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枕木支承用衬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3533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桥枕木支承用衬垫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铁路轨道中为了承接栽置于桥桁上的桥枕木而 夹装在桥桁和桥枕木之间的桥枕木支承用衬垫。
背景技术
从现有技术可知,桥枕木如特开2005-113984号公报中公开的那 样,被栽置在具有铆钉的桥桁上。
如所述特开2005-113984号公报中公开的那样,有在桥枕木的背 面与桥桁上端的铆钉的凸部对应地形成凹坑的必要,而存在其加工耗 费功夫的问题。
另外共知的是,在桥枕木的背面中载置于桥桁的位置,以从桥枕 木向下方突出厚度的大致一半的方式嵌入由木材制得的加强板,该加 强板与桥桁抵接而被栽置,但是,也有在该加强板的背面与桥桁上端 的铆钉的凸部对应地形成凹坑的必要,存在其加工花费功夫的问题。 而且,该加强板从背面腐烂时要替换新的加强板等,而此时也有必须 与桥桁的铆钉的凸部对应地在新的加强板背面形成凹坑,存在其加工 花费功夫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解决这样课题的发明,其目的是提供一种无需在桥枕木 衬垫。
为达成该目的,本发明的要旨如下所述。
技术方案1: 一种桥枕木支承用衬垫,为在桥衔和桥枕木之间夹 装的桥枕木支承用衬垫,在采用合成树脂制的片材为材料制作的袋本
体中收納作为主剂的第 一反应溶液和作为硬化刑的第二反应溶液,由 来自袋本体外侧的外压混合第 一反应溶液和第二反应溶液而构成,与 所述袋本体连通地设置有副袋,在所述副袋中形成多个分隔空间,相 邻的分隔空间彼此相互连通而构成。
技术方案2:如技术方案1中记述的桥枕木支承用衬垫,副袋的 分隔空间由具有容易剥离的密封部分的密封部分隔。
技术方案3:如技术方案1中记述的桥枕木支承用衬垫,在副袋 的各分隔空间的中央部以将各分隔空间二等分的状态由容易剥离的密 封部分隔断,另外相邻的分隔空间之间在各分隔空间的下游侧位置由 在所述密封部形成的通路连通。
技术方案4:如技术方案1中记述的桥枕木支承用衬垫,在袋本 体中具有内袋,该内袋采用合成树脂制的片材为材料制作,由外压使 至少一部分开口而构成,在所述袋本体中注入作为主剂的第一反应溶 液或者作为硬化剂的第二反应溶液,在该袋本体中设置的内袋中注入 作为硬化剂的第二反应溶液或者作为主剂的第一反应溶液。
技术方案5:如技术方案2中记述的桥枕木支承用衬垫,在袋本 体中具有内袋,该内袋采用合成树脂制的片材为材料制作,由外压使 至少一部分开口而构成,在所述袋本体中注入作为主剂的第一反应溶 液或者作为硬化剂的第二反应溶液,在该袋本体中设置的内袋中注入 作为硬化剂的第二反应溶液或者作为主剂的第 一反应溶液。
技术方案6:如技术方案3中记述的桥枕木支承用衬垫,在袋本 体中具有内袋,该内袋采用合成树脂制的片材为材料制作,由外压使 至少一部分开口而构成,在所述袋本体中注入作为主剂的第一反应溶 液或者作为硬化剂的第二反应溶液,在该袋本体中设置的内袋中注入 作为硬化剂的第二反应溶液或者作为主剂的第 一反应溶液。
