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滑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0448阅读:3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滑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的轮胎防滑辅助装置,是一种防滑板,或称轮胎防滑板。
背景技术
汽车轮胎是装配于各种车辆车轮的轮毂上,其外径设有防滑纹。但装有汽车 轮胎的车轮在户外行驶过程中,由于道路状况较差,需特别要注意一是防滑,二是防 陷。即车轮容易陷入沟坑、雪地、沙地、泥泞路段等环境中,造成轮胎打滑而无法行 驶。通常人们采用一块长的木板作为防滑板,以及树枝杂草、石块等辅助物,使车轮与 地面之间产生摩擦力,使车轮驶出沟坑、雪地、沙地、泥泞路段等环境。同时,一些车 轮采用防滑链、防滑板、带防滑钉的轮胎等方式防止车轮打滑,其中防滑板如中国专利 文献中披露的ZL专利号02249933.4,授权公告日2004年2月11日,实用新型名称“便 携式汽车防滑板”,该防滑板包括在一块防滑主板上面固定排列若干较小三角形横条, 下面固定排列若干较大三角形横条,防滑主板上配有链子,当车轮转动产生压力使较小 三角形横条边角从小变大压入软性橡胶轮胎中、下面较大三角形横条压入泥土中,使车 轮、防滑板,泥土路面三者形成凹凸齿轮状相互卡紧,强大阻力使车辆较易开出所陷入 的泥坑。但上述防滑板生产、装配较为不便,功能、用途较为单一。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不足,发明的目的是向本领域提供一种多功能、多用途的防滑板, 使其解决现有同类产品结构设计欠佳导致摩擦效果较差,功能、用途较为单一,携带、 使用较为不便的技术问题。其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防滑板,该防滑板的本体呈板状,本体的两侧面为底面和顶面,本体由端 翼、侧翼、中段组成,本体的底面设有底凸筋,本体的顶面设有防滑纹,底凸筋和防滑 纹采用凹凸冲压式,即底面的底凸筋的凸起与防滑纹的凹槽对称的方式。本体置于沟坑 中,通过底面的凸筋与沟坑产生摩擦力、顶面的防滑纹与轮胎产生摩擦力,使汽车脱离 沟坑。其设计要点是所述本体前后两端的端翼和左右两侧的侧翼翘起呈弧形,方便本体 插入轮胎底部,本体的端翼和侧翼受力外扩与沟坑产生摩擦力,以及本体作为铲雪、铲 土、铲沙石时使用,也可以用于救护担架用途。本体的中段设有中部防滑凸纹和中部防 滑棱;所述端翼的底部设有端部凹槽,端部凹槽内设有端部凸筋;端部凹槽的顶部设有 端部防滑纹,端翼的外边沿设有波形齿;所述侧翼的底部设有侧凸筋,外径边沿呈弧形 边,弧形边设有波形齿,侧翼设有手持孔;手持孔方便使用者通过手持孔提起本体。所 述侧翼的侧凸筋设有小凸筋,中部防滑凸纹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小凸筋,本体的底面 设有小凸筋。上述端部凸筋、侧凸筋、中部防滑凸纹、中部防滑棱,以及侧凸筋、中部防滑 凸纹的底部上小凸筋、本体的底面上小凸筋组成本体底部的底凸筋;端部防滑纹、中部 防滑凸纹、中部防滑棱,以及中部防滑凸纹顶部的小凸筋、本体顶面的连接筋组成本体顶部的防滑纹。同时,波形齿既可使本体固定于沟坑中不易滑动,又可用于铲除雪、 土、沙石的车轮阻碍物;端翼的小凸筋和端槽凸筋,以及端部凹槽、端部防滑纹方便车 轮从本体的一端进入本体中段,通过本体中段的中部防滑凸纹、中部防滑棱从另一端的 端部凹槽、端部防滑纹开出沟坑。所述侧翼的一侧至少设有三个手持孔,手持孔对称设置于侧翼的两侧。当本体 的宽度、长度与人体相近时,通过侧翼两侧上两组对称的六个手持孔使本体作为临时急 救挡架使用。同时,上述的多组的手持孔方便使用者通过本体,铲除雪、土、沙石的车 轮阻碍物。所述侧翼的四个倒角处至少分别设有通孔,多组本体通过钢丝和通孔将本体固 定于轮胎的轮毂。这样,本体即可作为轮胎外径的防滑链使用。所述本体的中部防滑凸纹呈V字形,V字形尖部对称朝向中部防滑棱。本体中 段的中部防滑凸纹以中部防滑棱为分界线,轮胎从本体一端进入中段一侧的中部防滑凸 纹后,经中部防滑棱进入另一侧对称的中部防滑凸纹,使轮胎的摩擦效果更好,便于轮 胎通过本体脱离沟坑。