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于途经的交通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4003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易于途经的交通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所有类型道路的立交桥,具体地说是解决了高速道路交叉时造成交通堵塞、解决了混合道路交叉时造成交通堵塞与行人道中断的建筑物。
背景技术
当今立交桥的设计普遍存在缺点。左转车道多数为目标行车角与实际行车角不等,左转行车本来的目标行车角90°,但实际操作行车角为135°,本来左转就是向左转弯 90°,但要向右转135°,这样增加操作的转弯角度,增加行车路程,并且方向不直观容易造致行车的方向迷惑。垂直的每层空利用率低,现建造的立交桥每层很多只设计一个方向的车道,转盘方法其中心区域只能是空洞无法利用,据观测其每层的平面空间利用率约为 15%,利用率较高的转盘方法也是50%。占地面积广及层数多,非等角行车及每层利用率低造成占用面积广和增加层数来解决车流问题。具备调头车道的立交桥很少,特别是作为城市区域的立交桥不建造调头车道,使有需要调头的车辆无法实现调头,只能到别处再找可调头的道路,增加车辆在道路上行驶时间,造成堵车机会增多。人行过道没纳入设计,多数的立交桥未将行人过道考虑,都是在另处建造人行天桥或人行遂道,人行天桥和人行遂道都增加行人通过马路的时间和难度,特别的手提物品较多、较重的行人要通过道路时更为费劲,这是行人违规横跨道路甚至造成交通事故的主要因素之一。疏流不易调整及扩充,多数立交桥在设计建造时没有预留空间及设施,因此时代变化及特发性堵车难以应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混合道路提供全向直接行车与行人道无障碍互通、高速路路段之间直接行车的立交桥,以用较少的占地面积、较短的行车路程、较少的坡度坡程,同时解决了道路交叉造成交通堵塞与行人道中断的世界性难题。高速道路立交桥类型共有四种TH、+ H、YHJH ;混合道路立交桥类型共有五种YL、YL、XL、+L、TL。本发明实现以上目的方案是混合道路对向入口的直行左转右转进入上层或下层实现,利用等角行车,左转则靠左行驶并向左转弯,右转则靠右行驶并向右转弯,直行按直线行驶;车辆除调头外均进入上层或下层车道,分别选择所需的直行、左转或右转车道后, 进入中层车道汇合则完成通过立交桥的过程;调头车辆驶近立交桥时选行右边的调头车道后则可进行调头的行车,人行过道建在各入口中心线的交会点地面层的空隙处。高速道路对向入口的直行左转右转进入上层实现,利用等角行车,左转则靠左行驶并向左转弯,右转则靠右行驶并向右转弯,直行按直线行驶。本发明实现以上目的方案是混合道路中层建造的设施调头车道、连接上层或下层的左右直行起降坡车道的起点,连接上层降坡直行车道终点及左右合流降坡车道终点,连接下层到中层的下层起坡直行车道终点及左右合流起坡车道终点,行人过道;中层的平面利用率100%。高速道路中层建造的设施连接上层的左右直行左支右支起坡车道的起点,连接上层降坡直行车道终点、左右、左支右支合流降坡车道终点。中层的平面利用率90%。本发明实现以上目的方案是混合道路上层建造的设施上层直行车道,连接左右直行左支右支起坡车道的终点,连接上层降坡左右直行左支右支合流降坡车道起点,上层左转车道,上层左支转车道,上层直行车道,上层右转车道,上层右支车道;上层的平面利用率80%。高速道路上层建造的设施上层直行车道,连接左右直行左支右支起坡车道的终点,连接上层降坡左右直行左支右支合流降坡车道起点,上层左转车道,上层左支转车道, 上层直行车道,上层右转车道,上层右支车道;上层的平面利用率70%。本发明实现以上目的方案是混合道路下层建造的设施下层直行车道,连接左右直行降坡车道的终点,连接下层起坡直行车道起点及左右左支右支合流起坡车道起点, 下层左转车道,下层左支车道,下层直行车道,下层右支车道,下层右转车道,连接下层起坡左右直行左支右支合流降坡车道起点。下层的平面利用率80%。本发明实现以上目的方案是有预留空间及设施,左右转左支右支合流口及左右转左支右支合流起降坡车道此处还有空间可在日后挖掘使用,还可在地面层增设的右转车道,在非常情况下可利用地面中心区的行人道改为十字交叉全向行车,因此,时代变化及特发性堵车可以应对。本发明的突出特点之一,混合道路立交桥采用上、中或叫地面、下三层结构则可实现道路交叉口的全向直接通行与人行道自然互通,高速道路立交桥采用上层、地面层并且直行、左右转弯、左支右支行驶的方向直接自然、简单明了,符合自然状态,路程短,坡度小, 坡程短,没有交叉行车,这样可使车辆畅通无阻,车速可以提高,制动相变应减少,省油省时,平均为每个车辆通过此类立交桥可少走1-2公里,按通车量1500辆/小时计算油费约节省1500元/小时,约为每车主节省2分钟的时间,时间也就是金钱,同时降低环境污染, 为低碳时代搭建了优秀平台。本发明的突出特点之二,立交桥结构简练紧凑,构成整个立面桥只是由几个单元组合而成,组合后的形状类似科幻世界的建筑物,造型富有现代美感,高度低,无外扩环状弯道占地,建造用地少,建造成本低,可在旧城不拆扩情况建造混合道路的立交桥。本发明的突出特点之三,混合道路的立交桥实现了行人可平地行走过道、遮阳 (地上层空位做花池后可全部挡雨),改变了以往行人过道的权利受不重视对待,体现行人与车主同等,响应现行交通法以人为本的内涵,无障碍过道是特别对残疾人、长辈、儿童的关爱,是文明社会的体现。随着大城市(北京、上海、广州等)的自动车、摩托车、电动车禁用,使中低收入的人群均多采用公交车加步行方式,造成步行人群增加,因此建设立交桥必须同时考虑行人过道的便利是形势所逼。本发明的突出特点之四,有预留空间及设施,时代变化及特发性堵车可以应对。本发明的突出特点之五,混合道路的立交桥采用下降式车道,减少部分噪声,但建造时挡壁而做防渗水处理,最底点处做集水井,入口处做集水沟等挡雨水设施,中部的行人过道地面同时也是挡雨棚。利用地下空间疏导交通近年发展迅速,下降式车道及地铁是大城市交通解决新兴方法。


