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土地整治用污泥清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861412发布日期:2024-05-07 19:38阅读:24来源:国知局
一种土地整治用污泥清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污泥清理,具体为一种土地整治用污泥清理装置。


背景技术:

1、土地整治是对田、水、路、林、村进行的综合整治,整治后田块更加平整,灌排设施更加完善,路网林网更加科学便利,田块集中连片程度提高,生产能力增强,耕地质量有提高,土地整治过程中,需要对污泥进行清理作业。

2、现有技术中,已经出现了多种样式的污泥清理装置,如公开号为cn212387942u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环保用污泥清理装置,包括沉淀箱、分水箱和折叠滤袋,沉淀箱的顶端连通有进污管,沉淀箱的一侧下方通过导管连接分水箱,分水箱内安装有折叠滤袋,折叠滤袋的尾端下方通过一段导管连接脱水箱,脱水箱内安装有分离器,上述装置中,装置本体由上壳体及下壳体两部分组成,且上下壳体通过螺栓进行连接,上壳体的顶部通过螺栓及法兰盘与轴流风机及料斗进行连接,进行抽风及投料工作,便于对加热过程中散发气体的收集处理,功能较为全面,壳体的端部通过螺栓与减速机进行连接,整体拆分十分便利,能够方便的对内部的进行清理维护,有效的提高了使用的便利性,但是上述污泥清理装置在对土地整治作业时,一方面不便于实现污泥的连续挖掘,另一方面不便于实现挖掘过程中挖斗的自动清理,同时现有污泥清理装置不便于实现污泥清理过程中的自动挤压脱水,基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土地整治用污泥清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土地整治用污泥清理装置来解决现有污泥清理装置在对土地整治作业时,一方面不便于实现污泥的连续挖掘,另一方面不便于实现挖掘过程中挖斗的自动清理,同时现有污泥清理装置不便于实现污泥清理过程中的自动挤压脱水的问题。

2、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土地整治用污泥清理装置,包括可与外部车体连接的挂载架,所述挂载架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内筒,所述内筒的周侧面固定安装有定齿圈,所述内筒的周侧面转动连接有转位筒,所述转位筒的周侧面固定连通有一组呈圆周阵列分布的掘铲,每个所述掘铲的内部均安装有清理模块,所述内筒的内部由上至下依次开设有挤压腔和输料腔,所述内筒的正上部开设有与挤压腔连通的内透孔,所述内筒的内部安装有阀腔组件,所述挤压腔的底面通过阀腔组件与输料腔连通,所述挤压腔的内部安装有挤压模块,所述输料腔的内部安装有输送模块,所述挂载架的表面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清理模块、阀腔组件、挤压模块和输送模块均通过伺服电机驱动。

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4、本污泥清理装置在对土地整治作业时,一方面能够实现土地中污泥的连续挖掘和负压连续排出,另一方面能够实现挖掘过程中挖斗的自动清理,同时现有污泥清理装置还能够实现污泥清理过程中的自动挤压脱水,通过上述技术效果的实现,从而有效提高本装置的功能性。

5、本发明使用时,通过半传齿轮和从动齿轮的半径差设置,从而使得转位筒在旋动的过程中,传动丝杆能够在设定周期内往复旋动,通过传动丝杆在设定周期内的往复旋动,以驱动两个清理环架能够往复靠近或往复远离,通过两个清理环架的往复靠近或往复远离,以驱动两个清理环架对掘铲内壁粘附的污泥进行往复刮除,通过掘铲内壁污泥被往复刮除,通过掘铲内壁污泥被往复刮除效果的实现,一方面能够有效提高掘铲内壁的自洁效果并降低掘铲内壁污泥的粘附率,另一方面能够使掘铲内部收集的污泥在下料状态下完全排出。

6、本发明使用时,通过正螺旋挤压片a和正螺旋挤压片b的设置,从而对进入挤压腔内部的污泥进行对向挤压,通过对向挤压,以使污泥中的残留水分充分挤出,污泥中挤出的水分最终经由集液腔进行收集,阀轴转动时,阀柱周期性与挤压腔和输料腔连通,继而将挤压腔中挤压脱水完毕后的污泥周期性输送至输料腔中进行输送。

7、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8、进一步,所述清理模块分别包括开设于掘铲内部的传动导槽和转动连接于转位筒侧面的差速轴,所述掘铲的内表面之间且对应传动导槽的位置转动连接有传动丝杆,所述传动丝杆与掘铲的转动连接处固定设置有两个扭簧,所述传动丝杆的周侧面固定安装有从动齿轮,所述差速轴的周侧面分别固定安装有外齿轮和与从动齿轮传动配合的半传齿轮,所述外齿轮的周侧面与定齿圈传动连接,所述传动丝杆的周侧面对称设置有正向螺纹部和反向螺纹部,所述正向螺纹部和反向螺纹部的周侧面均传动连接有清理环架,两个所述清理环架的周侧面均与传动导槽滑动连接,所述清理环架的周侧面与掘铲滑动连接。

