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几字形砌块的生态土工结构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314479阅读:来源:国知局
2的主视图;
图14是三向土工格栅的铺设示意图;
图15是砌块及三向土工格栅的装配示意图;
图16是弯曲自然的岸线示意图;
图17是连锁限位孔的截面形状示意图。
[0017]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1、结构主体,11、支撑砌块,111、支撑后座,112、支撑前座,113、梯形横梁,114、第四连锁限位孔,115、齿墙,12、鱼巢砌块,121、第二后座,122、第二连锁限位孔,123、第二顶部卡接横梁,124、贯通式鱼巢,125、第二后连接部,126、第二前连接部,127、第二槽口,13、外挑花槽砌块,131、第一后座,132、第一连锁限位孔,133、第一顶部卡接横梁,134、外挑花槽,135、第一后连接部,136、第一前连接部,137、第一槽口,14、封顶砌块,141、底部梯形卡口,142、后座,143、第三连锁限位孔,2、挡墙基础,21、底部垫层,22、混凝土基座,221、基座卡口,222、基座挡块,23、三向土工格栅,24、土工布,25、抛石,26、桩基,3、滤土排水系统,31、弱透水粘性土层,32、碎石,33、开孔排水管,4、限位棒,5、圆孔,6、非交错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具体的介绍。
[0019]参见图1,本发明的组合式几字形砌块的生态土工结构,按功能区域可分为结构主体1、挡墙基础2以及滤土排水系统3,其中,挡墙基础2协同辅助结构主体I以形成稳定且功能完整的岸坡挡墙,再结合滤土排水系统3,保证土工结构在水环境下的运行安全性和稳固性。
[0020]具体而言,结构主体I包括:自下而上堆叠设置的支撑砌块11、若干鱼巢砌块12、若干外挑花槽砌块13及封顶砌块14,鱼巢砌块12和外挑花槽砌块13的层数根据结构主体I的高度灵活设置,两者的截面均为前高后低的几字形,如图4和图7所示,较低的后座能够稳定结构主体1,而较高的前部能够实现所需的生态功能。
[0021]参见图2至图4,外挑花槽砌块13包括:第一后座131、第一顶部卡接横梁133、位于前部的外挑花槽134、连接第一后座131和第一顶部卡接横梁133的倾斜设置的第一后连接部135以及连接挑花槽和第一顶部卡接横梁133的倾斜设置的第一前连接部136,其截面类似于“几”字形,较低的实体结构的第一后座131依靠自重稳定结构主体1,较高的外挑花槽134作为种植花草区域起到生态作用。为了将上下层砌块可靠叠放,在第一后座131上形成有多个第一连锁限位孔132,通过在第一连锁限位孔132内插接限位棒4能够实现上下层砌块的限位连接,同时上下层砌块的第一顶部卡接横梁133互相配合实现精准定位和进一步可靠咬合。
[0022]如图2所示,第一后连接部135为槽结构且倾斜底壁上形成有圆孔5,在节省混凝土用量的同时可减轻砌块自重以方便施工,而且可以在槽结构内回填碎石32以加大砌块间摩擦力和整体结构的稳固性,倾斜底板上预留的圆孔5可形成墙体快速排水通道,避免在墙身直接开孔。第一前连接部136为实心结构,外挑花槽134是由其底壁、两个侧壁、一个外周壁与第一前连接部136构成的半开放结构,外挑花槽134的底壁上也形成有圆孔5,这样的话,外挑花槽砌块13组合后可形成整体互通的墙式花园,形成整体式生长空间,为植物提供足够的空间和营养供给,同时具有良好的固土效果。
[0023]需要说明的是,位于最外侧的外挑花槽砌块13的侧壁与其外周壁的顶部平齐,而位于中间的外挑花槽砌块13的侧壁在靠近第一前连接部136的一端形成有第一槽口 137,即图2至图4中所示的都是位于中间的外挑花槽砌块13,第一槽口 137的设计能够使得多个砌块组合后形成纵向连通槽体,从而获得更好的固土效果。
