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薄壁混凝土防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45123发布日期:2023-11-23 00:41阅读:36来源:国知局
一种薄壁混凝土防渗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薄壁混凝土,具体为一种薄壁混凝土防渗装置。


背景技术:

1、混凝土简称为"砼":是指由胶凝材料将集料胶结成整体的工程复合材料的统称。通常讲的混凝土一词是指用水泥作胶凝材料,砂、石作集料;与水(可含外加剂和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而得的水泥混凝土,也称普通混凝土。

2、现有的防渗装置在使用时,虽然能够很好的做到防渗,但在浇筑后,无法快速便捷的进行拆装,需要操作人员花费大量时间进行拆装,从而导致降低了防渗装置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薄壁混凝土防渗装置,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薄壁混凝土防渗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方设置有拆装机构,所述拆装机构包括有滑杆、移动板、加强杆、模板、定位杆,所述滑杆外壁与移动板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移动板一侧与加强杆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板顶部与模板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模板一侧与定位杆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模板一侧固定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内壁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一端固定安装有限位板;

3、所述底板上方设置有辅助机构。

4、优选的,所述辅助机构包括有承载板、橡胶块、加强板,所述承载板一侧与模板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承载板另一侧与橡胶块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承载板一侧与加强板一端固定连接。

5、优选的,所述滑杆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滑杆分别对称分布在底板内壁,所述移动板的数量为四个,所述移动板依次分布在两个滑杆外壁。

6、优选的,所述加强杆的数量为四个,所述加强杆分别对称分布在四个移动板一侧,所述模板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模板分别对称分布在四个移动板顶部,一个所述模板一侧开设有定位孔,一个所述模板一侧与定位杆一端固定连接,从而能够有效防止出现误差。

7、优选的,所述模板的形状为u形,所述连接板的形状为l形,所述连接板的数量为四个,所述连接板分别对称分布在两个模板两侧,从而能够更好的调节模板之间的距离。

8、优选的,所述承载板的数量为四个,所述承载板分别对称分布在两个模板一侧,所述橡胶块的数量为若干个,所述橡胶块依次分布在四个承载板一侧,所述加强板的形状为x形,从而能够将钢筋孔进行堵塞,进一步增加混凝土防渗效果。

9、优选的,所述底板内壁与滑杆两端固定连接,所述底板两侧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板一侧与限位槽内壁挤压接触。

10、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薄壁混凝土防渗装置。该薄壁混凝土防渗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1、(1)本实用新型中:该薄壁混凝土防渗装置,通过安装在底板上方的拆装机构实现了能够更好的将模板进行拆装,解决了在浇筑后,无法快速便捷的进行拆装,需要操作人员花费大量时间进行拆装的问题,从而能够提高防渗装置的工作效率;

12、(2)本实用新型中:该薄壁混凝土防渗装置,通过安装在底板上方的辅助机构实现了能够更好的将钢筋孔进行堵塞,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混凝土的防渗效果,能够更加方便操作人员进行使用,提高了防渗装置的便捷性。



技术特征:

1.一种薄壁混凝土防渗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方设置有拆装机构(3),所述拆装机构(3)包括有滑杆(301)、移动板(302)、加强杆(303)、模板(304)、定位杆(305),所述滑杆(301)外壁与移动板(302)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移动板(302)一侧与加强杆(303)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板(302)顶部与模板(304)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模板(304)一侧与定位杆(305)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模板(304)一侧固定安装有连接板(306),所述连接板(306)内壁螺纹连接有螺纹杆(307),所述螺纹杆(307)一端固定安装有限位板(30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壁混凝土防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机构(4)包括有承载板(401)、橡胶块(402)、加强板(403),所述承载板(401)一侧与模板(304)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承载板(401)另一侧与橡胶块(402)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承载板(401)一侧与加强板(403)一端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壁混凝土防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杆(301)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滑杆(301)分别对称分布在底板(1)内壁,所述移动板(302)的数量为四个,所述移动板(302)依次分布在两个滑杆(301)外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壁混凝土防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杆(303)的数量为四个,所述加强杆(303)分别对称分布在四个移动板(302)一侧,所述模板(304)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模板(304)分别对称分布在四个移动板(302)顶部,一个所述模板(304)一侧开设有定位孔,一个所述模板(304)一侧与定位杆(305)一端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壁混凝土防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304)的形状为u形,所述连接板(306)的形状为l形,所述连接板(306)的数量为四个,所述连接板(306)分别对称分布在两个模板(304)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薄壁混凝土防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401)的数量为四个,所述承载板(401)分别对称分布在两个模板(304)一侧,所述橡胶块(402)的数量为若干个,所述橡胶块(402)依次分布在四个承载板(401)一侧,所述加强板(403)的形状为x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壁混凝土防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内壁与滑杆(301)两端固定连接,所述底板(1)两侧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板(308)一侧与限位槽内壁挤压接触。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薄壁混凝土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薄壁混凝土防渗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方设置有拆装机构,所述拆装机构包括有滑杆、移动板、加强杆、模板、定位杆,所述滑杆外壁与移动板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移动板一侧与加强杆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板顶部与模板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模板一侧与定位杆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模板一侧固定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内壁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一端固定安装有限位板,实现了能够更好的将模板进行拆装,解决了在浇筑后,无法快速便捷的进行拆装,需要操作人员花费大量时间进行拆装的问题,从而能够提高防渗装置的工作效率,实现了能够更好的将钢筋孔进行堵塞。

技术研发人员:朱永涛,李然,章瑞银,李源,高青春,张会东,邢桂杰,张志华,王敏,朱洪昌,赵浩楠,杨宗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北省水利科学研究院(河北省大坝安全技术中心、河北省堤防水闸技术中心)
技术研发日:20230629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