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网叠压冷热水生活给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393095阅读:371来源:国知局
管网叠压冷热水生活给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生活给水系统,具体地说是一种管网叠压冷热水生活给水系统。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高层建筑愈来愈多,高层建筑的室内生活给水系统,包括冷水系统和热水系统,均须二次加压供水以解决室外管网供水压力不足的需求,而现有技术的室内冷水与热水的生活给水系统大多数都是采用各自独立的系统,即采用不同泵组分别供水,这样很容易出现冷、热水的压力控制不不平衡以及冷、热水混合忽冷忽热等现象,影响正常使用,另外,目前二次供水大多数还是采用传统的低位水箱加压供水,存在占地大、能耗高、安装维护麻烦等缺陷。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能、节水、占地小、供水稳定的管网叠压冷热水生活给水系统,既可以满足高层建筑的室内生活冷水要求、又能保证其室内热水的正常供应。
[0004]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管网叠压冷热水生活给水系统主要是由倒流防止器、稳流罐、负压消除器、供水泵、热水循环泵、容积式换热器、温控阀、安全阀、热水供水管、冷水供水管、热水回水管和控制柜组成,稳流罐的进水口与自来水进水管直接串接,并在自来水进水管上沿水流方向顺次设有过滤器、倒流防止器,负压消除器装设在稳流罐上,并在稳流罐上设有远传压力表,稳流罐的出水口由管道连接供水泵,供水泵设置2?4台并联,并在供水泵的出水总管上设有远传压力表和压力控制器,用于供水泵的出水压力控制,从供水泵的出水总管上分出两路供水,一路为冷水供水管接用户,供冷水器具用水,另一路为补水管接容积式换热器,并在补水管上装设有止回阀,防止水倒流。
[0005]所述容积式换热器用于间接加压和储备生活热水,所采用的热媒介质可为蒸汽或高温水,热媒介质从热媒进水管进入容积式换热器,再由热媒出水管流出,在热媒进水管上沿热媒介质流向顺次装有过滤器和温控阀,当热媒介质为蒸汽时还须在热媒出水管上装设有疏水阀。为便于热水温度控制与节能,在容积式换热器上装设有浸入式温控传感器,用于控制出水温度不高于设定温度值,当由该浸入式温控传感器检测到出水温度高于设定温度值,则由控制柜自适应地调节温控阀的开度直至关闭温控阀,达到节能效果。为了安全,在容积式换热器的顶部还装设有安全阀。在容积式换热器的底部设有进水口、顶部设有出水口,进水口与所述供水泵出水的补水管连接,而出水口与热水供水管连接,热水供水管接用户,供热水器具用水。为便于自动排气,在热水供水管的最高点装设有自动排气阀。生活热水经容积式换热器加热后由热水供水管输送至用户的热水器具使用,未使用掉的热水通过热水回水管经热水循环泵加压后,回流至容积式换热器进水口的补水管上。
[0006]所述热水循环泵设置I?2台,并在热水循环泵之前的热水回水管上装设过滤器,热水循环泵之后的出水管连接在所述容积式换热器的补水管的止回阀之后。为保证热水器具的用水温度,在热水循环泵之前的热水回水管上装设有温度检测表,用于检测回水温度以控制热水循环泵运行或停止,达到节水、节能和用水温度舒适等效果。
[0007]所述控制柜用于控制负压消除器动作、供水泵自动供水、热水循环泵自动启停、温控阀开度以及对温度、压力的设定、显示、储存等功能。稳流罐的远传压力表、负压消除器、供水泵、供水泵出水总管的远传压力表与压力控制器、热水循环泵、温控阀、浸入式温控传感器、热水供水管的远传压力表以及热水回水管的温度检测表均由电缆线连接至控制柜,并在控制柜内预留有远程监控接口。
[0008]本发明的有效益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够充分利用自来水进水管上的原有压力,并具有加热和热水循环等功能,在应用于室内二次供水系统同时供给冷水和热水时,具有节能、节水、占地小、投资省和自动化控制程度高等优点。
【附图说明】
[0009]附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中,1、自来水进水管,2、过滤器,3、倒流防止器,4、稳流罐,5、远传压力表,6、负压消除器,7、供水泵,8、远传压力表,9、压力控制器,10、止回阀,11、补水管,12、热水循环泵,13、容积式换热器,14、热媒出水管,15、热媒进水管,16、过滤器,17、温控阀,18、浸入式温控传感器,19、安全阀,20、泄压管,21、远传压力表,22、热水供水管,23、过滤器,24、温度检测表,25、冷水供水管,26、控制柜,27、远程监控接口,28、电缆线,29、热水回水管,30、自动排气阀,31、热水器具,32、冷水器具。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就附图1对本发明的管网叠压冷热水生活给水系统作以下详细地说明。
[0012]如附图1所示,本发明的管网叠压冷热水生活给水系统主要是由倒流防止器3、稳流罐4、负压消除器6、供水泵7、热水循环泵12、容积式换热器13、温控阀17、安全阀19、热水供水管22、冷水供水管25、热水回水管29和控制柜26组成,稳流罐4的进水口与自来水进水管I直接串接,并在自来水进水管I上沿水流方向顺次设有过滤器2、倒流防止器3,负压消除器6装设在稳流罐4上,并在稳流罐4上设有远传压力表5,稳流罐4的出水口由管道连接供水泵7,供水泵7设置2?4台并联,并在供水泵7的出水总管上设有远传压力表8和压力控制器9,用于供水泵7的出水压力控制,从供水泵7的出水总管上分出两路供水,一路为冷水供水管25接用户,供冷水器具32用水,另一路为补水管11接容积式换热器13,并在补水管11上装设有止回阀10,防止水倒流。
