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变道方式的交通路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6484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应用变道方式的交通路口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道路交叉路口的设计方案,特别是一种应用变道方式的交通路口,属于城市交通道路规划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大、中城市汽车保有量的迅猛增长,交通不畅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汽车走走停停,平均车速越来越低,不但浪费能源、污染环境,还牺牲了很多人的宝贵时间,许多路口禁止左转,这使得有些车辆不得不绕行,造成“舍近求远”的尴尬。城市中交通不畅的主要原因是在众多的交通路口,车辆通过前等待的时间太长, 其次是大量的非机动车和行人不能与机动车完全分离,行车速度受到很大的制约。但是,由于城市建筑早已成型,用拓宽道路的方法解决上述问题已经没有余地了,那么要想改变交通现状,就必须在道路规则方面求“变”进行创新和突破。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交通路口规则更为合理的应用变道方式的交通路口,从根本上解决目前车辆在交通路口等待时间过长、造成交通拥堵的问题,提高了平均车速,在立交路口建设方面节省了稀缺的城市用地,且节能减排。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应用变道方式的交通路口,该交通路口通过先左转后变道形式、先变道后左转形式和混合形式,解决左转问题,其中先左转后变道是最优选择该应用变道方式的交通路口,每个十字交通叉路口都设有直行车道、右转车道,其技术要点是每个叉路口还设有左转过渡车道和左转车道,所述左转车道延伸至左侧叉路口的左转过渡车道,所述左侧叉路口的左转过渡车道与所在叉路口的同向直行车道之间设有左转变道区,所述左转车道设在叉路口的方向相反的两直行车道之间,所述左转过渡车道设在右转车道外侧,车辆沿着设于直行车道之间的左转车道左转进入左侧叉路口的右转车道外侧的左转过渡车道实现左转,然后沿着左侧叉路口的左转变道区进入同向直行车道实现变道。应用了混合形式的交通路口,每个十字交通叉路口都设有直行车道、右转车道,其技术要点是每个叉路口设有方向相反的两条左转过渡车道和左转车道,十字路口其中两条相对的叉路口的左转过渡车道设置是,两条左转过渡车道相邻且设于叉路口的方向相反的直行车道之间,十字路口另外两条相对的叉路口的设置是,两条左转过渡车道分别设于叉路口的方向相反的直行车道外侧;在距离叉路口一段距离处,设有左转过渡车道通向同向直行车道的左转变道区,和左转车道通向其同向左转过渡车道的左转变道区,两左转变道区形成交叉状态;车辆沿着设于直行车道之间的左转过渡车道左转进入左侧叉路口的设于直行车道外侧的左转过渡车道实现左转,再经过左转变道区进入同向直行车道实现变道;车辆沿着设于直行车道外侧的左转过渡车道左转进入左侧叉路口的设于直行车道之间的左转过渡车道,再经过左转变道区进入同向直行车道实现变道。[0007]应用了先变道后左转的交通路口,每个十字交通叉路口都设有直行车道、右转车道,其技术要点是每个叉路口还设有左转过渡车道和左转车道,所述左转过渡车道设于反向直行车道外侧,所述左转车道设于距路口一定距离的同向直行车道与反向直行车道之间,所述左转过渡车道延伸至左侧叉路口的同向直行车道或同向右转车道,所述左转过渡车道与左转车道之间设有左转车变道区,车辆沿着所述左转车变道区进入所述左转过渡车道,然后左转进入左侧叉路口的同向直行车道或同向右转车道。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及积极的技术效果是利用某一方向道路上车辆停车等待通过路口的空闲时间段和空出的车道进行变道,解除某些方向的车辆在路口的冲突,通过路口时不再单独占用时间,所以通过路口所有方向的车辆等待时间大大缩短,通过路口的能力大大提高。