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深水基槽回淤监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21238阅读:3335来源:国知局
一种深水基槽回淤监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深测量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深水基槽回淤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0002]基槽回淤对沉管隧道安装具有很大影响,目前施工单位关于基槽回淤监测方法主要有:潜水员探摸法,密度仪直接测量法,高差法。潜水员探摸法一般采用潜水员潜入海底进行回淤厚度人工测量;密度计法为采用密度计进行密度深度剖面测量;高差法一般采用双频测深仪对开挖后及抛填前进行深度测量。
[0003]潜水员取样法代表性差,无法整体判断回淤状况。密度计法,操作不便且成本较高。高差法,双频测深仪为点状式测量,无法形成高密度水深图,两次测量间对比误差较大,不能全面准确反映回淤状况。
【实用新型内容】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深水基槽回淤监测系统,该系统能够准确得知深水基槽的回淤状况,为后续抛填提供了依据。
[0005]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深水基槽回淤监测系统,包括:
[0006]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基槽开挖后和基槽抛填前的浮泥表面和浮泥底面的测量高程;
[0007]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基槽开挖后和基槽抛填前的浮泥表面和浮泥底面的测量高程的差值,计算深水基槽回淤量及回淤浮泥的厚度。
[0008]可选的,所述第一获取模块,具体用于:
[0009]通过多波束测深仪获取所述基槽开挖后和所述基槽抛填前的浮泥表面的高程。
[0010]可选的,所述第一获取模块,具体用于:
[0011]通过双频测深仪获取所述基槽开挖后和所述基槽抛填前的浮泥底面的高程。
[0012]可选的,所述系统还包括:
[0013]第二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多波束测深仪获取的所述基槽抛填前的高程与所述基槽开挖后的高程的差值获取所述基槽开挖后至所述基槽抛填前的回淤量。
[0014]可选的,所述计算模块,具体用于:
[0015]根据所述多波束测深仪获取的所述基槽抛填前的高程与所述双频测深仪获取所述基槽抛填前的高程的差值,得到所述基槽开挖后至所述基槽抛填前基槽回淤量及回淤浮泥的厚度。
[0016]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深水基槽回淤监测系统,该系统通过对基槽开挖后及抛填前水深测量,准确的反映出了基槽区域的回淤状况;相对于潜水员测量法,密度仪法,及双频测深仪法,成本小,且全覆盖,更加能准确反映出回淤状况。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深水基槽回淤监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深水基槽回淤监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20]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深水基槽回淤监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监测系统包括:第一获取模块11、计算模块12。
[0021]第一获取模块11,用于获取基槽开挖后和基槽抛填前的浮泥表面和浮泥底面的测里冋fe ;
[0022]计算模块12,用于根据所述基槽开挖后和基槽抛填前的浮泥表面和浮泥底面的测量高程的差值,计算深水基槽回淤浮泥的厚度。
[0023]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第一获取模块11,具体用于:
[0024]通过多波束测深仪获取所述基槽开挖后和所述基槽抛填前的浮泥表面的高程。
[0025]所述第一获取模块11,还具体用于:
[0026]通过双频测深仪获取所述基槽开挖后和所述基槽抛填前的浮泥底面的高程。
[0027]所述系统还包括图1中未示出的第二获取模块13:
[0028]第二获取模块13,用于根据所述多波束测深仪获取的所述基槽抛填前的高程与所述基槽开挖后的高程的差值获取所述基槽开挖后至所述基槽抛填前的回淤量。
[0029]所述计算模块12,具体用于:
[0030]根据所述多波束测深仪获取的所述基槽抛填前的高程与所述双频测深仪获取所述基槽抛填前的高程的差值,得到所述基槽开挖后至所述基槽抛填前回淤量中浮泥的厚度。
[0031]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深水基槽回淤监测示意图,如图2所示,其中包括:测量船1、双频测深仪2和多波束测深仪3。
[0032]具体的,通过多波束测深仪获取所述基槽开挖后和所述基槽抛填前的浮泥表面的高程。
[0033]通过双频测深仪获取所述基槽开挖后和所述基槽抛填前的浮泥底面的高程。
[0034]浮泥密度介于1050kg/m3?1260kg/m3之间,回淤沉积物为浮泥沉积,密度大于1260kg/m3,多波束测深仪反射面为浮泥表面,双频测深仪中低频反射面为浮泥底面。在多波束测量船船舷侧挂双频测深仪进行同步测量,同步测量目的有助于保证双频测深仪及多波束测深仪具有相同的测量环境,减小双频测深仪及多波束测深仪相对误差。
