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口组合式生态护坡砌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134971阅读:342来源:国知局
双口组合式生态护坡砌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砌块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双口组合式生态护坡砌块。
【背景技术】
[0002]河道整治工程是指按照河道演变规律,因势利导,调整、稳定河道主流位置,改善水流、泥沙运动和河床冲淤部位,以适应防洪、航运、供水、排水等国民经济建设要求的工程措施。而护岸工程是河道治理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护岸工程中常使用到护坡墙。传统的护坡墙采用干砌石、浆砌石等石材制成,该类护坡墙使河流丧失了自然原本的活力,忽略了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由于河坡硬化使河道的自净能力弱化,各种水生植物无法生存,严重破坏了河流的生态系统,也影响护岸及周围环境的美观度。为改善该类护坡墙的不足,需充分考虑河道生态系统建设一种生态护坡墙。而生态护坡墙是由若干个相同或不同的生态护坡砌块拼接而成,以便于植物生长形成良性生态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口组合式生态护坡砌块。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双口组合式生态护坡砌块,包括带有两个植生孔的“日”字型砌块本体,所述砌块本体两侧侧面的两端均设置有倾斜面,所述砌块本体同侧侧面两端的倾斜面的倾斜方向相交叉,所述砌块本体两侧侧面同端的倾斜面的倾斜方向相平行。
[0005]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砌块本体同侧侧面两端倾斜面之间形成限位部。
[0006]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优选,所述砌块本体的左侧面后端设第一倾斜面、前端设第二倾斜面,所述第一倾斜面自上而下向内倾斜设置,所述第二倾斜面自下而上向内倾斜设置,所述第一倾斜面与第二倾斜面之间形成第一限位部;所述砌块本体的右侧面后端设第三倾斜面、前端设第四倾斜面,所述第三倾斜面自下而上向内倾斜设置且与第一倾斜面相平行,所述第四倾斜面自上而下向内倾斜设置且与第二倾斜面相平行,所述第三倾斜面与第四倾斜面之间形成第二限位部。
[0007]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另一种优选,所述砌块本体的左侧面后端设第五倾斜面、前端设第六倾斜面,所述第五倾斜面自下而上向内倾斜设置,所述第六倾斜面自上而下向内倾斜设置,所述第五倾斜面与第六倾斜面之间形成第三限位部;所述砌块本体的右侧面后端设第七倾斜面、前端设第八倾斜面,所述第七倾斜面自上而下向内倾斜设置且与第五倾斜面相平行,所述第八倾斜面自下而上向内倾斜设置且与第六倾斜面相平行,所述第七倾斜面与第八倾斜面之间形成第四限位部。
[0008]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砌块结构简单,拼接方便,稳定性好,便于种植植物以形成河道良性生态系统。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砌块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2为图1中右侧视角度示意图;
[0011]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砌块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砌块与实施例二中砌块拼接形成生态护坡墙的拼接关系不意图。
[0013]图中标号为:11_第一倾斜面,12-第二倾斜面,13-第三倾斜面,14-第四倾斜面,15-第一限位部,16-第二限位部,21-第五倾斜面,22-第六倾斜面,23-第七倾斜面,24-第八倾斜面,25-第三限位部,26-第四限位部,30-植生孔,40-植生腔。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1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16]实施例一:
[0017]参照图1和图2可知,一种双口组合式生态护坡砌块,包括带有两个植生孔30的“日”字型砌块本体,所述砌块本体的左侧面后端设第一倾斜面11、前端设第二倾斜面12,所述第一倾斜面11自上而下向内倾斜设置,所述第二倾斜面12自下而上向内倾斜设置,所述第一倾斜面11与第二倾斜面12之间形成第一限位部15 ;所述砌块本体的右侧面后端设第三倾斜面13、前端设第四倾斜面14,所述第三倾斜13面自下而上向内倾斜设置且与第一倾斜面11相平行,所述第四倾斜面14自上而下向内倾斜设置且与第二倾斜面12相平行,所述第三倾斜面13与第四倾斜面14之间形成第二限位部16。
