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基坑或集水坑内管井降水施工用构件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10294557阅读:来源:国知局
,在套管11内紧贴封堵混凝土固定设置封闭板9将套管11封闭,封闭板9与套管11无缝密闭连接,再在封闭板9与电梯基坑或集水坑4底浇筑一层抗渗微膨胀混凝土封压层10,将构件I掩埋,使电梯基坑或集水坑4达到设计标高,见图8。
[0051]对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S4防水层3施工中,防水层3覆盖套管11在檐板13下的外露外壁,见图6。
[0052]下面以某住宅楼地下室电梯基坑和集水坑施工为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施工方法作进步一步说明。
[0053]一、施工流程,参见图9。
[0054]1、加工构件I
[0055]按设计方案尺寸加工构件I,对构件I要严格控制其原材料质量及焊接质量,保证其承载力及防止水的渗漏。
[0056]构件I用直径273mm X高2250mm X壁厚6mm的无缝套管(进入管井内300mm)与700mm*700mm*5mm钢板焊接在一起的组合构件I。在钢板上返400mm位置处延套管11焊制I OOmm宽钢板用作防水卷材翻檐。
[0057]直径273mm的无缝套管11在钢板下部伸出300mm,以利进入内径325mm管井内能自行保证稳定状态。
[0058]2、地下室基坑土方开挖
[0059]为防止管井施工扰动原土层,在进行地下室基坑土方开挖时,先挖至地下室基底标高以上1000mm。
[0060]3、井点定位
[0061]认真核对与CFG粧的位置关系距粧边不小于300mm,防止串孔及水泥浆进入降水井内;根据设计图纸,用全站仪放出井点位置。
[0062]4、管井施工
[0063]I)挖泥浆坑,在每个井位坑旁挖一个5000*5000*1000mm泥浆坑。泥浆坑内铺设塑料布,防止泥浆破坏基坑原土层,每个泥浆坑待管井打完后用专用泥浆车将其外运。
[0064]2)钻机就位成孔
[0065]选用GZ-1000型钻机,采用泥浆护壁式成孔(掺入膨胀土),成孔时,要保证孔壁垂直。降水井孔径为φ 600,井深20m。
[0066]3)安放井管
[0067]根据图纸设计要求,采用无砂混凝土管做井管51,安放混凝土井座53、井管51时,要垂直、逐节沉入,同时管顶部要比地下室基底标高高1500mm。井座53底面为平面,上部为锥体形状。降水井地表以下O?2m为实管,2?20.5m为滤水管(孔隙率大于30%)。
[0068]4)填入滤料
[0069]井管51下入后,及时在井管51与孔壁间分层填入经水洗2?3遍绿豆砂滤料作为滤料层52,为防止出砂量过大,本工程采用以砂治砂的方法。粒径应大于滤网的孔径,一般为3?5mm0
[0070]5)填入淤质粘土及卵石
[0071]为防止井底出砂量过大在填完滤料后在井内填入各200mm高淤质粘土及卵石滤水层,控制井底出砂量。
[0072]6)洗井
[0073]在下完井管51,填好滤料,封口后8小时内,用污水栗清洗井,以确保水的渗透路径畅通。
[0074]5、降水
[0075]抽水洗井完毕后,下入水栗6进行抽水降低地下水位。
[0076]6、电梯基坑、集水坑土方开挖
[0077]待水位降低至垫层2底标高以下700mm后进行该部位的土方开挖。将电梯基坑、集水坑基底标尚降低200mm。
[0078]7、安放构件I
[0079]待土方开挖后基底平整,取出管井内水栗6,吊装安放构件I,安放完毕再将水栗6置于内。
[0080]8、垫层2、侧壁砖胎膜、抹灰、防水施工
[0081]I)构件I安放完毕后进行垫层2混凝土浇筑。
[0082]2)垫层2浇筑完后按图纸设计尺寸对电梯基坑、集水坑侧壁进行砌筑并抹灰。
[0083]3)侧壁砌筑、抹灰完后待基底干燥后进行防水层3施工
[0084]9、防水保护层7、钢筋、模板、混凝土施工
[0085]待防水施工完检查验收后即进行防水保护层7、基础筏板8(钢筋、模板、混凝土)、侧壁防水施工;电梯基坑、集水坑坑内筏板顶标高较原设计标高底200mm,在对电梯基坑、集水坑桶模制作时高度较原设计要高200mm。
[0086]10、地下室外围土方回填
[0087]11、管井抗渗微膨胀混凝土封堵
[0088]待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完毕,土方回填完将管井内及构件I套管11内灌注C40P6抗渗混凝土 (微膨胀),浇至套管11顶部以下200mm。
[0089]在浇筑混凝土前迅速将管井内的水栗6电源关闭并取出,浇筑混凝土。浇筑时待混凝土浇至套管11顶部后振捣密实,用小勺将构件I套管11内500mm高混凝土挖出(存在浮浆),再浇筑500mm高混凝土振捣密实,以保证该部位的承载力。
[0090]12、封、压抗渗混凝土施工
[0091]待C40P6抗渗混凝土(微膨胀)浇筑完3d后,在混凝土上部与构件I焊接直径较套管11小I Omm的钢板(壁厚5mm),待焊完Id后电梯基坑、集水坑再浇筑200厚C40 P6抗渗混凝土 (微膨胀),电梯基坑、集水坑浇筑完成后标高为原设计标高。
[0092]二、施工质量要求
[0093]1、钻孔:一径到底,不留沉渣,井孔要求正、圆、直、孔斜率〈1%。
[0094]2、下管:井管居中,不偏不斜。
[0095]3、填砾:0_2m段井管与井壁间填土充粘土球,2_20m段填充滤料,滤料上端用粘土球封孔。
[0096]4、观察排水井水量,含砂量大小,如有异常,及时反馈信息,加以调整抽出的水含砂量不超过1/5万,长期运行期间不超过1/10万。
