手动将通道预留板通过配套杆与卡孔配套连接后将通道预留板卡合安装于框板上方,利用配套连接后的预留通道结构不仅避免上述的情况有效的对起到预留通道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地下室后浇带预留通道施工装置,包括有作为基础的收纳支撑结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支撑结构(1)上设有预留通道结构(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室后浇带预留通道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板(101)内部设有螺纹连接设置的螺纹座(104),且螺纹座(104)同样通过框板(101)内部设有对零部件卡合限位的卡座(105),同时框板(101)表面设有活动调节设置的卡杆(106),依次卡杆(106)通过携带的卡槽与卡柱(107)连接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地下室后浇带预留通道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座(104)通过螺纹杆(108)与螺纹筒(109)螺纹连接,且螺纹筒(109)一侧同样通过螺纹座(104)与双向螺纹杆(1010)螺纹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室后浇带预留通道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留通道结构(2)包括底部设有配套杆(202)的通道预留板(201),且通道预留板(201)之间通过铰链活动设置,同时通道预留板(201)通过配套杆(202)卡合设置于框板(101)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地下室后浇带预留通道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螺纹杆(1010)设置有4根,且双向螺纹杆(1010)连接形状呈“口”字结构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地下室后浇带预留通道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预留板(201)设置有4块,且通道预留板(201)整体呈等板结构设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地下室后浇带预留通道施工装置,包括有作为基础的收纳支撑结构,所述收纳支撑结构上设有预留通道结构,所述收纳支撑结构包括内部呈中空结构的框板,且框板上贯穿开设有方便与预留通道结构配套连接设置的配套槽,同时配套槽内部开设有方便与预留通道结构零部件连接限位的卡孔,依次框板之间通过铰链活动设置,所述框板内部设有螺纹连接设置的螺纹座,且螺纹座同样通过框板内部设有对零部件卡合限位的卡座,同时框板表面设有活动调节设置的卡杆,依次卡杆通过携带的卡槽与卡柱连接设置,该一种地下室后浇带预留通道施工装置,通过设置的框板从而起到开设和安装设置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王磊,袁洪敏,董志强,王佰超,朱宏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黑龙江省八达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6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