9、进一步,所述半传齿轮的半径为从动齿轮半径的3倍-7倍,所述清理环架的形状与掘铲的内腔形状适配。

10、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时,通过半传齿轮和从动齿轮的半径差设置,从而使得转位筒在旋动的过程中,传动丝杆能够在设定周期内往复旋动,通过传动丝杆在设定周期内的往复旋动,以驱动两个清理环架能够往复靠近或往复远离,通过两个清理环架的往复靠近或往复远离,以驱动两个清理环架对掘铲内壁粘附的污泥进行往复刮除,通过掘铲内壁污泥被往复刮除,通过掘铲内壁污泥被往复刮除效果的实现,一方面能够有效提高掘铲内壁的自洁效果并降低掘铲内壁污泥的粘附率,另一方面能够使掘铲内部收集的污泥在下料状态下完全排出。

11、进一步,所述转位筒的内部且对应每个掘铲的位置均开设有与掘铲连通的外透孔,所述掘铲的表面固定安装有一组呈线性阵列分布的掘齿。

12、进一步,所述阀腔组件包括开设于内筒内部且设置于挤压腔和输料腔之间的集液腔,所述挤压腔的底中部开设有一上阀口,所述输料腔的上中部且对应上阀口的位置开设有一下阀口,所述挤压腔的内部且对应上阀口两侧的位置均开设有一组呈线性阵列分布且竖直向下设置的滤液孔,所述挤压腔的底面通过滤液孔与集液腔连通,所述集液腔的内壁转动连接有阀轴,所述阀轴的周侧面且对应上阀口和下阀口之间的位置固定安装有与集液腔转动贴合的阀柱,所述阀柱的内部固定开设有一顶端开口的下料腔,所述阀轴的尾端固定安装有通过伺服电机驱动的中间齿轮,所述集液腔的侧面固定连通有排液管。

13、进一步,所述挤压模块分别包括安装于内筒侧面的联动件,转动连接于内筒内部且与挤压腔同轴设置的外轴,所述外轴的内壁转动连接有内轴,所述外轴的周侧面固定安装有正螺旋挤压片a,所述内轴的周侧面固定安装有正螺旋挤压片b,所述正螺旋挤压片a和正螺旋挤压片b的周侧面均与挤压腔转动贴合,所述外轴和内轴的周侧面通过联动件与中间齿轮传动连接,所述正螺旋挤压片a和正螺旋挤压片b分别设置于上阀口的两侧。

14、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时,通过正螺旋挤压片a和正螺旋挤压片b的设置,从而对进入挤压腔内部的污泥进行对向挤压,通过对向挤压,以使污泥中的残留水分充分挤出,污泥中挤出的水分最终经由集液腔进行收集,阀轴转动时,阀柱周期性与挤压腔和输料腔连通,继而将挤压腔中挤压脱水完毕后的污泥周期性输送至输料腔中进行输送。

15、进一步,所述联动件分别包括转动连接于内筒侧面的反联轴和固定于外轴周侧面的上齿轮,所述上齿轮的周侧面与中间齿轮传动连接,所述外轴和内轴的周侧面均固定安装有侧锥齿,所述反联轴的周侧面固定安装有联动锥齿,所述联动锥齿的锥齿面分别与两个侧锥齿传动连接,两个所述侧锥齿以反联轴的轴线所在竖直面为轴呈对称设置。

16、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工作时,通过联动锥齿和两个侧锥齿的位置设置,从而使得外轴和内轴的旋向相反,继而最终驱动正螺旋挤压片a和正螺旋挤压片b对含水污泥进行对向挤压脱水作业。

17、进一步,所述输送模块包括转动连接于输料腔轴线位置且通过伺服电机驱动的输送轴,所述输送轴的周侧面固定安装有内齿轮,所述内齿轮的周侧面与中间齿轮传动连接,所述输送轴的周侧面固定安装有螺旋输送片,所述螺旋输送片的周侧面与输料腔转动贴合,所述输料腔的尾端固定连通有负压吸筒,所述负压吸筒的周侧面固定连通有负压接头。

18、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工作时,负压接头与外部负压吸泥设备连通,外部负压吸泥设备通过负压将脱水完毕后的污泥负压吸除并将吸除的污泥输送至指定污泥设备中进行收集。

19、进一步,所述输送轴和转位筒的周侧面均固定安装有从动锥齿,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端固定安装有主动锥齿,所述主动锥齿的锥齿面分别与两个从动锥齿传动连接。

20、进一步,所述挂载架的顶面安装有一组连接螺杆。

21、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时,通过连接螺杆的设置,从而使得挂载架能够与外部牵引车体和牵引设备稳定连接,外部牵引车体和牵引设备用于向本装置进行动力的供应。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