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给排水工程的防渗止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98849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给排水工程的防渗止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给排水工程的防渗止水结构。
【背景技术】
[0002]给排水工程是用于水供给、废水排放和水质改善的工程。给排水工程已成为控制水媒传染病流行和环境水污染的基本设施、是发展城市及工业的基础建设之一、是市政工程的主要组成部分。
[0003]给排水工程分为给水工程和排水工程两部分:给水工程为居民和厂、矿、运输企业供应生活、生产用水的工程;排水工程为排除人类生活污水和生产中的各种废水、多余的地面水的工程。
[0004]当前的给排水工程的防渗止水结构中由排污主管道和各分排污口相通,排水时,污水由各分排污口进入到排污主管道中,最终将污水排出。但当排污水量比较多时,排污主管道来不及将污水排出,这时,污水就会从排污主管道中溢出并逆流到地面形成污染,从而影响到人们的生活或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基于给排水工程的防渗止水结构,该基于给排水工程的防渗止水结构在排污水量比较大时,也能及时污水排出,不会逆流到地面形成污染,并且不会影响到人们的生活或工作。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0007]一种基于给排水工程的防渗止水结构,包括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所述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之间具有夹角,所述出水通道的内表面设置有活动式防渗止水片,所述出水通道的内表面相应于防渗止水片的后面还固定设置有挡盘,所述的挡盘为环形结构,所述挡盘位于防渗止水片临近出水通道的内表面并与出水通道的内表面为无缝隙固定连接,这样就可以有效地防止污水从出水通道的缝隙中渗出,所述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之间的夹角为90 ?100°。
[000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出水通道的内表面还设置有左、右凸台,所述左、右凸台上分别设置有凹孔,所述防渗止水片上端设置有左、右安装片,所述的左、右安装片分别扣设在左、右凸台的凹孔内。
[000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防渗止水片的外径大于环形挡盘的内径。
[00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挡盘焊接在出水通道的内表面上并且与出水通道的内表面为无缝隙焊接。
[00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之间的夹角为95°。
[0012]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3]本实用新型基于给排水工程的防渗止水结构由于在出水通道内设置有活动式防渗止水片,通过与环形结构的挡盘配合作用,这样就可以有效防止污水溢出进水通道并逆流到地面形成污染,并且不会影响到人们的生活或工作。
[0014]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基于给排水工程的防渗止水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基于给排水工程的防渗止水结构的纵剖视图。
[0017]图3为基于给排水工程的防渗止水结构排污工作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参阅图1?3,一种基于给排水工程的防渗止水结构,包括进水通道I和出水通道3,所述进水通道I和出水通道3之间具有夹角,所述出水通道3的内表面设置有活动式防渗止水片5,所述出水通道3的内表面相应于防渗止水片5的后面还固定设置有挡盘7,所述的挡盘7为环形结构,防渗止水片5通过与环形结构的挡盘7配合作用,这样就可以有效防止污水溢出进水通道并逆流到地面形成污染,并且不会影响到人们的生活或工作。
[0019]所述挡盘7位于防渗止水片5临近出水通道3的内表面并与出水通道3的内表面为无缝隙固定连接,这样可以防止污水从出水通道3的缝隙中渗出,所述进水通道I和出水通道3之间的夹角为90?100°。所述进水通道I和出水通道3为一体成型结构,进水通道I和出水通道3之间的夹角小于90°时,弯折处容易断裂,进水通道I和出水通道3之间的夹角大于100°时,污水排放速度太快,不好把控。
[0020]所述出水通道3的内表面设置有左、右凸台30、32,所述左、右凸台30、32分别设置有凹孔34、36,一个止水片5位于出水通道3的内表面,所述止水片5上端设置有左、右安装片50、52,所述的左、右安装片50、52分别穿设在左、右凸台30、32的凹孔34、36内。安装时,挤压左、右安装片50、52,使左、右安装片50、52向中间靠拢,并将左、右安装片50、52置于左、右凸台30、32的凹孔34、36处,然后松开左、右安装片50、52,使左、右安装片50、52穿设在左、右凸台30、32的凹孔34、36内,即完成防渗止水片5的安装。
