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防下水道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5412阅读:3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四防下水道口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适用新型,安置在下水道的下水道口上,可防返臭、防堵、防蚊、蝇栖息繁殖。
目前公知的下水道口的现状是有的单一使用滤箅,如城乡的街道庭院的下水道口单一的滤箅式下水道装置,既反臭、又便于蚊蝇栖息繁生;有的是蟠曲式(如涮洗盆)虽不返臭但易堵塞,排除故障麻烦。
本适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各类下水道口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具有防返臭、防堵、防蚊、蝇栖息繁殖功能完善的下水道口——四防下水道口。
本适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有三个生铁(或化纤塑料)铸造的元件组成托(1)、滤箅(4)、丁型水封管(5)组成,形成了三道隔离层。
第一道隔离层滤箅(4)隔离污水中易堵塞下水管道的较大的固体杂物。
第二道隔离层由托(1)和丁型水封管(5)的结合器械性的隔离层,封闭了下水道。
第三道隔离层是丁型水封管(5)内的悬雍闸(6)根据液体联通原理形成的水封隔离层。
本适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把托(1)永久性地固定在下水道的口上,托(1)的底部中央的园孔(3)里放置丁型水封管(5),托(1)的上面放置滤箅(4),由于本适用新型具有的三道隔离层,而且它所有三个部件都安置在下水道的口部,既达到流水通畅,又易维修,实现了防返臭、防堵、防蚊、蝇栖息繁殖之目的,改善了那里的环境。但安装在厕所水冲式下粪沟口上的四防下水道口免用滤箅以利下粪通畅。
本适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用三个生铁铸造(或化纤塑料)元件托(1)滤箅(4)丁型水封管(5)组成一个整体——四防下水道口,安装在下水道的口上其核心是封闭,防返臭、防堵、防蚊、蝇繁殖栖息,其组装结构是托(1)像个无盖的方形的盒子,固定在下水道的口上,它的底部中央有个园孔(3),丁型水封管(5)放在托(1)底部的园孔(8)里,滤箅(4)放在托(1)的面上,由托(1)里面四个角上高起一公分的垫(2)支撑着,其各部件起的作用是当污水流下时,由滤箅(4)把较大的固体杂物挡住,水通过滤箅(4)到了托(1)里,在托(1)里集中流经丁型水封管(5)进入下水道,丁型水封管(5)是一个放置在托(1)的底部的园孔(8)里的像丁字型的园筒型的管子。在它的下端由其丁型的元件形状形成的储水池(7)里采用了液体联通的原理,通过悬雍闸(6)的作用形成了水封隔离。
还由于四防下水道口的三个元件都组装在下水道的口上,这一特征加之丁型水封管(5)的管腔短,流量集中,水流阻力小流量大,不易堵塞,一旦出了故障容易排除,因为四防下水道口的各部件都是嵌顿性的组装安置在口上,伸手即可拿开排除故障。
由于采取了上述方案,消除了以往各类下水道口的不足之处。
以下结合附图
和实施例对本适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一,是本适用新型四防下水道口三个部件组装的全貌。
图二,是本适用新型四防下水道口的组成元件之一的丁型水封管(5)纵剖面图。
图中1、托,2、垫,3、园孔,4、滤箅,5、丁型水封管,6、悬雍闸,7、储水池。
在图一中,托(1)永久性固定在下水道的口上,它的底部中央的园孔(8)中放置丁型水封管(5),托(1)的面上放置滤箅(4)。
在图二所示是图中丁型水封管(5)的纵剖面图,A-A是纵剖面线,B-B是储水池显示的水平面,悬雍闸(6),储水池(7)。
下面对本适用新型实施例说明。
图一中,托(1)像一个无盖的浅方形盒子,它里面的四个角处,各有一个高起一公分的垫(2)对滤箅起支撑作用,托(1)的底的中央有一园孔(3),园孔(3)里嵌顿放置丁型水封管(5);托(1)的面上嵌顿放置滤箅(4),托(1)的作用是上面托着滤箅(4),在底面的园孔(3)托着丁型水封管(5)。托(1)和丁型水封管(5)的结合对下水道实现了器械性的隔离封闭了下水道。
图二是丁型水封管(5)的纵剖面图,(A-A)是纵剖面线,(B-B)是丁型水封管(5)中储水池(7)的水平面。可见悬雍闸(6)垂直延伸到储水池(7)中的水平面(B-B)以下,由于液体联通的原理,加之悬雍闸(6)隔离作用实现了水封隔离。
本适用新型由于具有三道隔离作用滤箅(4)对水中较大固体杂物的隔离;托(1)与丁型水封管(5)的结合,器械性的封闭了下水道;丁型水封管(5)内的储水池(7)和悬雍闸(6)的结合由于液体联通的原理实现了水封隔离。
由于上述形成的三道隔离层实现了防返臭、防堵、防蚊、蝇栖息繁殖的目的。
权利要求1.一种四防下水道口其特征是托、滤箅、丁型水封管三个部件镶嵌组成,一个整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防下水道口,其特征是丁型水封管镶嵌在托的底部中央圆孔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防下水道口其特征是在丁型水封管内设置一个悬雍闸并延伸到储水池的水平面以下。
专利摘要四防下水道口由托、滤箅、丁型水封管三个铸造(或化纤塑料)部件镶嵌成一个整体,安装在下水道口上。其功能是:滤箅过滤污水中较大的固体杂质。托与丁型水封管器械性地封闭了下水道。丁型水封管里的储水池及其中的悬壅闸由于液体联通的原理对下水道实现了水封。
文档编号E03F7/00GK2390931SQ9821147
公开日2000年8月9日 申请日期1998年4月28日 优先权日1998年4月28日
发明者李英臣 申请人:李英臣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