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门与红外档闸联动式防盗监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1864阅读:4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安全门与红外档闸联动式防盗监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涉及一种安检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安全门与红外档闸联动式防盗监 测系统。
技术背景 目前的防盗监测装置通常采用探测安检门,该类安检门是一种结构上做成人可通 过的门状,门中建立有电磁场,当人带有违禁物品通过时能产生报警的装置,但是由于其前 方不设阻挡装置,不能有效阻止违禁物品携带者,而且对检测物品及携带者的监测准确率 低。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安全门与红外档闸联动式防盗监测 系统,解决了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安全门与红外档闸联动式防盗监测系统,包括电脑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述系统包括无线射频识别安全门和红外摆闸;所述无线射频识别安全门与红外摆闸平行安 装;所述红外摆闸安装在安全门外侧。所述无线射频识别安全门的门体之间设置人行通道。所述红外摆间包括立柱和摆臂,所述立柱固定在人行通道两侧,摆臂与立柱上部 活动连接。所述摆臂与立柱上部通过转轴连接。所述立柱的顶部位于安全门的门体的中部或中下部位置处。所述红外档闸的立柱间距与无线射频识别安全门的门体间距相适应。所述无线射频识别安全门和红外摆闸均与人行通道轴向垂直。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采用安全门与红外档闸联动的防盗监测系统,可有效防止非合法被监 测对象的无障碍通过,可实现对携带非许可物品的运动识别和阻拦。本实用新型防盗监测 系统可提高对检测物品及携带者的监测准确率,不易漏检,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如图所示,1-安全门,3-立柱,4-摆臂,5-人行通道,6-红外摆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安全门与红外档闸联动式防盗监测系统,包括电脑控制装 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无线射频识别安全门1和红外摆闸6 ;所述无线射频识别安 全门1与红外摆闸6平行安装;所述红外摆闸6安装在安全门1外侧。所述无线射频识别安全门1的门体之间设置人行通道5。所述红外摆闸包括立柱3和摆臂4,所述立柱3固定在人行通道两侧,摆臂4与立 柱3上部活动连接。所述摆臂4与立柱3上部通过转轴连接。所述立柱3的顶部位于安全门1的门体的中部或中下部位置处。所述红外档闸的立柱间距与无线射频识别安全门的门体间距相适应。所述无线射频识别安全门1和红外摆闸6均与人行通道5轴向垂直。所述无线射频识别安全门1与红外摆闸6的联动式防盗监测系统,其安全门1识 别人员通行状态,即感应到有人员通过时,红外摆闸6自动打开,如同时采集到防盗检测门 发出的报警信号,则红外摆闸6自动关闭,直至报警信号消失后,恢复初始状态。红外摆闸 6具备常开和常闭两种工作模式,用户可自行根据需要设置工作模式。
权利要求1.一种安全门与红外档闸联动式防盗监测系统,包括电脑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述系统包括无线射频识别安全门和红外摆闸;所述无线射频识别安全门与红外摆闸平行安 装;所述红外摆闸安装在安全门外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门与红外档闸联动式防盗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 线射频识别安全门的门体之间设置人行通道。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安全门与红外档闸联动式防盗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 述红外摆间包括立柱和摆臂,所述立柱固定在人行通道两侧,摆臂与立柱上部活动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全门与红外档闸联动式防盗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摆 臂与立柱上部通过转轴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安全门与红外档闸联动式防盗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立 柱的顶部位于安全门的门体的中部或中下部位置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门与红外档闸联动式防盗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红 外档闸的立柱间距与无线射频识别安全门的门体间距相适应。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门与红外档闸联动式防盗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 线射频识别安全门和红外摆闸均与人行通道轴向垂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安全门与红外档闸联动式防盗监测系统,包括电脑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的无线射频识别安全门与红外摆闸平行安装;所述红外摆闸安装在安全门外侧。所述无线射频识别安全门的门体之间设置人行通道。所述红外摆闸包括立柱和摆臂,所述立柱固定在通道两侧,摆臂与立柱上部活动连接。所述红外档闸的立柱间距与无线射频识别安全门的挡板间距相适应。所述无线射频识别安全门和红外摆闸均与人行通道轴向垂直。本实用新型可有效防止非合法被监测对象的无障碍通过,可实现对携带非许可物品的运动识别和阻拦,可提高对检测物品及携带者的监测准确率,不易漏检,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文档编号E01F13/04GK201924791SQ20102025051
公开日2011年8月10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7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7日
发明者高飞 申请人:高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