(为了图面简洁,所有支承柱、车道条数、隔离带、护栏等未在图上反映,为了说明空间位置本交通系的每个立交桥的入口用大写英文字母作入口编号、同时此大写英文字母的编号也是立交桥之间的路段编号,每个立交桥附近用两个字符作为每种类型立交桥编号,立交桥编号后一位的字符为L时表示是市区立交桥、立交桥编号后一位的字符为H时表示是高速路立交桥,立交桥编号前的放大镜内图XX是此立交桥平面放大图编号,图1、图2、图 10、图16、图22、图29、图34、图39、图44、图50上的相机所在的位置是立交桥的观看点, 相机前方的虚线是观看的方向,虚线范围内的图XX是此观看点产生的图名称,虚线是三条平行线的是在此处观看后产生平行投影消隐视图,虚线是四条并且中间两条为短时在此观看处产生俯视消隐透视图,虚线是四条并且中间两条为长时在此观看处产生仰视消隐透视图。左转车道用“1”表示,左支车道用“2”表示,直行车道用“3”表示,右支车道用“4”表示,右转车道用“5”表示,调头车道用“6”表示,地下的车道在车道编号前加“-”,人行道用 “0”表示,在车道或行人道出现再次细分时在其编号后加上小写英文字母的后缀); 图1是本发明各类型立交消隐组合平面图; 图2是本发明的YL型立交桥消隐平面放大图3与图4是本发明的YL型立交桥两个相互正交方向的平行投影消隐视图; 图5、图6、图7、图8是本发明的YL型立交桥俯视消隐透视图; 图9是本发明的YL型立交桥仰视消隐透视图; 图10是本发明的YL型立交桥消隐平面放大图11与图12是本发明的YL型立交桥两个相互正交方向的平行投影消隐视图; 图13、图14是本发明的1型立交桥俯视消隐透视图; 图15是本发明的YL型立交桥仰视消隐透视图; 图16是本发明的XL型立交桥消隐平面放大图17与图18是本发明的XL型立交桥两个相互正交方向的平行投影消隐视图; 图19与图20是本发明的XL型立交桥俯视消隐透视图; 图21是本发明的XL型立交桥仰视消隐透视图; 图22是本发明的+ L型立交桥消隐平面放大图23与图M是本发明的+ L型立交桥两个相互正交方向的平行投影消隐视图; 图25、图沈、图27是本发明的+ L型立交桥俯视消隐透视图; 图观是本发明的+ L型立交桥仰视消隐透视图; 图四是本发明的TL型立交桥消隐平面放大图30与图31是本发明的TL型立交桥两个相互正交方向的平行投影消隐视图; 图32是本发明的TL型立交桥俯视消隐透视图; 图33是本发明的TL型立交桥仰视消隐透视图; 图34是本发明的TH型立交桥消隐平面放大图35与图36是本发明的TH型立交桥两个相互正交方向的平行投影消隐视图; 图37与图38是本发明的TH型立交桥俯视消隐透视图; 图39是本发明的+ H型立交桥消隐平面放大图40与图41是本发明的+ H型立交桥两个相互正交方向的平行投影消隐视图; 图42与图43是本发明的+ H型立交桥俯视消隐透视图; 图44是本发明的YH型立交桥消隐平面放大图45与图46是本发明的YH型立交桥两个相互正交方向的平行投影消隐视图;图47、图48、图49是本发明的YH型立交桥俯视消隐透视图; 图50是本发明的YH型立交桥消隐平面放大图51与图52是本发明的YH型立交桥两个相互正交方向的平行投影消隐视图; 图53是本发明的YH型立交桥俯视消隐透视图。
具体实现方式
一、YL型立交。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所示 A入口的左转行车行经左转I左支I右支I右转的起坡车道(1 —上层左转车道 (1) — A入口左转|D入口右支Ic入口右转的合流降坡车道(145),A入口的左支行车行经左转I左支I右支I右转的起坡车道(1 —上层左支I右支I右转的车道( —上层左支I右支的平走后降坡车道合流04)—上层左支的降坡车道0),A入口右支行车行经左转I左支I右支I右转的起坡车道(1 —上层左支I右支I右转的车道( —上层左支I右支的平走与后降坡合流车道04)—上层右支的降坡车道G),A入口的右转行车行经左转I左支I右支I右转的起坡车道(1 —上层左支I右支I右转的车道(M5)— 上层右转车道( —上层D入口左转Ic入口左支IA入口右转的合流降坡车道(125),A入口的小车调头行经调头引导车道(6)—小车调头车道(6a),A入口的大车调头行经调头引导车道(6)—大车调头车道(6b);
B入口的左转行车行经左转I左支I直行I右转的降坡行车道(-123 —下层左转左支车道(-12)—下层左转车道(-1) — B入口左转|E入口右支的合流起坡车道(-14),B 入口的左支行车行经左转I左支I直行I右转的降坡行车道(-123 —下层左转I左支车道(-1 —下层左支起坡车道(- ,B入口的直行行经左转ι左支ι直行ι右转的降坡行车道(-1235)—下层直行ι右转车道(-3 —下层直行起坡车道(-幻,B入口的右转行车行经左转I左支I直行I右转的降坡行车道(-123 —下层直行I右转车道(-3 —下层右转车道(- —E入口左转|B入口右转的合流起坡车道(-15),B入口的小车调头行经调头引导车道(6)—小车调头车道(6a),B入口的大车调头行经调头引导车道(6)—大车调头车道(6b);
C入口的左转行车行经左转I左支I右支I右转的起坡后平走车道(1 —上层左转的降坡车道(1),c入口的左支行车行经左转ι左支ι右支ι右转的起坡后平走车道 (1245)—上层左支车道( —上层的D入口左转I C入口左支的合流车道(1 —上层D入口左转Ic入口左支IA入口右转的合流降坡车道(125),c入口右支行车行经左转ι左支右支I右转的起坡后平走车道(1 —上层右支车道(4) —D入口的上层左支Ic入口上层右支的合流平走后降坡合流车道04),C入口的右转行车行经左转ι左支ι右支ι右转的起坡后平走车道(1 —上层右转车道( — A入口左转ID入口右支Ic入口右转的合流降坡车道(145),c入口的小车调头行经调头引导车道(6)—小车调头车道(6a),C入口的大车调头行经调头引导车道(6)—大车调头车道(6b);
