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骨料堆存场地下预制廊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44814发布日期:2023-11-23 00:35阅读:36来源:国知局
一种骨料堆存场地下预制廊道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预制廊道,具体涉及一种骨料堆存场地下预制廊道结构。


背景技术:

1、在砂石骨料生产系统中一般需要在骨料堆存场的地坪下部设置地下混凝土结构的廊道,使堆存骨料由下料口流入到廊道内设置的皮带机上进行骨料的向外输送。对于骨料廊道的混凝土施工,常规是采用现浇混凝土进行施工的,但采用现浇混凝土施工存在模板和支撑架的工作量大,施工速度慢、成本高,难以实现快速施工,施工工期往往不能满足要求,对砂石骨料生产系统整体建设的施工进度造成较大制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骨料堆存场地下预制廊道结构,其设计新颖合理,廊道全断面采用预制墙板,大幅减小了现浇混凝土施工的模板和承重架的工程量,施工成本降低,减小了施工安全风险,便于推广使用。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骨料堆存场地下预制廊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沿骨料堆存场长度方向现浇在开挖底板上的现浇底板和多组沿现浇底板长度方向设置在现浇底板上的预制墙板组,每组预制墙板组顶部设置有预制顶板,部分预制顶板上开设有下料孔,所述预制墙板组包括两个对称设置在现浇底板两端的预制侧墙板,现浇底板的中部设置有凸台,现浇底板上凸台两侧的台面宽度大于预制侧墙板的厚度,预制侧墙板的内侧面与凸台抵接,现浇底板上位于预制侧墙板外侧的部分构筑有固定墙。

3、上述的一种骨料堆存场地下预制廊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现浇底板上位于预制侧墙板外侧的部分预埋有固定墙预埋插筋,固定墙预埋插筋伸出现浇底板的部分浇筑在固定墙内。

4、上述的一种骨料堆存场地下预制廊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侧墙板的高度为3m~4m,固定墙的高度为60cm~80cm。

5、上述的一种骨料堆存场地下预制廊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侧墙板的内侧面上部设置有牛腿,预制顶板搭接在对应的两个预制侧墙板的牛腿上,且预制顶板与牛腿搭接位置处设置有砂浆填充层。

6、上述的一种骨料堆存场地下预制廊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侧墙板的内侧面上预埋有多个侧墙板运输吊耳,预制侧墙板的顶部预埋有多个侧墙板安装吊耳。

7、上述的一种骨料堆存场地下预制廊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顶板的顶部预埋有多个顶板吊耳。

8、上述的一种骨料堆存场地下预制廊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侧墙板外壁与开挖边坡之间的空间回填有土石回填层。

9、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0、1、本实用新型廊道全断面采用预制墙板,大幅减小了现浇混凝土施工的模板和承重架的工程量,施工成本降低,减小了施工安全风险,便于推广使用。

11、2、本实用新型廊道预制板施工可以提前进行,不占用直线工期,加快了施工进度。

12、3、本实用新型设计新颖合理,预制侧墙板和预制顶板分别单独预制,预制施工全部为平板形式,无需预制成门形结构,预制施工简单,效率高,而且预制板单块重量轻,运输吊装方便,无需大型吊车吊装,吊装容易,便于推广使用。

13、4、本实用新型现浇底板顶端设置凸台,预制侧墙板安装过程利用凸台侧壁定位固定,廊道断面尺寸控制方便,安装速度快;廊道侧墙顶板分段、分块预制安装,在廊道长度方向上形成多个较短的独立断面的受力单元,可以有效防止由于廊道底板地基不均匀沉降产生的结构有害裂缝,结构安全可靠。

14、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技术特征:

1.一种骨料堆存场地下预制廊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沿骨料堆存场长度方向现浇在开挖底板上的现浇底板(1)和多组沿现浇底板(1)长度方向设置在现浇底板(1)上的预制墙板组,每组预制墙板组顶部设置有预制顶板(12),部分预制顶板(12)上开设有下料孔(16),所述预制墙板组包括两个对称设置在现浇底板(1)两端的预制侧墙板(9),现浇底板(1)的中部设置有凸台(2),现浇底板(1)上凸台(2)两侧的台面宽度大于预制侧墙板(9)的厚度,预制侧墙板(9)的内侧面与凸台(2)抵接,现浇底板(1)上位于预制侧墙板(9)外侧的部分构筑有固定墙(10)。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料堆存场地下预制廊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现浇底板(1)上位于预制侧墙板(9)外侧的部分预埋有固定墙预埋插筋(3),固定墙预埋插筋(3)伸出现浇底板(1)的部分浇筑在固定墙(10)内。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料堆存场地下预制廊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侧墙板(9)的高度为3m~4m,固定墙(10)的高度为60cm~80cm。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料堆存场地下预制廊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侧墙板(9)的内侧面上部设置有牛腿(11),预制顶板(12)搭接在对应的两个预制侧墙板(9)的牛腿(11)上,且预制顶板(12)与牛腿(11)搭接位置处设置有砂浆填充层(14)。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料堆存场地下预制廊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侧墙板(9)的内侧面上预埋有多个侧墙板运输吊耳(5),预制侧墙板(9)的顶部预埋有多个侧墙板安装吊耳(6)。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料堆存场地下预制廊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顶板(12)的顶部预埋有多个顶板吊耳(13)。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料堆存场地下预制廊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侧墙板(9)外壁与开挖边坡之间的空间回填有土石回填层(15)。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骨料堆存场地下预制廊道结构,包括沿骨料堆存场长度方向现浇在开挖底板上的现浇底板和多组沿现浇底板长度方向设置在现浇底板上的预制墙板组,每组预制墙板组顶部设置有预制顶板,部分预制顶板上开设有下料孔,预制墙板组包括两个对称设置在现浇底板两端的预制侧墙板,现浇底板的中部设置有凸台,现浇底板上凸台两侧的台面宽度大于预制侧墙板的厚度,预制侧墙板的内侧面与凸台抵接,现浇底板上位于预制侧墙板外侧的部分构筑有固定墙。本技术廊道全断面采用预制墙板,大幅减小了现浇混凝土施工的模板和承重架的工程量,施工成本降低,减小了施工安全风险。

技术研发人员:赵正平,齐晓亮,李杰涛,王军,胡月恒,邓钞予,李小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6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