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桩基础施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10569发布日期:2024-03-13 20:59阅读:32来源:国知局
一种管桩基础施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具体为一种管桩基础施工工艺。


背景技术:

1、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开始大量应用于铁道系统,并扩大到工业与民用建筑、市政、冶金、港口、公路等领域。在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由于地质条件适合管桩的使用特点,管桩的需求量猛增,从而迅速形成一个新兴的行业。

2、而在管桩施工的时候需要将钢筋笼放入至钻孔内部,随后再利用混凝土进行浇筑,而在对较深的管桩进行基础施工的过程中容易造成钻孔位置偏移,以及钢筋笼位置偏移,从而影响到管桩的基础施工,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管桩基础施工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桩基础施工工艺,以解决背景技术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管桩基础施工工艺,所述管桩基础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3、步骤一:护筒埋设:采用钢板卷制护筒,将护筒埋设位置表面的回填土进行挖除,夯填粘性土至护筒底部0.5m以下,下口埋入至沙黏土内1-2m处,护筒顶部高于出孔口地面30-50cm;

4、步骤二:钻孔:利用冲击钻进行钻孔,在钻孔过程中不断补充泥浆液,在钻孔过程中每2-3m时检查钻孔直径以及竖直度,并对地层变化处捞取渣样检测;

5、步骤三:成孔检测、清孔:对成孔的中心位置、倾斜度、钻孔底标高、深度以及直径进行检测,并将孔内泥浆进行抽取,降低泥浆的相对密度、年度以及含砂率;

6、步骤四:钢筋笼的制造以及安放:利用钢筋笼外径尺寸制造样板,并将箍筋绕样板制造箍筋圈,并在箍筋圈上标记主筋位置,然后围绕主筋将箍筋圈进行放置,并将两组主筋按照箍筋圈标记位置相互对准并进行焊接,再将其余主筋穿过箍筋圈内悍成骨架,并按照频率安装声测管,确保声测管焊接严密,随后将焊接完成后的钢筋笼利用吊车放入至钻孔内;

7、步骤五:灌注水下砼:测深灌注混疑土时,探测水面或泥面以下的孔深和所注的混疑土面高度,以控制沉淀层厚度,埋度管深度和桩项高度;

8、采用缉系重锤吊入孔中,使之通过泥浆沉淀层而停留在混凝土表面,根据测示的沉入深度作为混凝土的灌主深度;

9、导管埋深控制灌主混疑土埋,导管埋入混凝土的深度为4-5m,拔管前需仔细控测混凝土面深度。

10、在管桩施工的时候需要将钢筋笼放入至钻孔内部,随后再利用混凝土进行浇筑,而在对较深的管桩进行基础施工的过程中容易造成钻孔位置偏移,以及钢筋笼位置偏移,从而影响到管桩的基础施工。本发明设置的管桩基础施工工艺与传统的管桩施工工艺并未增加相应的复杂过程,因此可以对其进行大范围推广,而设置的成孔检测以及钢筋笼安放过程可以防止出现位置偏差,而钢筋笼的制造更加方便,而且钢筋笼在安放的过程中在其顶部设置有垫块,而且垫块与护筒的内壁相贴合,从而可以保证钢筋笼安放的时候不会出现偏移。

11、优选的,所述步骤四钢筋孔安放的过程中在钢筋笼顶部增设垫块,并增大垫块直径,使垫块与护筒贴合。

12、优选的,所述步骤二钻孔过程中补充的泥浆液比重为1.3-1.45。

13、优选的,所述步骤四中声测管在施工时上端封口处理,在检桩过程中将其顶部割开。

14、优选的,所述垫块包括固定板、限位架、定位机构、提升机构和推送机构,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限位架,所述限位架上滑动连接有四组与护筒内壁相贴合的定位机构,所述限位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与外界起吊机构连接的提升机构,所述提升机构的外表面设置有推动定位机构沿着限位架移动的推送机构。

15、优选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伸缩杆、定位片和限位座,所述限位架上滑动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一侧为弧形的定位片,所述伸缩杆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限位座,所述限位座固定安装于限位架上。