D入口左转行车行经左转ι左支ι右支ι右转的起坡车道(1 —上层左转车道 (1)—上层的D入口左转Ic入口左支的合流车道(12)—上层D入口左转Ic入口左支IA 入口右转的合流降坡车道(125),D入口左支行车行经左转I左支I右支I右转的起坡车道 (1245)—上层的左支I右支起坡车道04)—上层的左支降坡车道O) — D入口的上层左支I C入口上层右支的平走后降坡合流车道04),D入口右支行行经左转I左支I右支I右转的起坡车道(1 —上层的左支I右支起坡车道04)—上层右支车道(4) — A入口左转|D入口右支Ic入口右转的合流降坡车道(145),一 D入口的右转行车行经左转I左支右支I右转的起坡车道(1 —上层右转降坡车道(5),D入口的小车调头行经调头引导车道(6)—小车调头车道(6a),D入口的大车调头行经调头引导车道(6)—大车调头车道 (6b);
E入口左转行车行经左转I直行I右支I右转的降坡行车道(-1 —下层左转车道 (-1) —E入口左转|B入口右转的合流起坡车道(_15),E入口直行行经左转I直行I右支右转的降坡行车道(-134 —下层直行起坡车道(- ,B入口右支行车行经左转I直行I右支I右转的降坡行车道(-1 —下层右支I右转的车道(-4 —下层右支车道(-4) — B 入口下层左转IE入右支的合流起坡车道(-14),E入口右转行车行经左转ι直行ι右支右转降坡行车道(-1345)—下层右支ι右转的车道(-4 —下层右转起坡车道(- ,E入口的小车调头行经调头引导车道(6)—小车调头车道(6a),E入口的大车调头行经调头引导车道(6)—大车调头车道(6b);
A入口右边与E入口左边的人行道(Oa),A入口左边与B入口的右边人行道(Ob),B入口左边与C入口右边的人行道(Oc),C入口左边与D入口右边的人行道(0d),D入口左边与 E入口右边的人行道(Od),上述五条人行道在此立交桥的地面层中心区互通;
二、YL型立交。图1、图10、图11、图12、图13、图14、图15所示
A入口的左转行车行经左转I右转降坡车道(-1 —下层左转平走后的起坡车道 (-1),A入口的右转行车行经左转I右转降坡车道(-15)—下层的右转平走后起坡车道 (-5),A入口的调头行经调头引导车道(6);
F入口的左转行车行经左转I右转起坡车道(1 —上层的左转平走后降坡车道(1), F入口的右转行车行经左转I右转起坡车道(1 —上层的右转车道(5) — G入口的左转 IF入口的右转合流降坡车道(1 ,F入口的小车调头行经调头引导车道(6)—小车调头车道(6a),F入口的大车调头行经调头引导车道(6)—大车调头车道(6b);
G入口的左转行车行经左转I右转起坡车道(1 —上层的左转车道(1) — G入口的左转IF入口的右转合流降坡车道(1 ,G入口的右转行经左转ι右转起坡车道(1 —上层的右转平走后降坡车道(5),G入口的小车调头行经调头引导车道(6)—小车调头车道 (6a),G入口的大车调头行经调头引导车道(6)—大车调头车道(6b);
A入口左边与F入口右边的人行道(Oa),F入口左边与G入口的右边人行道(Ob),G入口左边与A入口右边的人行道(Oc),上述三条人行道在此立交桥的地面层中心区互通;
三、XL型立交。图1、图16、图17、图18、图19、图20、图21所示
J入口的左转行车行经左转I直行I右转的起坡车道(13 —上层的左转车道(1) — J 入口的左转IH入口的右转合流降坡车道(1 ,J入口的直行行经左转I直行I右转的起坡车道(13 —上层的直行ι右转车道(3 —上层的直行车道C3)—上层的降坡直行车道 (3),J入口的右转行车行经左转ι直行ι右转的起坡车道(13 —上层的直行ι右转车道 (35)—上层的右转车道(5) — H入口的左转IJ入口的右转的合流降坡车道(15),J入口的小车调头行经调头引导车道(6)—小车调头车道(6a),J入口的大车调头行经调头引导车道(6)—大车调头车道(6b);
G入口的左转行车行经左转I直行I右转的降坡车道(-13 —下层的左转车道(-1) — G入口的左转|1入口的右转合流起坡车道(-15),G入口的直行行经左转I直行右转的降坡车道(-13 —下层的直行I右转车道(-3 —下层的直行车道(- —下层的起坡直行车道(_:3),G入口的右转行车行经左转I直行I右转的降坡车道(-13 —下层的直行I右转车道(-3 —下层的右转车道(- — ι入口的左转IG入口的右转合流起坡车道(_15),G入口的小车调头行经调头引导车道(6)—小车调头车道(6a),G入口的大车调头行经调头引导车道(6)—大车调头车道(6b);
H入口的左转行车行经左转I直行I右转的起坡车道(13 —上层的左转车道(1) —H 入口的左转I J入口的右转合流降坡车道(1 ,H入口的直行行经左转I直行I右转的起坡车道(13 —上层的直行I右转车道(3 —上层的直行车道(3)—上层的降坡直行车道 (3),H入口的右转行车行经左转I直行I右转的起坡车道(13 —上层的直行I右转车道 (35)—上层的右转车道(5) — J入口的左转|H入口的右转的合流降坡车道(15),H入口的小车调头行经调头引导车道(6)—小车调头车道(6a),H入口的大车调头行经调头引导车道(6)—大车调头车道(6b);
I入口的左转行车行经左转I直行I右转的降坡车道(-13 —下层的左转车道 (-1) — ι入口的左转IG入口的右转合流起坡车道(-15),ι入口的直行行经左转I直行右转的降坡车道(-13 —下层的直行I右转车道(-3 —下层的直行车道(- —下层的起坡直行车道(-幻,I入口的右转行车行经左转I直行I右转的降坡车道(-13 —下层的直行I右转车道(-3 —下层的右转车道(- — G入口的左转11入口的右转合流起坡车道(-15),I入口的小车调头行经调头引导车道(6)—小车调头车道(6a),I入口的大车调头行经调头引导车道(6)—大车调头车道(6b);
J入口左边与G入口右边的人行道(Oa),G入口左边与H入口的右边人行道(Ob),H入口左边与I入口右边的人行道(Oc),I入口左边与J入口右边的人行道(Od),上述四条人行道在此立交桥的地面层中心区互通;
四、+ L型立交。图1、图22、图23、图24、图25、图26、图27、图沘所示 K入口的左转行车行经直行I调头I左转I右转的车道(361或61 —上半层的调头左转起坡车道(61)—上半层的左转起坡车道(1)—上半层的左转降坡车道(1),K入口的直行行经调头I左转I直行的车道或直行降坡车道(361或- —直行降坡车道或下层直行车道(_3或-3)—下层直行车道(- —下层直行起坡车道(- ,K入口的右转行车行经调头I左转I右转车道(361)—上半层调头I左转I右转起坡车道(361)—上半层右转起坡车道( —上半层右转降坡车道(5),K入口的调头行车行经直行I调头I左转右转的车道(361或6巧)一上半层的调头I左转起坡车道(61)—上半层的调头起坡车道 (6)—上半层的调头降坡车道(6);
