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测温度和湿度的拉索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3463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测温度和湿度的拉索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桥梁的悬索或拉索领域,具体为一种可测温度和湿度的拉索。
背景技术
斜拉桥因其优秀的跨越能力,在桥梁中的设计应用越来越多,且相比悬索桥,斜拉桥的造价更具有价格优势,因此,斜拉桥成为桥梁设计的首选。但是用于斜拉桥的斜拉索外表面挤塑有双层高密度聚乙烯护层(即HDPE),无法对索体的工作状况进行直接检测,而只能通过测量其他的参数来分析索体的工作状况,其中最主要的参数为拉索的索力、温度和索体内的空气湿度。前述三个参数中,拉索的索力会影响桥梁的工作状况,索体内的温度和空气湿度则反应了当前索体内的钢丝腐蚀情况。根据测量的温度和空气湿度,可以分析出索体内钢丝的腐蚀情况是否严重,并推算出剩余的使用寿命,以及当前的拉索运行情况是否健康。由于拉索安装成桥后整个结构为全密封状态,无法从外部进行测量。因此拉索索体内部的温度和空气湿度的测量,一直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的能实时、精确掌握拉索索体内部温度和湿度的拉索,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测温度和湿度的拉索。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达到发明目的一种可测温度和湿度的拉索,包括索体、钢丝、锚具和锚固料,索体由多根钢丝缠绕而成,钢丝的两端都通过锚固料固定在锚具内,其特征是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纤、密封管、钢管和检测接口,锚具和锚固料中植入1 5根钢管,每根钢管内插入1 根光纤,每根光纤头部分别连接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光纤的另一端插入索体内部空隙中,光纤和构成索体的钢丝采用胶水粘结,光纤与索体出口处采用密封管与索体熔合成一体,光纤在钢管的出口处设有检测接口。所述的可测温度和湿度的拉索,其特征是钢丝的表面镀有锌层,锌层厚度在 70g/m2 300g/m2。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检测设备和终端显示设备依次和检测接口连接,即可对拉索内部的温度和湿度实施测量,并可随时在终端显示设备上显示出测量值。插入索体内部的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可对索体内的温度和湿度变化作出灵敏的反应和测量。钢管规格较大可作为充气系统的输气孔道。光纤损坏后,可先将检测接口取下,将光纤拔出,然后更换新的光纤插入钢管内,再安装检测接口后,即可完成光纤的替换工作,简便实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实时监测,测量精确,结构简单,维护方便。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一种可测温度和湿度的拉索,包括索体1、温度传感器21、湿度传感器22、光纤3、 密封管4、钢管5、钢丝6、锚具7、锚固料8和检测接口 9,如图1所示,具体结构是索体1由多根钢丝6缠绕而成,钢丝6的表面镀有锌层,锌层厚度在70g/m2 300g/m2,钢丝6的两端都通过锚固料8固定在锚具7内,锚具7和锚固料8中植入1 5根钢管5,本实施例取 3根,每根钢管5内插入1根光纤3,每根光纤3头部分别连接温度传感器21和湿度传感器 22,光纤的另一端插入索体1内部空隙中,光纤3和构成索体1的钢丝6采用胶水粘结,光纤3与索体1出口处采用密封管4与索体1熔合成一体,光纤3在钢管5的出口处设有检测接口 9。本实施例使用时,如图1所示,将检测设备11和终端显示设备12依次通过通信线和检测接口 9连接,即可对拉索实施温度和湿度测量,并可随时在终端显示设备上显示出温度和湿度值。
权利要求1.一种可测温度和湿度的拉索,包括索体(1)、钢丝(6)、锚具(7)和锚固料(8),索体 ⑴由多根钢丝(6)缠绕而成,钢丝(6)的两端都通过锚固料⑶固定在锚具(7)内,其特征是还包括温度传感器(21)、湿度传感器(22)、光纤(3)、密封管、钢管(5)和检测接口⑶,锚具(7)和锚固料⑶中植入1 5根钢管(5),每根钢管(5)内插入1根光纤(3), 每根光纤C3)头部分别连接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22),光纤的另一端插入索体 ⑴内部空隙中,光纤⑶和构成索体⑴的钢丝(6)采用胶水粘结,光纤(3)与索体⑴ 出口处采用密封管(4)与索体(1)熔合成一体,光纤C3)在钢管(5)的出口处设有检测接口(9)。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测温度和湿度的拉索,其特征是钢丝(6)的表面镀有锌层, 锌层厚度在70g/m2 300g/m2。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桥梁的悬索或拉索领域,具体为一种可测温度和湿度的拉索。一种可测温度和湿度的拉索,包括索体(1)、钢丝(6)、锚具(7)和锚固料(8),其特征是还包括温度传感器(21)、湿度传感器(22)、光纤(3)、密封管(4)、钢管(5)和检测接口(9),锚具(7)和锚固料(8)中植入1~5根钢管(5),每根钢管(5)内插入1根光纤(3),每根光纤(3)头部分别连接温度传感器(21)和湿度传感器(22),光纤的另一端插入索体(1)内部空隙中。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实时监测,测量精确,结构简单,维护方便。
文档编号E01D19/16GK202047366SQ20102069315
公开日2011年1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31日
发明者俞建群, 张德刚, 张海良, 童晨诞, 谢飞, 顾庆华 申请人:上海浦江缆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