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拐角安装的边坡支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18031发布日期:2023-12-29 17:56阅读:53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拐角安装的边坡支护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边坡支护,具体为一种便于拐角安装的边坡支护。


背景技术:

1、边坡支护是指为保证边坡及其环境的安全,对边坡采取的支挡、加固与防护措施。常用的支护结构型式有:重力式挡墙、扶壁式挡墙、悬臂式支护、板肋式或格构式锚杆挡墙支护、排桩式锚杆挡墙支护、锚喷支护、坡率法,而现有的边坡支护在对存在拐角的边坡进行支护时,多是通过在边坡的拐角处进行打桩,但因为边坡的拐角处受力复杂,在雨水天气下,易因为锚桩松动而产生滑坡的现象,进而极易影响到公路上人员的生命健康;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种便于拐角安装的边坡支护。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拐角安装的边坡支护,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边坡支护在对拐角处进行支护时会因为锚桩插入拐角多向受力而导致复杂天气下易导致边坡产生滑坡现象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拐角安装的边坡支护,包括边坡主体,所述边坡主体的前端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与边坡主体设置为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前端设置有外护条,所述外护条设置有多个,所述外护条设置为矩形条状,所述外护条与支撑架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外护条的下端设置有定位条,所述定位条设置有多个,所述定位条设置为矩形条状,能够通过设置挡撘式防护结构来代替原有的打桩结构,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复杂天气下边坡产生滑坡现象的可能性,以解决现有边坡支护在对拐角处进行支护时会因为锚桩插入拐角多向受力而导致复杂天气下易导致边坡产生滑坡现象的问题,进而可以大幅度的提高整个边坡支护的使用寿命。

3、进一步,所述边坡主体包括第一坡面,所述第一坡面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坡面。

4、进一步,所述第一坡面与第二坡面的表面上设置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与定位条设置为一体状,所述定位柱设置有多个,所述定位柱与边坡主体设置为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柱的外侧设置有支护架,所述支护架设置有多个,所述支护架设置为矩形状,能够通过定位柱与支护架的重力来抵抗第一坡面与第二坡面的坡侧压力。

5、进一步,所述支护架的前端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设置有多个,所述连接块与支护架设置为一体状,所述连接块的内侧设置有自钻式锚杆,所述自钻式锚杆的数量与连接块的数量设置为一致,能够通过自钻式锚杆的设置,来使得锚杆在钻进的过程中也可以进行同步注浆。

6、进一步,所述定位条的内侧设置有内撑架,所述内撑架设置有两个,所述内撑架与支护架通过螺栓连接,能够通过内撑架的设置,来提高定位条的抗压强度。

7、进一步,所述支撑架的下端设置有导水架,所述导水架设置为弧状,所述导水架与边坡主体设置为固定连接,能够通过导水架的设置,来将雨水导流至排水区域的内部,从而可以大幅度提高整个边坡支护的使用便利性,进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雨水在边坡上产生堆积的现象。

8、进一步,相邻两个所述定位柱之间设置有排水筒,所述排水筒设置有多个,所述排水筒上设置有单向阀板,所述单向阀板的数量与排水筒的数量设置为一致,所述排水筒与单向阀板通过螺栓连接,能够通过排水筒与单向阀板相互配合,来对浸入边坡内部的雨水进行收集,并将其排放至导水架的内部。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0、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挡撘式防护结构来代替原有的打桩结构,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复杂天气下边坡产生滑坡现象的可能性,以解决现有边坡支护在对拐角处进行支护时会因为锚桩插入拐角多向受力而导致复杂天气下易导致边坡产生滑坡现象的问题,进而可以大幅度的提高整个边坡支护的使用寿命。

11、2、本实用新型通过排水筒、单向阀板与导水架的设置,来使得使用者在对该边坡支护进行使用时,可以通过排水筒与单向阀板相互配合,来对浸入边坡内部的雨水进行收集,并将其排放至导水架的内部,同时再通过导水架的设置,来将雨水导流至排水区域的内部,从而可以大幅度提高整个边坡支护的使用便利性,进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雨水在边坡上产生堆积的现象。



技术特征:

1.一种便于拐角安装的边坡支护,包括边坡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边坡主体的前端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与边坡主体设置为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前端设置有外护条,所述外护条设置有多个,所述外护条设置为矩形条状,所述外护条与支撑架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外护条的下端设置有定位条,所述定位条设置有多个,所述定位条设置为矩形条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拐角安装的边坡支护,其特征在于:所述边坡主体包括第一坡面,所述第一坡面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坡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拐角安装的边坡支护,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坡面与第二坡面的表面上设置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与定位条设置为一体状,所述定位柱设置有多个,所述定位柱与边坡主体设置为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柱的外侧设置有支护架,所述支护架设置有多个,所述支护架设置为矩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拐角安装的边坡支护,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护架的前端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设置有多个,所述连接块与支护架设置为一体状,所述连接块的内侧设置有自钻式锚杆,所述自钻式锚杆的数量与连接块的数量设置为一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拐角安装的边坡支护,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条的内侧设置有内撑架,所述内撑架设置有两个,所述内撑架与支护架通过螺栓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拐角安装的边坡支护,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的下端设置有导水架,所述导水架设置为弧状,所述导水架与边坡主体设置为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拐角安装的边坡支护,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定位柱之间设置有排水筒,所述排水筒设置有多个,所述排水筒上设置有单向阀板,所述单向阀板的数量与排水筒的数量设置为一致,所述排水筒与单向阀板通过螺栓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拐角安装的边坡支护,涉及边坡支护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边坡支护在对拐角处进行支护时会因为锚桩插入拐角多向受力而导致复杂天气下易导致边坡产生滑坡现象的问题,本技术包括边坡主体,所述边坡主体的前端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与边坡主体设置为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前端设置有外护条,所述外护条设置有多个,所述外护条设置为矩形条状,所述外护条与支撑架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外护条的下端设置有定位条,所述定位条设置有多个,所述定位条设置为矩形条状,本技术利用设置挡撘式防护结构来代替原有的打桩结构,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复杂天气下边坡产生滑坡现象的可能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超,董磊,刘洋,马驰,梁雯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穗达建设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18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