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功能高效环保混钢结构立体道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0390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综合功能高效环保混钢结构立体道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架立体道路,特别是架设于现有道路之上的混钢结构立体道路。
背景技术
目前平面道路因机动车辆高速增长,道路行车道显得越来越不足,特别是人口集中的区域,道路一次又一次加宽仍不能满足车辆通行的需求。尤其大城市越是扩宽路面越是车辆拥堵严重,在当今寸土寸金的现代化都市要想扩宽路面得拆掉价置不斐的高楼大厦,一方面是急速增长的交通工具需求要增加路面,另一方面是道路两边才新建设起来的高大楼宇,城市道路加宽成为决策者面对的一个难题。现在对道路交通拥堵解决方案主要途经是在干道上,一是加宽路面增加行车道; 二是修建并行干道或是架设混凝土高架道路。在都市除加宽路面外兴建地铁或建设轨道交通。但城市的道路拥堵主要来自家用小轿车的快速增长,上述措施虽然解决了人流,对车流的拥堵并没有改观。现有发明的立体道路,有城市立体道路序号为200610020300. 1,200610030299. 2, 多层易拆装立体道路序号为20052002M730. 1,这两种立体道路只通行轮子置于交通工具下底部的车辆。一层空间使用一个面,在当前也还没有得到实施,可见其本身一些缺陷仍不能适合未来发展的需求。当今家用小轿车的发展使城市行车拥堵成了常态,尤其是上下班高峰时段潮水般的车流成了当今城市环境污染根源,每到逢年过节堵车成了媒体报到的热点,北京市有车一族每天开车上班都会遇到堵车,有时在路上堵车时间长达五小时,据国家权威部门的预测,五年后北京每天拥堵平均长达五小时,上海、广州也经常出现一堵几小时情况,全国各省会城市经常出现上下班时段拥堵。堵车时由于车辆走走停停能耗与正常行驶相差无几, 在路上受堵一小时不亚于行驶一小时的油耗,全国省会以上城市市内包括公交车近亿辆, 日均堵车半小时所增加的能耗一年下来就几千万吨燃油,加上为这几千万吨的生产加工运输服务链中的耗费,那更是算不清的天文数。(北京交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郭继孚表示,随着汽车保有量不断增长,北京拥堵情况将变得更严重。2010年上半年,北京市机动车平均每日净增1900辆,预计2015年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将达700万辆,届时平均每小时车速将低于15公里。当机动车保有量达500万辆和600万辆时,不采取限行措施,高峰时拥堵时间将超过5个半小时;采取限行措施,中度以上拥堵时间也将达3小时至4小时)。(交通拥堵并非只有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样的大城市也无法幸免。伴随堵车,巨额的财富悄然流失。国务院参事、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组长、首席科学家牛文元指出,因为交通拥堵和管理问题,中国15座城市日均损失近10亿元,而北京这类大城市的月均拥堵成本高达60亿元)。2010-10-2009:59:00来源中国新闻网(北京)《北京“寻路”各方热议缓解交通拥堵之道》。全国15座城市日均10亿元意味作年经济损失3600亿,全国省会城市总加那就万亿,如此之巨的损失浪费对国家利益和环境破坏是灾难性的,更何况机动车还在高速增加。未来的路怎么修,如何解决拥堵成了人类发展进步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一个基础面双面通行交通工具的道路,既;由路顶太阳能发电站供电,上平面行驶电动汽车,智能自动驾驶电动小轿车,普通轻型轿车,下平面行驶轮子置于上部倒吊轨道车和轮子侧挂的侧挂车,真实意义上的多功能高效环保立体道路。本发明的设计方案是,在现有平面道路双向多车道的道路隔离带和两边绿化带上布设好墩柱点,用钢筋混凝土现场浇铸中支承和边支承墩柱,在墩柱的顶面上预埋上部结构的预埋件,然后架设横大梁,路面梁板,在堆柱上固定太阳能顶架结构柱,在柱顶上装配顶面钢结构横纵梁,构成立体道路主体结构架,在横梁跨底面安装吊轨梁吊轨,在墩柱排与横梁排面构成的夹角之间装侧挂车轮角行道,柱排面装侧行轮道,在构架两翼安装轻型车、 电动小轿车乘客上下立体道路联络道,把既有道路上空间建成通行多种交通工具的高效低耗、快速便捷的现代化立通道路。本发明的特点是有效利用现有道路上空间、不占地面有限资源,且能在构造体多方位通行多种交通工具。由路顶太阳能发电站直接供给电动小轿车和轨道公交用电。电动车在专用道上行驶时放下车底供电触滑器使用太阳能供电,在行驶途中补充能量提高电动车的续航能力。自动驾驶智能电动轿车在使用电动汽车的好处外,开起自动驾驶功能,享用了新技术带来的便捷。吊轨车同样使用的是路顶太阳能供电,运行于无障碍空间,采用科学运行方案,成倍提高公交能力和效率。它能使高科技在道路领域中发挥到极点,解决了许多当今环境保护、交通拥堵、城市道路资源受限、新能源应用、汽车自动驾驶、等技术发展瓶颈。