技术方案7:如技术方案1中记述的桥枕木支承用衬垫,在袋本 体中具有第一内袋以及第二内袋,该第一内袋以及笫二内袋采用合成 树脂制的片材为材料制作,由外压使至少一部分开口而构成,在第一 内袋中注入作为主剂的第 一反应溶液,在第二内袋中注入作为硬化剂
的第二反应溶液。
技术方案8:如技术方案2中记述的桥枕木支承用衬垫,在袋本 体中具有第一内袋以及第二内袋,该第一内袋以及第二内袋采用合成 树脂制的片材为材料制作,由外压使至少一部分开口而构成,在第一 内袋中注入作为主剂的第 一反应溶液,在第二内袋中注入作为硬化剂 的第二反应溶液。
技术方案9:如技术方案3中记述的桥枕木支承用衬垫,在袋本 体中具有第一内袋以及第二内袋,该第一内袋以及第二内袋采用合成 树脂制的片材为材料制作,由外压使至少一部分开口而构成,在第一 内袋中注入作为主剂的第一反应溶液,在第二内袋中注入作为硬化剂 的第二反应溶液。
根据所述的桥枕木支承用衬垫的构成,能够使通过借助来自袋本 体外侧的外压在袋本体中混合第一反应溶液和第二反应溶液而得的混 合溶液硬化,另外可以将第 一反应溶液和第二反应溶液的化合物的剩 余部分导入副袋,将桥枕木支承用衬垫的厚度调整至必要的厚度。而 且,即使在桥桁的上面存在铆钉的凸部,也可通过使桥枕木支承用衬 垫夹装在桥桁和桥枕木之间,使桥枕木支承用衬垫与铆钉的凸部适配,
坑。另外,通过在^1袋中形成由容易剥;的密封部分分隔;部二成的 多个分隔空间,在桥枕木支承用衬垫上施加有桥枕木或轨道的载荷时, 桥枕木支承用衬垫受到强力推压,第 一反应溶液和第二反应溶液的化 合物的无用部分作为剩余部分流入到副袋侧。此时,可借助由第一反 应溶液和第二反应溶液的化合物的无用部分对所述密封部分所施加的 压力,使密封部分开口而顺次压开分隔空间,从而从袋本体去除第一 反应溶液和第二反应溶液的化合物的无用部分。


图1为构成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桥枕木支承用衬垫的袋本体、第 一内袋、第二内袋、玻璃纤维布的分解立体图。
图2 (A)为第一内袋的俯视图、(B)为第二内袋的俯视图。 图3为第一以及第二内袋的放大剖视图。 图4为示出树脂的取向性的说明图。
图5为示出热密封部中的直链状低密度聚乙烯树脂部和聚丁烯-1
树脂部的组合状态的说明图。
图6为短边侧的热密封部分的密封边缘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图7为长边侧的热密封部分的密封边缘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图8为桥枕木支承用衬垫的立体图。
图9为示出桥枕木支承用衬垫的使用中状态的正视图。
图IO为示出桥枕木支承用衬垫的使用结束状态的正视图。
图11为示出桥枕木支承用村垫的使用结束状态的斜面图。
图12为构成本发明笫二实施例的桥枕木支承用衬垫的袋本体、内
袋、玻璃纤维布的分解立体图。
图13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桥枕木支承用衬垫的俯视图。 图14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桥枕木支承用衬垫的俯视图。 图15为示出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桥枕木支承用衬垫的其他使用形
态的使用中状态的正视图。
