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防地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6257阅读:5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三防地漏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民用建筑所用的下水地漏。
目前居民使用的地漏普遍存在排水不畅封臭效果不好,时常堵塞,有时甚至污水倒水溢等问题。为此人们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措施,如为防臭而增设P型或S型弯,但带来了回水弯易堵塞的问题,有的结构搞的很复杂而不实用,能够以低成本、简单的结构解决上述问题的三防地漏在市面上尚未见到。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既能防臭、防堵,又能防止污水反溢的三防地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方案实现的三防地漏,包括地漏本体1、箅盖2、排水腔3,其特别之处在于本体1由排水腔3和下水腔4两部分构成,两者之间有一与本体1轴接的可向下水腔4方向单向转动的依靠其自身偏心重量将排水腔3和下水腔4密封隔绝的挡板5;箅盖2气密扣置于本体1的端口,其对应于排水腔3的部分设有若干下水孔6,其对应于下水腔4的部分密闭,下水腔4与排水口9直通。
为了方便洗衣机排水,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之处是将箅盖2对应于下水腔4的部分设有一排水孔7,排水孔7与箅盖2由一密封盖8密封。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特别是具有防堵、防臭、防外溢的三防功能,较好地实现了发明目的。
以下结合附


图1-3和实例进行更为细致地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箅盖沿俯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用于改造普通地漏的一个实施示意图。
实施例1三防地漏的本体1设计成半球形空腔体即碗形,在碗口壁上沿中心线位置轴接有一挡板5,将本体1一隔为二,形成一排水腔3和一下水腔4,下水腔4的底部开放与下水管道直通;排水腔3底部闭合由挡板5隔离而成逆止排水口10,挡板5在排水腔3底部的阻挡下,只能向下水腔4方向转动,即逆时针转动从而打开排水口10放水;箅盖2盖于本体1之端口,即碗口上;箅盖2对应于排水腔3的部分开有长条栅形排水孔6,在对应于下水腔4的部分仅开有一个可与洗衣机下水管相接的排水口7,排水口7由一以螺扣或锥塞方式相连的密封盖8密封。
当然作为另一种实施例,排水口7也可以堵死不设,只不过不特意考虑洗衣机的排水方便而已。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是这样的地面排水时,水由箅盖2上的栅形排水孔6流入排水腔3而冲开挡板5从而使水经由下水腔4而流入下水管道,而不易堵塞;当不排水时偏心的重力使挡板5将排水腔3的排水口10封死,由于对应于下水腔4部分的箅盖2是气密的,所以臭气不致冒出,而达到防臭的目的;当下水管道某部分堵塞而导致污水高于地漏时,由于挡板5是单向逆止的,加之污水水压的作用而使得污水不能返溢至地面,从而达到防污返溢的目的;当洗衣机需快速排水时,可将洗衣机的排水管与箅盖2上的排水口7相连,从而使洗衣机下水经下水腔4而直接流入下水管道,十分方便。
本实用新型体积做的小一点,偏平一点可直接扣在现行常用的普通地漏口11。如图3所示。
本实用新型根据不同场合需要,可用铸铁、塑料或其结合而制成,成本低廉。
权利要求1.一种三防地漏,包括地漏本体(1)、箅盖(2)、排水腔(3),其特征在于本体(1)由排水腔(3)和下水腔(4)两部分构成,两者之间有一与本体(1)轴接的可向下水腔(4)方向单向转动的依靠其自身偏心重量将排水腔(3)和下水腔(4)密封隔绝的挡板(5);箅盖(2)气密扣置于本体(1)的端口,其对应于排水腔(3)的部分设有若干下水孔(6),其对应于下水腔(4)的部分密闭,下水腔(4)与排水口(9)直通。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防地漏,其特征在于箅盖(2)对应于下水腔(4)的部分设有一排水孔(7),排水孔(7)与箅盖(2)由一密封盖(8)密封。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防地漏,其特征在于箅盖(2)可部分或全部与本体(1)连结为一体。
专利摘要一种可以防臭、防堵、防污水反溢的三防地漏,在本体1内有一挡板5将本体1一隔为下水腔4和排水腔3两部分,挡板5受封闭的排水腔3底部的阻挡只能向底部与下水管道开放连通的下水腔4单方向转动,本体1上端口盖有相应一分为二的箅盖2,与排水腔3对应的部分开有栅槽形排水孔,与下水腔4对应部分封闭式开有一带密封盖8的方便洗衣机的排水孔7,在挡板偏心重力作用下可有效防止臭气和污水反溢,地面污水可经排水腔3、下水腔4而排入下水管道不易堵塞、简单实用。
文档编号E03C1/282GK2378445SQ99215240
公开日2000年5月17日 申请日期1999年6月25日 优先权日1999年6月25日
发明者阎淼江 申请人:阎淼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