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860370阅读:487来源:国知局
电缆井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城建或电力建设中的地下布线装置及其安装方法,具体说,是涉及电缆井。
【背景技术】
[0002]现有污水井、雨水井、雨水口井、燃气阀井、电力电缆井、各类弱电电缆井以及其他各类公用管道设备井通常采用砖等砌体砌筑,或者在安装现场采用现浇的方法制成混凝土的设备井。其中,电缆井,是在电缆埋设工程中起到施工中及工程竣工后安装或维护作用的地下检查井。一般分为人孔井和手孔井。人孔井比较大,人可以下到井里面进行施工操作。手孔井一般比较小,只有手可以伸进去进行操作,一般都是用于分支线路上,而且井内所穿过的电缆不多,主要的作用是做一个室外的过渡作用,用于暗敷时,方便穿线。传统的电缆井大多数使用的都是由砖砌或混凝土浇筑而成。
[0003]通常,为了维修便利,一般每条电缆都会在电缆井中留有备用量,以备不时之需。现有技术中,每个回路的备用电缆,无论进出线路电缆都会统一缠绕成圈之后堆叠在同一电缆井内,此时电缆可能会交错缠绕在一起,甚至打结,所以在发生电缆故障需要使用备用电缆时时,不能快速理顺备用电缆,难以抽出备用电缆及时进行维修和处理故障,尤其是当电缆堆叠在一起时,非常难以找出最底部的电缆,该电缆相对较重,往往需要借助外界工具,故障延时较长,维修和故障处理不方便,耽误电缆使用。此外,当一个回路的电缆出现故障时,其他回路的电缆也会收到影响,可能连带故障;更重要的是,同个电缆井内可能同时放置有带电和不带电的电缆,形成施工和维修时的多重安全隐患,尤其是当井内发生积水时,带电将更为危险。更有甚者,在已安装户外设备的地基下施工时,既不安全也不方便,尤其是施工空间极小,发生事故时,将难以逃生。
[0004]此外,实践证明,现有的砖砌或者混凝土浇筑的电缆井埋在地下受潮湿土壤和水汽、湿气浸泡、酸碱盐侵蚀极易腐蚀剥落而失去防水能力,易渗透、耐久性差,并且强度降低,易损坏;由于电缆布线和电缆井都是沿道路两侧设置,所以这样的电缆井一旦损坏还影响城市道路交通通畅,也不利于地下水资源的保护。且大量使用粘土砖造成粘土资源浪费,不符合环保政策;更有甚者,以现行的结构,在检查电缆某些特殊需求时,必须要把砖敲掉,然后才能检查,这样既浪费时间又耗工,然后检修完后还得再砌砖,这样就造成了很大的浪费。或者利用井盖封闭电缆井的结构中,井盖的结构强度又不足,使用不方便。

【发明内容】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有效利用电缆井内空间,仅通过简单结构改进使得电缆井内电缆按回路单一放置,检修简便且安全的电缆井。
[0006]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电缆井,包括本体和本体内电缆,其中,该电缆呈独立地布于电缆井内;当电缆为多根时,各根电缆成独立地至少平行布于电缆井内;此时各根电缆于本体内成单回路竖直放置;每两根电缆通过一隔离件将电缆井内分隔为两个用于容纳电缆的垂直空间;当电缆为η根时,电缆井内的隔离件的数量为η-1 ;电缆井内还包括一电缆运行工况智能在线监测预警系统,包括监测终端和监控中心主站,所述监测终端设置在电缆井内并通过无线网络与监控中心主站相连接。
[0008]优选地,隔离件包括由依次固定连接的固定轴、电缆固定环和电缆托板组成。其电缆固定环采用活扣式闭合,活扣可采用现有技术中使用强度高的各类活扣。
[0009]优选地,所述监测终端包括电缆接地电流监测单元、电缆接头温度监测单元、电缆井道氧气监测单元、电缆井道一氧化碳监测单元、电缆井道二氧化碳监测单元、电缆井道烟雾监测单元、电缆井道水位监测单元、电缆环境温湿度监测单元、电缆井道井盖防盗监测单元、数据采集单元、主控单元和无线通信模块。
[0010]更优选地,所述电缆接地电流监测单元包括在有金属护层的接地线上设置的护层接地电流互感器。
[0011]更优选地,所述电缆接头温度监测单元包括热感应元件、内置测温模块和外置测温中继器,其中,所述热感应元件安装在电缆接头的导体铜接管部位,所述内置测温模块安装在电缆接头内屏蔽管部位,所述外置测温中继器安装在电缆接头主绝缘外部位置,热感应元件与内置测温模块相连接,内置测温模块通过无线通讯方式与外置测温中继器相连接。
