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段式冲水马桶的双转钮组合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3983阅读:4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两段式冲水马桶的双转钮组合构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冲水马桶的冲水装置。
一般冲水马桶水箱内部所装设的冲水装置(如图1所示),由一螺筒10穿入水箱后由一螺帽20锁紧固定,转钮30的轴杆301穿过螺筒10及螺帽20并与连杆40一端焊接,连杆40另一端由一链条50加以连接一止水盖60,止水盖60另一端枢接于溢水管70上,溢水管70设有一出水口701,以供止水盖60予以盖合或启开,当转钮30被转动向下时,促使连杆40向上拉起链条50,止水盖被拉向上离开出水口701,水箱内的水即刻从出水口701冲入马桶,当转钮30的力释放时,止水盖60因重力下降而盖住出水口701仃止排水。这类装置在使用上存在下列缺点1、转钮30的转动行程无法定位,一旦转钮30大力按下时,常使连杆40被过度向上拉起而碰撞损伤水箱100上面的盖体,同时链条50常因向上拉的力量过猛而被扯断。
2、一旦连杆40或链条50因使用日久而损坏需要修理或更换时,需先将连杆40拆下,或连杆40连同链条50一起拆卸时,由于连杆40被焊接固定于轴杆301,导致拆卸不易,形成维修更换困难与麻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两段式冲水马桶的双转钮组合构造的改良,能帮助双转钮组接于水箱,更为简便省时省力,且双转钮的摆转行程可控制定位,避免摆转过大而碰损水箱上的盖体或扯断链条。
本实用新型达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由轴套,防水垫圈,螺帽,第一转钮,第二转钮,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组合而成。轴套前端的盘体穿过马桶水箱壁后由螺帽锁紧固定,轴套供第一转钮先穿设组接后,第二转钮再与第一转钮组接,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分别与第一转钮和第二转钮套接;轴套前端盘体的前端面设有上、下定位弧形块,在上、下定位弧形块之间左、右边区分别形成第一活动区间A和第二活动区间B,可控制第一、第二转钮的转摆行程,第一转钮的一端环盘有一弧形洞孔和一止定块,环盘中央往后延伸一中空筒体,其尾端的方形筒块外缘设有一对弹性挡片;第二转钮的一端圆盘分别向后延伸设有一中心柱杆和一弧形块,其尾端的方形柱筒亦有一对弹性挡片;第一、第二转钮上的一对弹性挡片可分别套设在第一、第二连杆上,弹性挡片可防止与第一、第二连杆分离。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第一转钮和第二转钮被按下进行冲水及以后的回位动作,因止定块可转动抵止在下定位弧形块和上定位弧形块的左侧端,弧形块可转动分别抵定在上定位弧形块和下定位弧形块之右侧端,形成第一转钮和第二转钮被按下及复位均具有定位作用,不会因被过渡摆转而使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过渡上拉碰损水箱的盖体,亦可防止扯断连接的链条,延长使用寿命。
2、第一转钮和第二转钮的尾端设有方形筒块和方形柱筒,均设有一对弹性挡片,弹性挡片可抵挡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防止脱离,在维修拆卸更换时,只需用手指按下一对弹性挡片即可将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分离方形筒块和方形柱筒,简易省力而快速。



图1为一般冲水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轴套另一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组装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组合剖面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部分组合剖面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转钮的转动定位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转钮的转动定位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由轴套1,防漏垫圈2,螺母3,第一转钮4,第二转钮5,第一连杆6,第二连杆7组合而成。