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附式石笼网陶粒填充排水坝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50294阅读:289来源:国知局
吸附式石笼网陶粒填充排水坝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附式石笼网陶粒填充排水坝系统。
【背景技术】
[0002]未经处理的农业生产污水经排水沟渠汇入周边水塘河道内,造成严重的面源污染。迄今,解决农田排水引起的面源污染的主要途径有源头控制、氮磷污染迀移途中去除净化和末端处理。近年来,对氮磷污染物在迀移途中进行去除得到广泛深入的研宄。
[0003]水坝是拦截江河渠道水流以抬高水位或调节流量的挡水建筑物,可用于截流、供水、灌溉、调整河势、保护岸床等。迄今为止,传统水坝装置虽然能有效拦截污染下游水体的泥沙及部分废弃物,但是,传统水坝透水性差,施工导流不方便,在设有传统水坝的水体环境中,生物多样性明显减少。此外,传统水坝粘性土料的填筑受气候影响较大,且对造成水体污染的大量营养元素没有起到很好的吸附作用。
[0004]迄今,传统水坝装置不能很好地起到渗滤作用,会破坏水环境中的生物多样性。传统水坝材料单一,对水体净化效果一般,有的外加措施虽然有一定的净水作用,但是投资成本过高,不适宜广泛推广。传统水坝景观特性较差,多以粘土堆砌,暴雨或梅雨季节,坝体易被水流腐蚀。传统水坝施工不便,抗冲击力不大,易垮塌。

【发明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高效方便、经济实用的吸附式石笼网陶粒填充排水坝系统,实现生物渗滤,保护水体环境生物多样性。
[000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7]吸附式石笼网陶粒填充排水坝系统,特点是:包含透水生物净化通道和土质堤坝,所述透水生物净化通道包含网状箱体以及置于其内的填料,所述填料包含沿水流方向前后依次布置的第一石块料层、陶粒料层以及第二石块料层,所述土质堤坝上设有用于容纳透水生物净化通道的凹坑,凹坑内铺设土工布,透水生物净化通道置于其上。
[0008]进一步地,上述的吸附式石笼网陶粒填充排水坝系统,其中,所述第一石块料层和第二石块料层均由扁圆形石块堆叠形成。
[0009]更进一步地,上述的吸附式石笼网陶粒填充排水坝系统,其中,所述网状箱体为IXlXlm的正方形结构。
[0010]更进一步地,上述的吸附式石笼网陶粒填充排水坝系统,其中,所述土质堤坝上种植有水生植物。
[0011]再进一步地,上述的吸附式石笼网陶粒填充排水坝系统,其中,所述水生植物为美人蕉或鸾尾。
[0012]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性特点和进步主要体现在:
[0013]吸附式石笼网陶粒填充排水坝系统具有净化效果好、经济实用、易维护等特点,土坝部分能有效延长水力停留时间,其上的水生植物根系吸收氮磷同时还能促进水环境的硝化和反硝化作用。透水生物净化通道部分存在较多的孔隙,形成较大的比表面积,有较好的抗冲击性,且陶粒填充材料吸附能力及透气性极好,可以增强水体的自净能力。在环境保护和水质保持上,都具有极佳的功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显著,堪称是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的好技术。
【附图说明】
[001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0015]图1: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示意图;
[0016]图2:透水生物净化通道的水平截面示意图;
[0017]图3:透水生物净化通道的垂直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如图1所示,吸附式石笼网陶粒填充排水坝系统,包含透水生物净化通道2和土质堤坝1,土质堤坝I上设有用于容纳透水生物净化通道的凹坑,凹坑内铺设土工布,透水生物净化通道2置于其上。
[0019]如图2、图3,透水生物净化通道包含网状箱体21以及置于其内的填料,填料包含沿水流方向前后依次布置的第一石块料层22、陶粒料层23以及第二石块料层24,第一石块料层22和第二石块料层24均由扁圆形石块堆叠形成,网状箱体21为IX IX Im的正方形结构。扁圆形石块堆叠存在较多的孔隙,形成较大的比表面积,有较好的抗冲击性。陶粒密度小,内部多孔,质轻,表面强度高,吸附能力及透气性极好,可以增强水体的自净能力。扁圆形石块与陶粒渗透性吸附,可以使水下小型生物通过,净水同时还维护了水环境的生物多样性。