图16为示出桥枕木支承用衬垫的使用结束状态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1至图11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
在图l至图ll中,1为平面形状是长方形的袋本体,在该袋本体 1的长边的方向连续地设有副袋2,整体一体地形成。3为关闭周边四 侧的热密封部。从容积来看,袋本体1制作得比副袋2大,副袋2内 形成有由密封部4在袋本体1的长边方向分隔出的多个分隔空间5。 而且,距袋本体l最近的位置的分隔空间5与袋本体1相向,分隔出 该分隔空间5和袋本体1密封部4的一端相对于长边侧的一个热密封 部3离开,形成了使袋本体1和副袋2连通的通路6。另外,相邻的 分隔空间5、 5间的密封部4的中央部构成容易剥离的密封部分4a,
向位于上游侧的分隔空间5侧突出地形成。
而且,在所述袋本体1中收纳有与袋本体1的内部尺寸大致相同 尺寸的第一内袋7、和比该第一内袋7小的第二内袋8。与所述的副袋 2呈一体的袋本体1、第一内袋7、第二内袋8采用合成树脂制的片材 为材料制作而成。
所述第一以及第二内袋7及8与袋本体1同样的是其平面形状呈 长方形,通过四侧密封而制作。而且,在袋本体1 (也包含连续状态 的副袋2)、第一以及第二内袋7及8中,袋本体l是通过内层以低融 点的薄膜材料例如聚乙烯构成、而外层以相比内层高融点的薄膜材料 例如尼龙构成的一般片材材料制作形成的,通过将两张片材材料的四 边的内层之间热密封而制作成袋本体1。
另夕卜,虽然第一以及笫二内袋7及8基本地以片材材料制作而成, 该片材材料与所述袋本体1同样地内层以低融点的薄膜材料构成而外 层以相比内层高融点的薄膜材料构成,但是,构成内层9的薄膜材料 是混合直链状低密度聚乙烯和聚丁烯-1而形成的材料,作为直链状低 密度聚乙烯使用密度在0.915至0.950范围的材料,直链状低密度聚乙 烯和聚丁烯-1的混合比例设定在70: 30至98: 2的范围。而且,采 用将该直链状低密度聚乙烯和聚丁烯-1混合形成的薄膜材料,通过热 密封制作所述第一以及第二内袋7及8时,在相对于薄膜流延方向(流 扎方向)(箭头A方向)为垂直(X)方向的热密封部分、和相对于薄 膜流延方向(箭头A方向)为平行(Y)方向的热密封部分中,发现 在其密封强度上存在差异。即,出现了这样的倾向垂直(X)方向 的热密封部分的朝向薄膜流延方向(箭头A方向)的宽度方向的强度 要比平行(Y)方向的热密封部分的垂直朝向薄膜流延方向(箭头A 方向)的宽度方向的强度弱。这由于下述那样的原因。构成所述第一 以及第二内袋7及8的内层9的材料的树脂是混合直链状低密度聚乙 烯和聚丁烯-1的材料,但是在对由该混合而成的薄膜材料构成的内层 9和由尼龙或者聚对苯二甲酯乙二酯等构成的外层IO进行层压时,作 用有加工速度,在直链状低密度聚乙烯和聚丁烯-l之间显现出单轴取
向性。也就是说,直链状低密度聚乙烯树脂和聚丁烯-l树脂不规则地
排列制膜。在图4中示出该状态,在该图中,ll示出直链状低密度聚 乙烯树脂,12示出聚丁烯-l树脂。这样,由于内层9具有单轴取向性, 为了制作四侧密封的内袋7及8,重叠两张所述两层构造的薄膜材料 而热密封其周边部时,如图5中示出的那样,可以构成按直链状低密 度聚乙烯树脂ll部和直链状低密度聚乙烯树脂12部、聚丁烯-l树脂 12部和聚丁烯-1树脂12部、直链状低密度聚乙烯树脂ll部和聚丁烯 -1树脂12部这三种方式配对的组合。此时,因为直链状低密度聚乙 烯树脂11部和直链状低密度聚乙烯树脂11部以及聚丁烯-1树脂12 部和聚丁烯-1树脂12部是在同种树脂之间进行热密封,所以可以得 到在该树脂所具有的特性范围内的热密封强度。但是,因为在直链状 低密度聚乙烯树脂ll部和聚丁烯-l树脂12部相向的部分中不同种类 的树脂配对,不能表现出各个特性的热密封强度。在热密封面中混合 存在这样的状态。根据由单轴取向性和所述三种方式的组合而得到的 热密封特性、进而是进行热密封的方向,产生出下面那样的现象。