一轴套1有一盘体11,一凸方块体12及外螺纹部13,盘体11的前端面设有一上定位弧形块111和下定位弧形块112(如图3所示),在上定位弧形块111与下定位弧形块112之间左、右边区域分别为第一活动区间A及第二活动区间B,轴套1的后端内缘面设有一环凸缘14;一防漏垫图,中央为一方孔21,可放入凸方块体12而贴靠在盘体11后端面,轴套1和防漏垫圈2一起从外向内穿设于马桶水箱100,使防漏垫圈2紧靠水箱100外壁防止漏水(如图4所示);一螺帽3,锁紧在轴套1的外螺纹部13于水箱100内壁,与轴套1相互紧固在水箱100内、外壁;一第一转钮4,在其一端环盘41设有一弧形洞孔411,并在环盘41内缘面设有一止定块412,在环盘41中央往后延伸一中空筒体42,中空筒体42的内、外缘面适当处分别设有一环突体421和一环槽422,另在中空筒体42的尾部设有一方形筒块423,在方形洞块423的外缘面设有一对弹性挡片424,由中空筒体42穿入轴套1,使环槽422与环凸缘14卡合组接定位(如图5所示),中空筒体42可以环凸缘14作转动,环盘41后端面贴靠在盘体11前端面,止定块412恰位于轴套1的第一活动区间A内,板动第一转钮4,止定块412可转动分别抵靠在上定位弧形块111和下定位弧形块112的左端侧边(如图7所示),形成第一转钮4上摆上死点和下摆下死点位置,以控制中空筒体42的摆动角度。
一第二转钮5,在其一端圆盘51分别向后延伸设有一中心柱杆52和一弧形块53在中心柱杆52适当处设有一环槽521,另在中心柱杆52尾端设有一方形柱筒522,方形柱筒522外缘面设有一对弹性挡片523,将中心柱杆52穿入中空筒体42内,使环槽521卡合组接在环突体421形成定位(如图5所示),方形柱筒522并伸出方形筒块423外(如图4所示),中心柱杆52可以环突体421而转动,弧形块53亦穿过弧形洞孔411而位于轴套1的第二活动区间B内,同时圆盘51后端面贴靠在环盘41前端面,板动第二转钮5,弧形块53则转动以分别抵止在上定位弧形块111和下定位弧形块112的右侧端边(如图8所示),形成第二转钮5下摆下死点和上摆上死点位置,以控制中心柱杆52的摆动位置;一第一连杆6,一端设有一方形通孔61可套入方形筒块423上,方形通孔61压迫一对弹性挡片424内缩和复位,防止第一连杆6脱离方形筒块423(如图4、6所示),第一连杆6的另一端由链条连接止水盖(图中未示);一第二连杆7,一端设有一方形通孔71可套设在方形柱筒522上,方形通孔71压迫一对弹性挡片523内缩和复位,使一对弹性挡片523挡止第二连杆7与方形柱筒522分离(如图4、6所示),第二连杆7的另一端由链条连接止水盖(图中未示)。
当大便于马桶后,按下第一转钮4,使方形筒块423转动一角度促使第一连杆6另一端被拉起,使止水盖60离开出水口701,大量水被冲入马桶冲走大便,止水盖60立即盖下封住出水口701,使第一连杆6被拉下回位,第一转钮4亦回复原位;当小便于马桶后,按下第二转钮5,方形柱筒522转动一角度使第二连杆7的另一端被拉起,促使止水盖60离开出水口701后在短暂时间后即刻盖下封住出水口701,形成小量水进入马桶冲走小便,当止水盖盖住出水口701时,第二连杆7亦被下拉复位,第二转钮5同时回复到原来位置。
权利要求一种两段式冲水马桶的双转钮组合构造,含有以一防漏垫圈(2)套组在一轴套(1)前端的盘体11上,再穿过马桶水箱内,用螺帽(3)锁紧固定,使轴套(1)与螺帽(3)夹固在水箱内、外壁,且第一转钮(4)先穿组在轴套(1)后,第二转钮(5)再与第一转钮(4)组接,第一连杆(6)和第二连杆(7)分别与第一转钮(4)和第二转钮(5)套接;其特征在于轴套(1)前端盘体(11)的前端面设有一上定位弧形块(111)和一下定位弧形块(112),上定位弧形块(111)与下定位弧形块(112)之间左、右边区分别形成第一活动区间A和第二活动区间B,轴套(1)的后端内缘面设有一环凸缘(14);第一转钮(4)一端环盘(41)设有一弧形洞孔(411),环盘(41)内缘面设有一止定块(412),在环盘(41)的中央往后延伸设一中空筒体(42)以穿入轴套(1),中空筒体(42)内、外缘面适当处设有一环突体(421)和一环槽(422),使环槽(422)与轴套(1)的环凸缘(14)卡合组接,止定块(412)恰位于轴套(1)的第一活动区间A内,另在中空筒体(42)的尾端设有一方形筒块(423),在方形筒块(423)的外缘面设有一对弹性挡片(424);第二转钮(5),一端圆盘(51)分别向后延伸设有一中心柱杆(52)和一弧形块(53),在中心柱杆(52)适当处设有一环槽(521),其尾端设有一方形柱筒(522),方形柱筒(522)外缘面设有一对弹性挡片(523),将中心柱杆(52)穿入中空筒体(42)内,使环槽(521)卡合组接在环突体(421)形成定位,方形柱筒(522)并伸出方形筒块(423)外,弧形块(53)亦穿过弧形洞孔(411)位于轴套(1)的第二活动区间B内;第一连杆(6),一端设有一方形通孔(61)可套入方形筒块(423)上,由方形筒块(423)的一对弹性挡片(424)挡止与第一连杆(6)脱离;第二连杆(7),一端设有一方形通孔(71)可套设在方形柱筒(522)上,方形柱筒(522)的一对弹性挡片(523)卡住第二连杆(7)避免分离。
专利摘要一种两段式冲水马桶的双转钮组合构造,属马桶冲水装置,一轴套穿过水箱壁后由螺帽锁紧固定,轴套供第一转钮穿设组接,第二转钮再穿组连接于第一转钮,轴套端面分别设有上、下定位弧形块,可控制第一、第二转钮的转摆行程,不致摆动过大而碰损水箱上的盖体和扯断链条,第一转钮和第二转钮一端分别设有一对弹性挡片,可分别套设在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弹性挡片可防止与第一、第二连杆分离,本实用新型的组合拆卸极为简易省力快速。
文档编号E03D1/24GK2214971SQ9524342
公开日1995年12月13日 申请日期1995年2月8日 优先权日1995年2月8日
发明者蔡金波 申请人:蔡金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