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降控制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751000发布日期:2024-04-25 10:37阅读:6来源:国知局
沉降控制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沉降,具体为沉降控制机构。


背景技术:

1、由于工程桩承载力不足以及工程桩之间承载力的分布差异引起了不均匀沉降,导致上部建筑倾斜,在降低桩基侧摩阻力的同时,迫使地基土承担的荷载转移至桩顶,从而引发桩基沉降,使地基、基础与结构协同变形迫降,直至满足建筑物纠倾的要求。

2、沉降是指地基涂层在附加应力作用下压密而引起的地基表面下沉,而施工时过大的沉降或不均匀的沉降,都会造成建筑物发生倾斜开裂,因此需要使用沉降控制装置对沉降进行控制,防止沉降预测和实际沉降值之间存在过大差异。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沉降控制机构,具有沉降均匀控制防止沉降值之间存在过大差异的问题。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沉降控制机构包括圆环承载座,所述圆环承载座的上表面中部为中空结构,所述圆环承载座的上表面周侧均设有贴合挤压层,所述圆环承载座的上表面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弹性支撑结构体,所述弹性支撑结构体的一侧表面边缘处设有延伸承载部,所述弹性支撑结构体的一侧表面设有贯穿槽,所述弹性支撑结构体的一侧的贯穿槽内活动卡接有波纹沉降结构体,所述波纹沉降结构体的两侧表面顶部均设有弧形拱部,所述弧形拱部的一端贯穿至弹性支撑结构体外一侧延伸承载部外,所述延伸承载部的上表面设有嵌入槽,所述嵌入槽的内侧壁与波纹沉降结构体相活动卡接。

3、可选的,所述弹性支撑结构体的数量为两个,并呈镜像对称分布,所述波纹沉降结构体表面的弧形拱部之间呈上下结构分布在波纹沉降结构体上,所述波纹沉降结构体顶部的弧形拱部贯穿连接有高强螺栓。

4、可选的,所述高强螺栓的顶部螺纹连接有塑型护板,所述塑型护板的上表面两侧均设有通槽,所述高强螺栓的下表面滑动卡接在通槽内,所述高强螺栓的数量为四个,并呈矩形阵列的形式分布,通过高强螺栓与波纹沉降结构体使增加波纹沉降结构体之间的距离加大承载受力的面积,提高控制沉降的效果。

5、可选的,所述塑型护板的顶端两侧均设有卡紧部,所述波纹沉降结构体的数量为两侧,并呈镜像对称分布滑动卡接在两个所述弹性支撑结构体一侧的贯穿槽内,所述波纹沉降结构体的上表面中部设有承载均匀部。

6、可选的,所述塑型护板与波纹沉降结构体之间通过高强螺栓进行固定接触,所述波纹沉降结构体通过两端贯穿至弹性支撑结构体一侧的贯穿槽内将连接。所述弹性支撑结构体的下表面与圆环承载座相固定连接。

7、可选的,所述波纹沉降结构体两侧顶部的弧形拱部与顶部的塑型护板相接触,所述波纹沉降结构体两侧底部的弧形拱部与圆环承载座相贯穿连接,通过弧形拱部、弹性支撑结构体与塑型护板使塑型护板因顶部的建筑受到沉降时下表面接触的波纹沉降结构体受力,同时上表面的弧形拱部会与受力发生形变提高防沉效果。

8、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沉降控制机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9、通过塑型护板因顶部的建筑受到沉降时,塑型护板将作用力传递至下表面接触的波纹沉降结构,波纹沉降结构体的弧形拱部与之受力产生形变,同时当一端的弧形拱部受力发生形变时同顶部与底部的弧形拱部同时发生形变,与此同时弧形拱部所卡接的弹性支撑结构体受到弧形拱部的形变的同时底部的受力面积增大,同时承载力加大,并且底部圆环承载座上的贴合挤压层通过反作用力可再次对沉降出现的裂缝进行缝合。



技术特征:

1.沉降控制机构,包括圆环承载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环承载座(1)的上表面中部为中空结构,所述圆环承载座(1)的上表面周侧均设有贴合挤压层(2),所述圆环承载座(1)的上表面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弹性支撑结构体(3),所述弹性支撑结构体(3)的一侧表面边缘处设有延伸承载部(4),所述弹性支撑结构体(3)的一侧表面设有贯穿槽,所述弹性支撑结构体(3)的一侧的贯穿槽内活动卡接有波纹沉降结构体(5),所述波纹沉降结构体(5)的两侧表面顶部均设有弧形拱部(6),所述弧形拱部(6)的一端贯穿至弹性支撑结构体(3)外一侧延伸承载部(4)外,所述延伸承载部(4)的上表面设有嵌入槽(7),所述嵌入槽(7)的内侧壁与波纹沉降结构体(5)相活动卡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降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支撑结构体(3)的数量为两个,并呈镜像对称分布,所述波纹沉降结构体(5)表面的弧形拱部(6)之间呈上下结构分布在波纹沉降结构体(5)上,所述波纹沉降结构体(5)顶部的弧形拱部(6)贯穿连接有高强螺栓(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沉降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强螺栓(8)的顶部螺纹连接有塑型护板(9),所述塑型护板(9)的上表面两侧均设有通槽,所述高强螺栓(8)的下表面滑动卡接在通槽内,所述高强螺栓(8)的数量为四个,并呈矩形阵列的形式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沉降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塑型护板(9)的顶端两侧均设有卡紧部(10),所述波纹沉降结构体(5)的数量为两侧,并呈镜像对称分布滑动卡接在两个所述弹性支撑结构体(3)一侧的贯穿槽内,所述波纹沉降结构体(5)的上表面中部设有承载均匀部(1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沉降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塑型护板(9)与波纹沉降结构体(5)之间通过高强螺栓(8)进行固定接触,所述波纹沉降结构体(5)通过两端贯穿至弹性支撑结构体(3)一侧的贯穿槽内将连接,所述弹性支撑结构体(3)的下表面与圆环承载座(1)相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沉降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波纹沉降结构体(5)两侧顶部的弧形拱部(6)与顶部的塑型护板(9)相接触,所述波纹沉降结构体(5)两侧底部的弧形拱部(6)与圆环承载座(1)相贯穿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沉降控制机构,涉及沉降技术领域,具体包括圆环承载座,所述圆环承载座的上表面中部为中空结构,所述圆环承载座的上表面周侧均设有贴合挤压层,所述圆环承载座的上表面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弹性支撑结构体,所述弹性支撑结构体的一侧表面边缘处设有延伸承载部,通过塑型护板将作用力传递至下表面波纹沉降结构体,波纹沉降结构体的弧形拱部与之受力产生形变,同时当一端的弧形拱部受力发生形变时,弧形拱部的顶部与底部也会相应的发生形变;与此同时弹性支撑结构体受到弧形拱部的形变挤压导致受力面积增大,同时承载力增大,并且底部圆环承载座上的贴合挤压层通过反作用力可再次对沉降出现的裂缝进行缝合。

技术研发人员:聂永涛,陈宣任,洪爱航,潘晓明,张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中路交通设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08
技术公布日:2024/4/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