在相对于薄膜流延方向(箭头A方向)为垂直(X)方向的热密 封部分的、朝向薄膜流延方向(箭头A方向)的宽度方向的密封边缘 中,所述三种方式的组合不规则地出现(参照图6)。对此,在相对于 薄膜流延方向(箭头A方向)为平行(Y)方向的热密封部分的、垂 直地朝向薄膜流延方向(箭头A方向)的宽度方向的密封边缘中,出 现三种方式的组合的任意一个(参照图7)。
在测定热密封强度时,对象物的密封宽度和强度成比例关系,宽 度越宽则越表现出强度是周知的亊实。在相对于薄膜流延方向(箭头 A方向)为垂直(X)方向的热密封部分的、朝向薄膜流延方向(箭 头A方向)的宽度方向中,在其密封边缘中不规则地出现所述三种方 式的组合,所以表现出强度的直链状低密度聚乙烯树脂11部和直链状 低密度聚乙烯树脂11部、聚丁烯-1的树脂12部和聚丁烯-1的树脂12 部的组合在密封宽度中所占的比例截止100%,在密封边缘存在直链 状低密度聚乙烯树脂11部和聚丁烯-1的树脂12部的组合而导致热密
封的强度降低。在相对于薄膜流延方向(箭头A方向)为平行(Y) 方向的热密封部分的、垂直地朝向薄膜流延方向(箭头A方向)的宽 度方向中,因分子单轴取向的关系,在密封边缘中存在出现直链状 低密度聚乙烯树脂11部和直链状低密度聚乙烯树脂12部的组合的场 合、出现聚丁烯-l的树脂12部和聚丁烯-1的树脂12部的组合的场合、 出现直链状低密度聚乙烯树脂11部和聚丁烯-1的树脂12部的组合的 场合。若与相对于薄膜流延方向(箭头A方向)为垂直(X)方向的 热密封部分的、朝向薄膜流延方向(箭头A方向)的宽度方向的密封 强度相比较的话,在出现直链状低密度聚乙烯树脂11部和直链状低密 度聚乙烯树脂11部的组合的场合、或者出现聚丁烯-1的树脂12部和 聚丁烯-1的树脂12部的组合的场合下,强度较强;而在出现直链状 低密度聚乙烯树脂11部和聚丁烯-1的树脂12部的组合的场合下,强 度较弱。然而,密封强度以密封边缘的强度判断,出现直链状低密度 聚乙烯树脂ll部和聚丁烯-l的树脂12部的组合的场合下强度较弱, 而发生剥离,但是,在接下来的瞬间如果出现直链状低密度聚乙烯树 脂ll部和直链状低密度聚乙烯树脂12部的组合部、或者聚丁烯-1的 树脂12部和聚丁烯-1的树脂12部的组合部的话,则密封强度变强。 总的来看,相对于薄膜流延方向(箭头A方向)为平行(Y)方向的 热密封部分的、垂直地朝向薄膜流延方向(箭头A方向)的宽度方向 的密封强度,要比相对于薄膜流延方向(箭头A方向)的垂直(X) 方向的热密封部分的、朝向薄膜流延方向(箭头A方向)的宽度方向 的密封强度强。为了显现这样的特性,如上述那样,作为内层9的材 料的直链状低密度聚乙烯,密度在0.915至0.950的范围内是理想的, 直链状低密度聚乙烯和聚丁烯-1的混合比例在70:30至98:2的范围内 是理想的。如果脱离这些范围的话,则会在相对于薄膜流延方向(箭 头A方向)为垂直(X)方向的热密封部分的朝向薄膜流延方向(箭 头A方向)的宽度方向的密封强度与相对于薄膜流延方向(箭头A方 向)为平行(Y)方向的热密封部分的垂直地朝向薄膜流延方向(箭 头A方向)的宽度方向的密封强度之间会出现明显的差异,要达成本
