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边坡锚喷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108858发布日期:2023-08-14 02:08阅读:3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态边坡锚喷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边坡防护,尤其是涉及一种生态边坡锚喷结构。


背景技术:

1、在道路或基坑等土方开挖过程中,会有裸露边坡的产生,往往采用锚杆+混凝土喷射的方式进行施工。传统的锚喷网技术虽然能对坡面进行有效的防护,但其不具备生态绿化功能,不能解决坡面生态景观绿化问题,边坡结构建造完成后将会产生大面积的混凝土“斑秃”,与周边环境极不协调,严重地影响边坡生态环境与视觉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提高边坡结构的生态绿化效果,本申请提供一种生态边坡锚喷结构。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生态边坡锚喷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生态边坡锚喷结构,包括若干排第一锚杆,所述第一锚杆锚固于坡体,若干排所述第一锚杆沿坡面的倾斜方向分布,每排所述第一锚杆包括若干个所述第一锚杆,若干个所述第一锚杆沿所述坡面的延伸方向分布,所述第一锚杆远离所述坡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坡面呈v形设置,沿所述坡面延伸方向分布的相邻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板之间设置有第一钢丝网,所述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钢丝网与所述坡面形成种植腔,所述第一钢丝网以及所述第一连接板靠近所述坡面的一侧设置有砂石层,所述砂石层与所述坡面之间设置有土壤层。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建设边坡防护结构时,首先在边坡上锚固有第一锚杆,第一锚杆上设置有第一连接板,第一连接板、第一钢丝网与坡面形成v形的种植腔,可在种植腔内种植植物,从而提高边坡防护结构的生态绿化效果。

5、可选的,所述第一锚杆设置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贴合于所述坡面,所述第一连接板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上侧。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第二连接板时,只需要将锚杆锚固于坡面上,即可使得第一连接板与坡面形成v形的种植腔。

7、可选的,所述第一钢丝网的下侧贴合于所述坡面,所述第一钢丝网的下侧设置有第二锚杆,所述第二锚杆锚固于所述坡面。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钢丝网的下方设置有第二锚杆,将第二锚杆锚固于坡面,从而减小种植腔内的土壤层和砂石层掉落出种植腔的可能。

9、可选的,所述第一钢丝网的下侧喷洒有第一混凝土层。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钢丝网的下侧喷洒第一混凝土层,第一混凝土层与两侧的第二连接板进行连接,从而提高第一钢丝网下侧安装的稳定性。

11、可选的,沿所述坡面倾斜方向分布的相邻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板之间设置有第二钢丝网,所述第二钢丝网喷洒有第二混凝土层。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有第二混凝土层,使得上下相邻的第二连接板形成一个整体,从而提高边坡的防护稳定性。

13、可选的,所述第一混凝土层设置有若干个第一支撑杆,若干个所述第一支撑杆沿所述第一混凝土层的长度方向分布,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混凝土层,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另一端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倾斜方向延伸以对所述第一钢丝网的外侧进行支撑。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混凝土层上设置有第一支撑杆,第一支撑杆可对第一钢丝网的外侧进行支撑,从而提高第一钢丝网安装的牢固性,进而减小种植腔内的土壤和砂石散落出来的可能。

15、可选的,所述第一混凝土层设置有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位于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杆之间,所述第二支撑杆为钢筋,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另一端连接于上方相邻的所述第一混凝土层。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沿坡面倾斜方向分布的相邻两个第一混凝土层之间设置有第二支撑杆,从而对相邻两个第一混凝土层进行来连接以提高坡面防护效果。

17、可选的,所述第二支撑杆外周缠绕有第三钢丝网,所述第三钢丝网喷洒有第三混凝土层。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第三钢丝网的外侧喷洒有第三混凝土层,从而对沿坡面倾斜方向分布的相邻两个第一混凝土层进行连接,使得相邻的两个第一混凝土层具有一定的整体性,从而提高对坡体的防护性能。

19、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0、1、在建设边坡防护结构时,首先在边坡上锚固有第一锚杆,第一锚杆上设置有第一连接板,第一连接板、第一钢丝网与坡面形成供v形的种植腔,可在种植腔内种植植物,从而提高边坡防护结构的生态绿化效果;

21、2、在第一混凝土层上设置有第一支撑杆,第一支撑杆可对第一钢丝网的外侧进行支撑,从而提高第一钢丝网安装的牢固性,从而减小种植腔内的土壤和砂石散落出来的可能。



技术特征:

1.一种生态边坡锚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排第一锚杆(2),所述第一锚杆(2)锚固于坡体(1),若干排所述第一锚杆(2)沿坡面的倾斜方向分布,每排所述第一锚杆(2)包括若干个所述第一锚杆(2),若干个所述第一锚杆(2)沿所述坡面的延伸方向分布,所述第一锚杆(2)远离所述坡体(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板(21),所述第一连接板(21)与所述坡面呈v形设置,沿所述坡面延伸方向分布的相邻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板(21)之间设置有第一钢丝网(3),所述第一连接板(21)、所述第一钢丝网(3)与所述坡面形成种植腔,所述第一钢丝网(3)以及所述第一连接板(21)靠近所述坡面的一侧设置有砂石层(23),所述砂石层(23)与所述坡面之间设置有土壤层(2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边坡锚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锚杆(2)设置有第二连接板(22),所述第二连接板(22)贴合于所述坡面,所述第一连接板(21)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板(21)的上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边坡锚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钢丝网(3)的下侧贴合于所述坡面,所述第一钢丝网(3)的下侧设置有第二锚杆(31),所述第二锚杆(31)锚固于所述坡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生态边坡锚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钢丝网(3)的下侧喷洒有第一混凝土层(32)。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态边坡锚喷结构,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坡面倾斜方向分布的相邻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板(22)之间设置有第二钢丝网,所述第二钢丝网喷洒有第二混凝土层(25)。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生态边坡锚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混凝土层(32)设置有若干个第一支撑杆(333),若干个所述第一支撑杆(333)沿所述第一混凝土层(32)的长度方向分布,所述第一支撑杆(333)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混凝土层(32),所述第一支撑杆(333)的另一端沿所述第一连接板(21)的倾斜方向延伸以对所述第一钢丝网(3)的外侧进行支撑。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生态边坡锚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混凝土层(32)设置有第二支撑杆(332),所述第二支撑杆(332)位于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杆(333)之间,所述第二支撑杆(332)为钢筋,所述第二支撑杆(332)的另一端连接于上方相邻的所述第一混凝土层(3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生态边坡锚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杆(332)外周缠绕有第三钢丝网(331),所述第三钢丝网(331)喷洒有第三混凝土层(33)。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边坡防护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生态边坡锚喷结构,包括若干排第一锚杆,所述第一锚杆锚固于坡体,若干排所述第一锚杆沿坡面的倾斜方向分布,每排所述第一锚杆包括若干个所述第一锚杆,若干个所述第一锚杆沿所述坡面的延伸方向分布,所述第一锚杆远离所述坡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坡面呈V形设置,沿所述坡面延伸方向分布的相邻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板之间设置有第一钢丝网,所述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钢丝网与所述坡面形成种植腔,所述第一钢丝网以及所述第一连接板靠近所述坡面的一侧设置有砂石层,所述砂石层与所述坡面之间设置有土壤层。本申请具有提高边坡结构的生态绿化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陈忠芳,胡喜生,王占永,曾德仙,杨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建清禹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06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