[0035]基槽开挖后进行测量,双频测深仪低频测量高程为hi (hi为一系列高程点,为带入方便,仅以hi引用),多波束测深仪测量高程为H1,使用HYPACK软件TIN Model模块将多波束数据按照双频测深仪测线进行数据提取,高程为Hl ’,则基槽开挖后浮泥厚度为:
[0036]Hfl = Hr -hi
[0037]抛填前进行测量,双频测深仪低频测量高程为h2,多波束测深仪测量高程为H2,使用HYPACK软件TIN Model模块将多波束数据按照双频测深仪测线进行数据提取,高程为H2’,则基槽抛填前浮泥厚度为:
[0038]Hf2 = H2,_h2
[0039]根据所述多波束测深仪获取的所述基槽抛填前的高程与所述基槽开挖后的高程的差值获取所述基槽开挖后至所述基槽抛填前的回淤量,基槽开挖后至基槽抛填前回淤量为:
[0040]Hh = H2-H1
[0041]根据所述多波束测深仪获取的所述基槽抛填前的高程与所述双频测深仪获取所述基槽抛填前的高程的差值,得到所述基槽开挖后至所述基槽抛填前回淤量中浮泥的厚度,基槽开挖后至基槽抛填前回淤量中浮泥厚度为:
[0042]Hf3 = Hf2 = H2,_h2
[0043]上述使用HYPACK软件TIN Model模块将多波束数据按照双频测深仪测线进行数据提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仅用于举例说明,并不限定采用此模块将多波束数据按照双频测深仪测线进行数据提取的方法。
[0044]上述系统通过对基槽开挖后及抛填前水深测量,准确的反映出了基槽区域的回淤状况,并通过双频测深仪对抛填前水深测量,可反映出回淤物中浮泥及回淤沉积物的情况,相对于潜水员测量法,密度仪法,及双频测深仪法,成本小,且全覆盖,更加能准确反映出回淤状况。
[0045]上述系统的检测方法包括:
[0046]101、获取基槽开挖后和基槽抛填前的浮泥表面和浮泥底面的测量高程;
[0047]102、根据所述基槽开挖后和基槽抛填前的浮泥表面和浮泥底面的测量高程的差值,计算深水基槽回淤量及回淤浮泥的厚度。
[004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主要是对基槽开挖后和基槽抛填前进行测量,在具体工程项目中,基槽开挖后和基槽抛填前可能会有一段时间的间隔,因此在基槽开挖后和基槽抛填前基槽的回淤量有可能差别很大。
[004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双频测深仪为低频双频测深仪,主要是用于低频测量浮泥底面高程。本实用新型中的所有双频测深仪均为低频双频测深仪,不仅以一一说明。
[005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主要是采用多波束测深仪和双频测深仪相结合方法,多波束测深仪反射界面浮泥顶面高程,双频测深仪反射界面为浮泥底面高程,基槽开挖后及抛填前进行多波束测深仪和双频测深仪结合测量,通过多波束测深仪测量数据可推知回淤物厚度,通过双频测深仪低频及多波束测深仪测量数据对比可推知浮泥的厚度。
[0051]以上所述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主权项】
1.一种深水基槽回淤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基槽开挖后和基槽抛填前的浮泥表面和浮泥底面的测量高程; 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基槽开挖后和基槽抛填前的浮泥表面和浮泥底面的测量高程的差值,计算深水基槽回淤量及回淤浮泥的厚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获取模块,具体用于: 通过多波束测深仪获取所述基槽开挖后和所述基槽抛填前的浮泥表面的高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获取模块,具体用于: 通过双频测深仪获取所述基槽开挖后和所述基槽抛填前的浮泥底面的高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多波束测深仪获取的所述基槽抛填前的高程与所述基槽开挖后的高程的差值获取所述基槽开挖后至所述基槽抛填前的回淤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多波束测深仪获取的所述基槽抛填前的高程与所述双频测深仪获取所述基槽抛填前的高程的差值,得到所述基槽开挖后至所述基槽抛填前基槽回淤量及回淤浮泥的厚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深水基槽回淤监测系统,涉及水深测量领域。该深水基槽回淤监测系统包括: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基槽开挖后和基槽抛填前的浮泥表面和浮泥底面的测量高程;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基槽开挖后和基槽抛填前的浮泥表面和浮泥底面的测量高程的差值,计算深水基槽回淤量及回淤浮泥的厚度。该系统通过对基槽开挖后及抛填前水深测量,准确的反映出了基槽区域的回淤状况;相对于潜水员测量法,密度仪法,及双频测深仪法,成本小,且全覆盖,更加能准确反映出回淤状况。
【IPC分类】E02D1-00
【公开号】CN204530656
【申请号】CN201520109732
【发明人】刘兆权, 张秀振, 孙阳阳, 季浩华, 成益品
【申请人】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8月5日
【申请日】2015年2月16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