[0012]更优选地,所述电缆井道氧气监测单元包括氧传感器,所述氧传感器设置在电缆井道内。
[0013]更优选地,所述电缆井道一氧化碳监测单元包括一氧化碳传感器,所述一氧化碳传感器分布在电缆井道内。
[0014]更优选地,所述电缆井道二氧化碳监测单元包括二氧化碳传感器,所述二氧化碳传感器分布在电缆井道内。
[0015]更优选地,所述电缆井道烟雾监测单元包括烟雾传感器,所述烟雾传感器分布在电缆井道内。
[0016]更优选地,所述电缆井道水位监测单元包括水位传感器,所述水位传感器设置在电缆井道的隔离件上。
[0017]更优选地,所述电缆环境温湿度监测单元包括温湿度传感器,所述温湿度传感器设置电缆井道内。
[0018]更优选地,所述电缆井道井盖防盗监测单元包括位移传感器,所述位移传感器设置在电缆井道井盖上。
[0019]更优选地,所述数据采集单元的输入端分别与护层接地电流互感器、外置测温中继器、氧传感器、一氧化碳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烟雾传感器、水位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相连接,输出端与主控单元相连接,所述主控单元通过无线通信模块接入无线网络与监控中心主站相连接。
[0020]更优选地,所述监控中心主站包括前置通信机、主控系统、数据库系统和监控终端,所述前置通信机接入无线网络,所述主控系统分别与前置通信机、数据库系统和监控终端相连接。
[0021]更进一步,隔离件可采用上述两种隔离件的结合。
[0022]更优选地,该隔离件为绝缘材料制成;但非绝缘材料亦可,可根据具体实施场地而定。
[0023]优选地,为了更有效的排布电缆,隔板、本体的侧壁或底板上设有至少一个通孔,用于电缆穿过隔板。
[0024]优选地,电缆井内的进出该电缆井部分线路呈平行状,此时,相应电缆进出电缆井通过贯穿电缆井的相对两侧壁实现。
[0025]优选地,电缆井内的进出该电缆井部分线路不成平行状,进出线路间成一定角度,此时,相应的电缆进出电缆井通过贯穿电缆井的相连的两侧壁实现。
[0026]更优选地,该通孔直径不小于电缆直径,优选为不小于20mm,不大于300mm。
[0027]更优选地,每个回路的电缆一进一出的穿过每一隔板上的两个通孔,换言之,即每一隔板上的通孔为两个,可设置于相同高度,分别作为电缆的进、出孔;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不同隔板上的通孔高度不同,且可根据通孔位于隔板上的位置,有效编号区分各回路电缆。
[0028]更进一步优选地,在电缆需维护时更易将电缆取出,通孔可进一步向上开槽至隔板顶部,此时,该电缆放置处为一细长开口槽,当电缆需取出时,可通过将电缆向上提起即可完成,简单易操作;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该开口槽的开口处可设有一搭扣以避免误操作。
[0029]优选地,本体为一开口槽结构,其侧壁和外壁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砌体砌筑或水泥混凝土浇筑而成;优选地,本体配有一形状匹配绝缘盖,非绝缘盖亦可,可根据具体实施场地而定;更优选地,该绝缘盖由n+1个子绝缘盖组成,各子绝缘盖形状与经隔板分隔后的垂直空间顶面匹配;此时,将某一回路电缆发生故障时,可仅打开相应的绝缘盖进行维护,保证了各电缆之间的分隔,且修护人员可在该绝缘盖的保护下进行安全施工维护。
[003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首创性的将电缆井中电缆的混乱排布方式改为单回路竖直放置,无需增加电缆井的体积,且针对不同的电缆,甚至可减小相应的电缆井体积,有效的利用了电缆井内不同高度空间;并且通过其内部隔离件的通孔设置,即可实现将多回路电缆编号分类,且无需其他辅助结构。该电缆井结构可靠,空间利用率高,安全系数高,且可大为节约现有市场中因为井内电缆混乱而导致的维修和安全问题,维修便捷,发生故障时可很快的找到故障电缆,及时维修,且可将带电与不带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