在立交路口,左转车辆不需要通过环岛绕行上、下立交桥,变道后直接左转上、下桥,不但缩短上、下桥路程,更重要的是可以节省大中城市中的宝贵土地资源。尤其在城市中交通路口旁边建筑已成型的情况下建造所有方向都能左转的立交桥,它无需进行代价高昂的动迁,对在城市中建设有机联系的高速路网、快速路网非常实用,非常有价值。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简图I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简图II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简图III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简图IV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简图V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简图VI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简图ΥΠ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简图VDI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简图IX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简图X。图中序号说明1右转车道、2直行车道、3左转车道、4左转过渡车道、5左转变道区。下面将通过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下述的实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其中的例子而已,并不代表本实用新型所限定的权利保护范围。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图1-10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通过变换道路位置的设计,可使影响交通路口通行效率的一些冲突解除,减少路口通行的相位。通过立交方式变换道路位置的设计,将上下立交桥的左转环岛去除,可使城市立体交通建设少占昂贵的土地,或许多本不具建立交桥条件的路口变为可能。 实用新型所述的应用变道方式提高交通路口通过能力的方法,主要有三种形式,均是通过变道形式解决路口车辆左转费时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变道的方式将平面交通路口车辆通行相位数去除一部分(减少红
4色禁行信号灯个数),通过变道的方式再配合高度变化,将立交桥的桥上和桥下之间左转的环岛去除。现针对具体交叉路口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阐述。本十字路口是应用最广泛、最普通的路口,提高十字路口车辆通行能力几乎就相当于提高整个城市路网的通行能力。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此图为先左转后变道。应用变道方式的交通路口,该交通路口通过先左转后变道形式、先变道后左转形式和混合形式,解决左转问题,其中先左转后变道是最优选择该应用变道方式的交通路口,每个十字交通叉路口都设有直行车道2、右转车道1,其技术要点是每个叉路口还设有左转过渡车道4和左转车道3,所述左转车道3 延伸至左侧叉路口的左转过渡车道4,所述左侧叉路口的左转过渡车道4与所在叉路口的同向直行车道2之间设有左转变道区5,所述左转车道3设在叉路口的方向相反的两直行车道2之间,所述左转过渡车道4设在右转车道1外侧,车辆沿着设于直行车道2之间的左转车道3左转进入左侧叉路口的右转车道外侧的左转过渡车道4实现左转,然后沿着左侧叉路口的左转变道区5进入同向直行车道2实现变道。