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活柴捆层植物卷生态护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93527发布日期:2024-03-22 10:49阅读:37来源:国知局
一种活柴捆层植物卷生态护坡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生态保护,具体涉及一种活柴捆层植物卷生态护坡。


背景技术:

1、坡岸在生态环境中承担着缓解地表径流冲刷、过滤雨水污染物、提供生物生境和调节水岸气候等作用,坡岸发挥以上功效的重要前提便是自身的稳定性。对于坡比较大的坡岸,坡面土壤受自身重力影响的程度较大,在雨天时,受到雨水及地表径流冲刷,经常会出现滑坡现象,进而破坏环境,甚至引发灾害。

2、现有的护坡在岸坡上种植灌木,灌木需要在坡岸的上坡方向倾斜种植,种植后的灌木需要与坡面形成预设比例的角度,灌木沿坡岸上横向及纵向多排布置,各排灌木之间的间距相同,在坡岸的上坡方向压倒灌木,使压倒后的灌木形成灌木垫,这种灌木垫护坡施工过程繁琐,导致施工时间较长,施工的进度慢和效率低,不便于对坡岸的后续施工。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活柴捆层植物卷生态护坡,能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灌木垫护坡施工过程繁琐,导致施工时间较长,施工的进度慢和效率低,不便于对坡岸的后续施工的问题。

2、基于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活柴捆层植物卷生态护坡,包括:坡岸、土工椰网、定位木桩和柴捆层;

3、所述土工椰网沿坡岸的坡面铺设,所述土工椰网的顶端向下卷曲通过岩石埋设在坡岸的内部,所述土工椰网的中部通过多个所述定位木桩与所述坡岸固定,所述坡岸的底部区域设置沟槽,所述柴捆层设置在沟槽内,所述土工椰网的底端在所述沟槽内向上卷曲包裹所述柴捆层的底部;

4、所述土工椰网上设置有多个均匀间隔阵列的种植槽,所述种植槽内用于种植活枝灌木;

5、所述定位木桩的外侧设置有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包括:环形板及连接在环形板的下端面的多个第一固定锚,所述环形板用于压设于所述土工椰网,所述第一固定锚插入至坡岸内。

6、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木桩的顶部凸出坡面。

7、进一步地,相邻所述定位木桩之间的间距相同。

8、进一步地,所述沟槽在所述岸坡水陆交界处挖设,所述沟槽的底部铺设有枯枝灌木,所述柴捆层放置所述枯枝灌木的上方,所述柴捆层是由铁丝绑扎固定的活枝和枯枝组成,所述柴捆层的围度设置为沟槽的深度的一半。

9、进一步地,还包括:固定木桩,所述固定木桩设置为两排,两排所述固定木桩以交错的方式插设所述土工椰网、柴捆层及枯枝灌木并插入所述沟槽中。

10、进一步地,所述沟槽与所述柴捆层之间的间隙填充土壤。

11、进一步地,所述枯枝灌木沿着所述沟槽垂直方向铺设在所述沟槽的底部,所述枯枝灌木的底部浸泡水中且顶部漏出水面。

12、进一步地,所述沟槽的下坡处的岸底铺设有防冲刷层,所述防冲刷层由砾石和石块均匀混合铺设而成。

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提供的活柴捆层植物卷生态护坡,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的技术效果有:

14、本申请提供的活柴捆层植物卷生态护坡中,土工椰网沿坡岸的坡面铺设,土工椰网的顶端向下卷曲通过石块固定在坡岸内,确保土工椰网的顶端与坡岸的稳固性,土工椰网的中端通过定位木桩与坡岸固定,为了提高定位木桩与坡岸的坡面的牢固性,定位木桩的外侧设置有第一固定件,第一固定件包括:环形板及连接在环形板的外侧的多个第一固定锚,第一环形板和第一固定锚埋设于坑槽内,利用多个第一固定锚可以增加与坡面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了定位木桩的牢固性,利用环形板可以增加与土工椰网的接触面积,避免土工椰网从坡岸的坡面滑落,通过土工椰网效稳固坡岸的坡面,增强坡岸的稳定性,土工椰网的底端在沟槽内向上卷曲包裹柴捆层的底部;削弱雨水及地表径流从各个方向对坡面的冲刷,并可压缩固土护坡的起效时间,使固土护坡效果立竿见影,土工椰网上设置有多个均匀间隔阵列的种植槽,种植槽内种植活枝灌木,随着活枝灌木的生长,根系逐渐发达,固结坡岸的坡面的土壤,抵御雨水及地表径流对坡面的冲刷,既可保持水土稳定,避免水土流失,又可提升景观效果,美化环境;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采用的灌木垫护坡施工工程,本方案施工难度降低,施工效率得到有效提升,也不会影响到对坡岸的后续施工。



技术特征:

1.一种活柴捆层植物卷生态护坡,其特征在于,包括:坡岸、土工椰网、定位木桩和柴捆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柴捆层植物卷生态护坡,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木桩的顶部凸出坡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活柴捆层植物卷生态护坡,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定位木桩之间的间距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柴捆层植物卷生态护坡,其特征在于,所述沟槽在所述坡岸水陆交界处挖设,所述沟槽的底部铺设有枯枝灌木,所述柴捆层放置所述枯枝灌木的上方,所述柴捆层是由铁丝绑扎固定的活枝和枯枝组成,所述柴捆层的围度设置为沟槽的深度的一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活柴捆层植物卷生态护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木桩,所述固定木桩设置为两排,两排所述固定木桩以交错的方式插设所述土工椰网、柴捆层及枯枝灌木并插入所述沟槽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柴捆层植物卷生态护坡,其特征在于,所述沟槽与所述柴捆层之间的间隙填充土壤。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活柴捆层植物卷生态护坡,其特征在于,所述枯枝灌木沿着所述沟槽垂直方向铺设在所述沟槽的底部,所述枯枝灌木的底部浸泡水中且顶部漏出水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柴捆层植物卷生态护坡,其特征在于,所述沟槽的下坡处的岸底铺设有防冲刷层,所述防冲刷层由砾石和石块均匀混合铺设而成。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活柴捆层植物卷生态护坡,涉及生态保护技术领域,该活柴捆层植物卷生态护坡中,包括:坡岸、土工椰网、定位木桩和柴捆层;土工椰网沿坡岸的坡面铺设,土工椰网的中部通过定位木桩与坡岸固定,定位木桩的顶部凸出坡岸的坡面,通过土工椰网效稳固坡岸的坡面,增强坡岸的稳定性,土工椰网的底端在沟槽内向上卷曲包裹柴捆层的底部,削弱雨水及地表径流从各个方向对坡面的冲刷,并可压缩固土护坡的起效时间,使固土护坡效果立竿见影,随着活枝灌木的生长,根系逐渐发达,固结坡岸的坡面的土壤,抵御雨水及地表径流对坡面的冲刷,既可保持水土稳定,避免水土流失,又可提升景观效果,美化环境。

技术研发人员:张磊,邢磊,张祺超,李宝军,孔令华,蔡晓昂,王琪,张诚亮,陈光,孙金龙,曹喆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正和恒基滨水生态环境治理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23
技术公布日:2024/3/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