L入口的左转行车行经左转I直行I右转的起坡车道(13 —上层左转车道(1) — L 入口左转I J入口右转的合流降坡车道(1 ,L入口的直行行经左转I直行I右转的起坡车道(13 —上层直行I右转车道(3 —上层直行降坡车道(3),L入口的右转行车行经左转I直行I右转的起坡车道(13 —上层直行I右转的车道(3 —上层右转车道( — J 入口左转|L入口右转的合流降坡车道(15),L入口的调头行车行经调头车道(6);
B入口的左转行车行经直行I调头I左转I右转的车道(361或61 —上半层的调头左转起坡车道(61)—上半层的左转起坡车道(1)—上半层的左转降坡车道(1),B入口的直行行经调头I左转I直行的车道或直行降坡车道(361或- —直行降坡车道或下层直行车道(_3或-3)—下层直行车道(- —下层直行起坡车道(- ,B入口的右转行车行经调头I左转I右转车道(361)—上半层调头I左转I右转起坡车道(361)—上半层右转起坡车道( —上半层右转降坡车道(5),B入口的调头行车行经直行I调头I左转右转的车道(361或61 —上半层的调头I左转起坡车道(61)—上半层的调头起坡车道 (6)—上半层的调头降坡车道(6);
J入口的左转行车行经左转I直行I右转的起坡车道(13 —上层左转车道(1) — J 入口左转I L入口右转的合流降坡车道(1 ,J入口的直行行经左转I直行I右转的起坡车道(13 —上层直行I右转车道(3 —上层直行降坡车道(3),J入口的右转行车行经左转I直行I右转的起坡车道(13 —上层直行I右转的车道(3 —上层右转车道( — L 入口左转IJ入口右转的合流降坡车道(15),J入口的调头行车行经调头车道(6);
K入口左边与L入口右边的人行过道(Oa),L入口左边与B入口右边的人行过道(Ob), B入口左边与J入口右边的人行过道(Oc),J入口左边与K入口右边的人行过道(Od),上述四条人行道在此立交桥的地面层中心区互通;
五、TL型立交。图1、图29、图30、图31、图32、图33所示
M入口的左转行车左转ι直行的起坡车道(1 —左转车道(ι) — Μ入口左转IL入口右转的合流降坡车道(1 ,M入口的直行车行经左转I直行的起坡车道(1 —上层直行车道(3)—上层直行降坡车道(3),M入口的小车调头行经调头引导车道(6)—小车调头车道 (6a),M入口的小车调头行经调头引导车道(6)—小车调头车道(6a),M入口的大车调头行经调头引导车道(6)—大车调头车道(6b);
C入口的左转行车行经左转I右转车道(-1 —下层左转起坡车道(-1),C入口的右转行车行经左转I右转车道(-15)—下层右转起坡车道(巧),C入口的小车调头行经调头引导车道(6)—小车调头车道(6a),C入口的大车调头行经调头引导车道(6)—大车调头车道(6b);
L入口的直行行经直行I右转起坡车道(3 —上层直行车道C3)—上层直行降坡车道(3),L入口的右转行车行经直行I右转起坡车道(3 —上层右转车道(5) — M入口的左转I L入口的右转的合流降陂车道(15),L入口的小车调头行经调头引导车道(6)—小车调头车道(6a),L入口的大车调头行经调头引导车道(6)—大车调头车道(6b);
L入口左边|M入口右边的人行过道(Oa) —M入口左边|C入口右边的人行过道 (Ob) —c入口左边IL入口右边的人行过道(Oc),上述三条人行道在此立交桥的地面层中心区互通;
六、TH型立交。图1、图34、图35、图36、图37、图38所示
D入口的左转行车行经左转起坡车道(ι)—上层D入口左转IN入口直行的合流降坡车道(13),D入口的右转行车行经右转车道(5);
M入口的直行行经直行车道(3),M入口的右转行车行经右转车道(5); N入口的左转行车行经左转I直行的起坡车道(13)—上层的左转车道(1)—上层的左转降坡车道(1),N入口的直行方式一行经左转I直行的起坡车道(1 —上层的直行车道 (3)—上层D入口左转|N入口直行的合流降坡车道(1 ,N入口的直行方式二沿正前方直行车道⑶前行;七、十H型立交。图1、图39、图40、图41、图42、图43所示
0入口的左转行车行经左转I直行的起坡车道(13)—上层的左转车道(1)—上层的左转降坡车道(1),0入口的直行行经左转I直行的起车道(13)—上层的直行车道(3)—上层的直行降坡车道(3),0入口右转行车行经右转车道(5);
P入口的左转行车行经左转起坡车道(1)—上层的左转降坡车道(1),P入口直行沿正前方直行车道(3),P入口右转行车行经右转车道(5);
E入口的左转行车行经左转I直行的降坡车道(1 —上层的左转车道(1)—上层的左转降坡车道(1),E入口的直行行经左转I直行的起车道(13)—上层的直行车道(3)—上层的直行降坡车道(3),E入口右转行车行经右转车道(5);
N入口的左转行车行经左转起坡车道(1)—上层的左转降坡车道(1),N入口直行沿正前方直行车道(3),N入口右转行车行经右转车道(5);
八、YH型立交。图1、图44、图45、图46、图47、图48、图49所示
Q入口的左转行车行经左转I左支I右支起坡车道(124)—上层左转I左支的车道 (12)—上层左转车道(1)—上层左转车道(1)—上层左转降坡车道(1)—降至地面层后向右与P入口的直行车道C3)合并,Q入口的左支行车行经左转I左支I右支的起坡车道 (124)—上层左转I左支的车道(12)—左支车道(2) — R入口左转|Q入口左支的合流降坡车道(1 —降至地面层后从S入口的起坡车道(124)底穿过,Q入口的右支行车行经左转I左支I右支的起坡车道(124)—上层右支车道⑷一上层S入口左转IR入口左支IQ 入口右支降坡车道G) IQ入口右支的合流降坡车道(124)—降至地面层后从F入口的上层左转车道(1)底穿过,Q入口的右转行车行经右转车道(5);