左转车辆行至路口处,直行车红灯停驶后,左转车进行左转进入左侧叉路口的过渡车道等待变道。当过渡车道方向直行车遇红灯停驶时,左转车变道区处的直行车也同时红灯停驶,左转后的车辆通过禁停通道即左转车变道区进入同向直行车道。车辆通过十字路口的相位由原来的四个减至两个,换言之,车辆通过路口,由原来需等三个方向的红灯, 变为只等一个红灯就可以了。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十字路口的先变道后左转形式 应用了先变道后左转的交通路口,每个十字交通叉路口都设有直行车道2、右转车道1,其技术要点是每个叉路口还设有左转过渡车道4和左转车道3,所述左转过渡车道4设于反向直行车道2外侧,所述左转车道3设于距路口一定距离的同向直行车道与反向直行车道之间,所述左转过渡车道4延伸至左侧叉路口的同向直行车道或同向右转车道,所述左转过渡车道4与左转车道3之间设有左转车变道区5,车辆沿着所述左转车变道区3进入所述左转过渡车道4,然后左转进入左侧叉路口的同向直行车道或同向右转车道。在图中当横向直行车通行时,利用纵向直行车停驶后前方道路的空闲区域,左转车辆变道进入道路左侧过渡车道待转。当横向直行车遇到信号停驶后,过渡车道内的车辆与纵向直行车在一个信号内同时通过路口,完成左转。车辆通过十字路口的相位由原来的四个减至两个,换言之,车辆通过路口,由原来需等三个方向的红灯,变为只等一个红灯就可以了。实施例3 如图3所示,此图为前两图设计的混合形成。应用了混合形式的交通路口,每个十字交通叉路口都设有直行车道2、右转车道1,其技术要点是每个叉路口设有方向相反的两条左转过渡车道4和左转车道3,十字路口其中两条相对的叉路口的左转过渡车道4设置是,两条左转过渡车道4相邻且设于叉路口的方向相反的直行车道2之间,十字路口另外两条相对的叉路口的设置是,两条左转过渡车道4分别设于叉路口的方向相反的直行车道2外侧;在距离叉路口一段距离处,设有左转过渡车道4通向同向直行车道2的左转变道区5,和左转车道3通向其同向左转过渡车道4的左转变道区5,两左转变道区5形成交叉状态;车辆沿着设于直行车道2之间的左转过渡车道4左转进入左侧叉路口的设于直行车道2外侧的左转过渡车道4实现左转,再经过左转变道区5进入同向直行车道2实现变道;车辆沿着设于直行车道2外侧的左转过渡车道4左转进入左侧叉路口的设于直行车道2之间的左转过渡车道4,再经过左转变道区5进入同向直行车道2实现变道。 在一条道路中间设两条变道后的过渡车道,变道的位置距离交通路口有一定距离,一般不超过100米,应满足一次车辆一次通过交通路口的流量,如不够,过渡车道采用两排,两个方向相反的过渡车道相邻。这种道路设计可使两个方向的左转车辆进入过渡车道的顺序一先一后,就解除了两个方向车辆左转的冲突,去除了一个交通路口通行相位,换言之,车辆通过交通路口少等一个信号红灯。它适用于一宽一窄两条道路交叉的路口,将左转过渡车道集中设在宽的一条路上,变道方式不再说明。 平面十字两相位交通路口三种变道方式相互比较,应优先选用先左转后变道这一种,它的优点是左转和变道不冲突,变道路口直行车与十字交通路口直行车可在同时红灯停驶,左转后过渡车道内的车辆即可变道。这样,交通路口车辆通行的相位时间可以设定的较短,所有方向的车辆每隔30-40秒就可通过路口一次(通行时间也是30-40秒),滞留在路口的车辆就会很少,过渡车道的长度也可以设计的短一些。车辆在路口通过效率的提高使得汽车平均行驶速度提高。这种先左转后变道的通行方式还可以利用左转和右转车道空闲时段通行直行车, 做到一道两用,在直行车通行前25秒(以直行相位时间40秒计)直行车走左转和右转车道, 如果直行车道为两道,这样就变成了四道。路口对面右转车延迟放行一段时间就变成直行三车道。这样设计可充分利用路面,大大提高了直行车通过路口的能力。第二种先变道后左转应用于十字路口,如果左转车驶入主车道就会和左转变道车辆冲突,如果分前后通行,占用时间太长,影响交通路口的通行效率。这种方式在左转车流量小,单车道通行时可采用,左转后的车辆走过渡车道外侧通道,可避免车辆冲突。这种通行方式与先左转后变道方式在三条道路交叉的六叉路却是效果相同的,因为在两个红色信号灯期间,左转和变道的车辆有足够的时间错开通行。