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矿山尾矿库排水封堵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417556阅读:363来源:国知局
一种矿山尾矿库排水封堵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尾矿库的排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矿山尾矿库排水封堵体。
【背景技术】
[0002]尾矿库的排水系统是尾矿库主要构筑物之一,对尾矿库的安全稳定性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排洪系统失效引起的尾矿库安全事故几乎占总事故的50%。我国大部分矿山尾矿库为山谷型,尾矿库堆积方式90%以上为上游法筑坝,该类尾矿库排洪系统多采用排水井,井架高度常见10?15m,目前最高50m。当尾矿堆积坝高度超过排水井井架时,排水任务由几期排水系统依次承担,新的一期排水系统正式启用之前,必须封堵老的排水系统。
[0003]目前,尾矿库排水井刚性封堵材料主要采用毛石混凝土或浆砌块石等刚性材料封堵,在工程实践中并不理想:I)排水井刚性封堵后,它们就失去了排水能力;2)封堵体强度不够,导致封堵体剪切破坏,封堵失效。

【发明内容】

[0004]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矿山尾矿库排水封堵体,排水井封堵后,还具有排水能力,封堵体强度高。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6]—种矿山尾矿库排水封堵体,包括矿山尾矿库的排水井2,排水井2与排水隧洞3结合部位现浇透水混凝土封堵块体10,在透水混凝土封堵块体10上设有反滤层。
[0007]所述的反滤层由下向上依次为第二无纺土工布层9、卵石层8、砾石层7、第一无纺土工布层6和粗砂层5。
[0008]所述的透水混凝土封堵块体10的强度为C25?C30。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0010](I)采用透水混凝土代替在混凝土堵块中设置排水钢管,施工工艺得到了一定的简化。其次,增大了透水面积,不仅加强了透水力度,而且减小了封堵块体所受的冲击力。
[0011](2)透水混凝土封堵块体10在排水井-排水隧洞的结合处起到了缓冲重用,使排水井上部尾砂对透水混凝土封堵块体10的推力转化为对井座的压力,改善透水混凝土封堵块体10的受力条件。
[0012](3)透水混凝土封堵块体10上部的反滤层对来水不仅起到了反虑作用,也起到了很好的消能作用,很好的保护了透水混凝土封堵块体10。
[0013](4)透水混凝土封堵块体10也起到了很好的反滤的作用,所以在排水隧洞里就不用再设反滤层,使原有的施工工艺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简化。
[0014](5)实施简便快捷,造价经济。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透水混凝土封堵块体及其上部反滤保护层的布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7]参照图1,一种矿山尾矿库排水封堵体,包括设有井架I和井座4的矿山尾矿库的排水井2,排水井2与排水隧洞3结合部位现浇透水混凝土封堵块体10,在透水混凝土封堵块体10上设有反滤层,反滤层从下到上依次为第二无纺土工布层9、卵石层8、砾石层7、第一无纺土工布层6和粗砂层5。
[0018]所述的透水混凝土封堵块体10的强度为C25?C30,在浇筑时要注意振捣均匀;必要时,采用分层浇筑法。
[0019]所述的第二无纺土工布层9、第一无纺土工布层6须一层一层铺平,对于搭接处采用热粘合搭接,并保证搭接长度。
[0020]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当含水尾矿渣排入排水井2时,矿渣中的水利用其自身流动性先后通过粗砂层5、第一无纺土工布层6、烁石层7、卵石层8、第二无纺土工布层9以达到过滤净化的效果,最后沿着透水混凝土封堵块体10流入排水隧洞3排出。
【主权项】
1.一种矿山尾矿库排水封堵体,包括矿山尾矿库的排水井(2),其特征在于:排水井(2)与排水隧洞(3)结合部位现浇透水混凝土封堵块体(10),在透水混凝土封堵块体(10)上设有反滤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山尾矿库排水封堵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滤层由下向上依次为第二无纺土工布层(9)、卵石层(8)、砾石层(7)、第一无纺土工布层(6)和粗砂层(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山尾矿库排水封堵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透水混凝土封堵块体(10)的强度为C25?C30。
【专利摘要】一种矿山尾矿库排水封堵体,包括矿山尾矿库的排水井,排水井与排水隧洞结合部位现浇透水混凝土封堵块体,在透水混凝土封堵块体上设有反滤层,反滤层由下向上依次为第二无纺土工布层、卵石层、砾石层、第一无纺土工布层和粗砂层,透水混凝土封堵块体的强度为C25~C30,当含水尾矿渣排入排水井时,矿渣中的水利用其自身流动性先后通过粗砂层、第一无纺土工布层、砾石层、卵石层、第二无纺土工布层以达到过滤净化的效果,最后沿着透水混凝土封堵块体流入排水隧洞排出,本实用新型在排水井封堵后,还具有排水能力,封堵体强度高。
【IPC分类】E02B11/00
【公开号】CN205329651
【申请号】CN201521131384
【发明人】王可娜, 马斌, 张进, 张世民
【申请人】西京学院
【公开日】2016年6月22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3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