16、优选的,所述提升机构包括螺纹杆、挂环、第三铰接座和挂钩,所述限位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上固定连接有挂环,所述固定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多组第三铰接座,所述第三铰接座上铰接有挂钩。

17、优选的,所述螺纹杆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帽,所述螺纹杆的外表面设置有与螺纹帽转动连接的移动座,所述移动座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铰接座,所述伸缩杆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铰接座,所述第一铰接座上铰接有推杆,所述推杆远离第一铰接座的一端与第二铰接座铰接。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9、1、本发明设置的管桩基础施工工艺与传统的管桩施工工艺并未增加相应的复杂过程,因此可以对其进行大范围推广,而设置的成孔检测以及钢筋笼安放过程可以防止出现位置偏差,而钢筋笼的制造更加方便,而且钢筋笼在安放的过程中在其顶部设置有垫块,而且垫块与护筒的内壁相贴合,从而可以保证钢筋笼安放的时候不会出现偏移;

20、2、在钢筋笼安放的过程中首先利用提升机构与钢筋笼连接,随后将提升机构的顶部与外界的起吊装置连接,此时定位机构呈现收缩状态,在钢筋笼放入之后推送机构的移动可以推动定位机构进行移动,从而便可以利用定位机构沿着限位架伸出,从而便可以使定位机构与护筒的内壁相贴合,这样便可以完成钢筋笼的定位安装,不会出现钢筋笼的安装偏移。



技术特征:

1.一种管桩基础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桩基础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桩基础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钢筋孔安放的过程中在钢筋笼顶部增设垫块,并增大垫块直径,使垫块与护筒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管桩基础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钻孔过程中补充的泥浆液比重为1.3-1.4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管桩基础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中声测管在施工时上端封口处理,在检桩过程中将其顶部割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管桩基础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块包括固定板(1)、限位架(2)、定位机构(3)、提升机构(4)和推送机构(5),所述固定板(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限位架(2),所述限位架(2)上滑动连接有四组与护筒内壁相贴合的定位机构(3),所述限位架(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与外界起吊机构连接的提升机构(4),所述提升机构(4)的外表面设置有推动定位机构(3)沿着限位架(2)移动的推送机构(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管桩基础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3)包括伸缩杆(6)、定位片(7)和限位座(8),所述限位架(2)上滑动连接有伸缩杆(6),所述伸缩杆(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一侧为弧形的定位片(7),所述伸缩杆(6)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限位座(8),所述限位座(8)固定安装于限位架(2)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管桩基础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机构(4)包括螺纹杆(9)、挂环(10)、第三铰接座(16)和挂钩(17),所述限位架(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螺纹杆(9),所述螺纹杆(9)上固定连接有挂环(10),所述固定板(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多组第三铰接座(16),所述第三铰接座(16)上铰接有挂钩(17)。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管桩基础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9)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帽(11),所述螺纹杆(9)的外表面设置有与螺纹帽(11)转动连接的移动座(12),所述移动座(12)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铰接座(14),所述伸缩杆(6)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铰接座(13),所述第一铰接座(13)上铰接有推杆(15),所述推杆(15)远离第一铰接座(13)的一端与第二铰接座(14)铰接。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桩基础施工工艺,所述管桩基础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护筒埋设:采用钢板卷制护筒,将护筒埋设位置表面的回填土进行挖除,夯填粘性土至护筒底部0.5m以下,下口埋入至沙黏土内1‑2m处,护筒顶部高于出孔口地面30‑50cm;步骤二:钻孔:利用冲击钻进行钻孔。本发明设置的管桩基础施工工艺与传统的管桩施工工艺并未增加相应的复杂过程,因此可以对其进行大范围推广,而设置的成孔检测以及钢筋笼安放过程可以防止出现位置偏差,而钢筋笼的制造更加方便,而且钢筋笼在安放的过程中在其顶部设置有垫块,而且垫块与护筒的内壁相贴合,从而可以保证钢筋笼安放的时候不会出现偏移。

技术研发人员:黎红平,郭清,尹军,刘凯,雷晓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东南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