[0021]所述防渗止水片5的外径大于环形挡盘7的内径,作为优选,适当减少防渗止水片5的外径也能使防渗止水片5将出水通道3阻挡,这样就可以使防渗止水片5与出水通道3的内表面具有一定的间隙,防渗止水片5在滑动时可以顺畅的滑动。
[0022]所述挡盘7焊接在出水通道3的内表面上并且与出水通道3的内表面为无缝隙焊接。这样环形结构的挡盘7与出水通道3的内表面连接更稳定、不会出现污水从出水通道3的与挡盘7的焊接缝隙中渗出。
[0023]作为优选,所述进水通道I和出水通道3之间的夹角为95°,这样的结构设计可以使进水通道I和出水通道3形成夹角的弯折处部容易断裂,从而使用寿命更长久,其次污水排放速度容易把控。
[0024]参阅图3,现以在一个排污主管道400安装了工厂排污口 100、生活小区排污口200、学校排污口 300的排污系统为例对其工作原理作一说明。所述学校排污口 300安装有本实用新型基于给排水工程的防渗止水结构。
[0025]当学校排水时,污水由学校排污口300的进入学校给排水工程的防渗止水结构的进水通道1,并且污水由进水通道I流向出水通道3,此时,水流推开防渗止水片5,并由出水通道3流出。当工厂和生活小区同时排污时,污水由工厂排污口 100、生活小区排污口 200进入排污主管道400,由于工厂和生活小区同时排水,污水量较大,此时由于排污主管道400来不及将污水排出,导致污水流向学校排污口 300,当污水到达学校排污口 300,水流流向学校给排水工程的防渗止水结构的出水通道3,防渗止水片5将污水阻挡在出水通道3内,防止其流向进水通道1,从而有效地避免了污水的逆流溢出到学校地面上,并且不会影响到人们的生活或工作。
[0026]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基于给排水工程的防渗止水结构由于在出水通道内设置有活动式防渗止水片,通过与环形结构的挡盘配合作用,这样就可以有效防止污水溢出进水通道并逆流到地面形成污染,并且不会影响到人们的生活或工作。
[0027]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主权项】
1.一种基于给排水工程的防渗止水结构,包括进水通道(I)和出水通道(3),所述进水通道(I)和出水通道(3)之间具有夹角,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通道(3)的内表面设置有活动式防渗止水片(5),所述出水通道(3)的内表面相应于防渗止水片(5)的后面还固定设置有挡盘(7),所述的挡盘(7)为环形结构,所述挡盘(7)位于防渗止水片(5)临近出水通道(3)的内表面并与出水通道(3)的内表面为无缝隙固定连接,所述进水通道(I)和出水通道⑶之间的夹角为90?1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给排水工程的防渗止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通道(3)的内表面还设置有左、右凸台(30、32),所述左、右凸台(30、32)上分别设置有凹孔(34、36),所述防渗止水片(5)上端设置有左、右安装片(50、52),所述的左、右安装片(50、52)分别扣设在左、右凸台(30,32)的凹孔(34,36)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给排水工程的防渗止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渗止水片(5)的外径大于挡盘(7)的内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给排水工程的防渗止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盘(7)焊接在出水通道(3)的内表面上并且与出水通道(3)的内表面为无缝隙焊接。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基于给排水工程的防渗止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通道(I)和出水通道(3)之间的夹角为95°。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给排水工程的防渗止水结构,包括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之间具有夹角,出水通道的内表面设置有活动式防渗止水片,出水通道的内表面相应于防渗止水片的后面还固定设置有挡盘,所述挡盘为环形结构,挡盘位于防渗止水片临近出水通道的内表面并与出水通道的内表面为无缝隙固定连接,所述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之间的夹角为90~100°。本实用新型基于给排水工程的防渗止水结构由于在出水通道内设置有活动式防渗止水片,通过与环形结构的挡盘配合作用,这样就可以有效防止污水溢出进水通道并逆流到地面形成污染,并且不会影响到人们的生活或工作。
【IPC分类】E02F3-04, E02F3-02
【公开号】CN204608849
【申请号】CN201520176047
【发明人】刘喜凯
【申请人】刘喜凯
【公开日】2015年9月2日
【申请日】2015年3月26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