图1是本发明综合功能高效环保混钢结构立体道路单层结构剖视示意2是本发明立体道路增加一层轻型车道和增加吊轨道结构剖视示意3是本发明立体道路运行常高特亚轨道客运方法示意4是本发明立体道路电动汽车智能汽车专用道平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参见附图进一步说明如下实施例一一种综合功能高效环保混钢结构立体道路它的总体结构附图1,是由中墩柱19、 边墩柱5支承上部横梁8,构成立体道路双门型架排,作为承载立体道路的基础骨架。在横梁上面搭建路面梁板9作为轻型车专用道路,在横梁下面吊装吊梁11轨道12,作为吊轨车 12、13行驶的无障碍低空运行的空中道路,在横梁与墩柱形成的夹角间安装侧挂轮道17侧滚轮道18作为侧挂轮车15的侧行道路,在横梁下面安装吊柱6梁板10作为吊轨车站台兼电动自行车停车场,在需要与地面道路体系联接的地方安装轻型车上下联络道1、电动自行车上下联络道2、乘客上下电梯3天桥4,作为立体道路与地面道路出入口,在堆柱顶部焊接边立柱22、中立柱16,架设太阳能顶面架20,安装太阳能光伏板21作太阳能发电场。实施例二一种综合功能高效环保混钢结构立体道路参考图1结合图2,是实施例一的升级, 在原有的实施例一基础上多加一层M轻型车辆运行空间,通过加装在一层与二层侧翼的上下匝道23作两层之间的车辆分流,在横梁下部取消侧挂车道,增加吊挂轨道和吊轨车25 以大幅度提高立体道路乘客运载能力。实施例三参见图2结合图3,这是专为吊挂轨道车定制的客运运行方案,分为A、B、C、D四个等级,A级为常态客运运行模式,相当于现在城市公交、双向单车道的地铁、双向单车道的轨道客运运行模式。B级为高效客运运行模式,为双向双车道运行,客运运送能力比A级提高三倍,乘客在出行路途节省二分之一的乘车时间,能耗节省三分之一。C级为特高效客运运行模式,为双向三车道运行,客运运送能力比A级提高八倍,乘客在出行路途节省三分之二的乘车时间,能耗节省二分之一。D级为亚高效客运运行模式,为双向四车道运行,客运运送能力比A级提高一十四倍,乘客在出行路途乘车时间只有A级的六分之一,能耗节省三分之
--ο 以下是高效运行方案在本发明立体道路运用实施例三进一步说明A级常态客运运行模式参考图3、A,Pl车从Xl站开始出发,行车速度从0加速度到勻速,再由勻速到减速,到了 X2站停下来等乘客上下,P路车在一条公交道从Xl站到 Xn站经过η次起步、加速、减速、停车,约有一半时间不能按正常速度行驶,额定行驶速度为六十千米/小时的Pl车平均运行速度只有三十千米/小时左右,这就是现有公交、地铁、轨道客运的运行模式。B级高效客运运行模式参考图3、B,为两路联合运行,Pl车和Kl车两车从Xl站以同样的速度开始起步出发,在Xl站至Χ2站的PKl区间处于同速同向勻速并行,两车处于相对静态,此时Pl车中有乘客前往Χ2站以远的可以换乘到Kl车,Kl车中有前往Χ2站下车旳乘客换乘到Pl车,当两车同速同向勻速行驶完PKl并行区,两个车上的乘客也已经换乘结束,两车自动抽回过道板关上门,Kl车继续勻速前行,Pl车开始减速停行在Χ2站进行乘客的上下,等待与Κ2到ΡΚ2区进行下一遁环的乘客换乘,在当Pl车开始减速时Χ2站上的Ρ2车开始起动出发加速前行,当Ρ2车行驶至ΡΚ2区时与Kl车同速同向勻速前行,此时两车上的乘客又可换乘,既Kl车上的乘客有前往Χ3站下车的换乘到Ρ2车,Ρ2车上前往Χ3 站以远的换乘到Kl车,Kl 一直勻速前行与Ρ3、Ρ4换乘到Pn。K路车不停站,P路车既是公交车又是K路车的流动站台,乘客可根据自己出行通过边走边换乘的方式,不因为车走车停而担误时间,K路车也因为不停站而一直以额定速度勻速前行,可以节省大量能耗,这样两路车配合就实现B级的高效运送乘客目的。