R入口的左转行车行经左转I左支的起坡车道(1 —上层左转车道(1) — R入口左转IQ入口左支的合流降坡车道(1 —降至地面层后从S入口的起坡车道(124)底穿过, R入口的左支行车行经左转I左支起坡车道(1 —上层左支起坡车道( —上层左支降坡车道( —上层S入口左转IR入口左支IQ入口右支的合流降坡车道(124)—降至地面层后从F入口的上层左转车道(1)底穿过,R入口的直行沿正前方行经直行I右转的车道 (35)—直行车道(3),R入口的右转行车行经直行I右转的车道(35)—右转车道(5);
S入口左转行车行经左转I左支I右支的起坡车道(124)—上层左转I左支I右支车道(124)—上层左转车道(1)—上层S入口左转I R入口左支I Q入口右支的合流降坡车道 (124)—降至地面层后从F入口的上层左转车道(1)底穿过,S入口的左支行车行经左转左支I右支的起坡车道(124)—上层左转I左支I右支车道(124)—从R入口的上层左支车道( 底穿过一上层左支起坡车道( —上层左支降坡车道( —上层F入口左转I S入口左支的合流降坡车道(1 ,S入口的右支行行经左转I左支I右支的起坡车道(124)— 上层左转I左支I右支车道(124)—从R入口的上层左支车道( 底穿过一上层右支降坡车道(4)—降至地面层后从Q入口的上层左转车道(1)底穿过,S入口的右转行车行经右转车道(5);
F入口的左转行车行经左转I左支I右支的起坡车道(124)—上层左转I左支分流车道(1 —上层左转车道(1)—上层F入口左转|S入口左支的合流降坡车道(1 ,F入口的左支行行经左转I左支I右支起坡车道(124)—上层左转I左支分流车道(1 —上层左支车道( —上层左支降坡车道( —降至地面层后从Q入口的上层右支车道(4)及左
16转I左支车道底穿过,F入口的右支行行经左转I左支I右支起坡车道(124)—上层右支车道(4)—上层右支降坡车道(4)—降至地面层后向左与P入口的直行车道C3)合并,F入口的右转行车行经右转车道(5);
P入口的左转行车行经向左分支左转起坡车道(1)—上层左支车道(1)—从S入口的上层左支车道( 底穿过一上层P入口左转IF入口左支降坡车道(1 —降至地面层后从 Q入口的上层右支车道(4)及左转I左支车道底穿过,P入口的直行沿正前方行经直行I右支I右转车道034 —直行I右支车道(34)—直行车道(3),P入口的右支行车行经直行右支I右转车道034 —直行I右支车道(34)—右支车道G),P入口的右转行车行经直行I右支I右转车道( —右转车道(5);
九、πι型立交。图1、图50、图51、图52、图53所示
U入口左转行车行经左转I右转的车道(1 —U入口的左转行车的起降坡车道 α) —υ入口左转Is入口右转的合流车道(巧),υ入口右转行车行经左转ι右转的车道 (15)—右转车道(5)
H入口左转行车行经左转I右转的车道(1 —左转行车起降坡车道(1),H入口右转行车行经左转I右转的车道(1 —右转车道(5),一 s入口左转IH入口右转的合流车道 (15);
S入口的左转行车行经左转ι右转车道(巧)一面层左转车道(ι) —s入口左转IH入口右转的合流车道(1 ,s入口的右转行车行经左转I右转的车道(1 —面层右转车道 (5) — U入口左转Is入口右转的合流车道(15)。
权利要求
1.易经交通系统,其特征是高速道路分为地面层、上层,其中YH型立交的上层有两段车道最高点有达两层高度;混合道路分为中层又称地面层、下层、上层,其中YL型立交的上层有两段车道最高点有一层半的高度; 详细特征如下 一、YL型立交A入口的左转行车行经左转I左支I右支I右转的起坡车道(1 —上层左转车道 (1) —A入口左转|D入口右支Ic入口右转的合流降坡车道(145),A入口的左支行车行经左转I左支I右支I右转的起坡车道(1 —上层左支I右支I右转的车道( —上层左支I右支的平走后降坡车道合流04)—上层左支的降坡车道0),A入口右支行车行经左转I左支I右支I右转的起坡车道(1 —上层左支I右支I右转的车道( —上层左支I右支的平走与后降坡合流车道04)—上层右支的降坡车道G),A入口的右转行车行经左转I左支I右支I右转的起坡车道(1 —上层左支I右支I右转的车道(M5)— 上层右转车道( —上层D入口左转Ic入口左支IA入口右转的合流降坡车道(125),A入口的小车调头行经调头引导车道(6)—小车调头车道(6a),A入口的大车调头行经调头引导车道(6)—大车调头车道(6b);B入口的左转行车行经左转I左支I直行I右转的降坡行车道(-123 —下层左转左支车道(-12)—下层左转车道(-1) — B入口左转|E入口右支的合流起坡车道(-14),B 入口的左支行车行经左转I左支I直行I右转的降坡行车道(-123 —下层左转I左支车道(-1 —下层左支起坡车道(- ,B入口的直行行经左转ι左支ι直行ι右转的降坡行车道(-1235)—下层直行ι右转车道(-35)—下层直行起坡车道(-幻,B入口的右转行车行经左转I左支I直行I右转的降坡行车道(-123 —下层直行I右转车道(-3 —下层右转车道(- —E入口左转|B入口右转的合流起坡车道(-15),B入口的小车调头行经调头引导车道(6)—小车调头车道(6a),B入口的大车调头行经调头引导车道(6)—大车调头车道(6b);C入口的左转行车行经左转I左支I右支I右转的起坡后平走车道(1 —上层左转的降坡车道(1),c入口的左支行车行经左转ι左支ι右支ι右转的起坡后平走车道 (1245)—上层左支车道( —上层的D入口左转I C入口左支的合流车道(1 —上层D入口左转Ic入口左支IA入口右转的合流降坡车道(125),c入口右支行车行经左转ι左支右支I右转的起坡后平走车道(1 —上层右支车道(4) —D入口的上层左支Ic入口上层右支的合流平走后降坡合流车道04),C入口的右转行车行经左转ι左支ι右支ι右转的起坡后平走车道(1 —上层右转车道(5) —A入口左转ID入口右支Ic入口右转的合流降坡车道(145),c入口的小车调头行经调头引导车道(6)—小车调头车道(6a),C入口的大车调头行经调头引导车道(6)—大车调头车道(6b);D入口左转行车行经左转I左支I右支I右转的起坡车道(1 —上层左转车道 (1)—上层的D入口左转Ic入口左支的合流车道(12)—上层D入口左转Ic入口左支IA 