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道智能截流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161847发布日期:2023-08-18 11:32阅读:39来源:国知局
一种河道智能截流井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水利工程,尤其涉及一种河道智能截流井。


背景技术:

1、在城市的雨污分流系统中,截流井是实现雨污分流的重要设施,其作用在于将雨水和污水进行截流并分别将大部分雨水排入河道,避免大量雨水流入污水处理厂对污水处理厂造成过大的污水处理压力,并在降雨量较大时,能将雨水快速排入河道中。为了实现上述功能,目前的截流井通过在井筒主体上设置不同的电动阀门对雨水和污水的流向进行控制,采用电动阀门存在加工成本高、使用寿命较短、需要进行频繁维护以及维护成本高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河道智能截流井,具体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能实现雨污截流的截流井。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河道智能截流井,包括井筒主体、污水入口、雨水入口、污水出口、溢流管道和溢流阀门,所述污水入口和雨水入口和污水出口均与井筒主体连通,雨水入口在井筒主体上的位置比污水入口高,污水入口在井筒主体上的位置比污水出口高,所述污水入口与外部污水管道连接,雨水入口与外部雨水管道连接;所述溢流管道和溢流阀门设置于井筒主体底端;溢流管道末端与河道连通。

3、具体的,溢流阀门包括溢流盖板和弹性支撑部件,所述溢流盖板一端与井筒主体底部转动连接,溢流盖板另一端为自由转动端,弹性支撑部件固定于井筒主体底部并与溢流盖板的自由转动端连接,溢流盖板的自由转动端位于溢流管道与井筒主体连接处。

4、具体的,溢流管道末端通过沉沙池与河道连通。

5、具体的,井筒主体内侧设置有垂直爬梯。

6、具体的,井筒主体内与雨水入口和污水入口的连接处均设置有栅格提篮。

7、具体的,井筒主体顶端设置有翻转井盖,栅格提篮上设置有转动齿轮,转动齿轮上设置有提拉链条,提拉链条的两端挂设于翻转井盖底部。

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将雨水入口、污水入口和污水出口在井筒主体上按从高到低的顺序设置,并在井筒主体底端设置溢流管道和溢流阀门,当雨水量较大时,会自动触发溢流阀门打开将雨水通过溢流管道排至河道中,同时可有效对污水和雨水起到截流的作用,避免大量雨水排入污水处理厂中。



技术特征:

1.一种河道智能截流井,其特征在于:包括井筒主体、污水入口、雨水入口、污水出口、溢流管道和溢流阀门,所述污水入口和雨水入口和污水出口均与井筒主体连通,雨水入口在井筒主体上的位置比污水入口高,污水入口在井筒主体上的位置比污水出口高,所述污水入口与外部污水管道连接,雨水入口与外部雨水管道连接;所述溢流管道和溢流阀门设置于井筒主体底端;溢流管道末端与河道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智能截流井,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阀门包括溢流盖板和弹性支撑部件,所述溢流盖板一端与井筒主体底部转动连接,溢流盖板另一端为自由转动端,弹性支撑部件固定于井筒主体底部并与溢流盖板的自由转动端连接,溢流盖板的自由转动端位于溢流管道与井筒主体连接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智能截流井,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管道末端通过沉沙池与河道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智能截流井,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筒主体内侧设置有垂直爬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智能截流井,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筒主体内与雨水入口和污水入口的连接处均设置有栅格提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河道智能截流井,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筒主体顶端设置有翻转井盖,所述栅格提篮上设置有转动齿轮,转动齿轮上设置有提拉链条,提拉链条的两端挂设于翻转井盖底部。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河道智能截流井。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包括井筒主体、污水入口、雨水入口、污水出口、溢流管道和溢流阀门,污水入口和雨水入口和污水出口均与井筒主体连通,雨水入口在井筒主体上的位置比污水入口高,污水入口在井筒主体上的位置比污水出口高;井筒主体底端设置有溢流管道和溢流阀门;溢流管道末端与河道连通。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将雨水入口、污水入口和污水出口在井筒主体上按从高到低的顺序设置,并在井筒主体底端设置溢流管道和溢流阀门,当雨水量较大时,会自动触发溢流阀门打开将雨水通过溢流管道排至河道中,同时可有效对污水和雨水起到截流的作用,避免大量雨水排入污水处理厂中。

技术研发人员:纪丽英,郭泽滨,张锦鸿,林佳鑫,刘珮贝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汕头市弘东环境治理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17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