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新型自升高式挡沙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挡沙板,具体涉及一种新型自升高式挡沙板。
背景技术:
我国西北部地区气候干旱,降雨稀少,风沙活动频繁,近年来,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推进,西北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飞速发展,但风沙灾害防治难题仍困扰铁路、公路、古遗址保护和城市建设等领域的工程建设,成为影响这些领域工程建设质量的重要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西部地区经济建设的发展。机械挡沙栅栏是一种工程防沙措施,是防治 铁路或公路沙害的重要技术手段,常见的工程防沙措施有混凝土轨枕挡沙墙、PE网高立式沙障、芦苇挡沙栅栏等,这些工程防沙措施在既有铁路、公路等风沙灾害防治工程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普遍存在施工难度大、造价高、防沙效益低等问题。申请号为201210235262. 7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拼装式立体挡沙栅栏”,其包括多组组合栅栏,该多组组合栅栏形成一道屏风,每组组合栅栏均由三个呈阶梯状设置的挡沙单体组成,相邻两组组合栅栏中相对应的挡沙单体之间的距离为0. 5 lm。该挡沙栅栏形成立体的挡沙栅栏,能有效降低风速,干扰风沙流场,实现对风沙的阻挡。但是目前这类挡沙栅栏普通存在的问题是容易被风沙埋没。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不足,提供一种自升高式挡沙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自升高式挡沙板,它包括风沙挡板和底座,所述底座的前端与风沙挡板连接,后端与固定在地基上的竖杆铰接,所述底座与竖杆铰接点离地面大于0米;竖杆与底座之间还连接有柔性绳。所述底座与竖杆铰接点离地面为0.5-1米 所述风沙挡板高2-4米,所述底座长0. 5-3米。所述柔性绳为链条或尼龙绳。由于底座的前端与地面不固定连接,后端与竖杆铰接,因此当风沙吹来时,风沙挡板抬高,使底座的下面留有空隙,部分风沙沉积在该空隙内,使该风沙挡板逐渐被抬高,可避免被风沙埋没。同时,由于底座与固定在地基上的竖杆连接,可避免风沙过大时将其吹走。另外,由于底座与竖杆通过柔性绳连接,柔性绳的长度保证风沙挡板既有抬高的空间又不会被风沙吹翻。底座与竖杆铰接点与地面存在一定距离,其效果是
(1)即可以面对风沙形成三角形的稳定结构,分担风力;
(2)又能够保护底座下面足够容纳风沙的空间,由于铰接处容易沉积风沙,因此该空间足够大可以防止靠近铰接处轻易堆积大量风沙而使风沙挡板很快被抬高;
(3)同时,铰接处距离地面一定距离,又可以使风沙挡板足够的抬高空间。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使用状态示意图。其中,1.风沙挡板,2.底座,3.地面,4.竖杆,5.链条。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自升高式挡沙板,它包括风沙挡板I和底座2,所述底座2的前端与风沙挡板I连接,后端与固定在地基上的竖杆4铰接,竖杆4与底座2之间还连接有链条5,链条5的两端均连接在竖杆4和底座2的中部。所述底座2与竖杆4铰接点离地面3有0. 5米。所述风沙挡板I高2米,所述底座2长2米、宽2米。采用本发明的挡板排布成挡沙栅栏,如图2所示,在风沙较大时,链条5能有效防止风沙挡板I被风吹翻。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自升高式挡沙板,它包括风沙挡板和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前端与风沙挡板连接,后端与固定在地基上的竖杆铰接,所述底座与竖杆铰接点离地面大于O米;竖杆与底座之间还连接有柔性绳。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自升高式挡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与竖杆铰接点离地面为O. 5-1米。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自升高式挡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沙挡板高2-4米,所述底座长O. 5-3米。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自升高式挡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绳为链条或尼龙绳。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升高式挡沙板,它包括风沙挡板和底座,所述底座的前端与风沙挡板连接,后端与固定在地基上的竖杆铰接,所述底座与竖杆铰接点离地面大于0米;竖杆与底座之间还连接有柔性绳。底座与竖杆铰接点与地面存在一定距离,其效果是即可以面对风沙形成三角形的稳定结构,分担风力;又能够保护底座下面足够容纳风沙的空间,由于铰接处容易沉积风沙,因此该空间足够大可以防止靠近铰接处轻易堆积大量风沙而使风沙挡板很快被抬高;同时,铰接处距离地面一定距离,又可以使风沙挡板足够的抬高空间。
文档编号E01F7/02GK102979044SQ201210441528
公开日2013年3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7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7日
发明者张祥明 申请人:张祥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