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板防碱地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4742阅读:3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钢板防碱地坪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腐地坪,特别涉及一种防碱地坪。
背景技术
在氧化铝生产过程中,碱法生产的车间地面有氢氧化钠溶液等碱液泄漏。为了防止泄漏 的碱液渗入地坪及地坪下层结晶造成体积膨胀从而破坏整个地坪,现行的规范及现有构造措 施为高强耐碱混凝土面层整体浇筑。该构造措施虽整体性强,能有效的防止碱液的渗漏,但 随着使用时间的推移,高强混凝土面要形成龟裂,从而造成碱液的渗漏。
在现有技术中,申请号为200410155536. 7的中国专利公布了防碱地坪的施工办法,虽然 该地坪在一定时间内具有很好的防碱性能,但地坪的最外层仍然只是耐碱混凝土,随着使用 时间的推移,混凝土面要形成龟裂,则同样会造成碱液的渗漏。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钢板防碱地坪,该地坪利用钢材高强及耐碱 特性形成一种新的防碱地面构造措施,从而使地面面层的整体性更进一步提高,以克服上述 情况中的地面面层开裂引起的渗漏等弊病。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钢板防碱地坪,自下而上依次为基本层 、垫层、耐碱混凝土层、耐碱砂浆结合层和钢板面层。
基本层是与地面接触,分层压实,压实系数不低于0.9。
垫层是由C20混凝土浇注、振捣密实而成,厚度为100 200mm。
耐碱混凝土层选用I级耐碱混凝土浇注而成,厚度为50 150mm。
耐碱砂浆结合层的厚度为20 50mm。
为了节约材料,钢板面层中的钢板利用仿生学原理采用正六边形,并利用钢板本身材料
冲切出锚脚,保证钢板与地面结合紧密。
正六边形钢板的边长为400 600mm,厚度为l. 5 3mm,它们之间的距离为50 100mm,
每块钢板中冲切出锚脚3 6条。
锚脚宽40 80mm,长200 300mm,插入耐碱砂浆结合层中的深度为15 25mm。 钢板面层中钢板间的缝隙及钢板上冲切出锚脚时所留下的空缺用耐碱砂浆找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钢板防碱地坪强度高,不易开裂,很好地解决了碱
液渗漏的问题;容易清洁,使泄漏的碱液容易流向排碱沟,工人容易清理泄漏的碱液,从而 延长了地坪的使用年限。本实用新型在解决碱法生产的氧化铝车间的地坪防碱的同时还满足 了工厂环保及碱液回收要求,且与普通钢板地坪施工方法相同,施工快,技术难度小,容易 操作。


图l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钢板面层中钢板拼接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结合图1和图2说明本实施例,钢板防碱地坪自下而上依次为基本层l、垫层2、 耐碱混凝土层3、耐碱砂浆结合层4和钢板面层5。基本层l是与地面接触,分层压实,压实系 数不低于0.9;垫层2是由C20混凝土浇注、振捣密实而成,厚度为120mm;耐碱混凝土层3选 用I级耐碱混凝土浇注而成,厚度为60mm;耐碱砂浆结合层4的厚度为30mm;钢板面层5中的 钢板采用图2结构,即钢板为正六边形,边长为500mm,厚度为l. 5mm,钢板间的距离7为 60mm,钢板利用本身材料冲切出6条锚脚6,锚胆卩6宽60mm,长250mm,插入到耐碱砂浆结合层 4中,插入的深度是25mm,钢板面层中钢板间的缝隙及钢板上冲切出锚脚6时所留下的空缺用 耐碱砂浆找平。
权利要求1.一种钢板防碱地坪,它具有层状结构,其特征在于自下而上依次为基本层(1)、垫层(2)、耐碱混凝土层(3)、耐碱砂浆结合层(4)和钢板面层(5)。
2.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钢板防碱地坪,其特征在于耐碱砂浆结合层(4)的厚度为20 50mm。
3.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钢板防碱地坪,其特征在于钢板面层(5)中 的钢板采用正六边形,其边长400 600mm,厚度为l. 5 3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板防碱地坪,其特征在于正六边形钢板 间的距离(7)为50 10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钢板防碱地坪,其特征在于钢板利用本 身材料冲切出锚脚(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钢板防碱地坪,其特征在于锚脚(6)宽为40 80mm,长为200 300mm。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钢板防碱地坪,其特征在于每块正六边形 的钢板中冲切出锚脚(6)3 6条。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钢板防碱地坪,其特征在于锚脚(6)插入耐 碱砂浆结合层(4)中的深度为15 25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钢板防碱地坪,它具有层状结构,自下而上依次为基本层(1)、垫层(2)、耐碱混凝土层(3)、耐碱砂浆结合层(4)和钢板面层(5)。此防碱地坪强度高,不易开裂,很好地解决了碱液渗漏的问题;容易清洁,使泄漏的碱液容易流向排碱沟,工人容易清理泄漏的碱液,从而延长了地坪的使用年限。在解决碱法生产的氧化铝车间的地坪防碱的同时还满足了工厂环保及碱液回收要求,且与普通钢板地坪施工方法相同,施工快,技术难度小,容易操作。
文档编号E01C7/00GK201183997SQ200720201630
公开日2009年1月21日 申请日期2007年12月17日 优先权日2007年12月17日
发明者强 王 申请人: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