发明的目的是比较困难的。
在利用所述性质的本实施例中,由将所述两层构造的薄膜材料重 叠两张而热密封其周边部,从而制作四侧密封的平面形状长方形的第
一以及第二内袋7及8,此时,作为相对于薄膜流延方向(箭头A方 向)的垂直(X)方向、即短边侧的热密封部分13的朝向薄膜流延方 向(箭头A方向)的宽度方向的密封强度,要比相对于薄膜流延方向 (箭头A方向)的平行(Y)方向、即长边侧的热密封部分14的朝向 薄膜流延方向(箭头A方向)的宽度方向的密封强度弱,借助第一以 及第二内袋7及8的内压的上升从短边侧的热密封部分13的宽度方向 使密封部剥离而构成。更详细地说,在短边侧的相向的热密封部分13 中,按照使密封部从一个热密封部分13的宽度方向较早剥离的方式, 将短边侧的一个热密封部分13的宽度方向的尺寸设定得比短边侧的 另一个热密封部分13的宽度方向的尺寸短。
总之,在短边侧的相向的热密封部分13内,通过在一个热密封部 分13中在适当部位形成热密封宽度狹窄的部分,对第一以及第二内袋 7及8施加外压(推压地进行加压的力)提高内压,从而热密封宽度 狭窄的部分可以较早的剥离开口。
在在如以上那样制作的第一内袋7的内部由第一内袋7的开口一 边收纳作为主剂的第一反应溶液,第一内袋7以密封状态被封闭,另 外,在第二内袋8的内部由第二内袋8的开口一边收纳作为硬化剂的 第二反应溶液,第二内袋8以密封状态被封闭。由所述袋本体l的开 口一边将注入有作为主剂的第一反应溶液的第一内袋7和注入有作为 硬化剂的第二反应溶液的第二内袋8装入袋本体1中,另外,与此同 时在袋本体l中沿内袋7的一面装入尺寸与外袋1的内部尺寸大致相 同的一张玻璃纤维布15,以密封状态封闭袋本体l的开口一边。以与 袋本体1呈连续状态形成的所述副袋2是用于在使用时去除作为内容 物的第一反应溶液和第二反应溶液的化合物的剩余部分而设置的。
图8中示出的桥枕木支承用衬垫16如图9至图11中示出那样, 在钢桥的桥桁17上位于相对于桥桁17的长度方向直行设置的桥枕木
18之下地被铺i殳,该桥枕木支承用衬垫16将收納作为主剂的第一反 应溶液的第一内袋7和收纳作为硬化剂的第二反应溶液的第二内袋8 装入袋本体l中。在桥桁17上载置桥枕木支承用衬垫16时,制成使 桥枕木18以及轨道19浮动的状态,从桥枕木支承用村垫16的袋本体 1的外侧施加外压,使第一以及第二内袋7及8的热密封宽度狭窄的 部分剥离开口,在袋本体l中使作为内容物的第一反应溶液和第二反 应溶液混合,在桥衔17的规定位置载置桥枕木支承用衬垫16。然后, 在该桥枕木支承用衬垫16上载置桥枕木18以及轨道19,由桂设在桥 衔17的背面的挂钩20将桥枕木18固定在桥衔17上。所述桥枕木支 承用村垫16的副袋2从桥枕木18向外侧突出,在桥枕木支承用衬垫 16上载置桥枕木18以及轨道19,从而强力推压桥枕木支承用衬垫16, 第一反应溶液和笫二反应溶液的化合物的无用部分作为剩余部分流入 到副袋2侧。此时,第一反应溶液和第二反应溶液的化合物的无用部 分首先从所述通路6流入距袋本体1最近位置的分隔空间5。其后, 从距袋本体l最近位置的分隔空间5到与该分隔空间5邻接的分隔空 间5,分隔出该两个分隔空间5、 5的密封部4的中央部的密封部分4a 由第 一反应溶液和第二反应溶液的化合物的无用部分推压而剥离,由 此,无用部分从距袋本体1最近位置的分隔空间5向与该分隔空间5 邻接的分隔空间5流入。