交通路口通过应用变道设计,可以大大提高车辆通过路口的能力,它适用于各种路口,具有普遍意义,如下介绍的常见的几种路口的设计图也应用了变道方式提高车辆通行能力。实施例4 如图4所示,三叉路口的每个路口在距其一段距离处分别设置左转变道区,同时也设有左转过渡车道,左转车辆驶入变道区后进入左转过渡车道,并在允许机动车通行的情况下左转进入左侧叉路口的左转过渡车道,再通过左侧叉路口的左转变道区实现左转和变道。三叉路口的变道路口是双向的,一方车辆是进入过渡车道,另一方是驶出过渡车道,交替进行,由交通信号灯控制。此种变道应用可使所有方向车辆同时通过路口,而在变道期间前后一段时间,所有方向的车辆同时在路口停驶,非机动车、行人在路口各方向自由通行,是机动车占一相位,非机动车和行人占一相位的两相位路口。如果,在三叉路口建立交桥,机动车采用立交变道,三叉路口就是一个无信号灯的全天候的上层机动车、下层非机动车和行人自由通行路口。实施例5 如图5所示,丁字路口丁字路口应用的是先变道后左转的变道和先左转后变道的结合方式,左转过渡车道和变道区的设置不再赘述。此设计通过变道将两个左转相位合并为一个,使车辆在路口少等一个红色信号灯,变道和左转的时间完全可以错开,互不影响,变道区过渡车道的长度应满足每次左转通过的车流量要求,流量大可采用双车道。但变道处也还是要安装交通信号灯,以确保安全。实施例6 如图6所示,五叉路口此设计是在三叉路口的基础上增加两叉,路口通行的方式是以三叉路口通行方式运行,顺时针或逆时针(以行人方便取之)轮流进行,此设计可使原来路口车辆全部通行一次需五个相位减至2. 5个相伴,车辆通过路口原来需等四个红灯变为只等一个半(平均)红灯就可以通过了。实施例7 如图7所示,六叉路口此设计是在十字路口的基础上增加两叉,通行方式与前述图一、图二所示十字路口相同,相位由原来六个减至三个,车辆通过路口的等待时间由原来五个红灯减至两个红灯。实施例8 如图8所示,高速路十字路口此设计是通过两次变道,在保证高速路正常通行的情况下,来实现四个方向的左转车辆通过路口。为保证直行车正常行驶,左转车正常进入和驶出过渡车道的过程中,高速路两个方向的直行车采用变道方式交替从中心地带通过。与高速路垂直方向的直行车,长度应该小于11米(大客车),并且对绿灯时间的长短进行控制,限制通过车辆数量。大部分的车辆应走跨高速的直通桥,桥下只通过那些走桥上达不到的区域的车辆或公交车。高速路应封闭,非机动车和行人路口设电动栏杆门,类似于火车道口那样阻止非机动和行人违章通过,以确保交通安全,也可采用专用车方式输送非机动车和行人通过路口,输送车由类似于电梯控制装置精确控制人和和非机动车的通过。也可建过街天桥供行人和非机动车通过。总之,高速路口行人和非机动车通过安全性差,采用哪种通过方式,应确保交通安全为主。实施例9 如图9所示,高速路网立交桥(两桥上左转和两桥下左转)两高速路立体交叉,通过采用变道方式,利用每一高速路两方向直行车道高度差, 变道后左转,再次变道完成不停车左转通过。这种桥一条道路上的两个方向的左转车从桥上完成左转,另一条道路上的两个左转方向的车从桥下完成左转,图9和图10上面的数字代表该处的路面高度。实施例10 如图10所示,高速路网立交桥二(四个方向左转都变道左转下桥)这种立交桥左转与图9方式相同,区别在于变道后都是下桥完成左转。这种设计为了缩短变道桥梁的长度,将一条高速路设计成三层的,增加了一个底层,底层为普通车道,可以通行非机动车和行人。这种三层道路,上、中层高速路每经过一个或几个交通路口进行一次互换,以便车辆能通过匝道上下桥。平面道路与高速路之间相连立交桥变道设计应用与图9、图10相似,只是走桥下的普通路左转上桥的变道路口需设交通信号灯,左转车辆需等待与直行车错开的后通过。 与平面路口变道方式相同。采用变道方式设计的不走环岛左转的立交桥还有许多方式,还有上桥左转式、混合式等六种基本方式,这六种方式通过两条路走桥上和走桥下互换,方位的旋转有32种之多,根据道路情况,可设计出各种漂亮的立交桥,为城市增添光彩。五叉路口如果其中三叉采用立交变道立交桥设计,那么桥下两叉就是一条路,与其它叉路之间的连接也将非常畅通。六叉路口如果其中一条主要道路采用立交桥通行,左转(跨线)车辆采用立体变道。那么桥下四叉就是十字路口,采用十字路口变道设计就能使六叉路口的通行能力极大的提高。