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水管道闭水气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3625阅读:14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下水管道闭水气堵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在建筑施工、市政排水、公用下水管道维修等方面作闭水试验的用具,具体涉及这些用途的下水管道闭水气堵。
过去,在我国建筑市政单位对下水管道做闭水试验时没有专用的工具,一直采用棉纱、木塞、篮球胆及砖砌沙浆等落后的封堵措施封堵各种直径的下水管。直到最近才出现了一种专用于下水管道的闭水气堵,这种气堵是由一个空心密封气囊及密封地固定在气囊一端的气门组成的。在作闭水试验或抢修下水管道等情况下,用它封堵管道可以确保闭水质量,并且这种气堵还可以反复使用。但是在作闭水试验时常需要将气堵从检查孔置入管内,设在气堵一端的气门也进入了管内,这样就对打气带来困难。尤其是在抢修下水管道时,管道的破损处常位于水下,抢修人员在设法将气堵置入水下的管道中后,气门位于水下,更难于打气。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封堵下水管的专用工具,它不但具有上述现有气堵的优点,而且能作到当它置入管道中后,易于打气操作,从而更省工、省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设计了一种新型的下水管道闭水气堵,它也包括一个空心密封气囊及一个气门,其特征在于一个细长橡胶管的一端与空心密封橡胶气囊的一端整体地相连接并连通,该细长橡胶管的另一端密封地与气门相连接。该细长橡胶管的壁厚大于空心密封橡胶气囊的壁厚,由此在打气时主要使橡胶气囊胀起。
空心密封橡胶气囊可作成各种形状,如可为鼓形、筒形、球形或葫芦形,最好为鼓形,并且其外径可作成各种尺寸,以适应各种尺寸下水管道的管径。
由于采用上述结构的下水管道闭水气堵,因此在作闭水试验或抢修下水管道时,将气堵置入管道中后细长橡胶管可留在管道外,并可使气门距管道一定的距离,由此可方便地打气,及省工省时地实现闭水。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及优点作进一步了解,以下借助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图1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下水管道闭水气堵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结构的剖面图。
参看
图1,在该优选实施例中,该下水管道闭水气堵由一个空心密封橡胶气囊1,与该空心密封橡胶气囊1的一端整体连接的一个细长橡胶管2,该细长橡胶管2的另一端密封地与一个气门3相连接。
所述橡胶气囊1及细长橡胶管2可由天然橡胶或人造橡胶利用一次成型工艺形成整体产品,这种一次成型工艺是橡胶制品领域公知的,这里不再赘述。细长橡胶管2的壁厚b2通常大于空心密封橡胶气囊1的壁厚b1。这样,通过气门3打入空气时,主要使气囊1产生膨胀变形,以便堵住管道内径。
气门3可以采用自行车气门的结构,但它的下部外径上设有梯槽构型3a,以利于和细长橡胶管2的端部形成紧密的密封连接,此外,在橡胶管2该端的外部设有一管卡4,它使气门3与橡胶管2的连接更加可靠。对于大水下管道用的大型号下水管道闭水气堵可采用耐高压的气门,如汽车轮胎气门。
橡胶气囊1可作成各种形状,如可为鼓形、筒形、球形或葫芦形,但最好为鼓形,其外径D可作成各种尺寸以适应各种尺寸的下水管道的内径。为适应各种闭水环境下充气强度,其气囊壁厚b1也可视情况采用不同的厚度。
如上所述,该新型的下水管道闭水气堵便于打气操作,因此不仅适于在建筑单位作下水管闭水试验、市政排水单位污水管做闭水试验中作封堵管径用,而且还可作为清理楼房化粪井、抢修下水管道闭水、闭粪、防止污水外溢、防止楼房一、二层下水管污水外溢、返臭味的理想封堵工具。
权利要求1.下水管道闭水气堵,它包括一个空心密封气囊及一个气门,其特征在于一个细长橡胶管(2)的一端与空心密封橡胶气囊(1)的一端整体地相连接并连通,该细长橡胶管(2)的另一端密封地与气门(3)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水管道闭水气堵,其特征在于所述细长橡胶管(b2)的壁厚(b2)大于空心密封橡胶气囊(1)的壁厚(b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水管道闭水气堵,其特征在于气门(3)可采用自行车或汽车轮胎气门的结构,但它的下部外径上设有梯槽构型(3a),用于与细长橡胶管(2)的端部形成紧密的密封连接,并且在橡胶管(2)该连接端外部设有一个管卡(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水管道闭水气堵,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密封橡胶气囊(1)可为鼓形、筒形、球形或葫芦形,最好为鼓形,并且其外径(D)可做成各种尺寸,以适应于各种尺寸下水管的管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用于建筑施工、市政排水、公用下水管道维修等的一种新型下水管道闭水气堵,该闭水气堵的特征在于一个细长橡胶管(2)的一端与空心密封橡胶气囊(1)的一端整体地相连接并连通,该细长橡胶管(2)的另一端密封地与气门(3)相连接。该新型气堵解决了现有气堵打气操作难的问题,因此可更省工、省时地实现闭水。
文档编号E03F7/02GK2222753SQ9522011
公开日1996年3月20日 申请日期1995年8月22日 优先权日1995年8月22日
发明者刘永柱 申请人:刘永柱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