入口右转的合流降坡车道(125),D入口左支行车行经左转I左支I右支I右转的起坡车道 (1245)—上层的左支I右支起坡车道04)—上层的左支降坡车道( — D入口的上层左支I C入口上层右支的平走后降坡合流车道04),D入口右支行行经左转I左支I右支I右转的起坡车道(1 —上层的左支I右支起坡车道04)—上层右支车道(4) — A入口左转ID入口右支Ic入口右转的合流降坡车道(145),一D入口的右转行车行经左转ι左支右支I右转的起坡车道(1 —上层右转降坡车道(5),D入口的小车调头行经调头引导车道(6)—小车调头车道(6a),D入口的大车调头行经调头引导车道(6)—大车调头车道 (6b);E入口左转行车行经左转I直行I右支I右转的降坡行车道(-1 —下层左转车道 (-1) —E入口左转IB入口右转的合流起坡车道(-15),E入口直行行经左转ι直行ι右支右转的降坡行车道(-134 —下层直行起坡车道(- ,B入口右支行车行经左转I直行I右支I右转的降坡行车道(-1 —下层右支I右转的车道(-4 —下层右支车道(-4) — B 入口下层左转IE入右支的合流起坡车道(-14),E入口右转行车行经左转ι直行ι右支右转降坡行车道(-1 —下层右支I右转的车道(-4 —下层右转起坡车道(- ,E入口的小车调头行经调头引导车道(6)—小车调头车道(6a),E入口的大车调头行经调头引导车道(6)—大车调头车道(6b);A入口右边与E入口左边的人行道(Oa),A入口左边与B入口的右边人行道(Ob),B入口左边与C入口右边的人行道(Oc),C入口左边与D入口右边的人行道(Od),D入口左边与 E入口右边的人行道(Od),上述五条人行道在此立交桥的地面层中心区互通;二、YL型立交A入口的左转行车行经左转I右转降坡车道(-1 —下层左转平走后的起坡车道 (-1),A入口的右转行车行经左转I右转降坡车道(-15)—下层的右转平走后起坡车道 (-5),A入口的调头行经调头引导车道(6);F入口的左转行车行经左转I右转起坡车道(1 —上层的左转平走后降坡车道(1),F 入口的右转行车行经左转I右转起坡车道(1 —上层的右转车道( — G入口的左转|F 入口的右转合流降坡车道(1 ,F入口的小车调头行经调头引导车道(6)—小车调头车道 (6a),F入口的大车调头行经调头引导车道(6)—大车调头车道(6b);G入口的左转行车行经左转I右转起坡车道(1 —上层的左转车道(1) — G入口的左转IF入口的右转合流降坡车道(1 ,G入口的右转行经左转ι右转起坡车道(1 —上层的右转平走后降坡车道(5),G入口的小车调头行经调头引导车道(6)—小车调头车道 (6a),G入口的大车调头行经调头引导车道(6)—大车调头车道(6b);A入口左边与F入口右边的人行道(Oa),F入口左边与G入口的右边人行道(Ob),G 入口左边与A入口右边的人行道(Oc),上述三条人行道在此立交桥的地面层中心区互通;三、XL型立交J入口的左转行车行经左转I直行I右转的起坡车道(13 —上层的左转车道(1) — J 入口的左转IH入口的右转合流降坡车道(1 ,J入口的直行行经左转I直行I右转的起坡车道(13 —上层的直行ι右转车道(3 —上层的直行车道C3)—上层的降坡直行车道 (3),J入口的右转行车行经左转ι直行ι右转的起坡车道(13 —上层的直行ι右转车道 (35)—上层的右转车道(5) —H入口的左转IJ入口的右转的合流降坡车道(15),J入口的小车调头行经调头引导车道(6)—小车调头车道(6a),J入口的大车调头行经调头引导车道(6)—大车调头车道(6b);G入口的左转行车行经左转I直行I右转的降坡车道(-13 —下层的左转车道 (-1) — G入口的左转|1入口的右转合流起坡车道(-15),G入口的直行行经左转I直行右转的降坡车道(-13 —下层的直行I右转车道(-3 —下层的直行车道(- —下层的起坡直行车道(_:3),G入口的右转行车行经左转I直行I右转的降坡车道(-13 —下层的直行I右转车道(-3 —下层的右转车道(- — ι入口的左转IG入口的右转合流起坡车道(_15),G入口的小车调头行经调头引导车道(6)—小车调头车道(6a),G入口的大车调头行经调头引导车道(6)—大车调头车道(6b);H入口的左转行车行经左转I直行I右转的起坡车道(13 —上层的左转车道(1) —H 入口的左转I J入口的右转合流降坡车道(1 ,H入口的直行行经左转I直行I右转的起坡车道(13 —上层的直行I右转车道(3 —上层的直行车道(3)—上层的降坡直行车道 (3),H入口的右转行车行经左转I直行I右转的起坡车道(13 —上层的直行I右转车道 (35)—上层的右转车道(5) — J入口的左转|H入口的右转的合流降坡车道(15),H入口的小车调头行经调头引导车道(6)—小车调头车道(6a),H入口的大车调头行经调头引导车道(6)—大车调头车道(6b);I入口的左转行车行经左转I直行I右转的降坡车道(-13 —下层的左转车道 (-1) — ι入口的左转IG入口的右转合流起坡车道(-15),ι入口的直行行经左转I直行右转的降坡车道(-13 —下层的直行I右转车道(-3 —下层的直行车道(- —下层的起坡直行车道(-幻,I入口的右转行车行经左转I直行I右转的降坡车道(-13 —下层的直行I右转车道(-3 —下层的右转车道(- — G入口的左转11入口的右转合流起坡车道(-15),I入口的小车调头行经调头引导车道(6)—小车调头车道(6a),I入口的大车调头行经调头引导车道(6)—大车调头车道(6b);J入口左边与G入口右边的人行道(Oa),G入口左边与H入口的右边人行道(0b),H入口左边与I入口右边的人行道(Oc),I入口左边与J入口右边的人行道(Od),上述四条人行道在此立交桥的地面层中心区互通; 四、+ L型立交K入口的左转行车行经直行I调头I左转I右转的车道(361或61 —上半层的调头左转起坡车道(61)—上半层的左转起坡车道(1)—上半层的左转降坡车道(1),K入口的直行行经调头I左转I直行的车道或直行降坡车道(361或- —直行降坡车道或下层直行车道(_3或-3)—下层直行车道(- —下层直行起坡车道(- ,K入口的右转行车行经调头I左转I右转车道(361)—上半层调头I左转I右转起坡车道(361)—上半层右转起坡车道( —上半层右转降坡车道(5),K入口的调头行车行经直行I调头I左转右转的车道(361或61 —上半层的调头I左转起坡车道(61)—上半层的调头起坡车道 (6)—上半层的调头降坡车道(6);L入口的左转行车行经左转I直行I右转的起坡车道(13 —上层左转车道(1) — L 入口左转IJ入口右转的合流降坡车道(1 ,L入口的直行行经左转I直行I右转的起坡车道(13 —上层直行I右转车道(3 —上层直行降坡车道(3),L入口的右转行车行经左转I直行I右转的起坡车道(13 —上层直行I右转的车道(3 —上层右转车道( — J 入口左转|L入口右转的合流降坡车道(15),L入口的调头行车行经调头车道(6);B入口的左转行车行经直行ι调头ι左转ι右转的车道(361或61 —上半层的调头左转起坡车道(61)—上半层的左转起坡车道(1)—上半层的左转降坡车道(1),B入口的直行行经调头I左转I直行的车道或直行降坡车道(361或- —直行降坡车道或下层直行车道(_3或-3)—下层直行车道(- —下层直行起坡车道(- ,B入口的右转行车行经调头I左转I右转车道(361)—上半层调头I左转I右转起坡车道(361)—上半层右转起坡车道(5)—上半层右转降坡车道(5),B入口的调头行车行经直行I调头I左转右转的车道(361或61 —上半层的调头I左转起坡车道(61)—上半层的调头起坡车道 (6)—上半层的调头降坡车道(6);J入口的左转行车行经左转I直行I右转的起坡车道(13 —上层左转车道(1) — J 入口左转IL入口右转的合流降坡车道(1 ,J入口的直行行经左转I直行I右转的起坡车道(13 —上层直行ι右转车道(3 —上层直行降坡车道(3),J入口的右转行车行经左转I直行I右转的起坡车道(13 —上层直行I右转的车道(3 —上层右转车道( — L 入口左转IJ入口右转的合流降坡车道(15),J入口的调头行车行经调头车道(6);K入口左边与L入口右边的人行过道(Oa),L入口左边与B入口右边的人行过道(Ob), B入口左边与J入口右边的人行过道(Oc),J入口左边与K入口右边的人行过道(Od),上述四条人行道在此立交桥的地面层中心区互通;五、TL型立交μ入口的左转行车左转I直行的起坡车道(1 —左转车道(ι) —Μ入口左转|L入口右转的合流降坡车道(1 ,M入口的直行车行经左转I直行的起坡车道(1 —上层直行车道(3)—上层直行降坡车道(3),M入口的小车调头行经调头引导车道(6)—小车调头车道 (6a),M入口的小车调头行经调头引导车道(6)—小车调头车道(6a),M入口的大车调头行经调头引导车道(6)—大车调头车道(6b);C入口的左转行车行经左转I右转车道(-15)—下层左转起坡车道(-1),C入口的右转行车行经左转I右转车道(-1 —下层右转起坡车道(巧),C入口的小车调头行经调头引导车道(6)—小车调头车道(6a),C入口的大车调头行经调头引导车道(6)—大车调头车道(6b);L入口的直行行经直行I右转起坡车道(3 —上层直行车道C3)—上层直行降坡车道(3),L入口的右转行车行经直行I右转起坡车道(3 —上层右转车道(5) — M入口的左转I L入口的右转的合流降陂车道(15),L入口的小车调头行经调头引导车道(6)—小车调头车道(6a),L入口的大车调头行经调头引导车道(6)—大车调头车道(6b);L入口左边|M入口右边的人行过道(Oa) —M入口左边|C入口右边的人行过道 (Ob) —c入口左边IL入口右边的人行过道(Oc),上述三条人行道在此立交桥的地面层中心区互通;六、TH型立交D入口的左转行车行经左转起坡车道(ι)—上层D入口左转IN入口直行的合流降坡车道(13),D入口的右转行车行经右转车道(5);M入口的直行行经直行车道(3),M入口的右转行车行经右转车道(5); N入口的左转行车行经左转I直行的起坡车道(13)—上层的左转车道(1)—上层的左转降坡车道(1),N入口的直行方式一行经左转I直行的起坡车道(1 —上层的直行车道 (3)—上层D入口左转|N入口直行的合流降坡车道(1 ,N入口的直行方式二沿正前方直行车道⑶前行;七、十H型立交0入口的左转行车行经左转I直行的起坡车道(13)—上层的左转车道(1)—上层的左转降坡车道(1),0入口的直行行经左转I直行的起车道(13)—上层的直行车道(3)—上层的直行降坡车道(3),0入口右转行车行经右转车道(5);P入口的左转行车行经左转起坡车道(1)—上层的左转降坡车道(1),P入口直行沿正前方直行车道(3),P入口右转行车行经右转车道(5);E入口的左转行车行经左转I直行的降车道(1 —上层的左转车道(1)—上层的左转降坡车道(1),E入口的直行行经左转I直行的起车道(1 —上层的直行车道C3)—上层的直行降坡车道(3),E入口右转行车行经右转车道(5);N入口的左转行车行经左转起坡车道(1)—上层的左转降坡车道(1),N入口直行沿正前方直行车道(3),N入口右转行车行经右转车道(5); 八、YH型立交Q入口的左转行车行经左转I左支I右支起坡车道(124)—上层左转I左支的车道 (12)—上层左转车道(1)—上层左转车道(1)—上层左转降坡车道(1)—降至地面层后向右与P入口的直行车道C3)合并,Q入口的左支行车行经左转I左支I右支的起坡车道 (124)—上层左转I左支的车道(12)—左支车道(2) — R入口左转|Q入口左支的合流降坡车道(1 —降至地面层后从S入口的起坡车道(124)底穿过,Q入口的右支行车行经左转I左支I右支的起坡车道(124)—上层右支车道(4)—上层S入口左转I R入口左支|Q 入口右支降坡车道G) IQ入口右支的合流降坡车道(124)—降至地面层后从F入口的上层左转车道(1)底穿过,Q入口的右转行车行经右转车道(5);R入口的左转行车行经左转I左支的起坡车道(1 —上层左转车道(1) — R入口左转IQ入口左支的合流降坡车道(1 —降至地面层后从S入口的起坡车道(124)底穿过, R入口的左支行车行经左转I左支起坡车道(1 —上层左支起坡车道( —上层左支降坡车道(2)—上层S入口左转IR入口左支IQ入口右支的合流降坡车道(124)—降至地面层后从F入口的上层左转车道(1)底穿过,R入口的直行沿正前方行经直行I右转的车道 (35)—直行车道(3),R入口的右转行车行经直行I右转的车道(35)—右转车道(5);S入口左转行车行经左转I左支I右支的起坡车道(124)—上层左转I左支I右支车道(124)—上层左转车道(1)—上层S入口左转I R入口左支I Q入口右支的合流降坡车道 (124)—降至地面层后从F入口的上层左转车道(1)底穿过,S入口的左支行车行经左转左支I右支的起坡车道(124)—上层左转I左支I右支车道(124)—从R入口的上层左支车道( 底穿过一上层左支起坡车道( —上层左支降坡车道( —上层F入口左转I S入口左支的合流降坡车道(1 ,S入口的右支行行经左转I左支I右支的起坡车道(124)— 上层左转I左支I右支车道(124)—从R入口的上层左支车道( 底穿过一上层右支降坡车道(4)—降至地面层后从Q入口的上层左转车道(1)底穿过,S入口的右转行车行经右转车道(5);F入口的左转行车行经左转I左支I右支的起坡车道(124)—上层左转I左支分流车道(1 —上层左转车道(1)—上层F入口左转|S入口左支的合流降坡车道(1 ,F入口的左支行行经左转I左支I右支起坡车道(124)—上层左转I左支分流车道(1 —上层左支车道( —上层左支降坡车道( —降至地面层后从Q入口的上层右支车道(4)及左转I左支车道底穿过,F入口的右支行行经左转I左支I右支起坡车道(124)—上层右支车道(4)—上层右支降坡车道(4)—降至地面层后向左与P入口的直行车道C3)合并,F入口的右转行车行经右转车道(5);P入口的左转行车行经向左分支左转起坡车道(1)—上层左支车道(1)—从S入口的上层左支车道( 底穿过一上层P入口左转|F入口左支降坡车道(1 —降至地面层后从 Q入口的上层右支车道(4)及左转I左支车道底穿过,P入口的直行沿正前方行经直行I右支I右转车道034 —直行I右支车道(34)—直行车道(3),P入口的右支行车行经直行右支I右转车道034 —直行I右支车道(34)—右支车道G),P入口的右转行车行经直行I右支I右转车道( —右转车道(5);九、πι型立交υ入口左转行车行经左转ι右转的车道(1 — υ入口的左转行车的起降坡车道 α) — υ入口左转Is入口右转的合流车道(巧),υ入口右转行车行经左转ι右转的车道 (15)—右转车道(5);H入口左转行车行经左转I右转的车道(1 —左转行车起降坡车道(1),H入口右转行车行经左转I右转的车道(1 —右转车道(5),一 s入口左转IH入口右转的合流车道 (15);S入口的左转行车行经左转ι右转车道(巧)一面层左转车道(ι) —s入口左转IH入口右转的合流车道(1 ,s入口的右转行车行经左转I右转的车道(1 —面层右转车道 (5) — U入口左转Is入口右转的合流车道(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经交通系统,其特征是立交桥对向的一入口车道升起进行左转、右转、直行、左支行、右支行后分别降下与汇合,另一入车道降下进行左转、右转、直行后分别升起与汇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经交通系统,其特征是在两条正交或近相似正交的道路交会处,一个方向的入口直行车道的起坡终点在其对向的降坡终点右上方,另一方向的入口直行车道的降坡终点在其对向的起坡终点右下方,因为采取非并排前后错位方式而让出相应的垂直空间作建造左转车道使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经交通系统,其特征是混合道路的立交桥中层空间或上半层建造调头车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经交通系统,其特征是中层空间的中心区建造无障碍行人互通过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经交通系统,其特征是混合道路的+L型立交桥对向的直行采取下层通过方式的两入口,在此入口独立下降车道终点上方的其两边地面车道进行汇合并起坡半层进行调头、左转、右转降坡与目标汇合,起坡半层高是为了让出人行道所需的空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经交通系统,其特征是高速道路的+H、YH、TH立交桥其中两个对向入口或一个入口的左转起坡车道的起点在从右边车道左转过来的降坡车道起点下方,上述入口横向道路+ H立交桥经过起坡与降坡、YH与TH立交桥部分车道起坡与降坡,通过起坡降坡的过程请出空间汇会与分流使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经交通系统,其特征是高速道路的YH立交桥入口的起坡车道的达到上层后其下部空间请出给其它路段进来本入口的路段的过洞使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经交通系统,其特征是各类型道路的立交桥组成立体交通系统。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易经交通系统,是一套完全符合自然行车流程的全系列的立体交通系统,高速道路立交桥类型TH、+H、¥H、YH;混合道路立交桥类型:¥L、YL、×L、+L、TL。易经交通系统层数少,利用主车道起(降)与对向降(起)前后错位方式,所有目标行车角与操作行车角相等,所需的行车方向均已实现,高效利用垂直的每层空间、地面层的利用率达100%、上层、下层利用率达80%,占用地面面积少,车辆可以少路程、少坡度、少坡程、少转弯快速通过,行车方便直观,成本低,间接实现减排低碳。混合道路立交的行人道建造在无障碍的地面层中心区。有预留空间及设施,时代变化及特发性堵车可以应对。
文档编号E01C1/04GK102277816SQ20111012262
公开日2011年12月14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13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19日
发明者易晓俊 申请人:易晓俊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