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式水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2642阅读:5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翻转式水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卫生间水箱——翻转式水箱。
现有的卫生间水箱主要由箱体、进水装置和排水装置组成,由于它的排水装置结构复杂,所以密封性能难以保证,且对安装与维修要求较高。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密封性能好,且安装与检修方便的水箱。
以下将结合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描述。
图一为水箱的内箱1前视图。
图二为水箱的箱盖6前视图。
图三为水箱的外箱2前视图。
图四为水箱整体结构剖视图。
参照图一,水箱的内箱1为瓷制或塑制,其箱体为半圆形的壳体,在内箱1前后两壁的圆心处向上呈半圆形凸起并加厚,且开有六角成形孔。
参照图三,水箱的外箱2为瓷制,其箱体也为半圆形的壳体,且在箱体底部正中开有出水口,在外箱2前后两壁的圆心处向上呈梯形凸起,并开有U形槽。
参照图四,内箱1前后两壁圆心处的六角成形孔中安有一根转轴3,转轴3上与内箱1的接合处有两个六角成形轴段,分别与内箱1上的六角成形孔相配合。两个单侧带台肩的塑料轴承4一前一后套在转轴3上。手轮5安装在转轴3的最前端。将内箱1连同转轴3一起装入外箱2,使转轴3上的两个轴承4,卡在外箱2前后两壁圆心处的U形槽中,且使轴承4上的台肩在外箱2箱壁的内侧,使内箱1与外箱2之间留有间隙。
平时水存于内箱1中,用时转动手轮5,使内箱1绕转轴3翻转而放水,放出的水流入外箱2,从外箱2底部的出水口排出。用后松开手轮5,内箱1既在重力作用下转回原位并再次贮水,由于内箱1为半圆形且绕中心轴翻转,翻转过程中水位没有被抬高,所以转动手轮5时并不费力。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一)采用了双层箱体结构,密封性好,彻底解决了卫生间水箱漏水的难题。(二)结构简单,安装与检修方便,不易出故障,且成本低。(三)由于全部零件为瓷制或塑制,所以不会生锈,使用寿命长。(四)有溢水自动保护功能,当内箱1溢水时,溢出的水全部流入外箱2,并从外箱2底部的出水口排出。
为使本实用新型性能更完善,还采取了一些其它措施,详述如下。
(一)参照图二,箱盖6为瓷制或塑制,形状为半圆形的壳体,盖在外箱2上,这样既不防碍内箱1翻转,又使整个箱体的外形成为扁圆柱形,外观新颖美观。在箱盖6右侧圆弧形箱壁下沿的正中开有一个U形缺口,作为自来水管通入水箱内部的入口,在箱盖6前后两壁的圆心处开有梯形缺口,与外箱2前后两壁圆心处的梯形凸起相配合。
(二)本水箱的进水装置采用现有的浮球式阀门(图中未画出)。为方便右手使用,内箱1应以右旋翻转为放水,所以浮球应放在内箱1的左侧,阀门放在右侧,以免防碍内箱1翻转。
(三)参照图三,外箱2右侧圆弧形箱壁的正中开有一条半圆形凹槽,从箱壁的上沿直通外箱2底部的出水口,以利于排水。
权利要求1.一种由内箱(1)、外箱(2)、转轴(3)、轴承(4)、手轮(5)和箱盖(6)组成的卫生间水箱,其特征是内箱(1)和外箱(2)的箱体皆为半圆形的壳体,内箱(1)前后两壁圆心处安有一根转轴(3),转轴(3)上一前一后套着两个轴承(4),手轮(5)安装在转轴(3)的最前端,内箱(1)连同转轴(3)装在外箱(2)之中,且使转轴(3)上的两个轴承(4)卡在外箱(2)前后两壁圆心处的U形槽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箱,其特征是箱盖(6)的形状为半圆形的壳体,盖在外箱(2)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箱,其特征是内箱(1)前后两壁圆心处向上呈半圆形凸起并加厚,且开有六角成形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箱,其特征是转轴(3)上与内箱(1)的接合处有两个六角成形轴段,分别与内箱(1)上的六角成形孔相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箱,其特征是外箱(2)右侧圆弧形箱壁正中开有一条半圆形凹槽,从箱壁的上沿直通外箱(2)底部的出水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箱,其特征是轴承(4)带有单侧台肩。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卫生间水箱,由内箱1、外箱2、转轴3、轴承4和手轮5组成。内箱1和外箱2皆为半圆形的壳体,转轴3固定在内箱1前后两壁的圆心处,两端通过轴承4分别架于外箱2前后两壁圆心处的U形槽中,手轮5安装在转轴3的最前端。平时水存于内箱1中,用时转动手轮5,使内箱1翻转而放水,放出的水流入外箱2,从外箱2底部的出水口排出。
本水箱采用了双层箱体结构,彻底解决了卫生间水箱漏水的难题。
文档编号E03D1/01GK2172782SQ93240498
公开日1994年7月27日 申请日期1993年9月27日 优先权日1993年9月27日
发明者张仰彪 申请人:张仰彪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