根据该方法,使第一反应溶液和第二反应溶 液的化合物的无用部分顺次地流入多个分隔空间15,从袋本体l去除 第一反应溶液和第二反应溶液的化合物的无用部分。以这样的状态经 过一段时间后,桥枕木支承用衬垫16中的第一反应溶液和第二反应溶 液的化合物的硬化结束。也就是说,由桥枕木支承用衬垫16中的第一 反应溶液和第二反应溶液的化合物的硬化体的厚度调整桥桁17与桥 枕木18的间隔、即轨道19的高度。所述第一反应溶液和第二反应溶 液的化合物包入玻璃纤维布15而制成,从而提高了该化合物的硬化体 的强度。而且,虽然在所述桥桁17的上端存在铆钉的凸部17a,但是 桥枕木支承用衬垫16在施工初期因存在于内部的化合物而具有乘软 性,在被栽置到桥枕木支承用衬垫16上的桥枕木18或轨道19的重量
的作用下,桥枕木支承用衬垫16的背面与凸部17a适配而制成。
接着,作为在所述第一内袋7中收纳的作为主剂的第一反应溶液, 具体有含有环氧基的化合物、含有异氛酸酯的化合物、不饱和二元酸 (甘氨酸和无水马来酸、富马酸等)的化合物、丙烯酸或丙烯酸酯等 的化合物、含有硅烷醇基的化合物、含有氨基的化合物等,另外,作 为在第二内袋8中收纳的作为硬化剂的第二反应溶液,具体有聚氨、 酸酐、多酚等的化合物、含有羟基的化合物、过氧化物等的化合物、 含有异氰酸酯基的化合物、甲醛等的化合物等。而且,与在第一内袋 7中收纳的第一反应溶液对应的第二反应溶液收纳在第二内袋8中, 例如,在作为被收纳在第一内袋7中的第一反应溶液采用含有环氧基 的化合物的场合,作为第二内袋8中收纳的第二反应溶液采用聚氨、 酸肝、多酚等的化合物;在作为第一反应溶液采用含有异氛酸酯基的 化合物的场合,作为第二反应溶液采用含有羟基的化合物;在作为第 一反应溶液采用不饱和二元酸(甘氨酸和无水马来酸、富马酸等)的 化合物或丙烯酸或丙烯酸酯等的化合物的场合,作为第二反应溶液采 用过氧化物等的化合物;在作为第一反应溶液采用含有硅烷醇基的化 合物的场合,作为第二反应溶液采用含有异氛酸酯基的化合物;在作 为第一反应溶液采用含有氨基的化合物的场合,作为第二反应溶液采 用甲醛等的化合物;适宜地选择在第一内袋7中收纳的作为主剂的第 一反应溶液和在第二内袋8中收纳的作为硬化剂的第二反应溶液的组 合。总之,只要是作为主剂的第一反应溶液和作为硬化剂的第二反应 溶液相互混合后树脂化而硬化的材料即可。
作为主剂的第一反应溶液和作为硬化剂的第二反应溶液的量的比 例根据反应溶液的种类而有所不同,相应于其使用量决定第一内袋7 和第二内袋8的尺寸。
所述密封部分4a采用不会因作为所述内容物的第一反应溶液和 第二反应溶液的化合物而自然溶解的密封剂进行密封,作为密封剂可 以从合成橡胶类粘合刑、天然橡胶类粘合剂、丙烯类粘合剂、部分涂 层密封剂、热熔树脂等之内适宜地选择。也可不采用这些密封剂,而
是采用易剥胶带进行简易密封。在附图中示出的实施例中,密封部分
4a向位于上游侧的分隔空间5侧突出而形成,这是为了有效地承接来 自流入分隔空间5的笫一反应溶液和第二反应溶液的化合物的无用部 分的压力,而使得剥离变得容易。
其次,对在图12中示出的第二实施例进行说明,虽然在所述第一 实施例中在袋本体1中装入了收纳作为主剂的第一反应溶液的第一内 袋7和收纳作为硬化剂的第二反应溶液的第二内袋8,但是在第二实 施例中,在袋本体l中直接收纳作为主剂的第一反应溶液或者作为硬 化剂的第二反应溶液,仅将一个收纳作为硬化剂的第二反应溶液或者 作为主剂的第一反应溶液的内袋21装在袋本体l中。在该第二实施例 中使用的内袋21也与所述第一实施例的第一以及第二内袋7及8同样 地可以借助外压开口而制成。其他构成与所述第一实施例相同。