[0018]实施例二:
[0019]参照图3可知,一种双口组合式生态护坡砌块,包括带有两个植生孔30的“日”字型砌块本体,所述砌块本体的左侧面后端设第五倾斜面21、前端设第六倾斜面22,所述第五倾斜面21自下而上向内倾斜设置,所述第六倾斜面22自上而下向内倾斜设置,所述第五倾斜面21与第六倾斜面22之间形成第三限位部25 ;所述砌块本体的右侧面后端设第七倾斜面23、前端设第八倾斜面24,所述第七倾斜面23自上而下向内倾斜设置且与第五倾斜面21相平行,所述第八倾斜面24自下而上向内倾斜设置且与第六倾斜面22相平行,所述第七倾斜面23与第八倾斜面24之间形成第四限位部26。
[0020]参照图4,将实施一中砌块与实施例二中砌块拼接形成生态护坡墙,将实施例一中的砌块命名为第一砌块、实施二中的砌块命名为第二砌块,其具体的拼接方式为:
[0021]第一砌块或第二砌块两侧侧面上均有两个拼接口,且一个第一砌块(或第二砌块)与周围相邻四个第二砌块(或第一砌块)相拼接,此处以一个位于中心的第一砌块与分别置于其左后侧、左前侧、右后侧、右前侧的四个第二砌块相拼接为例进行描述。
[0022]第一砌块左侧面后端的第一倾斜面11与左后侧的第二砌块的第八倾斜面24相贴合拼接,且通过第一限位部15与该第二砌块的第四限位部26实现限位。第一砌块左侧面前端的第二倾斜面12与左前侧的第二砌块的第七倾斜面23相贴合拼接,且通过第一限位部15与该第二砌块的第四限位部26实现限位。第一砌块右侧面后端的第三倾斜面13与右后侧的第二砌块的第六倾斜面22相贴合拼接,且通过第二限位部16与该第二砌块的第三限位部25实现限位。第一砌块右侧面前端的第四倾斜面14与右前侧的第二砌块的第五倾斜面21相贴合拼接,且通过第二限位部16与该第二砌块的第三限位部25实现限位。第一砌块及第二砌块上均带有两个植生孔30,且相邻第一砌块或相临第二砌块之间形成植生腔40,植生孔30及植生腔40内均可用于填土种植,能够起到保持水土及美化环境作用,有助于建设河道良性生态系统。
[002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双口组合式生态护坡砌块,包括带有两个植生孔的“日”字型砌块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砌块本体两侧侧面的两端均设置有倾斜面,所述砌块本体同侧侧面两端的倾斜面的倾斜方向相交叉,所述砌块本体两侧侧面同端的倾斜面的倾斜方向相平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口组合式生态护坡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砌块本体同侧侧面两端倾斜面之间形成限位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口组合式生态护坡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砌块本体的左侧面后端设第一倾斜面、前端设第二倾斜面,所述第一倾斜面自上而下向内倾斜设置,所述第二倾斜面自下而上向内倾斜设置,所述第一倾斜面与第二倾斜面之间形成第一限位部;所述砌块本体的右侧面后端设第三倾斜面、前端设第四倾斜面,所述第三倾斜面自下而上向内倾斜设置且与第一倾斜面相平行,所述第四倾斜面自上而下向内倾斜设置且与第二倾斜面相平行,所述第三倾斜面与第四倾斜面之间形成第二限位部。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口组合式生态护坡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砌块本体的左侧面后端设第五倾斜面、前端设第六倾斜面,所述第五倾斜面自下而上向内倾斜设置,所述第六倾斜面自上而下向内倾斜设置,所述第五倾斜面与第六倾斜面之间形成第三限位部;所述砌块本体的右侧面后端设第七倾斜面、前端设第八倾斜面,所述第七倾斜面自上而下向内倾斜设置且与第五倾斜面相平行,所述第八倾斜面自下而上向内倾斜设置且与第六倾斜面相平行,所述第七倾斜面与第八倾斜面之间形成第四限位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双口组合式生态护坡砌块,包括带有两个植生孔的“日”字型砌块本体,所述砌块本体两侧侧面的两端均设置有倾斜面,所述砌块本体同侧侧面两端的倾斜面的倾斜方向相交叉,所述砌块本体两侧侧面同端的倾斜面的倾斜方向相平行。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砌块结构简单,拼接方便,稳定性好,便于种植植物以形成河道良性生态系统。
【IPC分类】A01G9/02, E02B3/14
【公开号】CN204803845
【申请号】CN201520480558
【发明人】张宁迁
【申请人】安徽普氏生态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1月25日
【申请日】2015年7月2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