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土芯回填薄钢模板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73336发布日期:2024-03-22 10:26阅读:8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土芯回填薄钢模板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钢模板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土芯回填薄钢模板组件。


背景技术:

1、土芯回填是建筑施工中的重要部分,基于土芯回填工程,用到最多的就是薄钢模板,因为重量轻,面板薄而得名,它的用钢量减少,也降低了生产成本;

2、根据专利文件:cn217923506u所提出的公开了一种基于土芯回填薄钢模板组件,包括桩孔、薄钢板龙骨组件和薄钢模板。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土芯回填薄钢模板体系进行施工解决了传统人工挖孔空心桩需采用升降设备进行模板支设的问题,通过回填土芯进行薄钢模板支设,作业平台宽阔,施工效率较高,从而优化了施工工序,降低了施工成本;土芯作为模板体系的重要组成,在浇筑混凝土时由于土芯的存在,土压力使模板内壁更加整齐、平整、规则,有效地防止模板涨模、跑浆、漏浆等不良现象出现,大幅提高了环型基桩的成桩质量;薄钢板龙骨组件采用分层式施工,且每层回填土芯的填充高度位于薄钢模板顶部标高下5cm,可使施工人员站在回填土芯上进行上层薄钢模板龙骨的施工。

3、目前传统的基于土芯回填薄钢模板组件,在土芯回填区域,会将设置对应的多组钢模板组件,进行填设操作,但在两组模板之间,并未设有对应的连接结构,以至于存在偏位问题,不能进行定位处理的同时,也不能确保两者之间的稳固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土芯回填薄钢模板组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目前传统的基于土芯回填薄钢模板组件,在土芯回填区域,会将设置对应的多组钢模板组件,进行填设操作,但在两组模板之间,并未设有对应的连接结构,以至于存在偏位问题,不能进行定位处理的同时,也不能确保两者之间的稳固性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土芯回填薄钢模板组件,包括设置在土芯回填区上的第一钢模板和第二钢模板,所述第一钢模板和第二钢模板之间设置有连接机构;

3、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多组内插板,所述第一钢模板和第二钢模板靠近对方一侧的内部皆开设有对应的槽口,且内插板插设在相对应的槽口内部,两组所述内插板顶部的一端皆安装有活动框,所述活动框的内部开设有内活动槽,两端所述内活动槽的内部活动安装有相对应的活动块,且活动块与内活动槽之间设置有对应的第一弹簧,所述槽口内壁一侧的上方胶粘有限位角板,且限位角板的另一端卡设在对应内插板上方的拐角处,所述内插板与土芯回填区之间设有安插结构,所述槽口与内插板之间设置有安固组件。

4、优选的,所述安插结构包括第一圆卡板,所述第一圆卡板安装在对应的内插板前端,所述内插板的底部安装有卡齿,且卡齿的另一端插设在土芯回填区上对应的槽内。

5、优选的,两组所述活动框的内端皆安装有对应的卡插杆,且卡插杆的另一端插设在活动块的槽内。

6、优选的,所述活动框的顶部安装有拉把,所述内插板的内端安装有连接板。

7、优选的,所述内插板与槽口之间设置有多组第一圆凸条,所述第一圆凸条分别胶粘在第一圆卡板外圈相对应的位置,且第一圆凸条的另一端与槽口的内壁处于相互贴合的状态。

8、优选的,所述安固组件包括多组第二圆卡板,所述第二圆卡板分别设置在对应的槽口与内插板之间,所述第二圆卡板与内插板之间设置有对应的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圆卡板的内部开设有内置口,所述土芯回填区顶部开设有多组预设槽,所述预设槽的内部插设有对应的锁杆,且锁杆的另一端延伸至对应的内置口外部。

9、优选的,所述第二圆卡板外圈的一端胶粘有多组第二圆凸条,且第二圆凸条的另一端与槽口的内壁处于相互贴合的状态。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1、1、通过设置有连接机构,通过在安装前,由下至上将内插板插设至槽口内部,限位角板进行限位,活动块与内活动槽之间设有活动块,活动框与内插板处于连接状态,此时在第一弹簧弹力的作用下,带动内插板对槽口内侧壁进行,进行定位,再在后续第一钢模板和第二钢模板安装在土芯回填区上时,其中内插板与第一圆卡板为一体式结构设计,带动卡齿卡设在土芯回填区槽内,进行定位处理的同时,也确保连接处的稳定性,也避免连接处偏移,从而确保装置整体的使用效果;

12、2、通过设置有安固组件,将锁杆上抽,在作用力下,将锁杆带离出内置口和预设槽内部的插设状态后,即可解除对第二圆卡板的固定,其中内插板与第二圆卡板之间设置有对应的第二弹簧,在第二弹簧弹力的带动下,会使得第二圆卡板与槽口内壁的一端处于贴合的状态,即可对内插板整体安装,同时在解除固定时,即可下移,将其与槽口之间进行分离,以上实现安拆便利的同时,也确保装置整体的使用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土芯回填薄钢模板组件,包括设置在土芯回填区(1)上的第一钢模板(101)和第二钢模板(10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钢模板(101)和第二钢模板(102)之间设置有连接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土芯回填薄钢模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插结构包括第一圆卡板(210),所述第一圆卡板(210)安装在对应的内插板(201)前端,所述内插板(201)的底部安装有卡齿(211),且卡齿(211)的另一端插设在土芯回填区(1)上对应的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土芯回填薄钢模板组件,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活动框(204)的内端皆安装有对应的卡插杆(209),且卡插杆(209)的另一端插设在活动块(207)的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土芯回填薄钢模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框(204)的顶部安装有拉把(205),所述内插板(201)的内端安装有连接板(20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土芯回填薄钢模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插板(201)与槽口(2)之间设置有多组第一圆凸条(212),所述第一圆凸条(212)分别胶粘在第一圆卡板(210)外圈相对应的位置,且第一圆凸条(212)的另一端与槽口(2)的内壁处于相互贴合的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土芯回填薄钢模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固组件包括多组第二圆卡板(3),所述第二圆卡板(3)分别设置在对应的槽口(2)与内插板(201)之间,所述第二圆卡板(3)与内插板(201)之间设置有对应的第二弹簧(304),所述第二圆卡板(3)的内部开设有内置口(303),所述土芯回填区(1)顶部开设有多组预设槽(302),所述预设槽(302)的内部插设有对应的锁杆(301),且锁杆(301)的另一端延伸至对应的内置口(303)外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土芯回填薄钢模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圆卡板(3)外圈的一端胶粘有多组第二圆凸条(305),且第二圆凸条(305)的另一端与槽口(2)的内壁处于相互贴合的状态。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土芯回填薄钢模板组件,包括设置在土芯回填区上的第一钢模板和第二钢模板。该基于土芯回填薄钢模板组件,通过设置有连接机构,通过在安装前,由下至上将内插板插设至槽口内部,限位角板进行限位,活动块与内活动槽之间设有活动块,活动框与内插板处于连接状态,此时在第一弹簧弹力的作用下,带动内插板对槽口内侧壁进行,进行定位,再在后续第一钢模板和第二钢模板安装在土芯回填区上时,其中内插板与第一圆卡板为一体式结构设计,带动卡齿卡设在土芯回填区槽内,进行定位处理的同时,也确保连接处的稳定性,也避免连接处偏移,从而确保装置整体的使用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周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玖栩科技建设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22
技术公布日:2024/3/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