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震型调高支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8920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抗震型调高支座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铁路桥梁、公路桥梁、渡槽和大型建筑物的支座。
目前,在建筑工程中,用来支承桥梁、渡槽及大型建筑物的支座基本分三种形式。
第一种支座通常由橡胶板、上座板、下座板、聚四氟乙烯板、中间钢板等组成,其功能为承受压力、实现结构位移。但是,上述支座在用于高烈度地震区的桥梁、渡槽及大型建筑物时,不能承受竖向拉力和水平剪力,不能减少地震给结构带来的损害,也不能修正因基础沉降造成的结构物的水平变形。第二种支座采用了抗震措施,增加了抗震结构,增加了支座本身的强度和刚度,增设了抗竖向拉力和抗水平剪力的措施,这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抵抗地震的作用,但仍不能解因基础沉降造成的结构水平变形问题。第三种支座采用了调高措施,能够解决因基础沉降造成的结构水平变形问题,但不具备抗震能力,不能抵御地震对结构的破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具有优良的抗震性能,又具有高度可调性能的支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描述的抗震型调高支座由上滑板、上盖、大平面四氟板、大不锈钢板组成滑移副,完成支座在水平面的多向移动;压板、上盖、上滑板组成一拉力副、剪力副,上盖、底座、底盘组成一拉力副、剪力副,共同完成抵抗地震对结构造成的竖向拉力和水平剪力;底座、球形钢板、球面四氟板、小平面四氟板、小不锈钢板、上盖组成球铰,可使结构实现绕三维轴的转动,以释放弯距;底座、压盘、底盘组成传力副,用来调整支座的高度。
以下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平面俯视图。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参照
图1和图2,图中所示的抗震型调高支座由底盘(1)、压盘(2)、底座(3)、球面四氟板(4)、球形钢板(5)、小平面四氟板(6)、小不锈钢板(7)、上盖(8)、大平面四氟板(9)、大不锈钢板(10)、上滑板(11)、压板(12)、侧不锈钢板(13)、侧四氟板(14)组成。上滑板(11)、上盖(8)、大平面四氟板(9)、大不锈钢板(10)组成滑移副;压板(12)、上盖(8)、上滑板(11)组成一拉力副、剪力副,上盖(8)、底座(3)、底盘(1)、组成一拉力副、剪力副;底座(3)、球形钢板(5)、球面四氟板(4)、小平面四氟板(6)、小不锈钢板(7)、上盖(8)组成球铰;底座(3)、压盘(2)、底盘(1)组成传力副。
权利要求1.一种抗震型调高支座,包括底盘(1)、压盘(2)、底座(3)、球面四氟板(4)、球形钢板(5)、小平面四氟板(6)、小不锈钢板(7)、上盖(8)、大平面四氟板(9)、大不锈钢板(10)、上滑板(11)、压板(12)、侧不锈钢板(13)、侧四氟板(14)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滑板(11)设有一圈条状凸起;所述上盖(8)上部设有二条对称分布的凸缘,下部设有朝向中心的沿圆周均匀分布的四块凸缘;所述底座(3)上部设有凹下的球面,上部外侧设有沿圆周均匀分布的四块凸缘,下部设有螺纹;所述压盘(2)内设螺纹,沿圆周设有均匀分布的螺钉通孔;所述底盘(1)外设有凸缘,内设有螺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座,其特征在于上滑板(11)与上盖(8)之间设有大平面四氟板(9)和大不锈钢板(10)组成滑移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座,其特征在于压板(12)通过螺钉固定于上滑板(11)的凸起上并与上盖(8)的二条凸缘嵌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座,其特征在于上盖(8)的朝向中心的沿圆周均匀分布的四块凸缘与底座(3)的沿圆周均匀分布的四块凸缘嵌入咬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座,其特征在于底座(3)下部外螺纹拧入底盘(1)内螺纹之内,用压盘(2)压紧。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抗震型调高支座,包括底盘、压盘、底座、球面四氟板、球形钢板、小平面四氟板、小不锈钢板、上盖、大平面四氟板、大不锈钢板、上滑板、压板、侧不锈钢板、侧四氟板。其中上滑板与上盖之间设有大平面四氟板和大不锈钢板组成滑移副,可实现支座在水平面上的任意方向的滑移;压板、上滑板与上盖之间组成拉力副和剪力副,上盖、底座、底盘组成一拉力副、剪力副,共同完成抵抗地震对结构造成的竖向拉力和水平剪力;底座、球形钢板、球面四氟板、小平面四氟板、小不锈钢板、上盖组成球铰,可使结构实现三维轴的转动,以释放弯距;底座、压盘、底盘组成传力副,用来调整支座的高度。
文档编号E01D19/04GK2690451SQ20032013110
公开日2005年4月6日 申请日期2003年12月9日 优先权日2003年12月9日
发明者张培基 申请人:衡水丰泽工程橡胶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