为确保变道设计的路口的交通安全,应采用如下几条措施1、变道路口安装交通信号灯,控制在此处通过的所有车辆,并设置提示牌,安装摄像监视器。2、过渡车道与直行主车道之间采用硬隔离,与外侧直行车道之间采用双黄线隔离。3、路面标示醒目的行车方向箭头,在左转变道区标出黄色网格禁停区,确保车辆变道顺利安全完成。左转过渡车道设在整条路的左侧,这里有一个问题需特别说明。这就是它是否违反右侧通行的道路规则。申请人的观点是它和右侧通行并不相悖。首先,它仅是短暂的左转临时过渡,仅需在此车道暂短的停车等待,从启车进入过渡车道到车辆停车距离很短(小于100米),车速不可能很快,并非正常道路行车。第二,有上一段所述安全措施,加之左转车辆进入过渡车道速度较慢,安全完全可以得到保证。第三,它不影响其它所有方向的车辆正常右侧通行。在城市道路平面路口和立交路口采用变道方式的设计,对车辆在道路上的通行能力是非常实用和有效的。如果采用这些设计的交通路口来建城市高速路网、快速路网和平面两相位路网,那将会成倍的提高车辆在城区道路上的平均速度。对于大中城市庞大的汽车数量来说,节省的燃料将是个巨大的数量,空气污染也将会大大降低。人们会节省很多时间,出行时人们的心情也会变得舒畅,生活质量也将会提高。
权利要求1.一种应用变道方式的交通路口,每个十字交通叉路口都设有直行车道、右转车道, 其特征在于每个叉路口还设有左转过渡车道和左转车道,所述左转车道延伸至左侧叉路口的左转过渡车道,所述左侧叉路口的左转过渡车道与所在叉路口的同向直行车道之间设有左转变道区,所述左转车道设在叉路口的方向相反的两直行车道之间,所述左转过渡车道设在右转车道外侧,车辆沿着设于直行车道之间的左转车道左转进入左侧叉路口的右转车道外侧的左转过渡车道实现左转,然后沿着左侧叉路口的左转变道区进入同向直行车道实现变道。
2.一种应用变道方式的交通路口,每个十字交通叉路口都设有直行车道、右转车道,其特征在于每个叉路口设有方向相反的两条左转过渡车道和左转车道,十字路口其中两条相对的叉路口的左转过渡车道设置是,两条左转过渡车道相邻且设于叉路口的方向相反的直行车道之间,十字路口另外两条相对的叉路口的设置是,两条左转过渡车道分别设于叉路口的方向相反的直行车道外侧;在距离叉路口一段距离处,设有左转过渡车道通向同向直行车道的左转变道区,和左转车道通向其同向左转过渡车道的左转变道区,两左转变道区形成交叉状态;车辆沿着设于直行车道之间的左转过渡车道左转进入左侧叉路口的设于直行车道外侧的左转过渡车道实现左转,再经过左转变道区进入同向直行车道实现变道; 车辆沿着设于直行车道外侧的左转过渡车道左转进入左侧叉路口的设于直行车道之间的左转过渡车道,再经过左转变道区进入同向直行车道实现变道。
3.一种应用变道方式的交通路口,每个十字交通叉路口都设有直行车道、右转车道,其特征在于每个叉路口还设有左转过渡车道和左转车道,所述左转过渡车道设于反向直行车道外侧,所述左转车道设于距路口一定距离的同向直行车道与反向直行车道之间,所述左转过渡车道延伸至左侧叉路口的同向直行车道或同向右转车道,所述左转过渡车道与左转车道之间设有左转车变道区,车辆沿着所述左转车变道区进入所述左转过渡车道,然后左转进入左侧叉路口的同向直行车道或同向右转车道。
专利摘要一种应用变道方式的交通路口,属于城市交通道路规划领域。主要有先变道后左转形式、先左转后变道形式、混合形式,本实用新型通过变道的方式将平面交通路口车辆通行相位数去除一部分(减少红色禁行信号灯个数),通过变道的方式再配合高度变化,将立交桥的桥上和桥下之间左转的环岛去除。从根本上解决了目前车辆在交通路口等待时间过长、造成交通拥堵的问题,提高了平均车速,在立交路口建设方面节省了稀缺的城市用地,且节能减排。
文档编号E01C1/04GK202194042SQ201120242170
公开日2012年4月18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11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11日
发明者刘亚明 申请人:刘亚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