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回收多层双排桩围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476944发布日期:2024-03-28 19:00阅读:2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回收多层双排桩围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岩土工程,特别是一种可回收多层双排桩围护结构。


背景技术:

1、双排桩是一种常用的地下工程桩围护结构,它由两排桩组成,一排桩位于前方,另一排桩位于后方,形成双层桩墙。这种结构可以提供较高的刚度和稳定性,适用于需要较大侧向支抗力的工程。

2、待工程竣工,需要对双排桩进行回收,由于双排桩的一端长时间处于地下,桩头出现由于受到损坏,这就会导致桩体的回收率下降,造成了资源浪费。

3、且在双排桩使用过程中,若出现滑坡事故,双排桩的稳定性会大大降低,可能导致后续的工程无法继续开展。


技术实现思路

1、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2、鉴于上述或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发明。

3、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回收多层双排桩围护结构,其解决了桩头无保护措施以及稳定性不足的问题。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回收多层双排桩围护结构,其包括分为前后两排的桩体单元,所述桩体单元的下端通过保护单元进行包裹,所述桩体单元上端安装冠梁;

5、所述保护单元包括套壳组件,所述套壳组件呈锥状,所述套壳组件上端边缘处安装有卡接组件,所述套壳组件的内部设有按压组件,所述按压组件的下方设置多个呈环形阵列分布的稳定组件,所述稳定组件置于所述套壳组件的内部。

6、所述套壳组件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部通过设置凹槽来套住所述桩体单元的下端,所述凹槽的侧边设有用于安装所述卡接组件的开口,所述凹槽底面设有第一挤压口,所述第一挤压口的下方设有第二挤压口,所述第一挤压口和第二挤压口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用于放置所述按压组件,所述第二挤压口的侧面安装电动锁,所述第二挤压口的下方设有通孔。

7、所述卡接组件包括活动头,所述活动头的一端置于凹槽内,另一端置于所述外壳外侧,所述活动头两侧通过转轴连接在所述开口内,所述活动头置于所述外壳外侧的一端上设有连接头。

8、所述按压组件包括上按压块和下按压件,所述上按压块和所述下按压件之间通过第一弹簧连接,所述下按压件置于所述上按压块下方;

9、所述下按压件包括包括下按压块,所述下按压块的侧面设置一个上插口和一个下插口,所述下插口置于所述上插口正下方。

10、所述稳定组件包括稳定杆,所述稳定杆一端通过环状凸起连接第二弹簧的一端,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外壳的内壁固定。

11、所述桩体单元包括柱桩,所述柱桩两端通过连接轴连接侧活动组件,所述活动组件的下端设置多个咬合组件。

12、所述侧活动组件包括活动凸块,所述活动凸块的下端设置多个放置所述咬合组件的开口槽。

13、所述咬合组件包括上咬合件和下咬合件,所述上咬合件和所述下咬合件之间配合完成对卡接组件的固定。

14、所述上咬合件包括上活动板,所述上活动板一端设置上挤压板,另一端设置上卡头,所述上活动板两侧通过第一铰接轴与所述开口槽的内部连接。

15、所述下咬合件包括下活动板,所述下活动板一端设置下挤压板,另一端设置下卡头,所述所述下活动板两侧通过第二铰接轴与所述开口槽的内部连接,所述下咬合件的中部设置缺口,所述下挤压板通过缺口与所述上挤压板啮合。

1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预埋保护单元,在往地底打入桩体时,保护单元与桩头完成装配,并伴随桩体一同打入地下,在后续时间内对桩头进行保护,同时,稳定组件可以提高桩体的稳定性;在回收桩体时,保护单元伴随桩体一同拔出,提高了桩体的回收率,其次,桩体单元在未使用时,可折叠成矩形,便于堆放,在使用时,可展开成椭圆形,增加桩体的抗侧向变形能力,同样增加桩体的稳定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可回收多层双排桩围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回收多层双排桩围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壳组件(101)包括外壳(101a),所述外壳(101a)内部通过设置凹槽(101b)来套住所述桩体单元(200)的下端,所述凹槽(101b)的侧边设有用于安装所述卡接组件(102)的开口(101c),所述凹槽(101b)底面设有第一挤压口(101d),所述第一挤压口(101d)的下方设有第二挤压口(101h),所述第一挤压口(101d)和第二挤压口(101h)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用于放置所述按压组件(103),所述第二挤压口(101h)的侧面安装电动锁(101f),所述第二挤压口(101h)的下方设有通孔(101g)。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回收多层双排桩围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组件(102)包括活动头(102a),所述活动头(102a)的一端置于凹槽(101b)内,另一端置于所述外壳(101a)外侧,所述活动头(102a)两侧通过转轴(102c)连接在所述开口(101c)内,所述活动头(102a)置于所述外壳(101a)外侧的一端上设有连接头(102b)。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回收多层双排桩围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组件(103)包括上按压块(103a)和下按压件(103c),所述上按压块(103a)和所述下按压件(103c)之间通过第一弹簧(103b)连接,所述下按压件(103c)置于所述上按压块(103a)下方。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回收多层双排桩围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按压件(103c)包括包括下按压块(103c-1),所述下按压块(103c-1)的侧面设置一个上插口(103c-3)和一个下插口(103c-2),所述下插口(103c-2)置于所述上插口(103c-3)正下方。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回收多层双排桩围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桩体单元(200)包括柱桩(201),所述柱桩(201)两端通过连接轴(204)连接侧活动组件(202),所述侧活动组件(202)的下端设置多个咬合组件(203)。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回收多层双排桩围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活动组件(202)包括活动凸块(202a),所述活动凸块(202a)的下端设置多个放置所述咬合组件(203)的开口槽(202b)。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回收多层双排桩围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咬合组件(203)包括上咬合件(203a)和下咬合件(203b),所述上咬合件(203a)和所述下咬合件(203b)之间配合完成对所述卡接组件(102)的固定。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回收多层双排桩围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咬合件(203a)包括上活动板(203a-1),所述上活动板(203a-1)一端设置上挤压板(203a-2),另一端设置上卡头(203a-3),所述上活动板(203a-1)两侧通过第一铰接轴(203a-4)与所述开口槽(202b)的内部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回收多层双排桩围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咬合件(203b)包括下活动板(203b-1),所述下活动板(203b-1)一端设置下挤压板(203b-2),另一端设置下卡头(203b-3),所述所述下活动板(203b-1)两侧通过第二铰接轴(203b-5)与所述开口槽(202b)的内部连接,所述下咬合件(203b)的中部设置缺口(203b-4),所述下挤压板(203b-2)通过缺口(203b-4)与所述上挤压板(203a-2)啮合。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回收多层双排桩围护结构,涉及岩土工程技术领域,包括分为前后两排的桩体单元,桩体单元的下端通过保护单元进行包裹,桩体单元上端安装冠梁;保护单元包括套壳组件,套壳组件呈锥状,套壳组件上端边缘处安装有卡接组件,套壳组件的内部设有按压组件,按压组件的下方设置多个呈环形阵列分布的稳定组件,稳定组件置于套壳组件的内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通过预埋保护单元,在打入桩体时,保护单元与桩头完成装配,伴随桩体一同打入地下,对桩头进行保护,之后,回收桩体时,伴随桩体一同拔出,提高桩体的回收率;其次,桩体单元在未使用时,可折叠成矩形条状,便于堆放,在使用时,可展开成椭圆形,增加桩体的抗侧向变形能力。

技术研发人员:高丹,张文骏,朱贵权,徐驾俊,周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