[0024]参见图5至图7,鱼巢砌块12的结构与外挑花槽砌块13相似,包括:第二后座121、第二顶部卡接横梁123、位于前部的贯通式鱼巢124、连接第二后座121和第二顶部卡接横梁123的倾斜设置的第二后连接部125以及连接贯通式鱼巢124和第二顶部卡接横梁123的倾斜设置的第二前连接部126,其截面也类似于“几”字形,较低的实体结构的第二后座121依靠自重稳定结构主体1,水下互通鱼巢砌块12为水下生物提供半开放性的栖息空间和快速逃生通道,保护生态平衡。在第二后座121上形成有多个第二连锁限位孔122,通过在第二连锁限位孔122内插接限位棒4能够实现上下层砌块的连接,同时上下层砌块的第二顶部卡接横梁123互相配合实现精准定位和进一步可靠咬合。
[0025]与外挑花槽砌块13 —样,第二后连接部125为槽结构且倾斜底板上形成有圆孔5,在节省混凝土用量的同时可减轻砌块自重以方便施工,而且可以在槽结构内回填碎石32以加大砌块间摩擦力和整体结构的稳固性,倾斜底板上预留的圆孔5可形成墙体快速排水通道,避免在墙身直接开孔。第二前连接部126为实心结构,贯通式鱼巢124是由其底壁、两个侧壁、一个外周壁与第二前连接部126构成的半开放结构,贯通式鱼巢124的侧壁在靠近第二前连接部126的一端形成有第二槽口 127,贯通式鱼巢124的外周壁与第二槽口 127的顶部平齐,贯通式鱼巢124的底壁上也形成有圆孔5,这样一来,贯通式鱼巢124为三面开槽的结构,在提供栖息洞穴的同时保证空间上的互通,底部圆孔5的设计使得巢内水环境流动性良好,进一步优化生态效果。
[0026]优选地,外挑花槽砌块13的外周壁朝向远离第一前连接部136的方向形成弧形壁;鱼巢砌块12的外周壁朝向远离第二前连接部126的方向形成弧形壁,这样能够形成更加宽阔的生态空间,同时构建流畅美观的墙面曲线。
[0027]支撑砌块11和封顶砌块14分别位于结构主体I的最底部和最顶端,都属于辅助砲块。具体地,如图1、图8和图9所不,封顶砲块14的上表面为后闻如低的斜坡,便于排走墙顶积水,封顶砌块14的下表面形成一底部梯形卡口 141,用于与下层外挑花槽砌块13的第一顶部卡接横梁133互锁咬合,此外,在封顶砌块14的后座142下表面还形成有与第一连锁限位孔132配合的第三连锁限位孔143,通过在连锁限位孔内插入限位棒4即可实现限位连接。
[0028]参见图10和图11,支撑砌块11包括:支撑后座111、支撑前座112及位于两者之间的梯形横梁113,在支撑后座111上形成有第四连锁限位孔114,用于与上层鱼巢砌块12的第二连锁限位孔122配合实现限位连接,梯形横梁113与上层鱼巢砌块12的第二顶部卡接横梁123互锁咬合,支撑后座111的底部还形成一向下凸起的齿墙115,用于与后面将要介绍的混凝土基座22定位配合,实际工程应用中,支撑砌块11应埋于回填后的坡脚线以下。
[0029]前面已经说过,挡墙基础2是协同辅助结构主体I的稳固性的,具体由底部垫层21、混凝土基座22、三向土工格栅23、土工布24及抛石25构成,底部垫层21用于混凝土基座22施工时的找平层,此外,在地基承载力不足的软土地基上,还可以在底部垫层21的下方埋设桩基26,从而提高地基承载力以保证墙体的整体稳定,减少工程完建后的不均匀沉降。
[0030]混凝土基座22的结构参见图12和图13,其位于底部垫层21上,用于承载支撑砌块11,其基座卡口 221与支撑砌块11的齿墙115咬合完成基础嵌套,再由基座挡块222对支撑砌块11进行限位。三向土工格栅23为多个,如图14和图15所示,施工时,三向土工格栅23水平、平行地铺设于结构主体I的后端并且其中一端压入结构主体I内,压入结构主体I的格栅端部回折并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