所述本体中段的中部防滑凸纹设有凹槽、凸起,凹槽和凸起依次 排列;底面的中部防滑棱设有凸起;中部防滑凸纹的凸起设有小凸筋,中部防滑凸纹的 凹槽两侧设有小凸筋。凹凸结构配合小凸筋,使底面中段的摩擦力进一步提高。所述侧凸筋呈弧形,弧形的侧凸筋使侧翼外扩时的摩擦力进一步稳定。侧凸 筋与本体的底面之间通过连接筋连接;本体的顶面中端翼、侧翼、中段之间分别通过连 接筋连接,连接筋使端翼、侧翼、中段之间的连接和侧凸筋与底面之间的连接进一步稳 定。所述本体采用一次注塑成型后最大曲折角度为70度不会断裂的软材料制成,这 种软材料方便了本体一次性生产,保证了本体的结构稳定和使用寿命。本发明设计合理,功能、用途多样,使用方便,使用寿命长,结构稳定,适用 于汽车轮胎的防滑,以及作为临时急救挡架、铲具,多个组合作为轮胎防滑链。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仰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的底面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A部作了框定。图4是图3的A部放大图。图5是图1的顶面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序号及名称1、本体,101、端翼,102、底凸筋,103、波形齿,104、 侧翼,105、手持孔,106、中部防滑凸纹,1061、凹槽,1062、凸起,107、中部防滑 棱,108、端部防滑纹,109、弧形边,1010、通孔,1011、端部凹槽,1012、侧凸筋, 1013、端槽凸筋,1014、小凸筋,1015、底面,1016、顶面,1017、连接筋。
具体实施例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 图5所示的实施例,该防滑板的 本体1采用软材料制成一次注塑成型,成型后的本体最大曲折角度70度不会断裂。本体的两侧面分为底面1015和顶面1016,底面设有底凸筋102,顶面设有防滑纹;本体由前 后两端的端翼101、左右两侧的侧翼104和中段组成,端翼和侧翼翘起呈弧形。端翼的外 边沿设有波形齿103,端翼的底部设有端部凹槽1011,底部端槽设有端槽凸筋1013,端 部凹槽的顶部设有端部防滑纹108。侧翼的一侧至少设有三个手持孔105,侧翼的外径边 沿呈弧形边109,弧形边也设有波形齿,侧翼的底部设有侧凸筋1012,侧凸筋呈弧形, 侧凸筋设有小凸筋1014,侧凸筋通过连接筋1017与本体的底面连接,侧翼的前后两端分 别设有通孔1010。上述侧翼的手持孔、侧凸筋、通孔结构对称设置于本体的左右两侧。 本体的中段设有中部防滑凸纹106和中部防滑棱107,中部防滑凸纹呈V字形,V字形尖 部对称朝向中部防滑棱,中部防滑凸纹的底部分别设有凹槽1061和凸起1062,凹槽和凸 起依次排列;中部防滑棱的底部也设有凸起。上述中部防滑凸纹底部的凸起和凹槽两侧 分别设有小凸筋;中部防滑凸纹的顶部也设有小凸筋。除上述端翼的端部凹槽、侧翼、 中部防滑棱、中部防滑凸纹之外的底面设有小凸筋;本体顶面的端翼、侧翼、中段之间 分别通过连接筋连接;底凸筋包括端槽凸筋、中部防滑凸纹、中部防滑棱,以及底面和 中部防滑凸纹对应的小凸筋。使用时,将本体一端的端翼置入沟坑内轮胎的底部,启动汽车发动机,车轮从 本体一端的端翼通过本体的中段,从本体另一端的端翼开出。在此过程中,由于端翼和 侧翼的波形齿,本体不易在沟坑中滑动,位置较为固定;由于端翼、中段、侧翼的侧凸 筋、小凸筋、端槽凸筋、中部防滑凸纹、中部防滑棱的防滑作用,该防滑板与沟坑之间 的摩擦力较大;由于中部防滑棱、中部防滑凸纹、端部防滑纹的防滑作用,轮胎与该防 滑板之间的摩擦力较大;由于侧翼的侧凸筋和侧凸筋的小凸筋的防滑作用,防滑板的侧 翼与轮胎的侧翼之间的摩擦力较大。同时,通过该本体的端翼和侧翼的波形齿,该防滑 板作为铲具,铲雪、土、沙石的车轮阻碍物。当该防滑板的本体与人体大小相近时,该 防滑板作为临时急救挡架,通过该防滑板两侧的六个手持孔抬起需要急救的人。由于本 体耐磨性好,在雪地、沙地环境中,该防滑板亦可以用于货物等物品的拖动。根据上述实施例的结构和使用特征,手持部、端翼和侧翼的弧形翘起、中部防 滑凸纹、中部防滑棱、外边沿的波形齿为本发明的主要技术特征;通孔、侧凸筋、端部 凹槽、凸筋上设置小凸筋,及其对应的小凸筋、端槽凸筋、连接筋为本发明的从属技术 特征。根据本发明的主要技术特征和从属技术特征,作出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技 术改进,亦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如省略部分凸筋结构,或仅改变部分本体、凸筋结 构的形状。