虽然对于以上两个实施例进行了叙述,但是也可根据需要将收纳 有硬化促进剂的内袋装入到袋本体1中。该内袋也与所述第一实施例 的第一以及第二内袋7及8同样地可以借助外压开口而制成。另外, 在第一实施例中还可在袋本体1中直接注入硬化促进剂。
而且,作为由外压使所述内袋开口的方法,除了采用所述那样的 直链状低密度聚乙烯和聚丁烯-1的方法以外,也有以较弱强度制成封 闭内袋的热密封部分的一部分、而由外压使该薄弱的部分开口的方法 等,并不限定于采用直链状低密度聚乙烯和聚丁烯-1。
其次,对在图13中示出的第三实施例进行说明,该第三实施例在 与所述第一实施例中说明的副袋2同样地在袋本体l的长边方向分隔 得到的各分隔空间5的袋本体1的短边方向中央部,在二等分各分隔 空间5的状态下,由与所述密封部分4a同样容易剥离的密封部分22 分隔开,另外,相邻的分隔空间5、 5之间在各分隔空间5的下游侧位 置借助形成在密封部4的通路23连通。在该第三实施例中,在分隔相 邻分隔空间5、 5之间的密封部4的中央部不存在容易剥离的密封部 4a。因此,在该笫三实施例的桥枕木支承用衬垫16中,来自袋本体l 的第 一反应溶液和第二反应溶液的化合物的无用部分通过通路6而借 助其内压在各分隔空间5内打开密封部22,笫一反应溶液和第二反应 溶液的化合物的无用部分流入多个分隔空间5而制成。
其次,对在图14中示出的第四实施例进行说明,该第四实施例形 成有沿袋本体l的短边方向由密封部24分隔副袋2内部而成的多个分 隔空间25,在各分隔空间25的袋本体1的长边方向中央部,在将各 分隔空间25二等分的状态下由与所述密封部分4a或密封部分22同样 地容易剥离的密封部分26分隔开,另外,相邻的分隔空间25、 25之 间在各分隔空间25的下游侧位置由在密封部24形成的通路27连通。 因此,在该第四实施例的桥枕木支承用衬垫16中,来自袋本体1的第 一反应溶液和第二反应溶液的化合物的无用部分通过通路6,由其内 压在各分隔空间25内打开密封部26,第一反应溶液和第二反应溶液 的化合物的无用部分流入多个分隔空间25而制成。
而且,在所述第三以及第四实施例中,也可以如第二实施例那样, 在袋本体1中直接收纳作为主剂的第一反应溶液或者作为硬化剂的第 二反应溶液,仅将一个收纳作为硬化剂的第二反应溶液或者作为主剂 的第一反应溶液的内袋装在袋本体1中。
以上的桥枕木支承用衬垫16,当然可以用于按图9至图11中示 出的方法新铺设轨道19的场合,在图15以及图16中示出的使用形态 也是可能的。即,在图15以及图16中示出的使用形态为这样的形态 在桥枕木18的背面,在载置于桥衔17的位置,由木材制成的加强板 28从桥枕木18向下方突出厚度的大致一半而嵌入,加强板28已从背 面腐烂的场合,在去除腐烂部分并平整加强板28的背面的状态下,在 桥桁17和加强板28之间夹装桥枕木支承用衬垫16而使用。
权利要求
1.一种桥枕木支承用衬垫,是夹装在桥桁和桥枕木之间的桥枕木支承用衬垫,其特征在于,在采用合成树脂制的片材为材料制作的袋本体中收纳有作为主剂的第一反应溶液和作为硬化剂的第二反应溶液,由来自袋本体外侧的外压使第一反应溶液和第二反应溶液混合地构成,在所述袋本体上连通地设置有副袋,在所述副袋中形成多个分隔空间,相邻的分隔空间彼此相互连通地构成。