C级特高效运行模式参考图3、C,为三路联合运行,C级特高效运行模式是B级高效运行模式的升级,所不同的是Tl和Kl车运行额定速度比Pl车高一个等级,当Kl与Pl 车在PKl区完成乘客换乘后,Kl车加速(B级为勻速)前行到KTl区间与Tl车同速同向并行完成乘客换乘,既Kl车上乘客前往X4站及以远的乘客换乘到Tl车上,Tl车上有在X3 站下车的乘客换到Kl车,两车行驶完KTl换乘区间后,Tl车继续勻速前行与K2、K3到Kn 进行乘客换乘,Kl车减速前行至PK2区与X2站发出的P2车同速同向勻速前行进行乘客换乘,在两车换乘结束后Kl车加速,P2车减速继续进行下一遁环的更替。C级特高效运行模式,在B级高效运行的基础上虽然只增加了一路车,但运能运量确增加了一倍还多,乘客在路上乘车时间更是缩短到了 A级的三分之一,由于T路和K路车在运行中不停车能耗更加地降低,实现了比高效更高效的效率。D级亚高效运行模式参考图3、D,为四路联合运行,D级亚高效运行模式是C级特高效运行模式的进一步升级,所不同的是Y车和T车运行额定速度比K车高一个等级,既Kl 车和Tl车在KTl区完成并行乘客换乘后,Tl车加速(C级为勻速)前行与Yl车在TYl区间勻速同向并行完成乘客换乘,而后Yl车勻速继续前行与前面的T2、T3进行乘客换乘一直到Tn,Tl减速在ΚΤ2区间与Κ2车进行乘客换乘,一直遁环进行与前面的Κ3、Κ4到Κη。这就实现亚高效客运运送目的。运行D级亚高效因其乘客运送能力超强,能耗特低,环保零排放,是社会高度文明的象征,要求乘客要文明有顺,不能携带过多物品,只适应于总路途在一百千米以上的城市之间的直接公交或超级城市中的主干道运行,因Y路车和T路车并行时间随着车速的行驶速度等级提高而并行时间减短,乘客也需逐步适应这种车在行进中换乘的习惯才能升为亚高效运行模式。实施例四参见图4是设置在本立体道路上多条行车道3,将其中内侧两个车道设置成电动汽车和智能自动驾驶汽车专用车道,使用路顶太阳能发电站提供电力行驶电动汽车和智能自动驾驶电动汽车。电动汽车和智能自动驾驶电动汽车行驶到专用道上后,放下供电触滑器与专用道电极板1接触拖滑,接通车上供电系统给电动汽车提供电能并补充储蓄电能, 大幅度提高电动汽车和智能自动驾驶电动汽车续航距离或减少车载电瓶。智能自动驾驶电动汽车可以打开车上自动驾驶功能,通过行车道上设置的智能车导航标识线2上的感识设施引导智能驾驶电动汽车的自动驾驶。
权利要求
1.一种综合功能高效环保混钢结构立体道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钢筋混凝土制件与钢结构构件通过塔、焊、铆、拴、扣等方式拼装建造在既有道路上空间,在结构体梁板上平面设有分类轻型车道包含使用路顶太阳能供电或电网供电行驶电动汽车、智能自动驾驶电动汽车、轻型车辆专用车道,梁板下空间安装吊挂轨道行驶吊挂轨道车,顶上安装太阳能光伏发电站,使用路顶太阳能发电站提供电力或电网提供电力运行高效、特高效、亚高效客运公交,立柱排面安装侧挂轮道行驶侧挂车,建设在既有街道或交通干道上的综合功能高效环保混钢结构立体道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合功能高效环保混钢结构立体道路,其特征包括用墩柱支承虹架的钢结构多面通行交通工具的综合功能高效环保混钢结构立体道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合功能高效环保混钢结构立体道路,其特征包括在道路行车道上安装电动汽车地面电触滑器接触电极板和智能自动驾驶汽车导航标识线或感应传感设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合功能高效环保混钢结构立体道路,其特征包括采用多路轨道联合使用高效、特高效、亚高效客运运行方法。
全文摘要
综合功能高效环保混钢结构立体道路,由墩柱、横梁、路面纵梁板、太阳能路顶梁架等构成主体骨架。在路面梁板面上设分类轻型车道,行驶电动汽车、智能自动驾驶汽车、轻型轿车,在路面横梁下面安装吊、侧挂轨道,行驶吊挂轨道车和侧挂车。吊挂轨道客运公交车采用高效、特高效、亚高效运行方案,可实现乘客比乘坐公交地铁分别节省二分之一、三分之二、六分之五乘车的时间,客运运送能力分别提高三倍、八倍、十四倍。建设于现有道路上空间,不占用地面资源,在立体道路两翼设置安装引桥、电梯与地面道路联通,疏流了地面交通拥堵根源,彻底解决了车堵人拥、交通道路资源困乏、能源高耗低效、环境严重恶化的现状。
文档编号E01C1/04GK102454141SQ20101053439
公开日2012年5月16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27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27日
发明者李忠祥, 李铁军, 李铁美 申请人:李忠祥, 李铁军, 李铁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