[0020]为延长水力停留时间,使水流均匀分布,土质堤坝上种植有对氮磷吸附能力好的水生植物,水生植物为美人蕉或鸢尾等。水生植物吸收水体中氮磷等营养元素,根系还能形成好氧区和远离根系的厌氧区,促进了硝化和反硝化作用,提高了对水体的脱氮作用。
[0021]具体施工时,先对天然土质堤坝进行工程改造,在原有堤坝两端各留3m 土坝,两侧各夯下2根木粧进行大坝固定,在其上覆植美人蕉、鸢尾等去除氮磷效果好的植物。再从两端向中央各取5m,挖去其上层Im的泥土,用于放置4个IX IX Im的网状箱体,置入填料。在天然土坝中段留14m 土质坝,两侧夯下木粧,上层覆植美人蕉、鸢尾等去除氮磷效果好的植物。
[0022]其施工工艺简便,只需将石块、陶粒等填料装入笼子封口即可。可以承受大范围的变形,而不会坍塌。笼内填料缝隙间有利于水环境中生物活动,可与周围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具有良好的渗透性,可防止由流体静力造成的损害,且有利于山坡和岸滩的稳定。解决了水环境生物多样性缩减问题,对沿岸自然环境要求低,扩大了应用范围,经济实用。可以承受农田面源污染排水量及水力负荷,对农田排出污水进行有效拦截吸附,整体改善农田排水水质,构成水体内生物渗滤廊道系统,从而保护水体环境生物多样性。
[0023]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吸附式石笼网陶粒填充排水坝系统具有净化效果好、经济实用、易维护等特点,土坝部分能有效延长水力停留时间,其上的水生植物根系吸收氮磷同时还能促进水环境的硝化和反硝化作用。透水生物净化通道部分存在较多的孔隙,形成较大的比表面积,有较好的抗冲击性,且陶粒填充材料吸附能力及透气性极好,可以增强水体的自净能力。在环境保护和水质保持上,都具有极佳的功效,是一种适用于净化受污水体的新型生态排水坝。
[0024]需要强调的是: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主权项】
1.吸附式石笼网陶粒填充排水坝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透水生物净化通道和土质堤坝,所述透水生物净化通道包含网状箱体以及置于其内的填料,所述填料包含沿水流方向前后依次布置的第一石块料层、陶粒料层以及第二石块料层,所述土质堤坝上设有用于容纳透水生物净化通道的凹坑,凹坑内铺设土工布,透水生物净化通道置于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附式石笼网陶粒填充排水坝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石块料层和第二石块料层均由扁圆形石块堆叠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附式石笼网陶粒填充排水坝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状箱体为I X I X Im的正方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附式石笼网陶粒填充排水坝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土质堤坝上种植有水生植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吸附式石笼网陶粒填充排水坝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生植物为美人蕉或鸢尾。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吸附式石笼网陶粒填充排水坝系统,包含透水生物净化通道和土质堤坝,透水生物净化通道包含网状箱体以及置于其内的填料,填料包含沿水流方向前后依次布置的第一石块料层、陶粒料层以及第二石块料层,土质堤坝上设有用于容纳透水生物净化通道的凹坑,凹坑内铺设土工布,透水生物净化通道置于其上。土坝部分能有效延长水力停留时间,其上的水生植物根系吸收氮磷同时还能促进水环境的硝化和反硝化作用。透水生物净化通道部分存在较多的孔隙,形成较大的比表面积,有较好的抗冲击性,且陶粒填充材料吸附能力及透气性极好,可以增强水体的自净能力。在环境保护和水质保持上,都具有极佳的功效。
【IPC分类】C02F3-32, E02B7-06, C02F3-30
【公开号】CN204570617
【申请号】CN201520231959
【发明人】宋青, 王建中
【申请人】苏州绿世界园林发展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8月19日
【申请日】2015年4月17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