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地下防水工程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659047发布日期:2024-04-18 20:32阅读:11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地下防水工程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地下防水工程结构,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地下防水工程结构。


背景技术:

1、地下防水工程可采用多种防水结构及施工工艺,并且有多种防水材料可供使用,如刚性防水、柔性防水、刚、柔结合防水。其中柔性防水(防水行业业内一般意义上的防水)又大致分为涂膜防水、卷材防水、涂膜与卷材复合防水。其防水机理是在混凝土结构外部包覆一层、多层或多层复合的防水层,使结构与外围水源之间阻断、隔离,达到防水目的。因而在主体结构和外围结构发生变形时,防水层自身的完整性以及与主体结构的贴覆紧密程度,会直接影响防水效果。

2、现有的地下防水工程结构在针对桩头防水的时候防水效果不佳,雨水容易从结构底板渗透到桩基上,导致桩基受损,影响桩基的结构强度,同时结构底板整体仅依靠防水混凝土进行防水,一旦防水混凝土发生裂隙就容易导致水流渗透进裂隙中。

3、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地下防水工程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新型地下防水工程结构。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地下防水工程结构,包括桩基本体,所述桩基本体的外壁设置有混凝土垫层,混凝土垫层的顶部设置有防水卷材组件,防水卷材机构顶部设置有混凝土砂浆保护层,混凝土砂浆保护层的顶部设置有自防水钢筋混凝土结构底板,桩基本体的外壁上端设置有防水渗透组件,且防水渗透组件的顶部与桩基受力钢筋的底部固定连接,桩基本体的内壁设置有桩基受力钢筋,且桩基受力钢筋的底部活动贯穿防水渗透组件的顶部,桩基受力钢筋的外壁上端与自防水钢筋混凝土结构底板的内壁固定连接,桩基受力钢筋的外壁位于防水渗透组件处设置有受力钢筋止水条。

3、作为优选,所述防水卷材组件包括有第一防水卷材层,且第一防水卷材层的底部与混凝土垫层的顶部固定连接。

4、作为优选,所述防水渗透组件包括有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层,且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层的内壁与桩基本体的外壁上端固定连接。

5、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防水卷材层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防水卷材层。

6、作为优选,所述第二防水卷材层的顶部与混凝土砂浆保护层的底部固定连接。

7、作为优选,所述第二防水卷材层的顶部右侧设置有桩根卷材收头止水条。

8、作为优选,所述桩根卷材收头止水条的底部与第一防水卷材层的顶部右侧固定连接。

9、作为优选,所述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层的外壁固定安装有防水砂浆保护层。

10、作为优选,所述防水砂浆保护层的外壁与自防水钢筋混凝土结构底板的内壁固定连接。

11、有益效果

1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地下防水工程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3、(1)、该一种新型地下防水工程结构,通过设置了防水卷材组件和防水渗透组件,防水卷材组件和防水渗透组件能够增加自防水钢筋混凝土结构底板与桩基本体之间的防水性能,避免了雨水从自防水钢筋混凝土结构底板处渗透到桩基本体内造成桩基本体损坏的情况发生,同时避免了自防水钢筋混凝土结构底板发生裂隙导致水流通过裂隙进入桩基本体内造成桩基本体结构强度下降的情况发生。

14、(2)、该一种新型地下防水工程结构,通过设置了受力钢筋止水条,受力钢筋止水条能够防止水流通过桩基受力钢筋渗透到桩基本体的内部造成桩基本体的结构强度下降的情况发生,进一步提高了整体地下防水工程结构的防水性能。

15、(3)、该一种新型地下防水工程结构,通过设置了防水砂浆保护层和混凝土砂浆保护层,防水砂浆保护层和混凝土砂浆保护层能够在起到防水的同时能够对桩基本体进行保护,防止桩基本体受损导致结构强度下降的情况发生。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地下防水工程结构,包括桩基本体(10),其特征在于:所述桩基本体(10)的外壁设置有混凝土垫层(11),混凝土垫层(11)的顶部设置有防水卷材组件,防水卷材机构顶部设置有混凝土砂浆保护层(17),混凝土砂浆保护层(17)的顶部设置有自防水钢筋混凝土结构底板(18),桩基本体(10)的外壁上端设置有防水渗透组件,且防水渗透组件的顶部与桩基受力钢筋(19)的底部固定连接,桩基本体(10)的内壁设置有桩基受力钢筋(19),且桩基受力钢筋(19)的底部活动贯穿防水渗透组件的顶部,桩基受力钢筋(19)的外壁上端与自防水钢筋混凝土结构底板(18)的内壁固定连接,桩基受力钢筋(19)的外壁位于防水渗透组件处设置有受力钢筋止水条(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地下防水工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卷材组件包括有第一防水卷材层(12),且第一防水卷材层(12)的底部与混凝土垫层(11)的顶部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地下防水工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渗透组件包括有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层(15),且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层(15)的内壁与桩基本体(10)的外壁上端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地下防水工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水卷材层(1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防水卷材层(1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地下防水工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防水卷材层(13)的顶部与混凝土砂浆保护层(17)的底部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地下防水工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防水卷材层(13)的顶部右侧设置有桩根卷材收头止水条(1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地下防水工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桩根卷材收头止水条(14)的底部与第一防水卷材层(12)的顶部右侧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地下防水工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层(15)的外壁固定安装有防水砂浆保护层(16)。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新型地下防水工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砂浆保护层(16)的外壁与自防水钢筋混凝土结构底板(18)的内壁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地下防水工程结构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新型地下防水工程结构,包括桩基本体,桩基本体的外壁设置有混凝土垫层,混凝土垫层的顶部设置有防水卷材组件,防水卷材机构顶部设置有混凝土砂浆保护层,混凝土砂浆保护层的顶部设置有自防水钢筋混凝土结构底板,通过设置了防水卷材组件和防水渗透组件,防水卷材组件和防水渗透组件能够增加自防水钢筋混凝土结构底板与桩基本体之间的防水性能,避免了雨水从自防水钢筋混凝土结构底板处渗透到桩基本体内造成桩基本体损坏的情况发生,同时避免了自防水钢筋混凝土结构底板发生裂隙导致水流通过裂隙进入桩基本体内造成桩基本体结构强度下降的情况发生。

技术研发人员:高攀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高攀
技术研发日:20230912
技术公布日:2024/4/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