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除雪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8568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除雪车的制作方法
一种除雪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除雪机械。
技术背景 北半球冬季常下大雪,路面积雪后,人们通常用铁锹等工具除雪,除 雪效果差,费时费力。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除雪效果好、结构简单且实用的除雪车。
本发明主要包括有车体、推杆、支撑件、铲斗、竖直挡板、圆锥形齿轮、后传动轴、后 驱动轴和扫帚。其中,该车体为下开口槽钢形,车体的左右两侧与门字形推杆的下部固定连 接,在车体上面前部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下端与车体相连的支撑件,该两支撑件分别通过 铰链与上开口槽钢形铲斗后端的侧板相连。该车体周边除与铲斗相对一个边外,其余三个 边均设有下端与车体垂直相连的竖直挡板。后驱动轴的两端分别穿过车体后部左右两侧的 侧板上的通孔,两端分别与两个后车轮固定连接。在该车体的后驱动轴上设有一圆锥形齿 轮,该圆锥形齿轮与另一圆锥形齿轮相互啮合,其另一斜圆锥形齿轮固定在后传动轴的一 端上,该后传动轴的另一端也设一圆锥形齿轮,其与设在扫帚杆上部的圆锥形齿轮相互啮 合,该扫帚杆下端与扫帚固定连接。
本发明在使用时,推动该除雪车前进,雪便会被自动收集到除雪车上,同时在后驱 动轴的作用下,扫帚便会自动清理地上的残雪。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除雪效果好、结构简单且实用。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传动机构俯视示意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和图2所示的除雪车的示意简图中,该车体I为下开口 的槽钢形,车体的左右两侧与门字形推杆2的下部固定连接,在车体上面前部的左右两侧 分别设有下端与车体相连的支撑件3,该两支撑件分别通过铰链与上开口槽钢形铲斗4后 端的侧板相连。该车体周边除与铲斗相对一个边外,其余三个边均设有下端与车体垂直相 连的竖直挡板5。后驱动轴6的两端分别穿过车体后部左右两侧的侧板上的通孔,两端分别 与两个后车轮固定连接。在该车体的后驱动轴上设有一圆锥形齿轮,该圆锥形齿轮7与另 一圆锥形齿轮8相互啮合,其另一斜圆锥形齿轮固定在后传动轴9的一端上,该后传动轴的 另一端也设一圆锥形齿轮10,其与设在扫帚杆上部的圆锥形齿轮11相互啮合,该扫帚杆下 端与扫帚12固定连接。
权利要求
1.一种除雪车,其包括车体、推杆、支撑件、铲斗、竖直挡板、圆锥形齿轮、后传动轴、后驱动轴和扫帚,其特征在于该车体为下开口槽钢形,车体的左右两侧与门字形推杆的下部固定连接,在车体上面前部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下端与车体相连的支撑件,该两支撑件分别通过铰链与上开口槽钢形铲斗后端的侧板相连,该车体周边除与铲斗相对一个边外, 其余三个边均设有下端与车体垂直相连的竖直挡板,后驱动轴的两端分别穿过车体后部左右两侧的侧板上的通孔,两端分别与两个后车轮固定连接,在该车体的后驱动轴上设有一圆锥形齿轮,该圆锥形齿轮与另一圆锥形齿轮相互啮合,其另一斜圆锥形齿轮固定在后传动轴的一端上,该后传动轴的另一端也设一圆锥形齿轮,其与设在扫帚杆上部的圆锥形齿轮相互啮合,该扫帚杆下端与扫帚固定连接。
全文摘要
一种除雪车,车体为下开口槽钢形,车体的左右两侧与门字形推杆的下部固定连接,在车体上面前部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下端与车体相连的支撑件,两支撑件分别通过铰链与上开口槽钢形铲斗后端的侧板相连。车体周边除与铲斗相对一个边外,其余三个边均设有下端与车体垂直相连的竖直挡板。后驱动轴的两端分别穿过车体后部左右两侧的侧板上的通孔,两端分别与两个后车轮固定连接。在车体的后驱动轴上设有一圆锥形齿轮,圆锥形齿轮与另一圆锥形齿轮相互啮合,其另一斜圆锥形齿轮固定在后传动轴的一端上,后传动轴的另一端也设一圆锥形齿轮,其与设在扫帚杆上部的圆锥形齿轮相互啮合,扫帚杆下端与扫帚固定连接。本发明除雪效果好、结构简单且实用。
文档编号E01H5/04GK103046508SQ201210578758
公开日2013年4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8日
发明者于宝珑, 于士博 申请人:大连市金州区天源铸造机械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