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瓷砖一体化防水底盒的地漏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355045发布日期:2023-12-14 03:04阅读:2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瓷砖一体化防水底盒的地漏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装修设计,尤其是,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瓷砖一体化防水底盒的地漏结构。


背景技术:

1、目前的装饰行业正在向着工业化模块化安装的方向发展,一般来说,地面装饰是室内设计中普遍采用的装饰方法,可以增加室内空间的层次感,起到美化装饰的作用。

2、地面的美观纵然重要,但是其实用性更为重要,平屋面一直存在普遍、多发的渗漏水问题,渗漏水不仅影响建筑功能的使用,更为严重的是缩短屋面的使用寿命,所以在遇水多的地面以及台面,包括卫生间、厨房、阳台、水池、台盆等地区,需要安装排水管和防水结构,又随着工业化装配技术和装配式装修在装修行业中应用越来越远广泛,可以大大的节约施工时间,那么对于防水结构的装配式安装是很有必要的,例如中国专利发明专利cn106968404a涉及一种装配式屋面排水系统及施工方法,包括与屋顶设置到一起的排水组件和与所述排水管设置到一起的防水层,所述防水层包括设置在屋顶的防渗层,所述防渗层上依次设置有卷材防水层、保温层和衬垫防水层,所述排水组件包括设有上部进水口的上排水管和设置在所述上排水管外围的下排水管,所述上排水管与所述下排水管之间留有空隙,所述空隙构成下部进水口,所述上部进水口与所述衬垫防水层设置到一起,所述下部进水口与所述卷材防水层设置到一起;又例如中国专利发明专利cn111962643a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用防臭地漏及其装配方法,包括预埋盒、地漏封盖、封碗、传动机构、排放阀组件、浮力装置;预埋盒包括开口朝上的壳体和排水管,排水管上端插入壳体底部且低于壳体上开口,壳体内排水管的径向外侧空间行成水封槽,进而使水封槽内的水可溢出至排水管内;地漏封盖设置于壳体上端;封碗开口朝下,设置于排水管上方且位于壳体内;浮力装置设置于水封槽内,且安装于封碗下端;排放阀组件设置于排水管内,配置成摆叶与阻隔板接触,以在水流流过时冲击摆叶带动摆叶轮转动,打开排放口;传动机构与封碗连接,且与摆叶轮可开合地连接。上述构件均为可拆卸式连接,装配及拆卸简单,便于部件的清洁和更换。

3、但是上述防水地漏结构依然存在以下问题:结构依然复杂,安装困难,整个地漏结构安装完毕之后难以调节,在土建预埋排水管位置设置偏差时,地漏下水口难以对齐预埋排水管,下水能力差,无法针对不同规格的建筑管道进行排水,一旦强行调节又会影响排水的密封性。

4、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一种合理高效的适用于装配式卫浴底盒的地漏结构对我们来说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瓷砖一体化防水底盒的地漏结构,其结构简单,装配式安装效率高,可以对调节件进行调节转动从而与排水管对齐,提高了底盒对土建预埋管道位置的容错能力,下水能力好,而且依然可以保证防水密封性。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3、一种用于瓷砖一体化防水底盒的地漏结构,包括底盒、设置于所述底盒上的预埋件、设置于所述预埋件上的调节件、设置于所述调节件上的套筒以及设置于所述套筒上的地漏,所述预埋件包括主体板和设置于所述主体板下侧的下延伸筒,所述下延伸筒的内侧壁设置固定块,所述调节件包括第一筒和设置于所述第一筒下方的第二筒,所述第一筒外侧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固定块连接的滑槽,所述第二筒内侧壁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套筒外侧壁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