[0097]5、严格控制水位,定期观测,使水位平稳,缓慢下降,防止过快造成不均匀沉降。
[0098]6、井点运行要连续工作,应准备双电源。
[0099]7、在开始抽水时,每隔4?Sh测一次,每天记录观测数据,控制水位下降速度。
[0100]8、5天后达到预定标高前,每日观测I?2次。地下水位降到预定标高后,要每周测一次。但若遇下雨时,须加密观测。
[0101]9、构件的安放必须保证基底平整。
[0102]10、防水的施工需严格控制。
[0103]11、管井及构件的混凝土封堵要在浇筑混凝土前迅速将管井内的水栗电源关闭并取出,浇筑混凝土。浇筑时待混凝土浇至套管顶部后振捣密实,用小勺将构件套管内500mm高混凝土挖出(存在浮浆),再浇筑500mm高混凝土振捣密实,以保证该部位的承载力。
[0104]12、待C40 P6抗渗混凝土(微膨胀)浇筑完3d后,在混凝土上部与构件焊接直径较套管小1mm的钢板(壁厚5mm),待焊完Id后电梯基坑、集水坑再浇筑200厚C40 P6抗渗混凝土 (微膨胀),电梯基坑、集水坑浇筑完成后标高为原设计标高。
[0105]13、构件与封口钢板的焊接需保证焊缝饱满、不漏焊、不夹渣。
[0106]14、封压混凝土浇筑前需弹出控制线以保证混凝土浇筑完恢复到原标高。
[0107]本工法采用钢制材料与混凝土相结构的方法,其优点在于:
[0108]1、使用本工法降水速度快;
[0109]2、使用本工法施工速度快,降水费用低;
[0110]3、管井封堵采用抗渗混凝土与焊接钢板双重保险,防水施工质量能有效控制。
[0111]本工法施工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经济、造价较低,与在基坑外将水相比工期减少50%,节约资金约30%,有效减少土粒的大量流失,有效保证了地下室的防渗漏问题和降低了劳动强度,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主权项】
1.一种电梯基坑或集水坑内管井降水施工用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空套管(11),所述套管(11)的下部垂直于所述套管(11)设有水平支承板(12),所述套管(11)在支承板(12)的上方设有檐板(13),所述套管(11)贯穿所述檐板(13)和支承板(12),所述檐板(13)和支承板(12)与所述套管(11)固定无缝连接;所述套管(11)下部位于支承板(12)下方的部分用于插入管井内,所述支承板(12)用于水平架放在管井口外支承套管(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基坑或集水坑内管井降水施工用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11)为无缝钢管,所述支承板(12)和檐板(13)为钢板,所述檐板(13)和水平板与所述套管(11)无缝焊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基坑或集水坑内管井降水施工用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I I)为多个,间隔分布在所述支承板(12)上,每个套管(I I)上均设有一个檐板(1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基坑或集水坑内管井降水施工用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檐板(13)为圆板,所述支承板(12)为矩形板。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基坑或集水坑内管井降水施工用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11)贯穿所述檐板(13)和支承板(12)的中心。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地下室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高水位电梯基坑或集水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电梯基坑或集水坑内管井降水施工用构件,包括中空套管,套管的下部垂直于套管设有水平支承板,套管在支承板的上方设有檐板,套管贯穿檐板和支承板,檐板和支承板与套管固定无缝连接;套管下部位于支承板下方的部分用于插入管井内,支承板用于水平架放在管井口外支承套管。其施工方法包括管井降水、土方开挖、构件安放、垫层施工、防水层施工、基础筏板砼浇筑、土方回填以及管井封堵等步骤。本实用新型能够方便的进行电梯基坑或集水坑垫层、防水层和基础筏板的施工,能够保证施工防水质量、提高施工效率、缩短施工周期。
【IPC分类】E02D19/20, E02D19/10
【公开号】CN205205844
【申请号】CN201520925277
【发明人】贾剑伟, 王行, 要延凯, 何丛飞, 江志鹏, 姬欧鸣, 黄露
【申请人】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5月4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19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