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流井沉井法底部防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18976发布日期:2023-12-29 18:15阅读:22来源:国知局
旋流井沉井法底部防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旋流井底部防水施工,尤其涉及一种旋流井沉井法底部防水结构。


背景技术:

1、旋流井常见的施工方法有大开挖、逆作法、沉井等几种方式,其中沉井法采用比较常见,当外筒壁沉到标高,就需要及时进行底板封底,底板一般约2米厚,与筒壁卡槽相连接。当地下水位较高或者有承压水,封底后往往有水从底板与筒壁凹槽之间渗漏,这也是沉井法主要渗漏部位之一。即使底板四周与筒壁有混凝土填充的锥体填充,底板和筒壁之间以及与填充锥体之间也存在施工缝,因此,底板和筒壁与填充之间的缝隙将成为渗漏的通道。填充锥体一般分几次浇筑完成,第一次填充高度为锥体护板高度,以上填充厚度根据锥体高度分次进行。

2、公开号cn217517779u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旋流井沉井底板封底的防水结构,将锥形填充改为柱形填充,并在填充物外壁设置锯齿形止水槽,打断渗水通道。但柱形填充相比于锥形填充,存在底部厚度增加,在相同高度要求下,挖掘深度增大,且混凝土用量增加等缺点。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技术构思不同的方案更好地解决渗水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旋流井沉井法底部防水结构,利用止水条和填充结构将底板和筒壁之间渗漏路径彻底阻断并压制封堵,不会增加混凝土用量,也不会增加挖掘深度。

2、为实现此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方案:旋流井沉井法底部防水结构,包括筒壁和底板;底板上表面中部固定有底板护板,底板护板上固定有锥体护板,锥体护板的外锥面固定有第一环形止水条,与锥体护板中部等高的筒壁上固定有环形的筒壁埋件,筒壁埋件上固定有第二环形止水条;筒壁、锥体护板和底板之间填充有混凝土,第一环形止水条和第二环形止水条均埋在混凝土中,形成防水结构。

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结构利用第一环形止水条和第二环形止水条彻底阻断了渗水方向,对渗水渠道进行填充压制封堵,并与填充混凝土有机连接形成统一整体,施工简单,操作方便,防渗止水效果显著,不会增加混凝土用量。

4、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为:

5、底板上表面开设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的深度、宽度分别控制在20~50mm。底板上的环形凹槽有效增加了接触面粗糙度,阻止、阻断并延长了渗水路径,降低了渗水压力,形成多重防水结构。

6、筒壁埋件上固定有锚筋,锚筋预埋在筒壁中。

7、筒壁埋件为厚度6~10mm、宽度90~110mm的钢板制作。



技术特征:

1.一种旋流井沉井法底部防水结构,包括筒壁和底板;其特征在于,底板上表面中部固定有底板护板,底板护板上固定有锥体护板,锥体护板的外锥面固定有第一环形止水条,与锥体护板中部等高的筒壁上固定有环形的筒壁埋件,筒壁埋件上固定有第二环形止水条;筒壁、锥体护板和底板之间填充有混凝土,第一环形止水条和第二环形止水条均埋在混凝土中,形成防水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流井沉井法底部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底板上表面开设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的深度、宽度分别控制在20~5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流井沉井法底部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筒壁埋件上固定有锚筋,锚筋预埋在筒壁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流井沉井法底部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筒壁埋件为厚度6~10mm、宽度90~110mm的钢板制作。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旋流井沉井法底部防水结构,涉及旋流井底部防水施工技术领域。旋流井沉井法底部防水结构,包括筒壁和底板;底板上表面中部固定有底板护板,底板护板上固定有锥体护板,锥体护板的外锥面固定有第一环形止水条,与锥体护板中部等高的筒壁上固定有环形的筒壁埋件,筒壁埋件上固定有第二环形止水条;筒壁、锥体护板和底板之间填充有混凝土,第一环形止水条和第二环形止水条均埋在混凝土中,形成防水结构。本结构利用第一环形止水条和第二环形止水条彻底阻断了渗水方向,对渗水渠道进行填充压制封堵,并与填充混凝土有机连接形成统一整体,施工简单,操作方便,防渗止水效果显著,不会增加混凝土用量。

技术研发人员:王代发,赵天奇,张春勇,董卓军,秦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07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