2. 如权利要求1中记述的桥枕木支承用衬垫,其特征在于,副袋 的分隔空间由具有容易剥离的密封部分的密封部分隔。
3. 如权利要求l中记述的桥枕木支承用衬塾,其特征在于,在副 袋的各分隔空间的中央部以将各分隔空间二等分的状态由容易剥离的 密封部分隔断,另外,相邻的分隔空间之间在各分隔空间的下游侧位 置由形成于所述密封部的通路连通。
4. 如权利要求l中记述的桥枕木支承用衬垫,其特征在于,在袋 本体中具有内袋,该内袋采用合成树脂制的片材为材料制作、由外压使至少 一部分开口地构成,在所述袋本体中注入作为主剂的第 一反应 溶液或者作为硬化剂的第二反应溶液,在设置于该袋本体中的内袋内 注入作为硬化剂的第二反应溶液或者作为主剂的第 一反应溶液。
5. 如权利要求2中记述的桥枕木支承用衬垫,其特征在于,在袋 本体中具有内袋,该内袋采用合成树脂制的片材为材料制作、由外压使至少一部分开口地构成,在所述袋本体中注入作为主剂的第一反应 溶液或者作为硬化剂的第二反应溶液,在设置于该袋本体中的内袋内 注入作为硬化剂的第二反应溶液或者作为主剂的第 一反应溶液。
6. 如权利要求3中记述的桥枕木支承用衬垫,其特征在于,在袋 本体中具有内袋,该内袋采用合成树脂制的片材为材料制作、由外压使至少 一部分开口地构成,在所述袋本体中注入作为主刑的笫 一反应 溶液或者作为硬化刑的第二反应溶液,在设置于该袋本体中的内袋内 注入作为硬化剂的第二反应溶液或者作为主剂的第 一反应溶液。
7. 如权利要求1中记迷的桥枕木支承用衬垫,其特征在于,在袋 本体中具有第一内袋以及第二内袋,该第一内袋以及第二内袋采用合成树脂制的片材为材料制作、由外压使至少一部分开口地构成,在第 一内袋中注入作为主剂的第一反应溶液,在第二内袋中注入作为硬化 剂的第二反应溶液。
8. 如权利要求2中记述的桥枕木支承用衬垫,其特征在于,在袋 本体中具有第一内袋以及第二内袋,该第一内袋以及第二内袋采用合成树脂制的片材为材料制作、由外压使至少一部分开口地构成,在第 一内袋中注入作为主剂的第一反应溶液,在第二内袋中注入作为硬化 剂的第二反应溶液。
9. 如权利要求3中记述的桥枕木支承用衬垫,其特征在于,在袋 本体中具有第一内袋以及第二内袋,该第一内袋以及第二内袋采用合成树脂制的片材为材料制作、由外压使至少一部分开口地构成,在第 一内袋中注入作为主剂的第一反应溶液,在第二内袋中注入作为硬化 剂的第二反应溶液。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需在桥枕木或加强板的背面形成与桥桁的铆钉的凸部对应的凹坑的桥枕木支承用衬垫。为此,本发明是在桥桁和桥枕木之间夹装的桥枕木支承用衬垫,其中,具有采用合成树脂制的片材为材料制作的袋本体(1)以及在该袋本体(1)中收纳的第一内袋(7)、第二内袋(8),在所述第一内袋(7)中注入作为主剂的第一反应溶液,在第二内袋(8)中注入作为硬化剂的第二反应溶液,所述第一以及第二内袋(8)由外压使至少一部分开口而构成,副袋(2)与所述袋本体(1)连通而设置,在所述副袋(2)中形成有由具有容易剥离的密封部分(4a)的密封部(4)分隔内部而成的多个分隔空间(5)。
文档编号E01D19/12GK101187198SQ200610156739
公开日2008年5月28日 申请日期2006年12月28日 优先权日2006年11月20日
发明者河合昭司 申请人:大和彩色凹版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