[0013]所述容积式换热器13用于间接加压和储备生活热水,所采用的热媒介质可为蒸汽或高温水,热媒介质从热媒进水管15进入容积式换热器13,再由热媒出水管14流出,在热媒进水管15上沿热媒介质流向顺次装有过滤器16和温控阀17,当热媒介质为蒸汽时还须在热媒出水管14上装设有疏水阀。为便于热水温度控制与节能,在容积式换热器13上装设有浸入式温控传感器18,用于控制出水温度不高于设定温度值,当由该浸入式温控传感器18检测到出水温度高于设定温度值,则由控制柜26自适应地调节温控阀17的开度直至关闭温控阀17,达到节能效果。为了安全,在容积式换热器13的顶部还装设有安全阀19。在容积式换热器13的底部设有进水口、顶部设有出水口,进水口与所述供水泵7出水的补水管11连接,而出水口与热水供水管22连接,热水供水管22接用户,供热水器具31用水。为便于自动排气,在热水供水管22的最高点装设有自动排气阀30。生活热水经容积式换热器13加热后由热水供水管22输送至用户的热水器具31使用,未使用掉的热水通过热水回水管29经热水循环泵12加压后,回流至容积式换热器13进水口的补水管11上。
[0014]所述热水循环泵12设置I?2台,并在热水循环泵12之前的热水回水管29上装设过滤器23,热水循环泵12之后的出水管连接在所述容积式换热器13的补水管11的止回阀10之后。为保证热水器具31的用水温度,在热水循环泵12之前的热水回水管29上装设有温度检测表24,用于检测回水温度以控制热水循环泵12运行或停止,达到节水、节能和用水温度舒适等效果。
[0015]所述控制柜26用于控制负压消除器6动作、供水泵7自动供水、热水循环泵12自动启停、温控阀17开度以及对温度、压力的设定、显示、储存等功能。稳流罐4的远传压力表5、负压消除器6、供水泵7、供水泵7出水总管的远传压力表8与压力控制器9、热水循环泵12、温控阀17、浸入式温控传感器18、热水供水管22的远传压力表21以及热水回水管29的温度检测表24均由电缆线28连接至控制柜26,并在控制柜26内预留有远程监控接Π 27。
【主权项】
1.一种管网叠压冷热水生活给水系统主要是由倒流防止器、稳流罐、负压消除器、供水泵、热水循环泵、容积式换热器、温控阀、安全阀、热水供水管、冷水供水管、热水回水管和控制柜组成,其特征在于,稳流罐的进水口与自来水进水管直接串接,并在自来水进水管上沿水流方向顺次设有过滤器、倒流防止器,负压消除器装设在稳流罐上,并在稳流罐上设有远传压力表,稳流罐的出水口由管道连接供水泵,供水泵设置2?4台并联,并在供水泵的出水总管上设有远传压力表和压力控制器,从供水泵的出水总管上分出两路供水,一路为冷水供水管接用户,另一路为补水管接容积式换热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网叠压冷热水生活给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容积式换热器上装设有浸入式温控传感器,在容积式换热器的热媒进水管上沿热媒介质流向顺次装有过滤器和温控阀,在容积式换热器的顶部还装设有安全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网叠压冷热水生活给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容积式换热器的底部设有进水口、顶部设有出水口,进水口与所述供水泵出水的补水管连接,出水口与热水供水管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网叠压冷热水生活给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水循环泵设置I?2台,在热水循环泵之前的热水回水管上装设有温度检测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网叠压冷热水生活给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控制柜内预留有远程监控接口。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网叠压冷热水生活给水系统主要是由倒流防止器、稳流罐、负压消除器、供水泵、热水循环泵、容积式换热器、温控阀、安全阀、热水供水管、冷水供水管、热水回水管和控制柜组成,稳流罐的进水口与自来水进水管直接串接,负压消除器装设在稳流罐上,并在稳流罐上设有远传压力表,稳流罐的出水口由管道连接供水泵,供水泵设置2~4台并联,从供水泵的出水总管上分出两路供水,一路为冷水供水管接用户,另一路为补水管接容积式换热器。本发明的有效益果是,本发明能够充分利用自来水进水管上的原有压力,并具有加热和热水循环等功能,在应用于室内二次供水系统同时供给冷水和热水时,具有节能、节水、占地小、投资省和自动化控制程度高等优点。
【IPC分类】E03B7-07, E03B11-16
【公开号】CN104712018
【申请号】CN201310673370
【发明人】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人】青岛同创节能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6月17日
【申请日】2013年12月12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