权利要求
1.一种防滑板,该防滑板的本体(1)呈板状,本体的两侧面为底面(1015)和顶 面(1016),本体由端翼(101)、侧翼(104)、中段组成,本体的底面设有底凸筋(102),本体的顶面设有防滑纹,底凸筋和防滑纹采用凹凸冲压式;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前后两端的端翼(101)和左右两侧的侧翼(104)翘起呈弧形,本 体的中段设有中部防滑凸纹(106)和中部防滑棱(107);所述端翼(101)的底部设有端部凹槽(1011),端部凹槽内设有端部凸筋(1013);端部凹槽的顶部设有端部防滑纹(108),端翼的外边沿设有波形齿(103);所述侧翼(104)的底部设有侧凸筋(1012),外径边沿呈弧形边(109),弧形边 设有波形齿(103),侧翼设有手持孔(105);所述侧翼(104)的侧凸筋(1012)设有小凸筋(1014),中部防滑凸纹(106)的 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小凸筋,本体(1)的底面(1015)设有小凸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翼(104)的一侧至少设有三个 手持孔(105),手持孔对称设置于侧翼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翼(104)的四个倒角处至少分 别设有通孔(10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的中部防滑凸纹(106)呈V字形,V字形尖部对称朝向中部防滑棱(10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中段的中部防滑凸纹(106)设有凹槽(1061)、凸起(1062),凹槽和凸起依次排列;底面的中部防滑棱(107)设有凸起;中部防滑凸纹的凸起设有小凸筋(1014),中部防滑凸纹的凹槽两 侧设有小凸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凸筋(1012)呈弧形,侧凸筋 与本体的底面(1015)之间通过连接筋(1017)连接;本体(1)的顶面(1016)中端 翼(101)、侧翼(104)、中段之间分别通过连接筋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采用一次注塑成型后最 大曲折角度为70度不会断裂的软材料制成。
全文摘要
本发明及轮胎防滑板,是一种防滑板,针对解决现有同类产品结构设计欠佳导致摩擦效果较差,功能、用途较为单一,携带、使用较为不便的技术问题而设计的。该防滑板的本体前后两端的端翼和左右两侧的侧翼翘起呈弧形,本体的中段设有中部防滑凸纹和中部防滑棱;端翼的底部设有端部凹槽,端部凹槽内设有端部凸筋;端部凹槽的顶部设有端部防滑纹,端翼的外边沿设有波形齿;侧翼的底部设有侧凸筋,外径边沿呈弧形边,弧形边设有波形齿,侧翼设有手持孔;侧翼的侧凸筋设有小凸筋,中部防滑凸纹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小凸筋,本体的底面设有小凸筋。适用于汽车轮胎的防滑,以及作为临时急救担架、铲具,多个组合作为轮胎防滑链。
文档编号E01C9/08GK102011357SQ20101056057
公开日2011年4月13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26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26日
发明者崔晓君 申请人:崔晓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