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第二筒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一筒的内径,且所述第一筒的轴心和第二筒的轴心为偏心设置。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主体板上设置有穿过孔,所述下延伸筒的内径与所述穿过孔的内径相同,所述主体板上侧设置有接触框板,所述接触框板上设置有地漏盖和用于限制所述地漏盖位置的限位板。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底盒包括底盒基板、设置于所述底盒基板上方的底盒饰板以及用于连接所述底盒基板和底盒饰板的粘接层,所述底盒饰板与所述接触框板连接,所述粘接层与所述下延伸筒连接。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第一筒和第二筒通过引导板连接,所述引导板包括与所述第一筒连接的第一引导板和与所述第二筒连接的第二引导板,所述第二引导板为水平设置。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套筒外侧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二引导板连接的搭载板。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搭载板上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地漏的上延伸筒。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第一筒外侧设置有用于方便所述固定块穿过的穿过槽,所述穿过槽与所述滑槽下侧连通。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穿过槽和固定块的数量均至少为一个。

12、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瓷砖一体化防水底盒的地漏结构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简单,装配式安装效率高,可以对调节件进行调节转动从而与排水管对齐,提高底盒对土建预埋管道位置的容错能力,下水能力好,且依然可以保证防水密封性。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瓷砖一体化防水底盒的地漏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盒(5)、设置于所述底盒(5)上的预埋件(1)、设置于所述预埋件(1)上的调节件(2)、设置于所述调节件(2)上的套筒(3)以及设置于所述套筒(3)上的地漏(4),所述预埋件(1)包括主体板(11)和设置于所述主体板(11)下侧的下延伸筒(12),所述下延伸筒(12)的内侧壁设置有固定块(13),所述调节件(2)包括第一筒(21)和设置于所述第一筒(21)下方的第二筒(22),所述第一筒(21)外侧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固定块(13)连接的滑槽(211),所述第二筒(22)内侧壁设置有内螺纹(221),所述套筒(3)外侧壁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内螺纹(221)配合的外螺纹(3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瓷砖一体化防水底盒的地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筒(22)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一筒(21)的内径,且所述第一筒(21)的轴心和第二筒(22)的轴心为偏心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瓷砖一体化防水底盒的地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板(11)上设置有穿过孔,所述下延伸筒(12)的内径与所述穿过孔的内径相同,所述主体板(11)上侧设置有接触框板(111),所述接触框板(111)上设置有地漏盖(112)和用于限制所述地漏盖(112)位置的限位板(11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瓷砖一体化防水底盒的地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盒(5)包括底盒基板(51)、设置于所述底盒基板(51)上方的底盒饰板(52)以及用于连接所述底盒基板(51)和底盒饰板(52)的粘接层(53),所述底盒饰板(52)与所述接触框板(111)连接,所述粘接层(53)与所述下延伸筒(12)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瓷砖一体化防水底盒的地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筒(21)和第二筒(22)通过引导板(23)连接,所述引导板(23)包括与所述第一筒(21)连接的第一引导板(231)和与所述第二筒(22)连接的第二引导板(232),所述第二引导板(232)为水平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瓷砖一体化防水底盒的地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3)外侧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二引导板(232)连接的搭载板(3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瓷砖一体化防水底盒的地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搭载板(31)上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地漏(4)的上延伸筒(3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瓷砖一体化防水底盒的地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筒(21)外侧设置有用于方便所述固定块(13)穿过的穿过槽,所述穿过槽与所述滑槽(211)下侧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用于瓷砖一体化防水底盒的地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穿过槽和固定块(13)的数量均至少为一个。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瓷砖一体化防水底盒的地漏结构,涉及装修设计技术领域,包括底盒、设置于底盒上的预埋件、设置于预埋件上的调节件、设置于调节件上的套筒以及设置于套筒上的地漏,预埋件包括主体板和设置于主体板下侧的下延伸筒,下延伸筒的内侧壁设置固定块,调节件包括第一筒和设置于第一筒下方的第二筒,第一筒外侧设置有用于与固定块连接的滑槽,第二筒内侧壁设置有内螺纹,套筒外侧壁设置有用于与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本技术结构简单,装配式安装效率高,可以对调节件进行调节转动从而与排水管对齐,提高底盒对土建预埋管道位置的容错能力,下水能力好,且依然可以保证防水密封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泽成,王文广,周东珊,魏雪纯,钟亮,林显杨,董陆慧,李晓,张雅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亚厦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9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